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新皇的执政生涯很平顺,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前朝安稳,后宫因为有太后这个定海神针,也基本平稳。
二郎就藩后,时不时给徐玉捎回些当地特产,火锅、腊肉、麻椒、豆瓣酱。徐玉的发挥余地愈发大了。
每日吃吃喝喝,打打牌,溜达溜达。连太后都说,许太妃过的是神仙日子。
平顺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徐玉已经溜达完了整个后宫,连冷宫这种偏僻的地方也溜达过去几次。
虽然不常见儿女,但是徐玉觉得放在现代,子女有出息的也不在身边。她好歹还有养老搭子,还有宫人内侍伺候。也是高端养老了。
在当今登基十年后,病危。和他的父亲一样,天不假年。而他才三十多岁。
整个后宫气氛立马紧张起来,大家都绷紧了弦。
徐玉、苏氏、于氏说起来已经是历经三朝的人了,还相对稳得住。皇帝的嫔妃就不淡定了,每日都有过来请安的妃嫔,都争着想侍疾。无子的妃嫔更是惶恐,他们还年轻,皇帝如果去了,她们都只能青灯古佛一辈子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身在皇家,很多身不由己。
徐玉这段时间也不太出门了,就窝在自己的殿里。其实皇帝病危对她影响不大,但是出门就见到一个个紧张的脸,影响心情。她又改变不了什么,只能交给时间。
皇帝也是她们看着长大的,对她们几个太妃一向很尊重。小时候还长跟着二郎到她的小厨房寻觅吃的。年纪还不大,就要面临死亡。徐玉心里也不好受。
人生就是这样,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不断的有人掉队。你只能走好自己的路。
时间总是最公平,不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它平等的对待每个人。皇帝还是没有熬住,去了。大皇子继位。因为大皇子才11岁,由太后和内阁辅助,16岁亲政。
各位藩王来京治丧。
二郎,也就是蜀王自然也来了。自从就藩后,他们三年一次陛见。和皇帝见得不多了,但是儿时的情分是在的。
尤其先帝的后院安稳,没有那么多龌龊事,彼时的王妃,现在的太后,很注重孩子们的教养和团结,二郎他们被教导的很好。虽然在争储的时候有一些?龃龉?,但是也没有闹大,几个孩子间还是保留了情分。
入金作为最小的皇帝居然第一个先走,二郎他们也很是不好受。
二郎和徐玉都说“再也想不到的。陛下还那么年轻。怎么就走到我们前面呢。”很是伤感。
作为子女,二郎他们要安慰太后,作为藩王,他们要熟悉新的皇帝和他背后的权力结构。二郎他们很忙。
送走了先帝,二郎他们又开始合计,是否可以带自己的亲娘一块就藩。
新皇对藩王们还是很尊重的,但是也经过了几番拉扯,太后终于点头。
听到二郎和她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徐玉都有点懵,她可以出宫啦?可以走出困住她的这四方天地了?她是想笑的,可是笑着笑着,眼泪就下来了。
二郎看着母亲笑中含泪的样子,很是心酸。母亲是向往自由的,幼时的他常常看着母亲坐在院里的摇椅上仰望天空,脸上的表情是向往又寂寞的。
轻轻擦掉母亲的眼泪,二郎道“娘,这是高兴的事。儿子接您去蜀中。您不是喜欢蜀中的吃食么,咱们到时候可以尝个遍。”
徐玉噗嗤一下又笑了。二郎这安慰人的技术还是有点拙劣,不过她开心。
自由的现代人,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现代人,在这四方的空间里憋闷了几十年,终于可以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