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
-
康熙回到乾清宫,立即宣福全、索额图、明珠、陈廷敬、周培公、纳兰成德进宫。
明珠和纳兰成德自然是一起进宫,在宫门口正好遇上索额图,明珠老神在在地与索额图打招呼,索额图看到笑眯眯的明珠,加上旁边站着的纳兰成德,那叫一个气,在索额图看来,纳兰成德不过是个黄口小儿,偏偏符合皇上的胃口,把纳兰成德看得很重,什么事都与之商量,而他这个皇后的亲叔叔反倒不怎么重视,是以索额图甚是讨厌纳兰成德。
索额图看着明珠皮笑肉不笑地道:“怎么,明珠大人觐见皇上还要带上令公子?难不成明珠大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还要令公子出谋划策不成?”
明珠哪里听不出来索额图的挖苦,明珠却不放在眼里,炫耀道:“倒是不老夫没有自信,只是皇上亲自点名要犬子前来,我这当臣子的自然奉命。索大人不妨也从皇后娘娘那里探听点消息,免得说的话总是与皇上的意思背道而驰。”
索额图怒道:“你——哼!”
看着索额图甩袖离去,明珠才笑眯眯地带着纳兰成德进了乾清宫。
福全、陈廷敬和周培公早已在殿内等候,玄烨坐在龙椅上,双眼看着下面,却并没有焦距,死死地咬着下唇,纳兰知道,这样的玄烨是极其紧张的表现,想必又是三藩的事情让他苦恼。
果然,看着几个人都到齐了,玄烨的目光才开始聚焦,最后定在纳兰身上,又瞬间转移,沉声道:“这是吴三桂给朕上的折子,众位爱卿看看。”
玄烨说完,李德全已经拿着奏折递给福全,福全看完给了旁边站着的索额图,索额图接过奏折的同时不忘高傲地瞥一眼明珠,快速地浏览一遍,看完却不递给明珠,反而给了陈廷敬,明珠内心虽然生气,毕竟混迹朝堂这么久,倒也没有表现什么,等陈廷敬看完,才接过奏折看起来,看完给了周培公,最后才传给纳兰。
等纳兰看完,玄烨才道:“众卿以为如何?”
索额图首先站出来,说的无谓就是吴三桂是想看皇上的态度,而非真正想要撤藩,如果皇上真的批了,吴三桂必反,倒不如不批,反而能够落个仁君之名,玄烨听着直皱眉,却也并未打断。
等到索额图说完了,玄烨也不说话,并不表态,明珠多么聪明的一人,自然知道皇上此时对索额图的说法不满,所以适时站出来,反驳道:“索大人此言差矣,索大人看透了吴三桂的伎俩,却没有看透当今的形式。吴三桂的折子是在试探皇上的态度没错,但不能因此而纵容吴三桂,如今三藩日益强大,说句不好听的,是我大清在年年养着他们,他们非但不思回报,反而拥兵自重,不思给我大清纳粮上贡,反而年年要我大清的粮饷,如此下去,不出十年,我大清再无能力与之抗衡,以索大人的意思,那我大清是在养虎为患,现在与他们翻脸,我们尚有胜算,再过几年,恐怕我大清就要让他们这些蛀虫吃垮掉,倒是想要再撤藩,那便是难上加难!”
索额图冷哼:“明珠大人倒是分析得透彻,若是吴三桂真的让你给逼反了,明珠大人能负起这个责任吗?”
“若吴三桂真的反了,我明珠愿身先士卒,即使战死沙场,也不在此地做缩头乌龟!”
“够了,朕让你们来不是讨论这折子是批还是不批的,朕是要告诉你们,这个折子朕已然准了,叫你们前来,是商量这个藩该如何撤,而不是该不该撤!”
明珠挑眉,以胜利的姿态得意地看了眼索额图,索额图正要再说些什么,就听玄烨冷冷地道:“朕听太皇太后说吴应熊给她送的那山茶花不错,半红半白的,听说是通过索大人送过去的,索大人当真有心。”
索额图听了冷汗直冒,他又岂会不知,这是皇上在警告他,索额图赶紧跪下请罪:“皇上明鉴,奴才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清啊!”
