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排队充值 ...

  •   叶晏把问题在【请益殿】里敲得很仔细。标题写得简明:“周天行气时心神易散,气力不周通。”正文里,他一字一句将自己最近的情况描述清楚:行周天之时,气常在胸膈处停滞,心神容易浮动,难以顺畅周行。他也附上了自己的修为层次与平日练习的功法,最后郑重写道:“请长老赐教。”

      发布前,界面跳出确认:“需支付 2 块中品灵石、3 点贡献点。”
      叶晏点了“确认”,眼看余额扣除,帖子正式挂了出去。

      可帖子发出后,半刻、一刻,界面上都只有“等待回复”的小字。叶晏盯了几次,心里有点空落,索性合上灵机,转身往好友们常聚的偏院走去。今日大家都无事,便早早约了在此小聚。

      乔怀临、黎惟钧、林南竹都已在院中,几人正闲聊着。叶晏一进门,就被乔怀临招手:“怎么这副神色?可是修炼上又遇到什么坎了?”

      叶晏摇头,笑道:“不是……是灵机新上线了一个论坛,我刚试着发了个帖子问问题。”

      “论坛?”林南竹眼睛一亮,立刻把灵机拿出来点了点,“我也看见了。上面分了好几个板块,看着倒挺新鲜的。”

      黎惟钧也凑过来,指着界面笑道:“【请益殿】、【同道堂】、【问剑台】……名字起得倒挺像模像样。你在【请益殿】问的?”

      “嗯。”叶晏点头,把自己的帖子调出来给他们看。

      乔怀临看了一眼,挑眉道:“原来如此。那岂不是以后不用到处跑着请教,直接在上面就行?”

      “是啊,”林南竹附和,“而且还能保存下来,以后别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一查就有答案。”

      黎惟钧则笑:“可惜得花灵石和贡献点。我刚看了说明,发一个帖子要收取,不便宜啊。”

      “也算合理吧。”叶晏轻声说,“宗门要长老们花心力来解答,总得有点回报。”

      几人七嘴八舌聊了一阵,从版块名字聊到操作方式,兴致渐浓。等天色渐晚,大家才散去。

      夜色渐沉,书房里的烛光渐暗。【请益殿】上,新的帖子陆续被刷新出来。

      刑堂李长老翻阅着论坛。他一向习惯晚间处理宗务,今日灵机刚上线,他也想看看弟子们的问题。随手翻了几页,目光忽然停在一则帖子上。

      标题醒目:“周天行气时心神易散,气力不周通。”

      李长老眉头微动,点进去细看。帖子写得清晰,症状准确,没有废话。

      他沉吟片刻,伸手点下“回复”,灵机光幕亮起。指尖在光符间游走,一行行字被录入:

      “竹风行,你所述情况多为心神浮动,气难沉入。先勿急着行大周天,宜守气海。每日静坐二十息,意守下丹田,待心神安定,再缓缓导引小周天。若行至胸口仍有阻滞,切勿强推,退回守气,以静为先。此法循之数日,当可缓解。”

      他又停了一瞬,补了一句:

      “若仍不畅,可再补充脉象描述,届时再议。”

      写毕,确认发送。灵机光符闪了一下,回复正式挂在帖子下方。

      李长老放下灵机,合上烛火,神色如常。

      而与此同时,叶晏的灵机在床边一亮,提示悄然跳出——“李长老已回复。”

      叶晏看完李长老的回复,心里踏实了几分,立刻依言盘膝而坐,照着“守气海、意守下丹田”的方法尝试了一遍。果然心神比先前安定了些,他轻轻呼出口气,把灵机放到一旁,准备按着这个思路继续练下去。

      与此同时,李长老并未停下。他又翻阅了几条新帖子,挑出与刑堂事务、心性修炼相关的几个问题,逐一写下简明的回复。

      论坛上线的第一天,帖子数量还不算多,总共也就十几条,多是弟子们试探性地发上来的。长老们三三两两各自看过,郑岐山在炼丹版块里留下过两条解答,顾怀瑾在阵法区里点明了一个小阵的布置误区,宁长老则在典籍相关的帖子下补了几句出处。

