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日常 ...
-
凌峰在医院住了三天。星澈每天下班都会带着熬好的清淡粥品去看他。两人很少交谈。星澈只是安静地削水果,或者坐在一旁看书。凌峰有时会看着星澈专注的侧影出神。一种无声的、经历过生死边缘后的亲近感,在病房里静静流淌。
出院回家后,星澈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有意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将所有需要精密仪器操作和高强度专注的实验,尽量留在白天完成。他会在晚餐时间前准时离开实验室,而将那些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和文献阅读等无需特定设备的脑力工作,留到晚上回家后进行。他想早点回家,害怕凌峰再次出事,害怕自己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瞬间。
凌峰自然也察觉到了星澈的这些变化。他没有点破,只是在默默关注着。偶尔,他会以“犒劳专项组”为由,大手笔地为整个科研团队订购丰盛的午餐,确保星澈即便忙碌,也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补给。他用这种“公事公办”的方式,将自己的关怀隐藏在对“核心人才”的“投资”里,避免了直接的言语关心可能带来的尴尬。
别墅里,两人之间的空气变得更加柔和。
小太阳更是肆无忌惮,有时,凌峰在书房里处理公务、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时,小太阳会直接跳上他的办公桌,打着呼噜坐在他两臂之间,用毛茸茸的脑袋轻轻蹭着他的下巴,明显是在索要零食,这让凌峰既烦躁又无奈,但最终总是妥协。
星澈申请研究经费的手续也简化到了极致。只要报告递上去,几乎第二天就能收到批复,数额只多不少。星澈拿着那些批复,有时会对着凌峰紧闭的书房门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收好,心里那份复杂的情愫却越来越浓。
日子在忙碌与悄然滋长的暧昧中滑过。星澈在推进专项组工作的同时,心中始终萦绕着凌峰的疼痛症。他查阅了大量关于神经修复的文献,特别是与永生技术相关的生物能量场对神经元影响的资料。一个模糊的、极具风险但也可能带来突破的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他需要更多的数据和实验验证,因此常常熬到深夜。
表面上,凌峰对张启明的反击似乎取得了全面胜利,舆论逆转,股价回稳,行政审查陷入僵局,对手的财富也在缩水。但星澈敏锐地察觉到,那份胜利的背后,是凌峰从未放松的警惕,和张启明蛰伏的毒牙。城市暗流涌动,每一次看似平静的呼吸,都可能酝酿着下一次风暴的来临。这份潜在的危险,让星澈在全情投入研究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份不易察觉的紧绷。
又一个傍晚,星澈结束了实验室的最后一组数据模拟。夜色已深,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决定去附近的生鲜超市买些食材,做顿简单的宵夜。他披上外套,轻手轻脚地走出别墅,向那条平时人迹稀少的便捷小路走去,一辆黑色的商务车突然急刹在他面前。车门打开,两个戴着口罩、身形魁梧的男人不由分说地将他拽进了车里!一块浸透了刺鼻气味的毛巾捂住了他的口鼻,星澈只挣扎了几下,便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星澈在一间没有窗户、只有一盏惨白顶灯的房间里醒来。手脚被胶带绑在椅子上,头还有些昏沉。
门开了,一个穿着考究、面容精明却带着一丝阴鸷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保镖。星澈认出,他是启明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