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宋阿濡 ...

  •   柏姜头天晚上派人去蹲守,第二天便得了宋阿濡被抓捕归案的消息。

      骤然听到消息时她正用早膳,瓷勺在碗壁上撞出“铛”一声响。

      “这……宋保那法子竟有如此神速?”

      “不是,”阿午回话道:“宋阿濡出逃时伤了一条腿,为了不暴露身份去偷了一身破烂衣服换上,他颐指气使惯了不会收敛,被铜城的乞丐们当成抢地盘的,当场给他打个半死,在街边奄奄一息被我捡到的。”

      “这……”

      柏姜听起来觉得这简单得太过离奇,只能用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了事。

      “娘娘,刘全安都吐出来了,顺着他给的几个地名,也查到了宋阿濡多年收受的贿赂,只差他认罪,可他在狱里跟疯了一样,见人靠近就咬,拳头握得死紧,刚刚松口说,要娘娘亲自去一趟。”

      “哀家?”

      年初五,宋阿濡脱了那身金镶玉坠的红袍不过五日,已经形销骨立,判若两人。

      柏姜进去时,他正被吊在十字木架上,刚受了刑疼晕过去,头沉沉地耷拉下去,白了大半的头发脏蓬蓬地覆住了他一整张面孔。

      一旁候着的刑官见柏姜进来,连忙招呼小厮,提了满满一桶浓盐水,朝宋阿濡兜头泼下去,激得他立时嚎叫着醒来。

      “你们先下去吧,哀家与宋公公说说话。”

      众人消无声息地退下了,宋阿濡费力睁开因为血块儿黏连在一起的双眼,浑浊的眼珠里隐隐有亮光,用那种全新的目光反反复复打量着他一向看不起的年轻太后。

      “柏漱嫣……教出来个好侄女……”

      当年就因为他时时挑唆,姐姐才五内郁结,姑母才不得不出家,不能安享晚年,柏姜丝毫不想与他忆什么往昔。

      宋阿濡双眼紧盯着柏姜,断断续续地笑起来,他嗓子喊伤了,时不时就要“咯”一声,喷出零星几点血沫子。

      柏姜皱眉:“公公笑什么?”

      “我笑、笑你们姑侄两个,一个比一个蠢。”

      柏姜不言语,觉得自己白来了,要在这里听一个阶下囚临死前过嘴瘾。

      “你可知道,我,与你,原是同乡啊?”

      “你不是雍州……”

      “我爹是清河郡人,虽比不上你们柏氏一族,可也是诗书传家。当年贺兰部来犯,我弃文从武上了前线,一败涂地啊,我自小看书上讲,君子殉国,我与数千俘虏引颈待刎,却要遭到这等羞辱!”

      讲至激动处,宋阿濡急急地吸了口气,重重喘咳起来,胸膛像个坏了的风箱。

      柏姜漠然看向他:“与我何干?”

      “与你何干……柏姜!我问你!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亲族,不通通都是被贺兰部所杀?!十几年前黛州之战建元帝御驾亲征啊!你夜夜宿在长乐宫的床榻上就没有闻到过你家人的血腥味?你就不恨?你就眼睁睁看着他贺兰部江山永固?”

      “你竟甘心!”

      宋阿濡嘶吼起来:“你、柏漱嫣、贪生怕死的女人!”

      “啪”一声,柏姜甩了他一个巴掌,将那满身伤痕的老阉官扇得骗过脸去:“贪生怕死,哀家若真是贪生怕死,会和你斗?”

      “你有多伟大?为了搅和他贺兰氏的江山贪污纳贿结党营私?私自放贷杀人无度?不过是为了你一己私欲而已,真当你骗的过你自己?”

      宋阿濡挨了柏姜一掌,“咯咯”笑起来:“那又如何?反正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柏姜,你杀了我,也逆不了天去!”

      “哈哈哈哈——代朝、大厦将倾。”

      “建元帝、一辈子也没留下个正经根儿,反正代朝要不行了,他不亏、他不、唔——”

      柏姜心弦绷紧,她一把扯住宋阿濡的头发,叫他直直地对着自己:“你什么意思?就算褚绍真如传言所说不是皇帝亲子,不是还有贺兰祎?没了褚绍,小六就是正儿八经的嫡子,你个老阉狗放什么厥词?”

      “还有,代朝国力正盛,死了一个你,怎会大厦将倾?”

      宋阿濡摇头,他心满意足地笑着,喷了柏姜半脸腥臭的血污。

      柏姜心头火起,她冷笑一声退开半步,摸出随身的匕首,朝着宋阿濡垂着的一只手手心下刀。

      “嗤”一声,刀尖穿透了手背,宋阿濡双眼暴突,剧烈地抖动着,还只是摇头。

      柏姜怒极反笑,声调轻柔飘渺:“宋公公好手段,自己倒是养了两个好儿子。”

      宋阿濡闷哼出声。

      “建元帝就算没个正经根儿,至少是全须全尾地下葬的,可公公呢?哀家听说你们宦官最看重这个,譬如那刘全安,他就为了自己能留个‘全尸’,告诉了哀家一个藏着宝贝的地方。”

      “刘全安……我就知,他受不了刑……”宋阿濡咬着牙。

      “受刑么,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法子好,要会审。这些呀,”柏姜手腕翻转,用刀尖挑着他的手掌旋成了个扭曲的形状。

      柏姜吐气如兰:“都要感谢公公培养的好儿子啊——”

      宋阿濡紧要的牙关顿时一松,嗓子里堪堪吐出半个字音,便静默地如同一个死人一般了。

      “何爻那小子蒙公公疼爱多年,又赐名赐姓,又提拔照拂的,如今已经长成了个很好的材料。哀家替他谢过公公。”

