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危机四伏 ...

  •   应天府一日暖过一日,皇城里的玉兰开了又谢,只余下满树碧油油的叶子,在春风中生机盎然。

      许是久居大内深宫,筋骨有些倦怠,皇帝朱元璋忽然下了一道旨意,要带着京中的诸位皇子,前往城郊的中军大营观武。

      旨意一下,包括太子和周、楚、齐、潭几位年幼的亲王在内,连同几位年幼的皇子,皆随驾前往。连带着宫里不少亲卫,也都被调拨出动。

      这座平日里戒备森严的皇城,一下子便沉寂下来,竟透出几分平日里难得的空旷与闲散。

      晋王妃谢颖文今日正巧递了牌子进宫,带着儿子朱济熺,来给马皇后和太子妃请安。她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斜插了一支嵌珍珠的梅花簪,通身上下不见半点张扬,自有一股温婉娴静的气质。

      刚从坤宁宫出来,准备往东宫去,一个小太监就碎步跑了过来,躬身行礼:“参见晋王妃。燕王妃殿下今儿也进宫了。”

      谢颖文温和地“嗯”了一声,“她人呢?可是有什么事?”

      “回王妃的话,”小太监躬着身子,话说得极利索,“燕王妃前日里得了一部《心经》,说是从西域来的高僧亲手用金粉抄录,又开坛加持过的。她知道您礼佛心诚,特邀您往僧录司去,一同聆听高僧讲解经文。”

      谢颖文闻言,心中一暖,唇角不由漾开一抹温浅的笑意:“既是四弟妹的美意,我岂有不去的道理。你且去回话,说我稍后便至。”

      打发了小太监,她侧身看向侍立一旁的陪嫁丫鬟佩兰,吩咐道:“你先带两个稳妥的人,将济熺送到东宫去。这个时辰,皇长孙想必也刚歇了午觉,让他们兄弟俩一处玩耍,我也放心。”

      朱济熺将满周岁,正是咿呀学语、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年纪,佛门清净地,带着他去,只怕搅扰了那份情景。

      “是,王妃。”佩兰和内侍们应声领命,抱着朱济熺往东宫的方向去了。

      如此一来,谢颖文身边便只剩下女官温善煦和一个小丫鬟。

      温善煦身着一身女官的青色制服,三十出头的年纪,眉眼干净,看着便是个稳重可靠的。

      此人原是东宫的女史,因做事勤谨,颇得常贵娥的信重。谢颖文初掌晋王府,对许多内务不甚了了,常贵娥于是特意将温善煦拨过去,帮她打理府中庶务。

      “王妃,下官在宫里当差多年,倒是知晓一条近路。从这几座假山后头穿行,不出半刻便可抵达,且沿途清静,少人搅扰。”温善煦躬身提议。

      谢颖文略一思忖,便颔首应允:“你既熟悉宫里的路,前头带路便是。”

      温善煦口中的小路,原是御花园西侧一条僻静的甬道,隐于林木山石之后,平日里除了巡视的侍卫,罕有人至。

      两旁是密密匝匝的翠竹,风一过,便簌簌作响。路是青石板铺的,因着潮湿,石缝里生出些许青苔,走在上面得格外留神。绕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却是一座从苏州府运来的巨大太湖石假山,千姿百态,洞穴相连,瞧着倒也别致。

      只是今日天色不好,那假山失了往日的秀气,黑黢黢的洞口透着一股阴森。

      绕过假山,眼前景致陡然一变,假山群错综耸立,奇石嶙峋,藤萝密布,宛如一座小小的迷宫。

      温善煦引着她们,熟门熟路地穿行其间。

      就在她们即将走出假山,眼前豁然开朗之际。

      一阵被刻意压低了的声音,从假山另一侧的缝隙里,丝丝缕缕地钻了出来,带着一丝狠厉的怨毒。

      “那惠妃算个什么东西?家里人都死光了,仗着皇后的一点怜惜,就敢在我面前摆谱!”

      另一个声音尖细一些,带着谄媚的笑意:“姐姐说的是。还有那个宁妃,不也是一样?成日里仗着自己是郭兴的妹子,鼻孔朝天。同是妃位,却好像咱们低了她们一等似的。”

      “哼,武勋?一群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粗鄙匹夫罢了。圣上如今越来越倚重文臣,早晚有他们好看的!”先前那怨毒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已想好了法子。后日宫宴,在她们的酒中做些手脚,你再去设法引几个北元贵族入局……”

      “这……姐姐,你可想好了?这事一旦做了,可就再没有回头的路了。”这声音有些尖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那女声陡然一厉,寒意逼人:“不将她们彻底铲除,你我就永无出头之日!”

      她顿了顿,语气中渗出一种近乎疯狂的算计:“陛下平生最恨,便是前朝余孽和手握兵权的武将勾结。若再给她们扣上秽乱宫闱、图谋不轨的罪名……届时莫说她们要被沉井,就连她们背后的皇后、巩昌侯府,也要跟着吃挂落!”

