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现场作画 ...
-
墨韵艺术展的前一周,宁悠然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深夜,宁悠然的公寓灯火通明。她站在画架前,右手悬在半空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窗外偶尔传来汽车驶过的声音,提醒着她这个城市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
“再来一次。“她咬紧牙关,右手重新握住画笔。
笔尖刚触到画纸,一阵熟悉的刺痛从指尖窜上手臂。她的右手突然像被无形的线牵引,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纸上舞动。线条流畅得不像人类的手笔,光影处理精准得令人窒息。
“停!“宁悠然猛地抽回手,画到一半的静物写生戛然而止。她盯着自己不听使唤的右手,胸口剧烈起伏。“不是这样的...我要自己画。“
谢明月端着两杯咖啡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宁悠然苍白的脸色,叹了口气:“这已经是今晚第七次了。要不先休息一下?“
“没时间了。“宁悠然摇头,左手接过咖啡杯时微微发抖,“展览前我必须掌握这些技巧。“
谢明月看着满地揉皱的画纸和十几幅未完成的素描,欲言又止。她知道好友的固执,更知道这次展览对宁悠然意味着什么
她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经纪公司、艺术媒体、商业合作邀约像雪片般飞来。谢明月干脆搬进了她家客卧,充当临时经纪人,帮她筛选邀约。
“《艺术前沿》杂志想要专访,'揭秘怪咖啡的创作历程'。“谢明月盘腿坐在地毯上,划着平板电脑,“还有三家画廊想签独家代理合同,报价最低的也七位数起步。“
“全部推掉。“她头也不抬地说,画笔在调色板上烦躁地搅动,“我现在连一幅完整的水彩都画不好,怎么接受。”
谢明月咬着指甲思考片刻,突然跳起来翻背包:“我有个主意!“她掏出一台手持摄像机,“我们提前录制作画过程,后期加速处理。万一现场出状况,就播放录像。“
宁悠然刚想反对,右手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抓起旁边的铅笔在速写本上飞速勾线。谢明月倒吸一口气,赶紧打开摄像机。
十分钟后,本子上出现一幅精致的咖啡馆速写,正是她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太神奇了...“谢明月小心地触碰画纸,“就像有两个画家在共用同一只手。“
宁悠然盯着自己的右手,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浮现:“明月,帮我个忙。去我书房,最下层抽屉有个黑色U盘。“
当谢明月离开房间,宁悠然对着空气低声说:“我知道你能听见。我们做个交易吧——最后一周,你完全教我,而不是控制我。之后...我放你自由。“
她的右手突然剧烈疼痛,像被电流击中。恍惚间,她仿佛看到眼前闪过一串绿色代码:
[协议更新...教学模式激活...剩余能量7%...]
当谢明月拿着U盘回来时,发现宁悠然正用左手艰难地给右手包扎。画架上贴着十几张便签,密密麻麻写满绘画技巧。
“发生什么了?“谢明月惊慌地问。
宁悠然抬头,汗水浸湿的刘海下,眼神却出奇地明亮:“特训开始了。这一周,我可能不会睡觉。“
接下来的七天,公寓变成了疯狂的工作室。画纸铺满地板,数位屏24小时亮着,外卖盒堆成小山。宁悠然的右手时而被系统操控,时而又恢复自主,在两种状态间反复切换。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第三天。当系统操控右手作画时,宁悠然的左手突然同步开始临摹,虽然笨拙但越来越接近。到第五天,她已经能勉强复刻系统的某些笔触技巧。
“你在偷学它!“谢明月惊叹道。
“不,“宁悠然盯着自己布满老茧的指尖,“是它终于愿意教我了。“
展览前夜,宁悠然独自站在阳台。星光下,她举起右手轻声问:“明天你会帮我吗?“
一阵微风拂过,右手无名指轻微抽动了两下——这是她们新约定的暗号。
宁悠然笑了,这次是释然的笑容:“很好,是时候让我自己来了。
现场作画的危机
墨韵艺术展的开幕式现场,水晶吊灯将展厅照得如同白昼。宁悠然带着咖啡头套站在后台的阴影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数位笔的笔杆。透过帷幕的缝隙,她看到前排坐着几位艺术评论界的权威人士,其中就包括曾严厉批评过她早期作品的《艺术评论》主编林森。
“给。“谢明月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花茶,“加了蜂蜜,能镇定神经。“
宁悠然接过茶杯时,瓷器相碰发出细微的脆响。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在不受控制地颤抖,茶水在杯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我查过资料,“谢明月压低声音,“现场作画是很多艺术家的噩梦。去年国际数字艺术展上,日本画家佐藤在现场晕倒了。“
宁悠然扯出一个勉强的微笑。她担心的岂止是普通的紧张?如果系统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抽离,她将面临的不仅是出丑,更是人设崩塌的灾难。
艺术展馆外,人群已经排成了长龙,蜿蜒的队伍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街角。五月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落,在排队的人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尽管天气已经开始闷热,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那个神秘人物的出现。
“听说今天怪咖啡会现身?“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小声问同伴,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谁知道呢,他从来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同伴推了推眼镜,“但这次是她第一次参加艺术展,说不定会破例。“
