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请教 ...

  •   翌日清晨,林诗涵早早便来到了传功堂。堂内已有不少新弟子聚集,一位身着青色弟子服、面容儒雅、眼神温润的青年师兄正站在前方,声音清朗地讲解着引气入体的通用法门和基础功法中的常见误区。他讲得深入浅出,时而举例,时而比划,引得下方弟子频频点头。

      林诗涵悄悄站在人群后方,认真听着,这位师兄讲解的许多基础概念,让她对昨晚的困惑有了些许模糊的理解,但关于《葵水诀》的具体细节,依旧云里雾里。

      待得讲解结束,人群渐渐散去,林诗涵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快步走到那位正准备离开的青衣师兄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吴师兄,请留步。”

      吴峰闻声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林诗涵,这位师妹眉目清秀,眼神中带着初学者的懵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与焦虑,显然是新面孔。

      “师妹是新来的吧?看着面生。不必多礼,有何疑问?”吴峰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让人如沐春风。

      林诗涵连忙道:“师兄,我叫林诗涵,昨日刚入宗门。我…我选了《葵水诀》,昨夜尝试修炼第一层,可那口诀实在晦涩难懂,无论如何也无法引气入体,不知师兄能否…能否为我单独讲解一二?”她的话语带着一丝急切和恳求。

      “原来是林诗涵师妹。”吴峰点点头,笑容更温和了几分,“刚接触修行,看不懂功法实属正常。这《葵水诀》虽是基础,但水行功法讲究润物细无声,意境感悟有时比强行运功更重要。来,我们到这边坐下说。”他引着林诗涵走到传功堂侧面一处相对安静的蒲团旁坐下。

      吴峰并未直接复述玉简内容,而是先问道:“师妹昨日尝试,最大的困惑在何处?是找不到气感,还是行气路线不明?”

      林诗涵回想了一下,认真回答:“都有。玉简上说‘感天地水元’,我努力去感知,只觉得周围空气微凉,却捕捉不到师兄们所说的那种流动的‘气’。还有那行气路线,意念想象着水流,却感觉空空荡荡,有时好不容易感觉到一丝凉意,却立刻消散,甚至…还有点刺痛的寒意。”她将昨晚的挫败经历详细描述了一遍。

      “嗯,明白了。”吴峰了然地点点头,“师妹的困扰很典型。首先,这‘感天地水元’,并非让你凭空去‘看’或‘抓’。”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指尖竟缓缓凝聚出一缕极其淡薄、几乎透明的蓝色水汽,如同清晨的薄雾。“它更像是一种…感知。就像你站在井边,能感受到井水散发的凉意和湿润。天地间的水灵气,无处不在,只是极其稀薄微弱。你需要静下心来,不是‘找’,而是‘融入’,去体会那份无处不在的‘润’与‘凉’。闭上眼睛,放空思绪,想象自己就是一滴水珠,或者想象身处一片宁静的湖泊之中。”

      林诗涵依言闭目尝试,摒弃杂念,专注地去感受那份“润”与“凉”。这一次,在吴峰的引导下,她似乎真的捕捉到了空气中比平日更清晰的一丝水润之意,虽然依旧微弱飘渺,却不再是无迹可寻。

      “很好,有进步。”吴峰赞许道,“至于行气路线,意念引导固然重要,但不可过于刻意强求,尤其水行功法,讲究顺势而为。”他示意林诗涵伸出手腕,指尖轻轻虚点在她的手腕内侧,“想象那被你感知到的、最细微的一丝水润凉意,从皮肤渗入,如同露珠渗入土壤。”

      他的指尖带着一丝清凉的引导力,沿着林诗涵手臂内侧缓缓向上移动,划过几个关键穴位,“不必追求快,让它自然流淌,经此处(内关),过此处(曲泽),缓缓汇入胸口(膻中)…记住这种‘流淌’的感觉,而非‘推动’。

      最后,意守此处(下丹田气海),想象它如一口深井,将这股细流容纳、沉淀下来。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丝感觉,甚至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很正常,重在体会其‘意’,而非强求其‘形’。那刺痛寒意,便是你意念过于急躁强行‘推’气所致,切记‘柔’与‘缓’二字。”

      吴峰讲解得极为耐心细致,不仅将《葵水诀》第一层的核心口诀拆解开来,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更结合了林诗涵自身的困惑点进行针对性指导。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林诗涵手臂上虚划行气路线,让她有了更直观的体感。他还特别强调了几个容易出错的关键节点和对应的身体感受。

      “引气入体非一日之功,师妹不必心急。初期重在建立感知,培养与天地水灵气的亲和,理解行气之‘意’。待得丹田有了一丝微弱的‘气感’,哪怕只有发丝般细小,才算真正入门,那时再按部就班运转周天不迟。”吴峰最后总结道。

      林诗涵听得全神贯注,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吴峰的讲解,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扇紧闭的、名为《葵水诀》的大门。那些晦涩的文字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变得生动可感起来。困扰她一夜的迷雾,被吴峰温和而清晰的话语驱散了大半。

      “多谢吴师兄!师兄讲解得太清楚了,比我一个人瞎琢磨强百倍!”林诗涵由衷地感激道,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吴峰笑着摆摆手:“分内之事。对了,林师妹,”他想起什么,补充道,“你刚从凡俗而来,对修行界的诸多常识、奇闻异事、灵草矿石、妖兽习性等等,想必了解不多。我建议你有空时,多去藏经阁第一层看看。那里除了功法,更多的是各类杂书、游记、见闻录、前辈修士的修炼心得随笔,甚至还有各地的风物志。这些都是免费翻阅的。”

      他语气诚恳:“修行之路漫长,功法是根本,但见识阅历同样重要。了解得越多,不仅修炼上能触类旁通,少走弯路,日后外出历练,也能避免许多无谓的危险。那些前辈的心得,有时一句感悟,便能解开你苦思不得的瓶颈。去看看吧,开卷有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