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康熙四年的春天,冰雪消融。清宁三岁了。

      相较于去年冬天那种几乎凝滞的困苦,开春后,这个包衣之家似乎也稍稍喘过一口气。父亲的差事依旧辛苦,主家的摊派依然存在,但至少,严寒的威胁暂时褪去,偶尔餐桌上也能见到一点新鲜的野菜。

      清宁的成长则更为明显。她走路早已稳当,甚至能小跑几步。语言能力更是突飞猛进,汉语和满语交替使用,虽然词汇量仍受限于幼儿的认知,但发音清晰,逻辑性远超同龄孩子,常常能说出些令人惊异又贴合情境的话来。

      这天傍晚,额尔赫难得回来得早些,脸上虽仍有疲惫,但神色稍霁。他坐在门槛上,看着在院子里小心翼翼避开泥坑玩耍的格泰和安静坐在一旁看蚂蚁搬家的清宁,忽然起了兴致,捡起一根细树枝,在相对干燥的土地上划拉起来。

      “清宁,格泰,过来。”他招呼着两个孩子。

      格泰扔下石子跑了过来。清宁也拍拍小手,站起身走近。

      额尔赫在地上写下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字。

      “这个字,念‘人’。”他用树枝点着那个字,语气里带着一种底层旗人难得的、对文字的朴素敬意,“咱们都是人。”

      格泰眨巴着眼,看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趣,又跑去追一只蹦跳的蚂蚱。

      清宁却蹲了下来,乌黑的眼睛专注地盯着那个字,伸出小手指,在空中依样画葫芦地比划着,小声跟读:“人。”

      额尔赫有些惊讶,又笑着写下口、手、足等简单的字,一一教她认读。清宁学得极其认真,每一个字都跟着念,小手笨拙地模仿笔画。

      林佳氏在屋里看着院中的情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一边缝补一边哼起一首简单的满语童谣,调子悠长而古朴。

      就在这时,清宁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支线任务发布:背诵《三字经》前十句。】
      【任务要求:在监护人面前,准确背诵《三字经》起始十句。】
      【任务奖励:积分+3,【悟性提升Buff(1小时)】。】
      【失败惩罚:无。】

      《三字经》?前十句?

      清宁心中一动。这篇蒙学读物,她前世自然滚瓜烂熟。但一个三岁包衣女娃,若是一字不差地流利背出,未免太过骇人。

      她需要表演。

      过了几日,一次晚饭后,额尔赫心情似乎不错,又拿起树枝,在地上写下了“人之初”三个字,顺口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他其实也并未正经读过多少书,只是当年在旗学里混日子时,勉强记下了《三字经》的开头几句,此后便再无进益。

      清宁看着地上的字,眼睛亮晶晶的,忽然跟着念道:“人……之初……”

      额尔赫一愣,笑道:“哟,清宁还记得阿玛说的?”

      清宁用力点点头,然后仿佛努力回忆般,断断续续、磕磕绊绊地接着往下背:“性…本…善……性相…近……□□……”

      她背得极其缓慢,中间时有停顿,甚至故意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然后又自我纠正过来,完全是一副初学乍练、凭借模糊记忆硬背的幼儿模样。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额尔赫和林佳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三字经》!这可不是单字!这是成句的文章!一个三岁的孩子,只听他念过几遍,竟然就能记住并复述出来?!

      “苟…不教…性乃迁……”清宁继续“艰难”地背诵,小脸憋得通红,似乎用尽了全力,“教之道…贵以专……”

      当最后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她口中费力地吐出时,额尔赫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背出来了!真的背出来了!天才!我富察家的女儿是个天才!”

      林佳氏也激动地放下针线,过来一把抱住清宁:“我的好清宁!你怎么这么聪明!”

      就连一向没什么表情的祖母纳喇氏,也惊异地睁大了眼睛,喃喃道:“这……这真是……”

      哥哥格泰看着父母狂喜的样子,又看看妹妹,挠了挠头,似乎不明白背几句话有什么了不起。

      【叮!支线任务:背诵《三字经》前十句,已完成。】
      【奖励发放:积分+3,【悟性提升Buff(1小时)】。】
      【当前积分:12.2。】
      【Buff生效:未来一小时内,智慧隐性提升,学习效率大幅增加。】

      一股清凉感瞬间涌入脑海,仿佛蒙尘的镜台被骤然擦拭干净,变得无比明晰。周围的一切声音、图像、信息,都变得格外清晰,理解力和记忆力在这一刻达到了一个峰值。

      清宁心中暗喜,立刻趁热打铁,指着地上父亲刚才写的字,用充满求知欲的眼神看着额尔赫:“阿玛……这……怎么念?那个……怎么念?”

