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长风几万里(1) ...

  •   三千世界一菩提,苍天未死,欢迎来到赛博大唐——756年。

      “什么叫父王……父皇登基之后准备自凤翔御驾亲征?”李俶捏着手里凌雪阁新送来的线报瞳孔地震。自李亨亲手策划马嵬驿兵变逼杀杨玉环后,建宁王李倓奉命护送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广平王李俶则带兵与回纥相议,意图联合回纥收复长安。

      李亨瞒着李隆基直接登基已是意料之中,但是李俶实在没想明白,李亨如何敢刚登基之后就放言要御驾亲征的?做皇帝的本事与打仗的能力并不直接挂钩,如今大唐将才并不富裕、安史叛军又士气高涨。况且目前与回纥也尚未谈妥,收复长安尚且难讲。李亨作为李唐新帝,要是敢亲征太原——哪怕只是挂名,要是输了,那可就太难看了。

      李俶拿着线报眉头紧蹙,手指有节奏地敲打在案上,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能想办法拦住李亨,或者实在不行,怎么想办法给李亨收拾打败仗之后的烂摊子。

      没多少时候,他身边一闪金光,李俶见怪不怪地一扭头,见到李倓从金光里现身:“倓儿来了。”

      李倓掸掸袖子上的浮尘,毫不客气地直接寻了个椅子坐下:“嗯。前些日子忙得脚不沾地,而且你身边这处的神行点刚能打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俶把标着绝密的信件随手递到李倓手上。李倓随意一扫大概便知道是在说什么了,一时倒是没回答问题,只伸手把信件往桌子上一压,抬眼看向李俶:“这是凌雪阁的最高机密,皇兄便这么随意给我看?”

      李俶已习惯李倓回长安后说话句句带刺,见李倓看过了,只看似好脾气地又把信件拿起来递到火盆中烧掉:“父皇当真要亲征?”

      言归正传,且事态严峻,李倓也正了脸色,语气中又有几分迟疑:“北上灵武以来,我一直在他身边。一日遇到叛军流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中了一箭失血过多,虽无性命之忧,但也昏迷了几日,醒来之后性情大变。”

      李俶凝眉,等着李倓说完。

      “李隆基昏庸……”李倓话没说完,就看到李俶“噌”地站起来,又朝外面抬手示意凌雪阁和随军护卫都后退五十尺。

      “倓儿,不可直呼太上皇名讳。”李俶把外面的人都遣走,又确定了帷帐的门帘已经关好方坐了回来。

      李倓嗤笑:“就你谨慎。”

      “总而言之,我本准备劝他于灵武直接即位,先斩后奏,再派人去通知……太上皇。”李倓道,“李亨……父皇性情软弱,大事上往往举棋不定,我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谁知道那日他醒来之后异常兴奋,拉着身边的人问。”

      饶是李倓也不禁感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像是无稽之谈。

      “他问,你们的意思是说,我爹垂垂老矣、管不住军队哗变还从国都逃跑到蜀地,我哥死干净了,现在就我一个人带兵向东,我还是太子?”

      正在喝茶的李俶好悬没被一口茶呛到,虽然这话好像都是实话,但是怎么这么难听呢?难道李家说话难听也是遗传的。李俶顺了顺自己的气,又问:“然后呢?”

      李倓看李俶咳得狼狈,迟疑了一下从袖子里掏出来一条帕子递到他手里,继续说:“然后他就召人来看沙盘和地图,说——操,怎么是老子的长安!”

      好在李俶现在没再喝水,不然还要再被呛一次。

      发生的事情太过魔幻,但自从苍天——祂说自己叫系统,降临以来,没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少数人有了千里瞬移、传音入密的能力,代价是经常会被拉去演戏接待一些异世界的来客。

      如今帷帐内坐着两个人精,毫无疑问都猜到了李亨大约是被什么东西夺舍了,但是如果这个新的灵魂比李亨强,二人也并不准备为了那还不值仨瓜俩枣的“父子情分”去驱邪。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灵魂到底是谁?

      “你的消息慢了。”李倓说,“我忙这几日便是这位陛下——已经点了天策府残兵,单骑走了。”

      “什么?”李俶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天策府残兵就如此肯和他走?”

