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楼影里的回声 ...

  •   出发去黄鹤楼的早上,任星羽在车站等白软曦,手里攥着三张票,边角被捏得发皱。“阿姨说,”他把票递过去两张,“他去年就想去,说课本里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得亲眼看看才不算白学。”

      白软曦捏着票,指尖蹭过上面的黄鹤楼图案,画得很细,飞檐翘角像要扎进纸里。她想起去年他趴在课桌上抄这句诗,钢笔漏墨,把“不复返”三个字晕成了黑团,他却笑,说“这样才记得牢”,她抽走他的本子要撕,他却按住,说“留着吧,以后看”。

      沈旭辉推着那辆旧自行车来的,车后座捆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水和面包。“怕路上饿,”他把包递给白软曦,“他去年出门总带这些,说别委屈自己。”

      车铃被阳光晒得发烫,白软曦碰了下,叮铃响了声,惊飞了停在车把上的麻雀。去年他骑车带她去镇上赶集,车铃一路响,他说“这样鸟儿都给咱让路”,她在后座数铃铛响的次数,数到二十七时,他突然说“别数了,到了”,原来他早记着她爱数这些没用的。

      火车开时,窗外的树往后跑,像被拉散的线。任星羽从包里掏出个橘子,剥得很慢,汁水滴在裤腿上。“他去年剥橘子总这样,”任星羽把一瓣递过来,“说慢了才不溅汁,你以前总嫌他剥得快。”

      橘子有点酸,白软曦含在嘴里,想起去年他剥橘子,指甲缝里总嵌着橘络,像没洗净的血丝。她抢过橘子要自己剥,他却举高了手,说“我剥的甜”,阳光透过他的指缝落在她脸上,暖乎乎的。

      “他书包里总放着本黄鹤楼的画册。”沈旭辉从随身的包里翻出本薄册子,纸页发黄,“说等考好了,就攒钱带你来,说要在最高处给你画张像。”

      画册里的黄鹤楼印得模糊,飞檐下的铃铛看不清。白软曦翻到最后一页,有行铅笔字:“曦曦站在楼上,该比画里好看。”字迹被磨得发淡,像被谁的手指反复蹭过。

      到武汉时,太阳正毒,柏油路被晒得发软。任星羽买了三支冰棒,草莓味的,包装纸皱巴巴的。“他去年总买这个,”任星羽把冰棒递给白软曦,“说草莓味的最像你,酸里带点甜。”

      冰棒化得快,汁水滴在手腕上,黏糊糊的。白软曦舔了口,想起去年他买冰棒,总把自己那支咬一口再给她,说“试过了,不酸”,她嫌他脏,却还是接过来,冰得牙打颤,他在旁边笑,说“慢点吃”。

      黄鹤楼的台阶很陡,白软曦往上走,每级台阶都刻着浅痕,像被千万只脚磨过。沈旭辉在后面扶着她的胳膊,说“慢点,他去年爬楼总这样扶着阿姨”,白软曦想起去年他拉着她爬土坡,说“快点,山顶能看见全镇”,他的手心全是汗,却攥得很紧。

      二楼的回廊挂着些老照片,有张是十年前的黄鹤楼,飞檐下挂着红灯笼。任星羽指着照片说:“他说过,要在灯笼底下给你拍张照,说红配你的草莓红颜料,正好。”

      白软曦站在照片前,影子投在墙上,和照片里的灯笼重叠。去年他在画室给她拍照,用的是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有点虚,他说“这样才像画”,她抢过相机要删,他却藏起来,说“留着,等老了看”。

      爬到顶层时,风很大,吹得头发乱飘。远处的长江像条银带,游船在上面慢慢移。沈旭辉掏出个速写本,递过来:“他去年总在这页画游船,说要带你坐一次,说船上的风比山顶的软。”

      速写本上的游船画得歪歪扭扭,船帆像被风吹破的纸。白软曦翻到后面,有半张没画完的素描,是黄鹤楼的飞檐,下面空着,像在等谁站进去。

      “他说要在这儿给你画风筝。”任星羽望着远处的江,“说江风大,放的风筝能飞到云里去,说要画满星星,比天上的亮。”