“朕自然知道你是为了大清,否则,你以为朕会这个时候把你叫来么?起来吧,现在好好想想该怎么处理撤藩之事!周培公,你说说看。”
周培公虽然是六品小吏,站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也没有丝毫胆怯,不卑不亢道:“奴才以为皇上应该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吴三桂反,准备军队和粮草;二是吴三桂不反,准备吴三桂所需的银两和田地。不过奴才认为第二个可以不必准备,吴三桂必反,即使真的不反,皇上也不必一次拿出那么多银两和田地,只需口头上答应,等吴三桂真的把他的军队解散了,皇上再慢慢兑换诺言也不迟!”
索额图驳斥道:“周培公,你好大的胆子!你撺掇皇上这般行事,岂不是陷皇上于不义之地!”
周培公哂笑:“索大人此言差矣,此乃帝王之道,而非小人之行,此为阳谋,毕竟皇上最终还是会兑换诺言,又怎么能说陷皇上于不义之地呢?”
索额图觉得今日出门不利,不管他驳斥谁,都能够被反驳回来,而且他却无言以对。最终索额图只能冷哼一声,站在一边生闷气。他索额图若是想扳回一局,只能想个好的办法顺利撤藩,而非阻挠撤藩。
索额图埋头思索之际,听到玄烨问纳兰成德,声音比平常不知道平缓了多少:“容若以为如何?”
纳兰早就知道玄烨要撤藩,也与周培公等人商量过,所以回答起来倒也顺畅:“奴才私以为撤藩之事刻不容缓,既然吴三桂自动请辞,不管他意欲为何,皇上皆可批准,皇上准奏的折子发下去,吴三桂应该就要反了,虽说三藩,实则以吴三桂为首,但吴三桂反并不代表三藩反。”
玄烨来了兴致,随便换了个姿势,身体前倾,笑道:“哦,容若有什么好主意?”
“回皇上,三藩只有分而治之方是上策。”
索额图讽刺道:“纳兰公子说的甚是轻松,却不知如何分而治之?”
纳兰对索额图的态度不以为意,自信道:“三藩中要‘一打、一拉、一抚’,这一打便是打吴三桂,一拉便是拉尚可喜,至于这一抚,便是抚耿精忠。尚可喜最忠于大清,胆子最小,身体也是最不好的,所以要拉拢。耿精忠也有自立为王之心,却无与大清抗衡之胆,是以要抚;而这吴三桂,不管是拉是抚,皆不可用,也皆不管用,只有打,只能用兵。”
玄烨点点头,抚掌而笑:“容若说的甚好,果然不愧是大清第一才子!”
“二哥有何看法?”
福全本就是个本分的性子,既然玄烨问了,福全答道:“奴才听命于皇上,皇上做了决断,奴才可以帮助皇上实施,若皇上要打吴三桂,奴才愿领兵前去!”
玄烨不可置否,他自然知道福全的脾气,也不勉强。
周培公这时道:“纳兰公子说的不错,只是尚需考虑拉不拢,抚不成的可能。”
玄烨认真地点点头,若当真拉不拢,抚不成,那便是一场硬仗。
“陈廷敬,你身为户部尚书,这筹备钱财粮草方面,就有劳爱卿了!”
“皇上放心,奴才在此立下军令状,定在半年内筹备三年的军饷粮草,不让皇上有后顾之忧!”
“好!你们再回去思索一下,明日上个折子,把撤藩的想法细细写出来!”
“喳!”
“你们先下去吧,哦,容若留下!”
等其他人都走了,连曹寅都被支了出去,玄烨随意往后一趟:“冬郎今日可是大放异彩啊!果然不愧是朕的冬郎!”
纳兰垂首而立,并不答话。
玄烨刚刚起的兴致却在发觉纳兰神思不属时变得低落,玄烨斜睨着纳兰,问道:“冬郎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纳兰抬起头,复杂地看了看玄烨,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玄烨烦躁地站起来,走到纳兰面前,让纳兰直视他,却发现纳兰眼神飘忽。
玄烨的脾气上来,怒道:“你是怎么回事?刚刚还好好的,这会儿便这个样子,你是存心气朕是不是?”
纳兰皱眉,叹道:“奴才要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