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试用期的“考验” ...

  •   第十七章:试用期的“考验”
      林夏把古镇灯笼的评审结果整理成文档时,指尖还残留着宫灯纱面的细腻触感——奎宿宫灯的纱面是淡米色的,摸起来像老宣纸,角宿纱灯的边角缀着银色丝线,风吹过时会轻轻晃动。文档里附着三张高清照片:第一张是奎宿宫灯挂在古镇老书院的飞檐下,淡墨星轨与灰瓦相映,像从历史里走出来的星光;第二张是角宿纱灯悬在文渊阁文具店门口,和LOGO里的角宿星轨形成呼应,路过的孩子总忍不住伸手摸;第三张是兔子灯被一群孩子围在中间,靛蓝色的北斗星轨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灯座上的青石板纹路清晰可见。
      她刚把文档命名为“星溪镇灯笼·星光落地”,张姐的消息就弹了出来,带着简洁的指令:“来我办公室,有新项目。”帆布包就放在桌角,拉链半开,露出王主任送的《星溪镇志》——书页里夹着老爷子新抄的《步天歌》节选,上面用红笔标注了“茶与星”的记载:“清乾隆年间,星溪镇茶农以北斗定茶山,夜观星象择时采茶,所制茶饼香气绵长”,这是老爷子特意为她找的参考,说“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夏捏着帆布包带走进办公室,看到张姐正对着一份烫金封面的项目册,封面上“观山茶”三个字是厚重的楷体,透着高端品牌的沉稳。“坐。”张姐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把项目册推到林夏面前,指尖在封面的烫金字上轻轻划了划,“‘观山茶’是咱们市的高端茶品牌,客户做了三十年茶,对‘文化感’要求很高。之前三家设计公司的方案都被驳回了,客户说‘太洋气,丢了茶的根,没了老味道’。”
      林夏翻开项目册,客户需求里的每一条都标注得很清晰:“突出‘观山品茗,夜赏星’的品牌意境,避免网红元素、过度装饰,贴合高端定位,让资深茶客觉得有韵味,普通消费者也能看懂设计逻辑”。她心里一紧——这是她试用期的关键项目,距离试用期结束只剩半个月,能不能转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项目的结果;而且这是她第一次接触高端品牌,既怕自己擅长的星象设计撑不起“高端”调性,又忍不住想抓住机会,证明星星不只能做社区海报、古镇灯笼的温暖设计,也能和老茶的厚重感契合。
      “我知道你之前做的都是社区、古镇的项目,”张姐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但‘观山茶’的创始人祖上是清代茶商,有‘北斗定茶山’的传说——当年用北斗星象寻找优质茶源,这和你擅长的星象元素正好能结合。你试试,不用搞太复杂的星宿,就选一个最贴合‘尊贵、指引’的,把星轨和茶的匠心感融在一起。”
      “我会好好准备的,张姐!”林夏把项目册抱在怀里,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走出办公室时,李哥正好端着咖啡路过,看到她怀里的项目册,笑着递来一杯热咖啡:“听说你接了‘观山茶’的项目?这可是块硬骨头,加油!上次古镇灯笼我就帮着打了打杂,这次要是需要改结构、查工艺,随时找我,保证帮你搞定。”
      林夏接过咖啡,温热的杯壁贴着掌心,心里暖了暖——曾经那个盲目跟风、嘲笑她“星星设计没用”的同事,如今成了能主动伸出援手的伙伴。“谢谢李哥,有需要我肯定找你!”她笑着说,回到工位时,咖啡还冒着热气,像给她的信心加了温。
      林夏立刻打开电脑,搜索“观山茶”的品牌资料:创始人姓苏,祖孙三代做茶,家里还保留着清代的茶焙工具和“北斗寻茶”的手札;品牌主打“传统工艺+自然天成”,茶饼都是手工压制,每一块都有专属编号。看着这些资料,她掏出草稿本,先画了个圆形茶饼的轮廓,茶饼中心写着“观山茶”三个字,再在周围轻轻勾勒北斗星轨——七颗星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顺序排列,斗柄微微倾斜,指向茶饼中心的“观山”二字,像在无声地说“北斗引茶香,匠心藏其中”。
      她在草稿旁写着“北斗象征尊贵、指引,与‘北斗定茶山’的品牌历史呼应;茶饼代表手工匠心,两者结合贴合高端定位”,可笔尖顿了顿,又忍不住在旁边画了个叉——怕星轨线条太复杂,不符合“普通人也能看懂”的要求,更怕客户觉得“星象太小众,丢了茶的重点”。
      “夏夏姐,你这北斗星轨画得好大气啊!”小雅抱着刚打印好的古镇灯笼反馈表凑过来,一眼就看到了草稿本上的设计,“‘观山茶’主打的就是‘匠心与尊贵’,北斗正好能体现这两点,比那些画山水、画茶树的设计有记忆点多了。你别总担心‘复杂’,上次古镇灯笼的奎宿,李奶奶都说‘一看就像书,懂不懂星象都觉得好看’,这次的北斗也一样!”
