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二章 ...
-
杨逸一直呆坐在后堂回想他当日救韩悦的情景,想这些年两人相依相偎,想韩悦对他的关心照顾,想前几天他给她说婚事时她的异常,想自己心中的不舍,想她不论嫁给何人自己都不会安的心,想若没了韩悦的陪伴日子的空寂。直到药堂的伙计关铺后,点了灯到后堂才惊醒了他。
杨逸回过神做了决定,他既然这样不舍、不放心而悦儿又愿意,就两人结婚又何妨。更何况两人早就难以舍弃对方,注定要一生相伴。想明白了,他立即起身急着回去对悦儿倾诉自己的心情,告诉她,他要娶她。
杨逸趁着月光上了山,进到前厅就看到坐在椅子上的悦儿。看到她眼中的焦急,他就知道这是担心他为何天黑了还不回来。他告诉悦儿铺子里有客所以耽误了点时间,没发生什么事。
忍着兴奋的心情用了晚饭,他才邀悦儿到花园赏月。等只有他们二人时,杨逸对悦儿说了想娶她为妻,说他先前没敢想自己能娶她,在得知悦儿也喜欢自己时心中的高兴,说只有与她在一起才会有的温馨,说自己的不舍和不放心。看着喜极而泣的悦儿,杨逸想自己真是太迟钝、太粗心了,也不知这姑娘难过了多久只等自己开窍。他温声安慰着,两人互诉衷肠,杨逸忽然觉得今晚的月色很美,眼前的悦儿更美,想到眼前这个女孩很快就会成为自己的老婆了,心中的雀跃无法形容。
两人直到夜深了才回过神,杨逸送面带红晕的悦儿回了房,才面带微笑的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逸就起了床,先是精神百倍的在自己院中耍了一遍剑法,又到花园里采了一束尤带露珠的红色蔷薇花让下人送到悦儿房中。直到吃早饭时在饭厅相见,杨逸和韩悦两人都有几分不好意思。
虽是默默无语,但却温情浓浓的用了早餐,就连一向冰冷的小龙女也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情意。
吃过早饭,杨逸没有像往常一样回房读书练武而是陪着悦儿到后园赏花,谈天去了。他们两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年轻男女一样双双坠入到甜蜜的谈情说爱中去了。
自此后,只要有眼睛的都知这二个人的感情了。杨逸知道这并不是个可以肆意打情骂俏的年代,不愿他放在心上疼的人被人非议,遂在征得悦儿同意后对外公布了二人的婚讯。闻讯的熟人都纷纷向二人道贺,家里顿时一片喜气洋洋。
杨逸请了人算了吉日,把婚期定在金秋十月,也算追忆了一下现代人国庆结婚的习惯。接下来杨逸开始准备结婚一应用品,而悦儿也忙于绣嫁衣,二人还要时不时的甜蜜一下,真是痛并快乐着。
十月。终于到了成亲的日子。一大早家中诸人都忙碌起来,杨逸收拾一番后穿着喜服带着迎亲队伍出发,准备迎娶在济生堂等待发嫁的悦儿。花轿到了济生堂,看媒婆把她背上轿,并没马上上山,而是绕着小镇转了一圈,才朝着山上杨宅而去。到了山上落轿,射轿门,跨火盆,拜天地,听着周围的祝福声,杨逸觉得自己如坠梦境,自己真的与悦儿成亲了。挑盖头的那一刻,他的手都是抖得,看到盖头揭开后悦儿红红的脸,巨大的幸福感袭满全身,他从没觉得人生如此圆满。
婚后,两人都觉得比以前更亲了,从此成为了至亲之人。小夫妻恩爱的在山上过了半年,杨逸觉得自己既娶了悦儿对韩家也算半子之义,为了娇妻也应让岳父岳母在地下团聚,再说他与悦儿成了亲也应告之一声。早在在武当山安居之宜,杨逸就选了个风水绝佳又山明水秀之地把杨康、穆念慈合葬在此,现在也应该陪妻子把岳父跟岳母合葬才是。只是韩家祖坟洛阳,看来要上洛阳跑一趟了,就算是新婚后的旅游吧。
既决定了,夫妻二人收拾收拾就上路了。
一路上虽有波折但也算平安到了地方,杨逸在洛阳城中订了一口上等棺木,把岳父骨骸安置好,又请人算了日期,才找人打开岳母坟茔重新把岳父安葬进去。悦儿在父母坟前大哭了一场,只把这些年来的思念和苦难发泄出来才罢。夫妻二人又守着祭拜了几次,才离开洛阳往回赶。