      额尔赫正处于极度兴奋和自豪中,自然是知无不言,又写下几个简单的字教她。清宁“学”得飞快,几乎过目不忘,一点就通。

      Buff持续期间,她又缠着母亲林佳氏,让她多教几首满语童谣,并“努力”模仿发音。林佳氏自是乐意,哼唱的调子都轻快了几分。

      一小时很快过去,Buff效果消失,但那短暂的高效学习状态,让她切实掌握了更多汉字和满语基础发音。

      经此一事,“富察家出了个神童格格”的消息,悄悄在几家关系近的包衣邻居中传开了。额尔赫和林佳氏走在路上,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虽然生活依旧困顿,但女儿的超常聪慧,仿佛灰暗生活中投下的一缕耀眼光芒,给了他们莫大的慰藉和希望。

      夜深人静,家人都已睡下。

      清宁躺在炕上,毫无睡意。积分达到了12.2,悟性Buff的效果让她食髓知味。她开始思考更多。

      既然系统存在,能否直接获取更强大的知识?比如,如何制造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比如改进炼铁?制造玻璃?甚至……更超前的?

      如果能有这样的知识,改善家境、积累资本岂不是易如反掌?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难以遏制。她集中意识,尝试向系统发出询问:“系统,能否提供高效炼铁技术?或者玻璃制造方法?我需要改变现状。”

      短暂的沉默后,系统那冰冷的机械音响起,给出了一盆彻头彻尾的冷水:

      【请求驳回。】
      【知识变现限制条例启动。】
      【规则一:宿主无法直接获取、理解、使用超出当前时代普遍认知及自身年龄段的科技知识。相关超越性知识将以“技能书”或“灌输”形式存在,但宿主本人无法直接阅读或操作。】
      【规则二:超越性知识需通过兑换“技能傀儡”实现变现。系统将生成拥有该知识体系、符合当前世界逻辑的忠诚人偶(如:落魄工匠、西洋传教士、博学隐士等),该人偶将自动寻找合理途径接近宿主关联势力(如家族),并提供技术服务。】
      【规则三:宿主及家族需具备基本承接能力(如:初始资金、最低限度保护力量、相应产业环境),方可启动傀儡投放。否则极易导致技术泄露、怀璧其罪等恶性后果。】
      【请宿主脚踏实地,优先提升自身及家族基础实力。】

      冰冷而详细的规则,如同一把重锤,敲碎了清宁脑海中刚刚泛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超越时代的知识她本人无法使用,系统也不会允许。

      必须通过“傀儡”来实现。而且,还需要家族有基本的“承接能力”。

      也就是说,空有积分,没有启动资金和一定的保护伞,兑换了高级技术也是找死,只会引来觊觎和灾祸。

      这条路,被系统严格限制,必须迂回,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逻辑。

      失望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冷静。

      系统不会让她走捷径。它需要的是在一个在真实历史下的挣扎、成长和最终收割,而不是一个开着无敌金手指的无脑推过程。

      她开始冷静地筛选前世记忆中那些可能适用相对简单的“古代”技术。太过惊世骇俗的(火药、钢铁)暂时不用想。那么,民生相关的呢?

      改良肥皂?这个时代已有皂荚和简单的胰子,改良空间存在,且原料相对易得,技术门槛似乎不高。
      改良酱油或酿酒?饮食行业,利润丰厚,但酿造周期长,需要场地和一定本钱。
      改良纺织技术?这似乎涉及机械,更复杂……
      或者,一些简单的食品加工?比如……更精细的糖果?腌制技术?

      每想到一个,她就在内心评估:家族目前有能力承接吗?需要多少启动资金?父亲的人际网络能找到销售渠道吗?会不会触犯什么忌讳?

      思考的结果是,任重道远。无论是改良肥皂还是其他,都需要初始投入,而富察家,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积分有12.2,能买【一小包劣质红糖】(8积分)或者【小额银两(10两)】(5积分)。但如何解释来历?直接给父母?风险太大了。

      或许……只能继续等待,继续积累,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或者等待系统发布更合适的任务。

      首先,还是要让家族先摆脱赤贫,有一点小小的积蓄,才能谈下一步。

      神童的名声,或许是一块敲门砖,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包衣奴才家的神童,分量还太轻太轻。

      她闭上眼睛,将翻腾的思绪压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