      李倓在新皇身边待了些日子,其实隐约有了一个猜想,只是这个猜想太美太大胆,他一时没说出口。

      一时间帷帐内陷入了寂静。两个人思考时的小动作如出一辙,指尖间错着敲击着搁置着军报和地图的案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天光昏暗下来,刚刚燃起的烛火把地图上标出的长安晃得明暗不定。

      帐外忽然响起马蹄和马嘶,李倓按剑而起向前迈了一步,李俶也随着站起身,手轻轻落在李倓的背上:“无妨,应当是军报。”李倓斜睨了李俶一眼,没好气地一闪身让李俶的手落了个空。

      “报——”斥候滚鞍下马,跪在帐前。

      天边还剩下一抹烈烈余晖,卷着几片残云。

      一只手掀起帘子,斥候愣了一下:“建宁王?”李倓面无表情,浅浅一点头,算是见过了。

      李俶跟着李倓走出来,负手而立:“何报?”

      “凤翔加急,陛下神行朔州,亲率三千朔方军夜渡桑干河,出雁门。”

      “什么?”兄弟二人愕然,没想到这个新的灵魂这么大胆,竟敢直接动用祂赋予的能力神行到朔州。更难得的是,郭子仪初到朔方尚且未完全收复军心,这位新陛下短短数日便能说服朔方军为他出生入死。

      遣走了斥候,李俶和李倓面前同时弹出了消息框。二人下意识抬头看看,未见到祂的黄字,便又低头看消息。这个聊天框的开启并非人力可控,只有在出现重大变故的时候会出现。

      【郭子仪:殿下!二位殿下!陛下到底怎么了!】

      李倓眉头一皱,郭子仪不是如此急躁之人,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郭子仪发来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

      【李俶:请讲。】【李倓:何事?】

      【郭子仪:陛下亲率斥候侦查敌营,遇伏时竟夺叛军战马反冲敌阵,连发七箭直取叛军首级!】

      李俶捏了捏眉心,心里也有了个揣测。倘若真是如此……李俶想,要是蜀地那位还敢再有意见,他也不是不能当一回大逆不道的子孙,想个办法把这位皇爷爷做掉。

      不过若是揣测是真,恐怕也不用自己动手了。李俶动了动唇角,为自己不孝的想法表示了一瞬间的忏悔。回到案前提笔书写军令。

      另一边李倓还在聊天框里和郭子仪交流。

      【郭子仪:广平王李俶?】如此语气,李倓便猜到此时顶着郭子仪名字在说话的怕是换人了。

      【李倓:皇兄此时不在。】

      【郭子仪:建宁啊,你告诉李俶……】

      李倓转过脸看向昏暗烛火下的李俶,想着新皇刚刚新下的旨意。

      军中物资不丰,即使是将营也只点了一盏灯。李俶垂眸写字,要微微眯起眼睛。

      “倓儿,你先留在这里。”李俶搁笔抬头,唤人进来将腰间鱼符掷给亲卫,“传令下去,点齐所有战马,随本王出兵北上,断……”

      “断安禄山粮道。”李倓伸手一点,把聊天框在李俶面前展开,“父皇旨意。”

      【郭子仪:朕着广平王率兵屯驻风陵渡,待叛军粮道断绝。】

      聊天框闪了闪,消失了。李倓抽过李俶刚刚写完的军令,上面墨渍还未干,在烛光下泛着一点油亮的墨色。李倓说:“我替你去,你坐镇后方。”

      李俶断然拒绝:“奇袭凶险,你不可妄为。”

      “太原城附近还有一大批建宁铁卫和钧天卫的势力。”李倓俯下身,语气乍一听像是带着一点轻蔑的笑,“我的广平皇兄可有能力调用这些朝廷外的民望啊?”

      李俶心下暗忖李倓这是不放心自己,且于行军作战上,自己确实逊色于李倓。但此去实在危险。李俶正欲再劝,李倓已经打断了他尚未说出口的话:“皇兄不舍得这军功不成?”

