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第六十二章 ...

  •   “慎之……你和你娘太像了。为了一个情字,连命都不要了,你想帮他,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回到他的身边?”。

      张若怀的话,像一击重棒,毫不留情的打在顾慎之的头上。

      顾慎之皱了皱眉头,俊秀的眉宇锁成一团,夜风忽然吹开了一扇大门,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往门缝里钻,他起身而立,走上前,拉住了被风吹的咯咯作响的门,修长的指节根根发白,辩驳声带着几丝尖锐:“我才没有想帮他,我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

      三年前,因为杀死了杨定边,自知已经解不开这份仇恨的顾慎之唯有选择了一死了之,那几天所承受的痛楚,是顾慎之这二十几年以来,都从未承受过的苦楚,原本以为,自己的不堪与污秽,都将在王府的荷花池中洗净了,却没有想到这世上还有这般神奇的妙手回春之术,将他从万劫不复的地狱之门拉了回来。

      顾慎之醒过来的时候,没有杨岄,没有西南王府,也没有胸口杨岄掌痕的痛楚,苏媚将他带回了药师谷,潜心医治,断断续续的治了一年多,他才能从药师谷那张破旧的病榻上爬下来,这一切只源于当初魏卓然喂给自己吃的那一颗假死药。

      魏卓然,十几年前看似偶然出现在王府的谋士,实则却是顺贞皇后的蓝颜知己,顺贞皇后弥留之际,放心不下自己远在云州的独子,遂将真相告知,只祈求他能让自己唯一牵挂的独子无忧无虑的长大成人,不要在陷足于污秽的政事,这便是作为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对自己儿子唯一的补偿。

      谁知魏卓然不忍自己心爱之人就此含冤而去,将顾慎之的身世全盘告知了当时年仅十岁他,从此顾慎之的生活中,便没有了欢笑两个字,他认清了自己的寄人篱下,认清了自己认贼作父的真相,在那种环境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杨岄进京,他和魏卓然商讨了最好的计策,能让那位名动夙夜,威震四海的西南王,死于一场正常的疾病之下,没想到叶千骄的出现,让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差一点成了支离破碎的疏忽,他只好了顾慎之的一条腿,却差一点搭上了顾慎之的一条命。

      顾慎之闭上眼睛,昏黄的烛光下更显得他身影清瘦,他退步坐在了靠背椅上,眉宇一寸寸紧蹙。在他的计划面有迷惑杨岄,有欺骗杨岄,也有抛弃杨岄,却惟独没有爱上杨岄。要承认那是爱吗?当年明明可以离开滇阳,回到时岱山的身边,又为什么要临终托孤,又为什么想到要用一死来泯去恩仇?

      顾慎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苍白的脸色带着一丝灰败,右手不自觉按住自己的太阳穴,自从三年前身下阿宝以后,这头痛的毛病就一直没有好过,就连苏媚都束手无策,只能极尽调理。

      张若怀的视线落在眼前的弟子身上,心中疼惜骤生,摇头叹息道:“慎之,我听小媚说,你临走时曾有一封书信写给宛平国的大王子,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国之大事,凭一人之力,无以回天,那时你便有如此胸襟,为什么现在反而又放不下了呢?”张若怀本就是古道热肠之人,总见他宿忧难舒,难免也要多劝慰几句。

      见顾慎之并没有回答,他只是关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又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纸条,放在顾慎之面前的茶几上。

      “这是魏先生从滇阳发来的飞鸽传书,你看看吧。杨岄起誓的日子怕是近了,你打算如何行事?”

      顾慎之再回军营的时候,杨岄早已经不是火头兵了。夕阳蔽日,尘沙之中,杨岄只穿了一件粗布衣裳,正带着一帮将士,在校场近身操练。北风卷起一地的碎沙,顾慎之的眼睛无端红了起来,他的马从杨岄的身边经过,紧实健硕的体魄,被晒成小麦色的肌肤,刚毅的眉宇,刀削的脸颊,没有半点当年的幼稚,这就是西南王杨岄,化去稚气,磨去棱角,敛去戾气,不再是他那个没有主见,没有心眼的小岄岄了。

      顾慎之刚回军营,便听说塑国的大将军完颜烈放下狂言,要在过年之前拿下宿州,让塑国的军队在宿州城过年,隆隆的战鼓已经在城外敲了两天两夜,而夙夜军营,却并没有任何大动静,仿佛城外的那一轮轮战鼓,都是敲给空气听的,也仿佛这军营里面的士兵,人人练就了一个掩耳盗铃的神功。

