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末世生存18 ...


  •   习惯了两人一起行动后,突然独自一人,顾衡难得有些不适应的感觉。

      他已经通过多种方法验证了,脱离世界的玩家,都被抹去了所有存在的痕迹。不仅是霜木,还有张筱锦,或许还有其他顾衡不知道的玩家,都在主线任务完成的一瞬间消失了。

      不过他上辈子一直只有自己一人,这辈子虽然有家人,但他很早就开始分担养家重担,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是在独自前行。

      他已经习惯了如影随形的孤独,很快就把状态调整了过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巡逻队的工作中。

      虽然没有全速航行,但船队北上速度不慢,两天半的时间就抵达了安德里州。

      安德里州的情况非常糟糕。

      作为东州联邦平均海拔最高的行政州,安德里州坐落在西北高原上,最北侧是连绵的雪□□托利亚斯山脉,其中还有全球第一高峰索拉维亚峰,云泽江就发源于雪山群中。高原地区整体气候严寒,地广人稀,即使是州府奇拉普市,灾前常驻人口也只有14万人。

      三天前地震时,在希望方舟上因为有水缓冲,地震波造成的损失并不严重。但真正靠近了陆地就发现,这次的地震比临山县、曹县的地震范围更广,震感更剧烈。

      方舟靠岸时,整个城市的房屋全部坍塌,因为没有兵团驻扎,只能靠为数不多的官方人员组织和民众自救,几乎称得上哀鸿遍野。

      所以靠岸后不仅没有下船,反而是安德里州的幸存者上了方舟。

      抵达安德里州后,顾衡所在的巡逻队除了在方舟附近巡航外,还多了一个搜寻物资的任务。

      现在三艘方舟上的总人数已经有25万人左右,生存物资的压力越来越重。

      附加任务第六天,希望方舟四五六号也抵达了安德里州,他们经过的路程更长,携带的物资更多,但承载的人数也更多,足有27万人。

      六艘方舟依次停在水上,彼此用浮桥连接,宛如一座新的城市。

      起航后,各项工作任务重新分配,争取让每家都至少有一个人工作。

      同一项工作负责的人多了,发的信用点却没有下调。但是食堂的物价上涨了。

      靠岸后,官方还将原本每天两份的免费餐减少到了每天一份,可以选择两个玉米饼或者一个玉米饼一份大锅菜。这些分量只够一个人饿不死,如果用信用点买,当然可以吃好一点,但是一切食物统统限购。

      时代是一个轮回,顾衡莫名想到,现在的情形有些像他上辈子改开前的样式,吃大锅饭,工作靠分配。

      他现在自己一人还有工作,每天信用点倒是够用。但是他们巡逻队里有家小要养活的可就发愁了,尤其是那位江口本地人,家里妻儿父母足足六口人,妻子只报上清洁工的工作,上一休二,工资只有巡逻队的三分之一,夫妻二人养家捉襟见肘。

      他们每天出船巡逻,搜到的物资当然不敢动,但心思却打到了水中鱼虾上。

      巡逻队个个水性好,捉鱼捕虾手到擒来,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队长李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顾衡还把他买橡皮艇赠送的渔网贡献了出来,几人常能满载而归。

      靠水吃水,下海捉鱼的事他们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物资紧缺时期,不少自持水性不错、有胆量的年轻人都选择下水赌一把。

      没有专业潜水、捕鱼设备,下水抓鱼的危险很高,溺水而亡的屡见不鲜。但是只要抓到一条一两斤的鱼,一家人一天的伙食就有了,再加上官方对此的默许态度,抓到的鱼不仅可以自己吃,还能兑换成信用点,选择下水搏一把的人还是一批接着一批。

      三侧环海,水中各类鱼虾繁多,若是一个月前谁能想到在西北高原能吃上新鲜的海鲜?

      而现在气候崩坏,对人类来说是灭世的天灾,但对海洋生物来说却是天堂,各种鱼又大又肥。

      很多事情不能细想,水中的鱼长得那么肥美,而在水下有沉睡着无数的人类尸骨...大部分人对此闭口不谈,连自己的命都朝不保夕了,还谈什么

      就这样一下子过了半个月,期间顾衡生活极为规律。他白天上班,下班后捕鱼,遇到溺水的人还会救一把,积累长期任务的积分。

      每天好几个小时泡在水里,顾衡感觉自己的水性更好了,也逐渐爱上了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感觉,现在他能不换气在水下憋气10分钟。

      附加任务第16天,一道惊雷劈开了方舟舰队脆弱的平静。

      乌云、雷霆、暴雨,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大洪水的时候,之前的那点希望如薄雾般飘渺,消散在接连不停的雨水中。

