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革命风气 ...
-
(一)
革命风气
人的一生大约是65年,也就是23725天,要是说童年玩乐就浪费1825天,在算上学生时代,谈情说爱,逛街购物的话就还要在算上1095天,要是在算上再学校里上课睡觉的时间的话还要在减掉730天,或者更多。同时还要在算上时间每天都度过的日子的话,以我自己来算的话。
我26岁,就是要减掉9490天,如果我和那些消度时光的人一样的话,那么。
我只剩下10585,在算仔细点,现在是8月19日,就还要在减掉259天。所以我是只剩下10326天。
如果你比我老,那么真是遗憾,这就说明你浪费的时间就要比我多,如果你能活到65岁的话,那么你剩下的时间就要比10328还要少。
如果你比我年轻,那么还是遗憾。
就算你可能比平均年龄还要活的久。仔细的来算,减去物品玩乐时间就算浪费1825,我的学生时候没有谈情说爱,没有逛街购物,所以我没有浪费1095,而且我在学校没有上课睡觉,在最原始的时间上也不用减掉730天,更不用算的更多。
所以呢,时间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徐顾是这么想的,她二十六岁,有自己的工作。自给自足,她没谈过恋爱,对于她来说,时间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只要有时间,一切都是可能的。
就在前几天,一个刚刚进公司的小职员为了给她拍马屁,就问她说,“徐经理您为什么会这么的成功。”
你听他这样问,就知道除去虚心请教的可能,不就是拍马屁的可能吗。
徐顾当时就瞄了他一眼,张口就说到。
“我成功的原因?我可不成功。”接着她就一口气的把刚刚开头的那句话一句不拉的说了出来。
这个东西是她上高二的时候总结,为什么会总结这样的东西是因为那个时候脑子就是比别人好,连续得年段第一,星期一就在国旗下讲话,她本来是不想讲的。她这样推算着,如果她上去讲,就要减去上台下台,写演讲,说演讲的时间,这些时间加上去的话就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浪费,即使上台讲两句只是五分钟的事。后来她那么一讲,台下无论是高一的学弟,高二的同学,还是高三的学长,全都炸开了锅。大家都说这女孩太傲了,可不是吗,徐顾就是这样的女生,不招人喜欢,演讲的也犀利,再加上她也不这么在乎这些。把台上的老师听的耳根子都红了,怎么会不气呢,但是台下还是得一片掌声,这不就是演讲吗,上面的讲,下面的应和。
这就是那个所谓总结的来源。
其实要是从徐顾的时候上去看,其实她说所的不浪费时间,对于她来讲并没有很贴切,这要怎么讲,说的实在点,人是没那么绝对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的。就拿一个很古今通用的列子,就讲六六年闹□□的事来讲,你能说我们伟大的毛爷爷是一个绝对正确的人吗?所以啊,世界上没有绝对,就从徐顾的想法上来讲,她的演讲可以说和她的实际是没那么的真实,没那么的可靠。但是!从气势上讲讲,徐顾是赢了。
转回正题,徐顾对着那个新来的职员说,“其实这都不是最主要的秘诀。”
“我的成功秘诀就是没秘诀,就一点。”她那张一直侧着的脸终于正了起来,她看向那个人说“我只是数学,特别好。”
然后她就管自己走了。
看着潇洒,其实她心里还在嘀咕着,她不浪费时间,到也没有。有的时候就是会浪费时间,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有准确的数据。这一点她知道,但是她还是很喜欢还平均值,同时她还很莫名的确信,一切可以用数据来表示的问题多不是问题。只要有准确的数据。就不会有差错,就比如论一个人成功的数据。算上时间和个人努力以及头脑,把所有的休息时间和可以浪费的时间都算上。把成功的概率和时间成正比,变成一个函数方程。简单的说,就是把所有数据代入这个方程,所有人的成功概率,她认为自己都能算出来。
徐顾就是这么的自信,如果你问她是不是什么人都需要计算的话。
她会斩钉截铁的对你说,“没这必要。”还带点北京人口音。
在举一个活生生的列子。
上次那个叫陈钗的一女孩,徐顾刚刚开会回来,看她在办公室位置上哭哭啼啼的。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怎么了,你上前一看。
嘿,原来是为了那个电视剧搁那哭,徐顾这个时候还凑着耳听有什么好哭的,只听到电视剧里的不知道男几号的人躺在一女的怀里,嘴角还挂着特别假的血浆,说了一句“别了,阿沛,我来世再爱你。”
徐顾心里的潜台词是‘呵呵呵’。
徐顾敲了敲陈钗的桌子,“你在干嘛。”
那小姑娘一刹那没来的急关屏幕,其实就算她关了,徐顾也都看见了。她就搁那呆呆的看着。
徐顾皱着眉看看她的电脑,又看看她,接着说“大过记一次。”
然后就走了,徐顾不知道的是,她一走,那小姑娘哭的更凶了。
为什么徐顾觉得没有必要给陈钗算算她的成功概率,说也说不清,她就是觉得连上班时间都没有完全利用,还有这么多工作没做完,反而在看这种言情电视剧消磨时间,浪费,简直是浪费。虽然像陈钗这样的人有很多,但是徐顾就是这样想的,用这种时间去崇拜那些偶像,她觉得是无法理解的。如果他们这些人上班时间是用来崇拜那些已经死掉的很牛的人的话,徐顾是不会给他们记什么大过的。