      白软曦走到栏杆边,风灌进衣领,凉飕飕的。去年他在土坡上放风筝,说“等咱去了黄鹤楼,就放只最大的”,风筝线在他手里抖,他却笑得开心,说“看,比云还高”,原来他早把这些没影的事,当成了真的。

      沈旭辉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来,是支草莓红颜料,管身有点变形,和画室那支很像。“在他抽屉最里面找的,”沈旭辉把颜料递过来,“阿姨说,他总念叨,要在黄鹤楼给你调次颜料,说这儿的光最匀。”

      白软曦捏着颜料管,想起去年他在画室调颜料,阳光斜斜照进来,他说“你看,红里掺点黄,像熟透的草莓”,他的手指沾着颜料,在她手背上点了个小点儿,说“盖个章,算咱的”。

      下楼时,白软曦走得慢,台阶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没走完的路。任星羽在后面数台阶,数到第三十二级时,突然说:“他去年数过,说从这儿到顶楼,正好五十八级,说要牵着你慢慢走。”

      白软曦的脚顿了下,踩在第三十二级台阶上,石面有点烫,像他以前牵过的手心。去年他牵她过独木桥,说“别怕,有我”,他的手指很粗,却攥得很轻,怕捏疼了她。

      在楼底的小卖部,任星羽买了三个黄鹤形状的钥匙扣,塑料做的,翅膀有点歪。“他去年在画册上画过这个,”任星羽把其中一个递给白软曦,“说要挂在你画室的钥匙上,说这样就不会丢。”

      白软曦把钥匙扣攥在手里,塑料的尖角硌得手心发疼。去年他在画室的钥匙上挂了个草莓挂坠,是用绿盖子磨的,说“丢了钥匙也不能丢这个”,后来挂坠磨没了,他又找了个瓶盖补上,说“凑合用”。

      回去的火车上,白软曦靠着窗,看外面的树又往前跑。任星羽和沈旭辉睡着了,头靠在一起,像两株挨近的草。她把那支变形的草莓红颜料掏出来,放在腿上,管身的温度慢慢变得和体温一样。

      她想起去年他说“等放了假,咱就去黄鹤楼”,她当时在画风筝,头也没抬,说“太远了”,他却凑过来说“不远,有我呢”,颜料沾了他一脸,像只花脸猫,她笑得直不起腰,没看见他眼里的光,像星星落了进去。

      火车到站时,天已经黑了。沈旭辉去推自行车,车铃在路灯下晃,叮铃响了声,很轻。白软曦看着那辆旧车,突然发现车座上的碎花布套,磨破了个小角,露出里面的旧布,像他去年总穿的那件蓝布衫,肘部磨出的洞。

      “他说过,”任星羽揉着眼睛,声音发哑,“从黄鹤楼回来,就教你骑自行车,说学会了,就能自己去县城看画展了。”

      白软曦没说话,把那支草莓红颜料放进帆布包。风从车站的门吹进来,带着火车的煤烟味,盖过了手里钥匙扣的塑料味。她知道,有些地方来了,却像没来过,有些人没同行,却像一直跟着,就像这黄鹤楼的影子,落在心里,褪不去,也摸不着。

      回去的路上,沈旭辉骑着自行车,任星羽坐在后座,车铃偶尔响一声,在夜里传得很远。白软曦跟在后面,手里攥着那个黄鹤钥匙扣,塑料翅膀硌着手心,像段没说完的话。

      她想起在黄鹤楼顶,风把头发吹到脸上,像谁的手指在梳。当时她望着远处的江,突然觉得,如果他在,一定会说“你看,这江比咱那儿的河宽多了”,而她会说“嗯”,就像以前无数次那样,不用多说,他都懂。

      可他不在了。

      车铃又响了声,在空荡的路上荡开,像句没人接的回应。白软曦抬头看,月亮躲在云后面,黄鹤楼的影子,早被火车拉成了线,散在风里,再也拼不起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