      林夏点点头,心里的犹豫却没完全消散——高端品牌的客户比社区居民、古镇管委会更挑剔,他们要的不只是“好看”,还有“符合品牌调性的文化内核”。她掏出手机,翻出老爷子标注的《步天歌》节选,盯着“北斗七星,天之诸侯”几个字,突然想起张姐说的“别搞太复杂,要贴合茶的根”,又在草稿本上画了个简化版北斗——只保留主星轨,去掉多余的星点连线,让线条更流畅、更简洁。
      下班后,林夏没直接回家,而是绕去了云卷书堂。老爷子正在整理旧书,看到她来,赶紧放下手里的鸡毛掸子,从里间拿出一本线装的《茶经》,封皮是深蓝色的粗布,书页已经泛黄:“我听说你接了茶包装的项目,特意找了这本《茶经》,里面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夜观星象,择时采摘’,正好跟‘观山茶’的传说对应。”他翻到“采茶”那一页,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春分采,北斗指东;清明采,北斗指南,采得茶芽最嫩”。
      林夏捧着《茶经》,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心里的思路突然清晰起来:“老爷子,我想把简化的北斗星轨绕在茶饼包装外侧,斗柄指向茶饼上的‘观山’二字,再在包装内侧用淡金色印‘北斗照茶,回甘绵长’的文案,既贴合‘北斗定茶山’的历史,又不会太复杂。”
      老爷子笑着点头,转身去煮茶:“好!北斗主尊贵,和高端茶正好配,而且‘回甘绵长’的文案也贴合茶的口感,比干巴巴的‘高端’二字有味道。你尝尝这茶,是我托人买的‘观山茶’,感受下它的香气和回甘,设计才能有魂。”
      热水注入茶壶,茶香瞬间弥漫开来,林夏喝了一口,茶汤清亮,入口微苦,咽下去后却有淡淡的甜意从喉咙里漫上来。她看着窗外的二十八宿星图,奎宿、角宿、北斗……每一颗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心里的犹豫终于消散。她掏出草稿本,重新画设计稿:茶饼包装用深绿色哑光卡纸,模拟茶山的颜色;北斗星轨用烫金工艺,线条粗细控制在2mm,既显高端又不张扬;内侧用淡金色印简化的星轨和“北斗照茶,回甘绵长”,字体选圆润的楷体,避免锐利的笔画破坏茶的温润感。
      画完后,林夏给张姐发了张草图,配文:“张姐,我以‘北斗引茶香’为核心,结合‘观山茶’‘北斗定茶山’的品牌历史,设计了简化的北斗星轨包装,您看看这个方向对不对?”没过十分钟,张姐就回复了,附带一个“OK”的表情:“方向没问题,比我预想的好。重点把星轨线条的衔接处处理好,别用太细的烫金线,避免印刷时出现断点。试用期能不能过,就看这个项目了,别让我失望。”
      林夏看着“试用期能不能过”几个字,握紧了手里的笔——这不仅是项目的考验,更是对她坚持了这么久的“星星设计”的认可。她小心翼翼地把草稿本放进帆布包,和《茶经》《星溪镇志》放在一起,心里满是期待——期待客户能认可这份“北斗与茶”的设计,期待张姐能看到她的成长,更期待自己的星星,能在高端品牌的世界里,依旧保持温暖的底色,同时绽放出属于尊贵与匠心的光芒。
      回到家,林夏把设计稿扫描进电脑,用设计软件细化星轨的线条。她反复调整斗柄的角度,确保指向“观山”二字时自然不刻意;又对比了多种金色的色卡,最终选了最接近“茶汤回甘”的暖金色,避免冷金色的疏离感。忙到深夜,她看着屏幕上的设计稿,突然想起入职时被驳回的第一份北斗茶包装方案——那时的星星藏在粉色包装的角落,像个不敢露面的小秘密;如今的星星,光明正大地落在深绿色的高端茶饼包装上,像一场跨越试用期的“星光约定”,终于等来了绽放的机会。
      林夏摸出大学时撕的那半张《天官书》碎片,放在电脑旁,碎片上“北斗七星,天之诸侯”的字迹虽然模糊,却依旧清晰地记录着她的初心。她对着碎片轻声说:“再试一次,这次一定能行。”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落在碎片上,像给这份初心,镀上了一层温柔的星光。
      (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作品调整公告】 亲爱的读者: 原古言作品《长安雪、故人心、相思月》因重名严重,现调整内容并更名—— 新作定名《职场雪,设计心》,题材改为现代都市职场风,聚焦设计师林夏:她将古天文元素融入设计,在“职场雪”般的质疑中坚守“设计心”,让小众热爱从微光到被看见。 虽题材更迭,但“坚守初心”的内核未变。感谢理解与等待,新内容很快上线,期待关注!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