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海岛日记
金巧巧赤脚踩在细软的白沙上,感受着夕阳的余温从脚底蔓延至全身。海浪轻抚岸边,发出舒缓的哗哗声,像极了母亲温柔的催眠曲。她深吸一口气,咸湿的海风充盈肺腑,带走最后一丝都市带来的焦躁。
这座名为“月牙”的小岛,是金巧巧从繁忙都市逃离后的选择。岛上常住人口不足三百,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甚至没有像样的网络信号。但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有随时可以跳下去游泳的清澈海水,有挂满果实的椰子树,还有慢得仿佛停滞的时间。
“巧巧姐,今天收获不错哦!”年轻的渔民阿海提着满满一桶鱼走过,古铜色的皮肤在夕阳下闪着健康的光泽,“要不要拿几条回去?刚上岸的,新鲜着呢!”
金巧巧笑着摇头:“谢谢啦,不过我昨天抓的螃蟹还没吃完呢。”
阿海也不坚持,憨厚地笑笑便离开了。这就是岛上的生活,简单直接,没有都市人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金巧巧的房子坐落在小岛东侧的一片椰林中,是栋传统的海岛石屋,墙壁刷成天蓝色,配着白色的窗框,看起来清新自然。屋前有个小院子,种着各色热带花卉,还有一小块菜地,供应着她日常所需的蔬菜。
三年前,金巧巧还是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每天穿着高跟鞋奔波在水泥森林中,为一个个案子绞尽脑汁,为升职加薪拼尽全力。直到某天清晨,她在通勤地铁上晕倒,被诊断出严重的焦虑症和过度疲劳。
“你需要彻底放松,否则身体会垮掉的。”医生说这话时表情严肃。
于是金巧巧辞了职,卖掉了上海的小公寓,开始四处旅行。最终她来到月牙岛,一眼就爱上了这里,决定留下来。
起初,岛民们对这个外来者充满好奇和戒备。但金巧巧不急着融入,她只是日复一日地过着简单的生活:清晨看日出,上午读书写作,下午游泳或钓鱼,傍晚看日落,晚上听着海浪声入眠。
渐渐地,岛民们接受了她,甚至开始喜欢上这个安静温和的都市女孩。他们教她钓鱼、识别可食用的海藻、在岛上种菜,她则教岛上的孩子们读书写字,用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为他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人生其实可以很轻松。”金巧巧常常这么想。不需要名牌包包证明身份,不需要高档餐厅美食证明品味,甚至不需要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证明存在。在这里,快乐可以简单到只是一条刚钓上来的鱼,一个熟透的芒果,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雨。
夕阳完全沉入海平面以下,天边只剩下一抹橘红色的余晖。金巧巧拍拍身上的沙子,准备回屋做晚饭。今晚菜单很简单:清蒸螃蟹,凉拌海藻,再加上一个现摘的椰子。
生活本该如此简单,金巧巧想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没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只有海风,阳光,和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抬头望向繁星初现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
这就是她想要的人生——轻松,简单,真实。
二
清晨五点半,金巧巧自然醒来。无需闹钟,她的生物钟已经与海岛的生活节奏同步。
披上薄衫,她轻手轻脚地走出屋子,向海边走去。东边的天空已经泛出鱼肚白,海平面处渐渐染上一抹橙红。她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等待日出。
这是金巧巧一天中最喜欢的时刻。整个世界仿佛还在沉睡,只有海浪声和她自己的呼吸声。在这种极致的宁静中,她总能感受到一种与宇宙的连接,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永恒感。
太阳终于跃出海平面,将万道金光洒向海面。金巧巧闭上眼睛,感受阳光温暖地抚过脸庞。
“巧巧姐,又来看日出啊?”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金巧巧回头,看见阿海的妹妹小渔提着篮子走过来。小渔才十六岁,却已经能熟练地帮家里打理各种事务。
“是啊,这么早你去哪儿?”金巧巧问。
“去捡海螺和贝壳,退潮后沙滩上可多了。”小渔晃了晃手中的篮子,“要一起去吗?”
金巧巧欣然同意。两人沿着海岸线慢慢走着,小渔眼尖,总能发现藏在沙子里或礁石间的海螺。
“这个可以煮汤,特别鲜。”小渔拿起一个螺旋形的海螺,“这个好看,可以当装饰。”她又捡起一个有着粉色光泽的贝壳。
金巧巧学着小渔的样子寻找,却总是慢半拍。小渔忍不住笑她:“巧巧姐,你的眼睛还没醒呢!”
两人笑作一团。最终,金巧巧也只捡到了几个普通的小贝壳,而小渔的篮子已经半满。
“没关系啦,多练习就会了。”小渔安慰道,“我刚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回程路上,小渔突然问:“巧巧姐,你在城市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啊?”
金巧巧思考了一下,说:“很不一样。每天很早起床,挤地铁上班,对着电脑工作一整天,晚上经常加班。周末就和朋友逛街吃饭看电影。”
小渔睁大眼睛:“听起来好忙啊!那你会想回去吗?”