就比如说,她的偶像就是库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
是一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从小她看的电视剧都是像《大秦帝国》《三国演义》《贞观之治》《江山风雨情》《水浒传》,另外还要再算上《走向共和》。
爱情片是什么,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起的片子。
徐顾看的是什么,是一个男的和另一群男的,管理政治,风风雨雨的片子。
对此,从小就有人说徐顾是个很老派的人。确实如此,徐顾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她排在老二的称号上,她和她姐姐徐薇薇不同,她姐姐做人处事都是一贯的温柔,很早的就谈恋爱,是个浪漫主义者,结过一次婚,又离过一次婚(其实就是结了婚又离了婚)。从小就是被老徐一家称为“反例子”,可能是谈恋爱谈的太多,脑子不够用,成绩总是过不去,和徐顾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是这样,徐顾的小弟徐韩还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他二姐事业有成,但他还是更喜欢他大姐。
不能怪徐韩这样想,要怪就要怪,徐顾从小洋溢的老革命风气太怪。
即使徐顾从小洋溢着老革命风气,但是她还是有一个朋友,目前就仅此一个。
她的这个朋友叫尹一一,和她交上朋友算是个列外,为什么这样讲,还要从高二的那场演讲以后说起。
在台下唯一的一个感到崇拜的人就是她。
她比徐顾小一岁,认识徐顾的时候是高一的新生。
自从那一场演讲结束后,她就莫名其妙的和徐顾认识了,徐顾也讲不清是怎么认识的,
只记得尹一一让徐顾给她算她的成功率,那是徐顾第一次把除自己以外的人待入自己的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开始计算的过程,徐顾花费了自己一天时间在周末里记录下尹一一的一天过程。
还模拟了她上课的时候的样子,还翻她的上课笔记。
最后在减掉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代入她的方程里面。
结果是。
百分之十四。
结果是不是很凄惨,凄惨的让尹一一难过了好一阵子。
现在快要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尹一一已经二十五岁,现在的尹一一可以好好的嘲笑徐顾一番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啊,计算结果成功几率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尹一一嫁给了一个成功的老公。
这是让徐顾没有想到的,每次尹一一提着事,徐顾就喝一口水,说道“失策,失策。”
尹一一是徐顾唯一的朋友,像徐顾这样时间掌控的很牢的那么一个人,不用想的是,一起逛街,一起瞎玩是不可能有的。
要是有的话,那也得是在徐顾把所有时间都挤一个遍才有。
不过现在来说到没有那么挤,可以这样讲,其实徐顾要是愿意,她完全可以辞了工作就待在里,她银行卡里的那些钱足够给她撑个十年。在加上每年存银卡里的钱还会有利息拿,每年卡里的钱都在多起来。
其实要是说平常除了公司里的人以外,她见最多次的人就是尹一一,虽然不是天天见,但是一周至少一次。
这不,尹一一来了。
周末里,徐顾本来是打算在家里把2000年拍的《成吉思汗》在看一次的时候,门上“咚咚咚”的声音响了起来。
不用想都知道是尹一一。
徐顾按下电脑的暂停键,从沙发上下来,把门打开了。
尹一一也不含糊的大包小包的进来了。
“你这是... ”徐顾看着她,“一副回娘家的行头。”
“别乱讲,我和我家顺子可好了,可腻了呢。”尹一一脱下鞋就进来了,一边放这些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边说“这些都是给你带的。”
“什么东西。”
“各式各样的泡面。”
“带给我这些干嘛。”
“你那个排骨味的泡面吃太多会腻的,你吃不腻,我也会吃腻。每次来你这,只有这种味的。”
“那这又是什么?”徐顾举起一个小罐子。
“你读读字不就知道了吗。”尹一一坐沙发上,看着徐顾的电脑。
“现磨咖啡粉末...”徐顾读出来,接着就把这个小罐子放了下来,大概尹一一会说,每次来她这,只有白开水。
“老徐,你看这什么东西啊。”尹一一点了点空白键,按了开始。
接着就是这样的声音传了出来。
—— 八百年前,大漠南北的草原上有许多族部,
其中最大的是克列族,蔑儿乞部,塔塔尔部,
乃蛮部,蒙古部,称作五大兀鲁思 ,他们各自
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他们... ...
然后尹一一愣了愣。
徐顾一脸淡定的说,“成吉思汗,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