      “混说。”见李倓这话都说出来了,李俶知道是劝不动了,只能叹口气应了下来。李俶望着弟弟眼中跳动的火焰,恍惚间竟像是看到虎牢关前纵马引弓的秦王。

      外面是个晴朗的月夜,李俶在帐内转了两圈,发现自己本准备给李倓的毽子已经在前段时间的快行军中不知道掉落在了哪片战火里。“找什么呢?”李倓问。

      当下李俶抓住李倓的手腕,李倓意欲挣开,几下使力未果,干脆随李俶去。李俶拉着弟弟,从军的劲装盖不住相交的手。二人绕过守卫从营帐后面走到原野上。初秋的原野上大片大片枯黄的稗子草,随着晚风飘摇,毛茸茸的一片。

      李俶蹲在野地里挑出最丰盈的几株,在指尖绕了绕,编成一只兔子:“前些日子行军路过村子,村里一个小姑娘教我的。编得方法倒是不难,只是对稗子草的要求高,要够肥的才好。驻军到这里的时候,我便看这后面有一大片,没被火燎过,便想着编一个送你。”

      “李俶,你多大了?”李倓双手环抱,看着广平王在月光下编兔子。

      李俶笑道:“幼时便该给你,如今要一点点补回来。”

      三月后,太原叛军主力被新皇亲自率领的疑兵诱至峡谷时,建宁王率亲卫如天降神兵般截断其后路。

      是夜,潼关城头火把如星,新皇单骑立于箭楼之上,对溃逃的燕军拈弓搭箭,箭矢破空之时李倓竟觉得战场喧嚣寂静了一瞬间,然后便见到叛军燕字大旗摇晃了数下,缓缓倒入叛军阵中,溃军自相践踏者不可胜计。

      新皇阵前诏曰:“建宁王倓忠勇冠世,每战必先。今加秦王,拜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河东节度使。”

      城楼上此时只有寥寥数人,烽火还在烧着。

      “儿臣不敢当秦王。”李倓跪下接旨。

      新皇的手按上李倓的肩膀:“朕说你可以。”

      另一边,李俶也与回纥太子谈妥,如今太原光复,回纥不敢再以财物要挟。

      凌雪阁的探子急急忙忙地冲进来:“阁主!陛下封建宁王为秦王了!”

      李俶惊讶扬眉,但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一时心中大石落下,竟有几分轻松之感:“太原之战倓儿出生入死,屡立奇功,封为秦王也是应当。”

      毫无疑问,秦王这个封号于大唐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甚至可以说,秦王的意义远比封太子要重大。而且论等级,此时秦王之位也比广平郡王的高出不少,难道下次见面,还要李俶给李倓行礼吗?属下急得团团转,李俶却岿然不动,继续做收复长安的规划。

      一月后,广平王与回纥叶护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待要入城时,回纥铁骑突然调转马头,叶护跪拜于李俶马前:“请皇兄先行。”

      李俶垂眸一看,心下虽无什么波动,但也翻身下马一拜:“与弟同行。”

      深秋的寒风卷起朱雀大街的焦土,百姓自坍塌的坊墙间涌出,老妪捧着开裂的陶瓮盛接王师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满城恸哭与欢呼声中,李俶牵着马与叶护太子穿过遍地焦木的明德门举目望去,是长安。

      李俶的军队并没有在长安久驻,略微休整便向东追击叛军。安庆绪尽发洛阳精锐十五万,于陕郡新店依山列阵。郭子仪率唐军佯攻受挫,诱敌深入河谷,待叛军主力冲下山麓,回纥军队突从南山驰下,唐军返身夹击,叛军再次大败。

      等到广平王及麾下回到长安时,新皇已经返回长安,大赦天下。

      李俶拜见了父皇,正欲出宫,便看到李倓斜倚在自己的马车旁边。他颇为意外:“倓儿怎么来了?”

      李倓也不应他的话,懒懒掀起眼皮一扯嘴角:“广平皇兄真是好大的威风。”

      李俶不解:“什么?倓儿如今受封秦王,谁人可比?”

      “几月不见,你倒是多了个好弟弟。”李倓冷嗤,“与弟同行,克服长安,明德相拜,真乃一段佳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