金巧巧摇头:“不会了。我更喜欢这里的生活。”
小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对她来说,城市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就像金巧巧刚来时对海岛生活的陌生一样。
分别后,金巧巧回到小屋,准备做早餐。她简单地煎了两个鸡蛋,配上一片自制面包和新鲜椰汁。饭后,她坐在门廊下的摇椅上,开始每天的阅读时间。
今天她选的是一本关于海洋生态的书。读累了,就抬头看看眼前的无边海景,或者观察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小动物。一只色彩斑斓的蜥蜴正在晒太阳,几只小鸟在啄食她昨天撒下的面包屑。
十点左右,金巧巧换上泳衣,带上浮潜装备,向珊瑚礁区域走去。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水下世界丰富多彩。各色热带鱼在珊瑚丛中穿梭,海星静静地躺在沙底,偶尔还能看到小海龟慢悠悠地游过。
金巧巧最喜欢与鱼群共游的感觉。它们不会因为她的到来而惊慌,反而会好奇地靠近,仿佛在欢迎这个常客。在这种时刻,她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海岛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外来者。
浮潜结束后,金巧巧在沙滩上晒了会儿太阳,然后慢慢走回家。午餐是简单的沙拉和昨天剩下的蒸鱼,饭后小憩片刻。
下午,她决定整理一下自己的小菜园。岛上的土壤并不肥沃,但经过她的精心打理,已经能长出不错的蔬菜。她拔了几棵成熟的青菜,摘了两个西红柿,准备晚上做沙拉。
“巧巧,巧巧!”邻居李奶奶的声音从栅栏外传来。李奶奶是岛上最年长的居民,已经八十多岁,身体却依然硬朗。
金巧巧忙迎出去:“李奶奶,有什么事吗?”
李奶奶递过来一篮子水果:“我家芒果熟透了,吃不完,给你拿点来。还有几个菠萝,甜得很!”
金巧巧感激地接过来。岛上的人总是这样互相分享收获,她偶尔也会把自己钓的鱼或种的菜分给邻居。
“进来坐坐吧,我刚好泡了柠檬茶。”金巧巧邀请道。
李奶奶也不推辞,跟着进了屋。两人坐在门廊下,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李奶奶讲起了岛上的传说和往事,金巧巧听得入迷。这些故事比任何小说都精彩,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海岛的独特魅力。
傍晚时分,金巧巧又来到海边。这次她遇到了阿海和他的父亲,正准备出海夜钓。
“巧巧姐,要一起去吗?”阿海邀请道,“今晚天气好,应该能钓到大鱼。”
金巧巧犹豫了一下,最终摇摇头:“下次吧,我想看日落。”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又渐变成紫蓝色。金巧巧坐在沙滩上,看着这每天都在上演却从不重复的自然奇迹。她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却知道再好的相机也无法完全捕捉此刻的壮美。
晚餐后,金巧巧点起油灯,开始写日记。这是她来到岛上后养成的习惯,记录每天的所见所感。写完后,她会读一会儿书,然后在海浪声中入睡。
临睡前,她站在窗前看了看外面的星空。没有城市光污染的海岛,星空格外清晰明亮,银河横跨天际,仿佛触手可及。
金巧巧微笑着闭上眼睛。又是一天过去了,简单而充实。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有无数细微的美好。
人生本就该如此轻松,她想着,沉入了安稳的睡眠。
三
雨季来临了。
连续三天的降雨将金巧巧困在屋内。海水变得浑浊,不能游泳;道路泥泞,不便行走;就连 electricity 也时断时续——岛上的电力本来就不稳定,雨天更是经常断电。
若是从前的金巧巧,恐怕早已焦虑不堪。但现在,她学会了顺应自然的节奏。
雨天有雨天的乐趣。她点燃煤油灯,泡上一杯热茶,坐在窗边听雨声看雨景。雨水敲打屋顶的声音与海浪声交织,形成独特的交响乐。远处的海面雾蒙蒙一片,与灰蒙蒙的天空连成一体,分不清界限。
她利用这段时间整理之前拍摄的照片,将它们分类归档。有日出的,日落的,海底世界的,岛上风光的...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记忆。她挑选了一些最好的,准备下次去主岛时冲洗出来,寄给远方的朋友。
第三天下午,雨势稍小,李奶奶披着蓑衣来访。
“闷坏了吧?”李奶奶笑着问,递过来一包自制点心,“下雨天最适合做点心吃点心。”
金巧巧感激地接过来。点心里包着椰丝和花生,甜而不腻,带着浓浓的岛式风味。
两人边吃点心边聊天。李奶奶讲起了岛上过去的雨季故事:有一次连续下了整整一个月雨,补给船来不了,大家差点断粮;还有一次台风过后,整个岛上的房屋都需要重建...