      有人提出一个擒贼先擒王的计划,要去刺杀那位猖獗的完颜将军,没想到一向在京师饱读诗书,富有英雄爱国主义的梁大将军居然一口同意了,在军中招募了一支敢死队,打算潜入敌方阵营,就算不能一举刺杀完颜烈,至少也要烧他几石粮草,毁他几间大营,戳戳塑国军队的锐气,而一直蜗居在火头营的杨岄,却自告奋勇的加入了这支所谓的敢死队。

      梁将军的大帐,门口已经燃起了火把,顾慎之扬起帘子进去,四角都放着烘烘的暖炉,梁明玉虽然是在大营,却并没有身着甲胄,宽大的风衣披在身上,想必是极不习惯北地的严寒。

      “沈大夫,不知家师是否同意本将军提出的要求?”见顾慎之进来,梁明玉放下手中的毛笔,开口便问。前线战势迫在眉睫,要是没有药材,那一旦有伤兵,必将是一片有伤无处医的局面。

      梁明玉原是文臣,但是听说当今元景帝喜好龙阳,所以当日把文状元的他留在了身边,当起了一名御前侍卫,外加之他是开国功臣梁丞相的孙子,所以未立任何功勋,就坐上了御前侍卫统领的位置,边关战势一起,朝中文臣,多半胆小畏敌,他原本也是年少懵懂,资历尚浅,谁知那兵部尚书乃是当年在他祖父手下受尽欺压的陈思德,因此一章奏折上去,提拔他年少有为,可为三军之表,且身在高位,自然要为人表率。梁明玉就这样从京畿的三大营里面挑选了三分之一的人马,从他的高床软枕上下来,到了这风沙肆虐的边关,对抗完颜烈铁腕之下的三十万塑国人马。

      轮兵力,夙夜若是倾巢出动,兵力还比塑国多了两三成,可是京畿的那些兵,却是不能动的,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所谓家贼,那便是远在云州的西南王。打不动,借不来,朝廷对杨岄唯一的办法,也就是只有安抚了,安抚到守住了后门,自家宅院没有起火,那是最好的。这不,才开战没两个月,朝廷对西南王的赏赐,都已经要堆到了滇阳的城门口了,明的暗的,可谓是用心良苦,最狠的一遭,就是命人去千叶山庄请庄主和庄主夫人进宫做客。只可惜晚了一步,两位老人早已经安顿了下人,云游四海去了。杨岄至此再没有后顾之忧,朝廷却如热锅上的蚂蚁,元景帝连着几道圣旨,宣杨岄进宫共商塑匪侵略之事,却在圣旨上写明了,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五百,五百将士,送到京畿的虎穴中,那还不够给老虎塞牙的。杨岄愣是装傻冲愣,告病不肯回朝,直拖到朝廷也没了脾气,而自己却跑到了人家军营里面当起了火头兵。

      “沈大夫……沈大夫……”见顾慎之没有回答,梁明玉继续说道:“如果是价钱有问题,我愿意比市价再贵上两成。”

      顾慎之总算回过神来,见梁明玉一脸着急,便小声安慰道:“梁将军请放心,为师不是奸诈商人,定然不会坐地起价,但是为师医者父母心,实在是舍不得那些老百姓,所以他老人家打算,把进货的七成让给军队,只留三层给百姓,将军以为如何?”张若怀是个生意人,战事一起,他就知道跌打伤药必然会涨价,所以前几个月倒是囤了一笔,算来算去,那一批药材,也正好多出七成来,这样卖给军队,既可以多赚一笔,又不用哄抬物价,既博得百姓美名,又不得罪官家。

      虽然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但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梁明玉垂下眼帘,蹙着的眉头却没有松开,拿起笔想在军报上写了起来,末了又抬头看了眼顾慎之道:“国难当前,张大夫有此觉悟,已经是夙夜之福了,那些抢匪,要是知道这些药材关系到多少人性命,只怕他们也睡不着觉吧。”

      顾慎之嘴角带起一抹苦笑,为将帅者,如此妇人之仁,真不知是好是坏,顾慎之忽然想起校场上那一群人操练的身影,忍不住开口问道:“梁将军,刚才回营,校场西侧的那一队将士,并没有穿铠甲练兵,连的也都是一些近身,奇袭的招数,而且里面龙蛇混杂,好似并不是正规部署的军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六十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