      附加任务第18天,暴雨中,云泽江上游漂下来几块巨大的浮冰,水面持续上涨,希望方舟舰队继续向西北高地转移。

      附加任务第20天,在埃托利亚斯山脉脚下,阴雨绵绵的雾霭中,顾衡隐约看见了索拉维亚峰的身影。山峰上覆盖了上万年的皑皑白雪层层融化,露出了深灰色的岩石。这座常年傲立于冰雪世界的世界屋脊,历经四千万年再次与海水相遇。

      方舟舰队停在了埃托利亚斯山脉脚下,这座高山几乎成了所有人的精神支柱。

      大雨渐渐变小,偶尔也会停歇,但天依然阴沉沉的,下雨的时间比雨停的时间还要长。

      舰队的存粮越来越少,各种海鲜逐渐占据了食堂,大锅菜彻底消失,原来每天两个玉米饼,现在变成了一个玉米饼和一个鱼肉饼。鱼肉饼是由鱼肉打碎混合着少量盐和面粉压缩成的,鱼腥味非常浓,而现在人们已经吃鱼吃到面露菜色,反而是玉米饼更受欢迎。

      顾衡也早就吃腻了鱼,但也没有其他选择,他仅剩的压缩饼干和巧克力已经陆陆续续吃得差不多了,只能偶尔下水去找点海藻海带换换口味。

      附加任务第22天,转移后第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水培水稻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六艘方舟首尾相接围起来的中间,漂浮着一排排水培槽,一个个槽孔中是一株株水稻苗,迎着风雨生长着。

      这些水稻当然不够这么多人吃,但象征意义却远大于食用意义。即使在水上漂浮,人们依然眷恋着土地,对土地的爱已经刻在了DNA里。而现在,希望方舟真的围起了希望。

      五十万人心心念念着这批水稻,几乎所有人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甲板上去看水稻,官方还安排了士兵站岗守着水稻。

      水稻培育员开放报名名额的时候,一个岗位有近千人报名,最后还举办了一场考试,笔试加实操,选拔40个培育员。

      顾衡也报名了,海水无土栽培水稻,这是不管蓝星还是地球都没听说过的技术,他不知道是农业科技没爬到,还是在公众眼里没有,但他确实对这个技术太好奇了。

      万一真的是异世界的新技术呢?这个价值不言而喻。

      顾衡不知道游戏里的东西能不能通过空间带回蓝星,但如果他能学到这个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带了东西回去。

      然而他想得还是太美了。

      一千比一的报录比,他又不是农学相关的行业出身,也没切身种过地,最后连初试都没进去就被刷了下了。

      只能看着水稻长大过过眼瘾了 \(*—*)/

      附加任务第24天,一波远方来客靠近了埃托利亚斯山脉,是西洲联盟国的舰队。

      灾难前,西洲联盟国和东州联邦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在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你追我赶、互别苗头,都看对方不顺眼。

      但是灾难一来,所有通信网络统统断联,也听不到别国的消息了。

      而现在两只舰队没有靠近彼此,只是各派出了大使礼貌慰问,交换信息。

      两个大国舰队具体聊了什么普通群众当然不知道,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剑拔弩张,气氛还算平和,西洲联盟舰队在停靠在了埃托利亚斯山脉的另一侧。

      虽然没有消息传出,但让一个大国舰队跨越半个星球赶来的原因能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西半球大陆已经彻底沉没了,很有可能埃托利亚斯山脉就是最后一块水面之上的陆地。

      后面几天,陆陆续续又来了五只舰队。

      像西洲联盟这样的大国,有几艘巨舰,还称得上舰队。有的国家只有一艘船,甚至还有的几个小国挤在一艘船上,几乎没有平民,只有领导人或者王室贵族逃了出来。

      所有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齐聚埃托利亚斯山脉下,如同朝拜般仰望着世界上最后一块陆地。

      附加任务第28天,埃托里斯山脉大部分也沉入了水中,只有索拉维亚峰还露着十几米的高峰。

      曾经的世界之巅,如今显得不在那么遥远,仿佛触手可及。

      方舟上再次变得沉默,被水稻渲染的活跃的气氛沉寂下来,所有人都明白,到了该和这片土地说再见的时候了。

      附加任务第三十天

      夜晚,但是没有人入睡,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朗的夜空,天空不在低垂压抑,星辰闪烁得更加明亮。

      所有人都聚集在甲板上,望向索拉维亚峰的方向。

      顾衡心中隐隐明白,倒计时结束,就是索拉维亚峰彻底沉没的时刻。

      寂静的夜晚里,响起了国歌。

      甲板上,国旗随着歌声升起。

      各国的国歌混杂在一起,合编成了人类的赞歌。

      从今天开始,去流浪。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末世生存1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隔日更新中,求包养,求收藏,求评论~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