“那时候可比现在艰难多了。”李奶奶感慨道,“但我们岛民团结,互相帮助,都挺过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困难就抱怨。”
金巧巧若有所思。是啊,与过去的岛民相比,她现在的生活已经舒适多了。石屋结实耐用,储存了足够的食物和水,还有发电机备用。三天的雨根本不算什么。
雨终于在第四天早晨停了。太阳出来后,整个海岛焕然一新:树叶绿得发亮,花朵娇艳欲滴,空气清新得醉人。
金巧巧迫不及待地走出屋子,深吸一口雨后的空气。她沿着海岸线散步,发现暴雨带来了不少“礼物”:沙滩上散落着各种贝壳和海螺,比平时多得多;还有一些被冲上岸的海藻和珊瑚碎片。
她捡了一些漂亮的贝壳,准备回去做装饰。在一处礁石区,她发现了一只被困的小海龟,小心地帮它回到海中。
回到小屋时,金巧巧发现门口放着一串新鲜的香蕉和一袋地瓜,肯定是某个邻居送来的。她微笑着收下这些礼物,心里暖暖的。
午后,金巧巧决定去岛上的小村庄转转。雨后的小路有些泥泞,但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行走方式。村民们都在忙碌着:修补被雨损坏的屋顶,整理菜园,晾晒受潮的物品...
大家看到金巧巧,都热情地打招呼。小渔跑过来,神秘地拉着她的手:“巧巧姐,我带你看个好东西!”
原来暴雨过后,岛上的瀑布水量大增,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金巧巧被这美景震撼了,连忙拿出相机记录。
“只有大雨过后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哦!”小渔得意地说,“你来得正是时候。”
金巧巧感激地摸摸小渔的头。若不是这场雨,她也看不到如此美景。世间万物果然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即使是看似不便的雨季,也藏着独特的礼物。
傍晚,金巧巧邀请小渔一家和李奶奶来家里吃饭。她用邻居送的食材和自己储存的食物做了一桌简单的菜肴:蒸地瓜,烤鱼,海藻沙拉,香蕉椰奶...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食物和故事。阿海讲起了捕鱼的趣事,小渔说了学校里的笑话,李奶奶则又讲起了岛上的古老传说。金巧巧听着,笑着,偶尔补充一两个都市生活的趣事作为对比。
饭后,大家点起篝火,继续聊天唱歌。金巧巧虽然不会唱岛上的传统歌谣,但也跟着节奏拍手应和。
看着跳跃的火焰和周围的笑脸,金巧巧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幸福感。这种简单而真实的连接,比任何都市派对都令人满足。
客人们离开后,金巧巧独自坐在门廊下,看着满天繁星。雨后天空格外清澈,星星仿佛比平时更多更亮。
她想起白天的瀑布彩虹,傍晚的聚餐欢歌,心中充满感恩。
人生确实可以很轻松,只要你学会接纳自然的节奏,珍惜简单的快乐,与周围的人建立真实的连接。
金巧巧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微笑着闭上眼睛。
明天,又将是美好的一天。
四
不知不觉,金巧巧在月牙岛已经生活了一年。
这一年里,她完全融入了岛上的生活节奏。她学会了根据月亮的变化判断潮汐,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根据季节的更替安排不同的活动。
她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都市女孩,而是一个真正的岛民。她能够独自驾着小船出海钓鱼,能够分辨哪些海藻可以食用哪些有毒,能够在菜园里种出足够自己吃的蔬菜。
岛上的孩子们都喜欢来找金巧巧。她教他们读书写字,讲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海岛的知识和智慧。这种相互学习的过程让金巧巧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一天下午,金巧巧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是她以前的公司发来的,邀请她回去担任更高的职位,薪水是之前的三倍。
金巧巧看着邮件,笑了。若是从前,她一定会为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但现在,她内心毫无波动。
她回复了一封礼貌的拒绝信,解释说她已经找到了真正想要的生活。
回复完邮件,金巧巧走出小屋,向海边走去。夕阳正在西沉,将海面染成金红色。她坐在熟悉的位置上,看着这每天都在上演却从不令人厌倦的自然奇迹。
阿海和小渔也来了,一左一右地坐在她身边。
“巧巧姐,你会一直留在岛上吗?”小渔突然问。
金巧巧没有立即回答。她看着远处的海平线,思考着这个问题。
一年前,她来到月牙岛是为了疗愈和逃避。而现在,她留在这里是因为真正爱上了这种生活。
“是的,我会留下。”金巧巧最终说道,“这里已经是我的家了。”
阿海和小渔都笑了,那笑容比夕阳还要温暖。
夜幕降临,星空出现。金巧巧仰头望着银河,感受着自己与这浩瀚宇宙的连接。
人生很轻松,只要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位置。
金巧巧深吸一口咸湿的海风,心中充满平静和喜悦。
这就是她选择的生活,简单,真实,轻松。
而她,绝不会用这一切去交换世界上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