      柏姜说完,用力将匕首抽出,那宋阿濡便如同死鱼一般弹动一下。

      “啊、啊、”宋阿濡发出嘶哑的呻吟,继而断断续续地嘶吼:“啊——”

      柏姜传来水和干帕子,自顾自地清洗着身上的血污:“公公那珍爱之物呢,如今在哀家这儿,哀家还有事,不便陪公公久聊,公公自己多想想,想明白了给哀家传个话便是。”

      回时正碰上褚绍与高阳王正往光极宫里去。

      宋阿濡是逃不过千刀万剐的,往先都是他把持着朝政,一朝落马,皇帝体弱久不干预政事,高阳王德高望重,这差事自然落到他肩上,眼下为了方便进宫,终于住进了原先柏姜替他准备好的云腾殿,连褚绍也一起住进宫里来。

      这几日柏姜总想着宋阿濡的事,现下腾出手来方觉得不妙。

      褚绍自认被诬,一心想着回归皇室,那么高阳王呢?他无儿无女,待褚绍如亲子一般亲厚,会不知道褚绍心里一直盛着什么盘算?

      皇帝不顶事,柏姜自己刚在朝堂上亮相便扳倒了宋阿濡,现在正被群臣忌惮着,大权若是真被他握在手里,以后还有小六什么事?

      想及此,柏姜远远地便迎过去,褚绍与高阳王见了,忙向他问安。

      “王爷与侯爷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柏姜假说听说皇帝睡得不好,要替他送补汤去,方与他们一道到了光极宫。

      皇帝午睡刚起,自从没了宋阿濡这个心腹大患,他心里松泛许多,这两日却不知为何,面色灰败,又是病恹恹的样子。

      “太后怎么这时候随王爷他们一道来了?”

      柏姜抬手,身后小侍女送上一盅汤来:

      “刚从狱里出来,宋阿濡那厮死性不改,藐视天子,哀家听得心烦,料想从前他时时在皇帝身边侍奉着定然不会让皇帝安心,于是来看看皇帝。这不正巧,遇上高阳王了。”

      一边小谒者忙不迭上前,却不小心手抖撒了汤,引得柏姜不满地“啧”一声,轻斥道:“跟着你师傅这么多年了,怎么还学不会稳重些?”

      皇帝没说话,挥退了小谒者,自己双手接过汤匙后觉得烫,抖着手将碗放在一边。

      柏姜不管他是否真的喝了汤,只看那小谒者眼熟:“这是哪来的孩子,这么年轻能伺候在皇帝身边?”

      “是宋……何爻公公手底下的,现在他师傅不好回来,朕不喜生人,先叫他伺候着。”

      “哦,那何爻公公进了廷尉狱里查一遭还能清清白白出来,不容易,怎么如今连个做事的位置都没了呢?”

      其实这事柏姜早有耳闻,高阳王早年跟在建元帝身边,对政事老练纯熟,朝里唯有两件事迟迟没出个结果来。

      一是何爻,他洗脱嫌疑后从狱里出来便在官奴籍册上改回了原来的名字,按理说他该官复原职,但总因为是宋阿濡曾经最得意的干儿子,有不少朝臣觉得不过是一个宦官而已,废了便废了;

      二是阿午,宋阿濡是她逮捕回来的,明明是大功一件,却被人认为不过是凑巧。

      说来可气,当年陈午的手下败将如今也是羽林监了,阿午做了这几年的小小司马,却不能升一升。

      柏姜听来听去,不过是有人觉得一个女人、一个太监,在朝堂上可有可无,不值一提。

      褚绍道:“何爻从前做的很不错,风评也好,不过是百官见人下菜碟,看宋阿濡不行了,拿他穿小鞋泄愤而已。”

      高阳王回道:“是,朝中百官多有不忿,觉得从前宋阿濡对何爻多有提拔照顾,何爻不能免罚,不过本王听说,何爻在狱里倒是为抓到他干爹出了很大一份力?”

      柏姜道:“是,宦官之间,尤其还是多年的父子之间总有些默契。”

      高阳王叹道:“也算出了份力,只是他位置还那么张扬并不好,还是避一避风头,若他事办的好,自有他的前程。”

      说完,他话头一转:“臣方才带褚儿进宫,倒是看见太后娘娘是从狱里来?”

      “嗐,”柏姜摇头:“临死前犹不死心,非要找个人听他说那些车轱辘废话。不说这个,王爷今日入宫是为了何事呢?”

      高阳王闻言放下茶盏,起身向皇帝下拜道:“臣近日来,是特来向陛下请辞的。”

      柏姜压抑,皇帝更是吃惊地要从床上坐起来,被侍从在一边扶住:“怎么突然请辞,王爷不是要在京里住到元月末吗?”

      “来时未想到京里会发生这样大的震荡,臣自打建元帝驾崩后退居怀朔多年,这几日蒙陛下抬举,仗着辈分在宫里多嘴几日,如今我看那几个小子已经很能干了,老头子不好再忝居高位,还是回怀朔吧。”

      难不成真是一顺百顺?

      柏姜在心里暗暗惊叹近来日子也也过得太顺心,自己还未做什么,高阳王自己便要想着离开了。

      褚绍俯身下拜:“府中一切都已打点好,后日臣送叔父离京。”

      皇帝道:“这般仓促……朕与太后一道去长亭设宴,为王爷践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读者宝宝好,因为要开学了,日更调整为隔日更,依然是晚九点,鞠躬!祝大家天天开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