队伍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所有人都在猜测今天是否能见到那位神秘的顶流画师——怪咖啡。她的真实姓名、年龄、长相都是谜,只知道她创作出了令人惊叹的画作,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五百万粉丝,每幅作品都能拍出天价。
主持人的声音穿透嘈杂的会场:“下面有请本次展览的特邀艺术家,以《位面系列》震撼业界的'怪咖啡'老师!“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宁悠然深吸一口气,迈入刺眼的聚光灯下。走向舞台中央的数位屏时,她能感受到所以在在期待着她。
“感谢各位莅临。“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展厅,“今天我将创作一幅名为《记忆的回廊》的新作。“
坐下时,真皮座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数位屏亮起的瞬间,她看到倒影中自己苍白的脸色。台下数百双眼睛如同探照灯,让她后背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笔尖接触屏幕的第一笔就出了问题。线条歪斜得像醉汉的脚步,完全找不到平时的手感。前排传来几声克制的咳嗽,那个金丝眼镜男子皱起眉头,在平板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系统...求你了...“她在心中默念,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股熟悉的电流感从脊椎窜上右臂。她的手指突然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开始在屏幕上跳起精准的舞蹈。笔触所到之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轮廓逐渐显现,每一个拱门、每一根廊柱都精确得如同建筑图纸。
但宁悠然没有完全放松。她悄悄将左手覆上右手手腕,感受肌肉运动的轨迹。这是过去一周特训的成果——在系统操控时同步学习。渐渐地,她尝试在系统的框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将原本规整的书架线条故意画得略带颤抖,给冰冷的石柱添上温暖的纹理。
“好厉害……“她听到前排有人小声议论,“比网上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创作进行到三分之二时,异变突生。系统的控制力开始不稳定,时强时弱,就像信号不良的无线电。宁悠然的右手时而流畅如专业画家,时而僵硬如初学者。最糟糕的时刻,她正在勾勒画面中央的人物轮廓,右手突然完全失控,画出一道丑陋的锯齿线。
台下响起一阵骚动。金丝眼镜男直接站了起来,眯着眼睛观察大屏幕。
宁悠然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切断系统的连接。她猛地将右手从数位屏上抬起,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换到左手执笔。
“抱歉,右手有些抽筋。“她对着麦克风解释,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请允许我稍作调整。“
这短暂的停顿给了她喘息的机会。当笔再次落下时,她不再完全依赖系统,而是将过去七天学到的技巧倾注其中。新画风虽然不如系统那般完美,却透着一种动人的真实感。最终完成的作品中,图书馆的架构保留了系统的精准,而细节处则充满她个人的风格印记——那些不完美的笔触反而让画面更具感染力。
掌声雷动时,宁悠然才发现自己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墨韵的艺术总监激动地握住她的手:“太精彩了!这种创作过程的转变本身就是行为艺术!“
当宁悠然完成最后一笔的瞬间,整个展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声。前排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生突然歇斯底里地哭喊起来:“老师我爱你!老师!“随即两眼一翻昏倒在地,被工作人员紧急抬了出去。
社交媒体瞬间爆炸:#怪咖啡现场作画#话题以每分钟十万条的速度疯狂刷新。一个名为“咖啡因中毒“的粉丝群组里,管理员连续发了二十条全大写消息:“所有人立刻去给老师的新作打榜!不刷到热搜第一谁都别想睡觉!!“
艺术院校的教室里,教授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学生们集体掏出数位板开始临摹。中央美院数字媒体系的张教授摇头感叹:“三十年教学生涯,从没见过这么疯狂的现象...“
展览现场已经乱成一锅粥。保安组成人墙勉强维持秩序,但疯狂的粉丝们仍然不断突破防线:
“让我摸一下老师用过的笔!!就一下!!“
“老师喝过的水杯卖不卖?我出十万!“
“谁有老师掉在地上的头发?求一根做护身符!“
最夸张的是后排一个纹着“怪咖啡“字样的壮汉,他声嘶力竭地喊着:“老师画的那道歪线是艺术革命!是打破常规的宣言!“
线上拍卖更是魔幻现实主义。宁悠然用过的纸巾被挂到二手平台,起拍价8888元,三分钟内竞价突破六位数。一个自称“咖啡成瘾“的土豪粉丝直接发帖:“求购老师今天穿的袜子,价格随便开!“
微博服务器第三次崩溃时,程序员小张在机房边哭边发朋友圈:“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恐怖的流量,老师画一笔,我们掉十根头发...“
而此刻的宁悠然,正被三十个保镖护送着从后门离开。她不知道的是,展厅外已经聚集了上千名粉丝,他们举着荧光牌高唱自创的应援歌:“咖啡一杯又一杯,为你熬夜不后悔~“
艺术评论家们集体陷入癫狂。著名毒舌评论人“老艺术“连夜删光所有过往差评,新发的长文标题是:《我错了,这才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字艺术革命》。文中特别提到那道“神来之笔“的歪线:“看似失误,实则是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的哲学宣言!“
宁悠然坐在黑色保姆车的后排,透过单向玻璃望着外面疯狂的人群。闪光灯此起彼伏,将夜色照得如同白昼。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社交媒体上的狂热让她感到一阵眩晕。
“直接回酒店吗?“司机问道,声音里透着紧张。他虽然也经常接送各大平台艺人,却从未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象。
“嗯。”宁悠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