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出城 ...

  •   永元十六年深秋,骊山山腰处有紫色雾气浮现。
      帝以为大吉,命太常寺卿卜算,欲携宗室百官移居骊山行宫三个月,得卦为可。帝心大喜,特许四品以上官员可携家眷同行。
      唯有太子、康王病中,仍留居宫内,并未同行。

      帝驾离京十日后,京中忽然戒严,城门有重兵守卫,严禁所有人出入。皇后谕令,所有在京的官员家眷需居家诵经,为天子祈福,无事不得外出。
      说得冠冕堂皇,分明是乱政之兆。

      天子这次出行很高兴,不吝施下恩泽,在京的大小官员,能带上的几乎都带上了,令百官同享祥瑞之清气,沈清辞的父亲沈恪训也在其列。
      京中突变,气氛紧张,沈清辞出不去门,在家中坐立难安,总觉得眉心直跳。
      就连沈清鸢被他感染得不敢玩闹,安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看着哥哥在庭中焦躁地走了一圈又一圈。

      半日过去,沈清辞在家中再也待不下去。
      决心已定,他先去厨下和面生火,做了足够三日的粗粮饼,又备了些能存放的小菜。
      ——因为禁令,家中雇的厨娘进不来,沈清辞只好自己动手。

      忙碌了半个时辰,终于弄完。
      沈清辞招呼沈清鸢过来,拉着她的手在案前耐心地嘱咐她哪些菜要今日吃完,哪些可以放到明日。

      沈清鸢乖巧地点头,表示都记住了,又歪着脑袋问:“哥哥要去哪里呀?”
      沈清辞摸摸她的脑袋:“哥哥去骊山寻爹爹。阿鸢要乖,不能乱跑,别碰火,等着哥哥回来。”

      嘱咐完妹妹,沈清辞便换上一身轻便的衣裳,到屋内取了一柄长剑、一张乌木弓和一个箭囊。
      行至庭院,又回头对沈清鸢道:“若是饼吃完了哥哥还没有回来,你就隔着院墙喊徐嬢嬢,让她从猫儿洞里给你递些吃的来,知道了吗?”

      见沈清鸢抱着热乎乎的饼点头,他才来到院墙旁的大槐树下,三两下爬上去,朝外张望。
      门外有人把守监视,但沈恪训只是一个修撰,因文章写得好才蒙圣眷被调回京中,并不要紧,因此看守并不严密。
      沈清辞从前翻墙偷溜这种事做惯了,没怎么费功夫便躲过了耳目,在街巷中小心潜行。

      皇后素有贤名,这喻令来得蹊跷,只怕她已被控制,八成是太子与康王在幕后作乱。
      太子既然起事,便必然赶尽杀绝,骊山那边还不知是什么情况,沈清辞要先出城,至少先将消息送出去。

      沈清辞在家中时便已经盘算好了,城门必有重兵把守,想从那里出去已无可能。
      但他入京两年有余,常与朋友在坊间厮混,对京中大路小路都十分熟悉。

      他知道城墙南角偏僻某处,外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旁逸斜出,枝干越过城墙朝城内伸展。
      只要能不惊动巡城的兵士,小心摸过去,他应当能从那里翻出城外。

      仅仅几日,京中已经大变样,全无往日的热闹,而是十分安静肃杀。
      四处都有军士巡查,驱赶、盘问路上的百姓,甚至有人趁乱抢掠。
      大多百姓都闭门不出,但总有一些或是为生计所迫,或是有别的什么理由,仍在街上游荡。

      沈清辞躲在康乐坊一处堆放货物的木架后,便见到有两三个兵士在欺辱一对母女。
      他握紧了手中的弓,照理说,他此时不该管这样的闲事,想办法出城才是要紧,但是……

      那个妇人骤然被推倒在柴堆上,随即便有另一人去扯她的衣服,还有一人则捂住了一旁大叫啼哭的女童。
      妇人挣扎不动,只能哀声求饶,求他们不要伤害年幼的女儿。

      ——“咻”!
      一支木箭破空而去,压在妇人身上的那个兵士瞬间垂下头去,没了声息。而他的眉心,有一个染血的箭尖穿过头颅,露了出来,泛着幽然冷光。

      这是沈清辞第一次杀人。
      看到那人倒下去的时候,沈清辞的心骤然缩紧,手也不禁一抖,险些将手里的弓丢了。
      但他没有时间平复心情,另外两个兵士见到同伴被杀,既惊且怒,立即放开了那对母女,叫喊着提刀朝沈清辞的方向冲过来。

      行踪暴露,沈清辞不再犹豫,他握紧弓从木架后站出,张弓搭箭,嗖嗖两声,那两名兵士应声倒地。
      方才的喊声已经惊动了附近巡查的叛军,有纷乱的脚步声和叫喊朝这边而来,沈清辞无暇安抚这对受惊的母女,迅速逃离了康乐坊。

      被发现之后,沈清辞的躲避便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也幸好他对坊巷熟悉,一路狼狈地左支右逃,勉强保得性命无虞。
      在城中躲了一日有余,才终于寻得机会翻出城去。

      从梧桐树上滚下来,沈清辞摔得浑身剧痛,几乎脱力。
      他咬牙忍住呻吟,半分也不敢耽搁,从地上爬起来便一瘸一拐地往行宫方向而去。
      艰难地走出几里,便看到一队军队迎面行来,沈清辞不知对方所属,不敢迎面碰上,便赶忙往树后躲去。

      但他身上有伤,又一日多没进水米,体力不支,还没来得及藏好,便已被对面发现了。
      当即冲过来十多人,将沈清辞围住,沈清辞已无退路,心凉了一半,以为这次必死无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余光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骑在马上,行在大军前列。

      沈清辞这才想起,两个月前,裴景被天子派出京外,也不在行宫,算算时日,此时应该正好办完事回京。
      情况危急,沈清辞也顾不得往日恩怨,立即转忧为喜,忙招手朝马上的人大喊:“裴景!裴景!”