只因家中无人主事,二人不免急着回去,只是刚起程二天韩悦身体就不舒服起来,不但干呕的厉害还不思饮食。杨逸为她把脉,结果手一放上去就愣住了。脉如滚珠,这分明就是喜脉,杨逸不敢相信的重诊了一遍,确实是喜脉。他就要有孩儿了,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孩子,高兴的不知怎么表示才好。每天围着悦儿转,看着她稍有不适,就紧张不已,连赶路也拖了下来,要不是悦儿坚持要回家,杨逸差点停在原地待产。现在虽往回赶,却是几天的路程生生拖慢了十倍。直到一个月后,才到了武当山上的家中。
此后的日子,杨逸化身为超级保父,二十四小时贴身老公。对待悦儿,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只差没把自己的心肝摘下来给她炖汤喝了。在杨逸小心翼翼的照顾下到了胎儿七八个月时,他觉得自己变得焦躁难安,吃睡不好,看着好吃好睡的悦儿,杨逸觉得这真是颠倒了,孕妇好好的,怎么自己这个孕妇的老公却想得了产前综合症似的。
二个月后。
一天深夜,杨逸睡梦中听到身边有断断续续的呻吟声,一下就惊醒了。一看是床里面的悦儿在呼痛,连额头都出了汗,眼看着是发作了。他慌慌张张的起身,连衣服都顾不得穿,跑到客院把早一个月就请来的产婆拉了过来。那产婆进房一看,是要生了,忙把他推出门外,又指挥早被叫起的丫头们烧水,熬参汤,准备干净毛巾等。
在门外听得悦儿隐忍的呻吟声,杨逸紧张的团团转,不一会儿后背尽被汗湿。眼看月亮一点一点西斜,天际发白。天马上要亮了,已经快二个时辰了,杨逸忍不住往产房走去,却被两个仆妇挡了出来。她们说女人生孩子都这样,头胎肯定要慢些,有的人生了二、三天才生出来呢。杨逸听的发抖,古代的生产简直是一场生死较量,不由得向上天祈求让悦儿平平安安,想着要不以后就不生了,就这一个就行了,生孩子太危险了。
当一缕曙光照下来时,产房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声。杨逸心头一松,腿差点软下来。不一会儿,产婆抱着包好的新生儿出来给他道喜,恭贺他喜得千金。杨逸不知所措的接过小小的包裹,看着粉红红的小脸,皱皱巴巴的小嘴一动一动,觉得这真是世上最可爱的孩子了。
一旁的产婆边夸孩子漂亮边赞杨逸抱孩子的姿势正确,一点都不像是没当过爹的,以后一定会是个好爸爸。杨逸听了暗道幸好前生抱过外孙也算有了经验,就让管家额外给产婆十两银子、一匹布当做赏钱。
杨逸并不忌古人产房血污那套理论抱着女儿进了房,看到悦儿苍白无力的躺在床上,心里由衷的感动。跟上世半路出家接受曲萱那个女儿不同,那只是他的责任,而这世跟悦儿相依相许看着妻子怀孕、生产,他才真正感出怀里的小东西是跟自己血脉相连的,是自己的骨血的延续,那种从心里溢出的疼爱遮都遮不住。把女儿放到妻子身旁,看她充满关爱的看着女儿,那满足的表情,杨逸第一次深深觉得母亲很伟大。
劝服悦儿先休息一场,待醒了再看也行。悦儿确实累坏了,刚闭眼就睡着了。杨逸给她盖了盖被子,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就出了房门,他准备亲自下厨给悦儿做些滋补的。产妇不能食盐和调料,他要好好琢磨一番才行。
杨逸在厨房捣鼓半天,最终决定炖个鲫鱼汤,又营养又下奶,再用山药跟老母鸡炖个菜也能顶饿。
接下来的日子,杨逸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今天炖个鱼,明天蒸只鸡,坚定的一定要给老婆坐个好月子。他知道女人若月子坐的好,以后也会病痛少。一个月的月子硬让他给延成五十天,把悦儿补得白里透红胖了一圈,连带着因奶好女儿也成了小福娃娃。
从妻子怀孕开始到生产,杨逸不知想了多少好听的、有寓意的男孩、女孩的名字,字典都快被他翻烂了,到现在女儿都满月了还没定个名字,他都羞愧了。最后思来想去,杨逸想到女儿长大时这世间必不会是太平的。到时候蒙古也要南侵了,他只希望女儿一生平安,就定了个“宁”字为女儿的名字,又起了个小名叫“福儿”,希望女儿能一生有福。
到了百日的时候,杨逸在山下济生堂席开百桌把自己认识的、有生意来往的、平日交往的都请了来,好好的热闹了一番。
杨逸想他现在有妻有女有了一个家,他的人生就此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