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徐家上下正为这门突如其来的婚事忙得脚不沾地,作为准新娘的徐玉,则被塞进了 “婚前速成班”。
白天,宫里派来的李嬷嬷拿着戒尺教礼仪,一个抬手、一个屈膝都得反复练习。“侧妃娘娘,向正妃请安时,腰要弯到与地面平行,眼神不能直视主子,这是规矩!” 李嬷嬷柳眉倒竖,戒尺 “啪” 地敲在案几上,“再错,罚抄《女诫》十遍!”
徐玉吓得一哆嗦,赶紧调整姿势。她这现代人的直腰板,哪经得起这般折腾?
晚上,父亲徐郎中亲自过来,板着脸训话:“到了王府,少说话,多观察。殿下与王妃议事时,不该问的别问;侧妃之间有纷争,不该掺和的别掺和。咱们徐家不求你争宠,只求你平安,护住自己和将来的孩子。”
哥哥们也送来不少 “保命道具”—— 大哥送了本《王府礼仪详解》,二哥塞了把防身的短匕,连才十岁的小侄子都奶声奶气地说:“姑姑,要是有人欺负你,我让爹带兵去救你!”
徐玉把这些叮嘱一一记下,心里更坚定了 “苟住” 的信念。
紧张忙碌中,出嫁的日子到了。
没有正妃的十里红妆,却也按侧妃规制备了十六抬嫁妆,多是些书画、瓷器和压箱底的银子。一顶朱红小轿,载着她晃晃悠悠进了五皇子府。
轿子落地时,徐玉听见外面传来苏公公尖细的唱喏:“吉时到 —— 请徐侧妃下轿!”
她被搀扶着踩过红毡,穿过层层回廊,最终被送进了分配的 “松林苑”。院里早有王府的婆子候着,见了她便跪地行礼:“奴才们参见徐侧妃,往后便是松林苑的伺候人,听凭主子差遣。”
徐玉按李嬷嬷教的规矩,虚扶一把:“都起来吧,往后好好当差。”
打发走下人,她才敢瘫坐在椅子上,打量起这未来的 “苟命之地”。二进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院里有棵合抱粗的松树,墙角还种着几株月季,看着倒也清净。
正房里,嫁妆已被抬进来摆好,贴身丫鬟小菊正指挥着陪房婆子收拾:“主子,这是您让带的那箱香料,我给您收进内室了。”
徐玉点头,心里踏实了些 —— 还好,辣椒种子带来了。
傍晚时分,苏公公再次前来,声音带着程式化的喜庆:“徐侧妃,吉时到了,请移驾正厅与殿下合卺。”
徐玉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她攥着袖口的绣花,指尖微微发颤 —— 该来的还是来了。小菊给她重新理了理鬓发,低声安慰:“主子放宽心,殿下看着是个宽厚的,不会为难您。”
正厅里红烛高照,五皇子已坐在主位等候。他换了身暗红色常服,领口绣着暗纹流云,少了朝服的凛冽,却依旧自带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见她进来,只是抬了抬眼,声音平淡:“坐。”
合卺酒是早就备好的,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晃出细碎的光。苏公公唱喏 “交杯”,徐玉僵硬地抬起胳膊,与五皇子的手臂交缠。酒液入喉,带着些微的甜,却压不住她心头的慌。
全程无人多言,连伺候的丫鬟都屏着呼吸,厅里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晚膳也简单得很,四菜一汤,多是些寓意吉祥的菜式 —— 红枣莲子羹、鸳鸯戏水鱼,名字喜庆,味道却清淡得像白水。徐玉没什么胃口,只小口扒着米饭,眼角的余光瞥见五皇子吃得极规矩,每口菜都细嚼慢咽,筷子碰到碗碟从不发出声响。
晚膳后,五皇子屏退了所有人,只留徐玉在房内。红烛高燃,映得满室红光,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局促。
他站在窗前,背对着她,声音听不出情绪:“往后在府里,守好规矩,管好自己的院子,其他不必多问。”
徐玉低着头,指尖绞着衣角:“是,妾记下了。”
转身时,他的目光落在她微颤的肩头,停顿了片刻,终究没再说什么。
夜渐深,帐幔垂下,隔绝了外间的烛火。该走的仪程都走了,红嫁衣被叠放在床尾,带着些微的褶皱。他的气息很近,混着皂角与松墨的清冽,与她身上的熏香缠绕在一起。
没有多余的话语,甚至没有眼神的过多交汇。他的动作不算温柔,却也绝非粗鲁,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克制。徐玉闭着眼,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直到肩头微微发颤,才听见他低低说了句:“放松些。”
窗外的梆子敲了两响,一切终于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