      立即有人呵斥:“大胆,你竟敢直呼信王殿下名讳!”
      转眼间裴景已骑着马来到近前,呵斥的小兵忙退后行礼。
      裴景未着他平素所穿的绣金衣袍,而是一身银甲戎衣,骑着一匹高大油亮的乌黑骏马,腰悬佩剑,威风凛凛,居高临下地看过来。

      他原本是含着笑过来,却在看清沈清辞的样子后,笑意便消失了。
      沈清辞现下一身狼狈,往日束得整齐的发冠歪斜蓬乱,几缕碎发散乱地垂在鬓边,脸上有脏污血迹,浑身上下更是凌乱,衣袍有几处被锐器划破的痕迹,还有滚下梧桐树时沾染上的杂草,握着剑柄的手上也有伤痕。

      “这是沈修撰家的小公子,不是乱军,可别伤了无辜。”
      裴景的声音透着几分阴沉,他平日荒唐玩乐,此时严肃骤然起来,颇有些不怒自威的压迫。
      围着沈清辞的兵士便不敢再问,立即领命退下。

      他朝下伸出手来,“先上马。”
      沈清辞也不犹豫,抓着他的手便翻上马背。

      “裴景,太子、康王有谋逆之心,京中已被他们控制,行宫必有危险,速去骊山救驾!”
      沈清辞还没坐稳,便急着将京中形势三两句告知裴景。

      可裴景好似什么也没听见,反而抓起沈清辞的手,查看上面的伤势。
      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也并不深,只是短且浅,又纵横交错,显得可怖。
      他只看着还不满意,又将指尖覆上去,轻轻摩挲。
      沈清辞气得一把将手抽回,怒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你怎么还这样!”

      他见大军仍往京中方向前行,心中惊疑不定,又想起一个可能的念头,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凉了下来,“你……难道……”
      “想什么呢?二哥是昏了头了,孤没那么蠢。”裴景不悦地将沈清辞的手重新抓回,眉头皱起,“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

      “裴景,你有没有听到我说话?太子谋逆,情势危急!”
      见裴景与太子并非同谋,沈清辞才舒了一口气,又见他这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心中急得不行,挣扎着要下马。

      “放我下来,你借我一匹马,我自己去骊山!”
      “别胡闹!”裴景将沈清辞按住,强压下心头的莫名焦躁,向他解释:“舅舅闻知消息,已带兵去解骊山之围,孤回京时正好遇上,便与弥将军一同先行回京平叛,你不用担心。”

      沈清辞这才暂且安心,心中转过几个念头,语气软了下来,却依旧固执,“好,那你回京,你让他们给我一匹马……”
      “你闹什么?”

      裴景此时却莫名动了气,强硬地将人圈在自己怀里,看着沈清辞身上的伤,语气也有几分不耐。
      “伤成这个样子还要胡闹,你无官无职,又一身血污,便是到了骊山,也只会被当成乱军一箭射死。今日若你遇到的不是孤,你以为还能有这样的好运吗?”

      沈清辞不知他为什么忽然生气,便是听到太子谋逆也没见他有这么激动,心下不解。
      但裴景说得不无道理,沈清辞无法反驳,只是仍然放心不下,便耐心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不是胡闹,我只是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谢廷和死在骊山吗?”裴景打断他,压低的声音难掩怒气,“为了他,你连命都不要了?”

      谢廷和的父亲谢知晦官居吏部尚书,是有资格带家眷的,谢廷和自然在随行之列。

      沈清辞正是年轻气盛,从来也不是什么好脾气,被这么吼两下,也动气起来,“裴景,你是不是脑子坏了?我父亲也在行宫!”
      “哦。”裴景胸中涌动的怒意被这一骂弄得烟消云散,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找回思绪,声音已经软了几分,“那你也不必着急,乖乖和孤回京。孤向你保证,沈大人会没事。”

      沈清辞没好气地从他怀中挣脱,朝前移了移,与裴景拉开微弱的距离,也反应过来不对,“你就没有别的马吗?”
      身后兵士约莫有近千人,也不知有没有多余的马匹。
      裴景手脚总是不老实,方才是情势危急顾不得许多,现下冷静下来,沈清辞不愿继续与他同乘一骑,便朝后张望着。
      “没有。”

      裴景将沈清辞乱晃的脑袋掰正,带着他回到军列中,朝一旁目不斜视的将领问道:“弥将军,这是沈修撰家的公子,与孤有些交情,孤想让他同行,不妨事吧。”

      弥朔是多年厮杀的老将,练得一身凛然杀气,他斜着向沈清辞扫过来一眼,沈清辞便觉得似乎有冷意袭身,收起与裴景争执时的一身不忿,恭敬地肃然拱手见礼。
      只扫了这么一眼,弥朔便将视线移开。

      他已经对信王的胡乱行事见怪不怪,加之沈清辞一身是伤,眼见着是从京中逃出来,弥朔没什么意见,几乎是从鼻子里哼出来一个“嗯”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出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将于9月10日入v,v后日更。 入v当天有抽奖活动,感谢所有小天使的喜欢和支持~ 你们的喜欢就是我继续的动力,再次鞠躬Orz。 爱所有人,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另宣传一下专栏预收: 《这是一本相爱相杀师徒年下文》 《路边的美人不要捡》 下一本预计开《师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专栏点点关注收藏一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