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军校的石子与野心 ...
-
三年后,布里埃纳军校。
清晨的操场,一群穿着蓝色制服的少年正在进行军事游戏——用石子和木片模拟战役。一个高个子贵族子弟故意撞了拿破仑一下,木片堆成的“堡垒”瞬间塌了。
“哟,科西嘉的小矮子,手这么不稳?”少年嗤笑,周围响起一阵哄笑。
拿破仑没抬头,默默捡起木片。这三年,他跟着父亲搬到法国本土,凭借远超同龄人的成绩考入这所军校,却因为口音、出身和矮小的身材,成了贵族子弟的笑柄。
但他不在乎。这些嘲笑,远不如前世在图书馆啃下的那些兵书重要。
“再笑,你们的‘军队’就要被我全歼了。”拿破仑忽然开口,手指在石子阵中移动,“左翼骑兵太突前,中路步兵间距过大,右翼炮兵没掩护——这要是真战场,我从这里绕后,一个冲锋就能凿穿你们的防线。”
高个子少年叫路易,是个伯爵的儿子,他不屑地踢了踢拿破仑的石子:“就凭你?科西嘉人懂什么战术?”
拿破仑没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他用零花钱买的铜制小炮模型——比学校教具更精细,炮管角度可以微调。他把模型放在“战场”边缘,对着路易的“中军”:“1745年丰特努瓦战役,法军就是靠这种‘侧翼炮兵急袭’打垮了英军。你们课本里有,只是没记住。”
路易的脸涨红了。那节课他确实在睡觉。
这时,教官沙普上尉走了过来。他是个参加过七年战争的老兵,最看重真才实学。“波拿巴,你刚才说的战术,能再讲讲吗?”
拿破仑站直身体,指着石子阵分析起来:“敌军左翼是弱点,但正面火力强。如果先用少量骑兵佯攻正面,吸引他们把预备队调过来,再集中炮兵轰左翼……”他不仅讲了战术,还精确算出了炮兵需要推进的距离、骑兵佯攻的时间,甚至提到了“弹道抛物线”这种课本里没有的词。
沙普上尉越听越惊讶。这孩子的思路,比很多高年级学员都清晰,尤其是对炮兵的理解,简直像个老兵。
“很好,”沙普点点头,“路易,你和其他同学,都该好好听听波拿巴的分析。”
路易撇撇嘴,却不敢反驳。
课后,沙普叫住拿破仑:“你对炮兵很感兴趣?”
“是的,先生。”拿破仑抬头,眼神明亮,“我觉得,未来的战争,炮兵会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沙普笑了。这孩子的想法很大胆,但他喜欢这种锐气。“军校图书馆有几本关于腓特烈大帝炮兵战术的书,借阅记录里,只有你申请过三次。”
“那些书里的布阵方法,或许可以改良。”拿破仑直言,“比如炮位间距,如果能根据射程调整,火力覆盖会更密集。”
沙普深深看了他一眼。这不是狂妄,是真的动了脑筋。“明天来我办公室,我给你看些东西。”
回到宿舍,拿破仑从床板下抽出一个笔记本——封面写着“加密”,里面是他用中文和法语混合写成的笔记。第一页是他穿越前背熟的拿破仑生平年表,被他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关键节点:土伦战役、雾月政变、征俄……
他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日感悟:炮兵的优势不仅在火力,更在机动性与精准度。需研究改良炮架,减轻重量。”
窗外,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宿舍里其他同学在打闹,他却在笔记本上画着草图,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一张将覆盖未来欧罗巴战场的网。
他知道,布里埃纳只是起点。前方有大革命的风暴,有土伦港的炮火,有无数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役在等着他。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旁观者。他是执棋者。
“等着吧,”他合上笔记本,眼中闪过与年龄不符的锋芒,“属于我的时代,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