      几日过去,叶晏按着李长老所说的次第练习:守气海、意守下丹田、缓行小周天。动作一遍又一遍,心神慢慢稳住,胸膈处的阻滞也渐渐消散。到第四天清晨,他在院中收功时才发现——周天行气比之前顺畅许多,那股压堵感不再,心里头终是松了一口气。

      一停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灵机,进了他们平时的群聊,把消息发了上去:
      “我这几天闭关修炼,果然成了,周天顺畅了。”

      乔怀临立刻回复:“成了?那就好”
      林南竹也跟着说:“恭喜!果然还是长老指点最管用。”
      黎惟钧笑道:“你闭关这几天,论坛的事已经传开了。现在兑换点那边还排着队,全是去充值灵石准备发帖的弟子。”

      这边,一位长老正在回帖。

      顾怀瑾很快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定时上论坛,专门看阵法区的问题,并认真回复。

      他不像那些惯于口若悬河的长老,动作不多,做事却踏实——早晨日理宗务之余,或是夜深书房烛光下,他会把灵机摆在膝上,逐条翻看弟子们发来的疑问。有时是阵眼摆错,有时是走阵时先后次序颠倒,问题都和他平日钻研的细节有关。他把每个问题读两遍,想清楚脉络,再在屏幕上敲出一句句清楚的指点,力求简单明白,能让人照着去做。

      顾怀瑾入宗门不久,出身散修,无大宗门背景,也没有亲传弟子,日常收入本就不多。褚世真看中了他耐心与钻研的性子,便特意交付他照看阵法版块,让他有机会把所学施展出来。

      起初,顾怀瑾还有些不好意思——在加入宗门之前,鲜有人来请教他,突如其来的“听众”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应。可他很快就把这当成一项应做之事:认真对待每一条提问,把能写成口诀的写成口诀,把需要画图的画成示意,偶尔还会在回复里附上简短的布阵注意要点。

      渐渐地,弟子们在阵法区看到顾长老的字句,便知道遇到具体布阵问题可以先去翻他的帖子。

      这边,兑换点的队伍还绵延不绝,缓缓往前移动。

      夕阳把台面染成了温暖的金色。排在一起的两位弟子前后站着,手里各拎着几块中品灵石,等着把石头放到玉盘里充值。

      “你是来发帖的?”靠近玉盘的那人先搭话。
      “嗯,”另一人应了声,“我是奔着顾长老去的。阵法那套有个细节我试了好多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翻了论坛也没看到类似的问题,就打算自己发个贴问问看他能不能指点一二。”

      “顾长老那块儿现在挺有人气的?我听我朋友也提起他”第一个人好奇地问。
      “刚上线那会儿人少,不过这几天他一直定时上去回帖,阵法区的东西不少都被他点出来了。我想既然是布阵细节,顾长老最合适。”他说着把手里的灵石在掌心翻了两下。

      站在一旁的另一个弟子笑了笑,把手里的一个小包往前挪了挪:“我这次是奔郑长老去的,炼丹那边我卡在一个火候上。郑长老平时在丹堂,回帖也细,直接问他比自己瞎折腾强。”

      排队向前移动了几步,玉盘的蓝光近了近了。三人交换了几句关于支付的小心思——如何翻帖检索、发帖时要不要把练功细节写得更全之类——语气轻松,像是在讲平常的家常。前面的几个人把灵石放入玉盘,台面轻响,提示声一阵接一阵,队伍又往前挪了挪。

      轮到他们时,顾长老那位把石头放上玉盘,点了确认;郑长老那位也照着步骤操作。两人一边看着界面跳出“充值成功”,一边相视而笑,低声说了句互相加油,然后各自拿着已经更新好余额的灵机离开。

      队伍又向前挪了两步,排在一起的两个人里,何知晚把手里的石头在掌心转了转,顺手侧头问旁边的朋友赵启航,语气里有点打趣:“你要充值干嘛?你师傅又不是不管你,最近也没闭关,遇到问题直接去请教不就行了?”

      赵启航笑了笑:“不是修炼上的问题。前些日子翻到一本旧典籍,里面那些术语写得古奥,跟我常走的路子又不太沾边,看着就好奇想明白。”他把眼神转到前方的玉盘上,“这论坛正好上线了,总归比自己瞎猜要稳当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单日修订前文,双日更新,谢谢宝贝们的支持,我有哪些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