      谢颖文的脚步,倏然顿住。

      她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都凉了半截。

      惠妃和宁妃,这都是宫里极有分量的妃子,其背后的家族更是地位尊崇。这要是真的出了事,前朝后宫,必定要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她一颗心“怦怦”狂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听到了这等惊天秘辛,今日之事,绝难善了。

      “走,快走!”她脑子里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她身边的小丫鬟吓得脸色惨白,下意识地就要惊呼出声。谢颖文眼疾手快,一把死死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拽到自己身后,同时对温善煦使了个眼色。

      温善煦的脸上也早已失了血色,她连连点头,三人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转身,想要原路退回去。

      眼看着,就要退回到那块卧虎石的后面。只要绕过去,她们就安全了。谢颖文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不知何时,来时的小径的入口处,竟无声无息地出现了一个男人。

      那人身形异常高大,穿着一身不起眼的暗色常服,负手而立,将她们的去路堵得严严实实。

      他站在假山的阴影里,面容看不真切,唯有一双眼睛,正直直地刺向她们,那目光沉静如寒潭,却又锐利如鹰隼,仿佛已经将她们从里到外看了个通透。

      谢颖文倒抽一口冷气,心脏瞬间停跳了一拍。

      小丫鬟更是“啊”地一声,直接软倒在地。

      温善煦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大小,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得干干净净。

      那个男人,缓缓地抬起了头。他的脸上,寻不到任何情绪。那双眼睛剜过她们三人,,就像在看三个死物。

      与此同时,僧录司的佛堂内,却是一片祥和肃穆。

      紫金香炉里,上好的檀香燃着,青烟袅袅,盘旋缠绕着垂挂的宝幢、华盖。

      金身佛像在跳动的烛火下宝相庄严,眉眼间含着一丝悲悯,俯瞰着尘世众生。

      徐仪拈着一方洁净的细棉布,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尊琉璃观音像的底座。

      一旁的王柔远将新摘的石榴与熟透了的红柿子一一摆在供案上,又将几束开得正盛的荷花插入净瓶。

      此为马皇后每日奉行不辍的功课。眼下皇后娘娘凤体违和,在坤宁宫中静养,她二人既在宫中,便前来代为操持这些祈福祭祀的琐事,略尽一份孝心。

      周遭一片静谧,只闻远处隐约的诵经声,如梵音天降。香案左侧新换的酥油灯,火光跳跃,映得两人的脸颊,也多了几分暖色。

      王柔远摆好了供果,退后两步,悄无声息地挪到徐仪身侧,拿眼角飞快地扫了她一下。

      徐仪心中了然,将棉布交给旁边的海寿,对他低语道:“我乏了,去偏殿歇歇脚。”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佛堂的门,走到了一处人少的抄手游廊下。四下无人,只有风吹过宫墙上琉璃瓦的声音,呜呜咽咽。

      “怎么了?”徐仪压低了声音,率先开口。

      王柔远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确定无人跟随后,才快步走到徐仪身边。

      “徐姑娘,您之前托人照拂,让我与定妃有了些往来。”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鼓足莫大的勇气,“可这位定妃,恐怕不简单。”

      徐仪目光一凝,无声示意她继续说。

      “她言语之间,几番试探,竟有意撺掇于我……”

      徐仪的瞳孔微微一缩:“撺掇你什么?”

      “报仇。”王柔远吐出这两个字,好像松了口气,“她说,若我愿为胡相做眼线,传递宫里的消息,他来日便可设法送我重返漠北,与族人团聚。”

      徐仪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她还说了什么?”

      “她说了很多,”王柔远的声音更低了,几乎细不可闻,“听她的口气,这宫里头,与前朝暗通款曲的,怕不止她一人。”

      这也并非什么不可思议之事。皇帝还是吴王之时,府里便有不少姬妾,来历庞杂,各有各的根底。

      有的是功臣之女,有的是旧元贵族,更有甚者,本就是降将献上的美人。这些人盘根错节,若是在入宫前就和朝中官员、各自的家族有所勾结,为着前朝的亲族争权夺利,哪里是能轻易规避得了的。

      “我知道了。”徐仪缓缓开口,“此事,你知我知,切不可再对第三人言。你只管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平日里如何与她往来,依旧如何,莫要露出破绽。等她有求于你的时候,先告于我。”

      王柔远用力地点了点头,脸色依旧煞白:“我明白了。”

      徐仪看着她惊惧不安的眼神,放缓了语气,安抚道:“别怕。你既然已经先与我通气,我定不会让你出事。”

      话音刚落,一名宫女步履匆匆地自外而入,正是常贵娥身边的大宫女茂寿。

      她急步趋至近前,草草行了一礼,面上尽是焦灼之色:“燕王妃殿下,敢问晋王妃殿下可在此处?”

      徐仪心头掠过一丝疑惑:“谢姐姐?她今日也进宫了?”

      茂寿闻言也是一怔:“不是王妃您派人请晋王妃来僧录司听讲佛经么?眼下晋王世子正在东宫哭闹不休,乳母怎么都哄不住,直嚷着要寻母亲。”

      徐仪的脑子“嗡”的一声,厉声喝道:“胡言,我何时派人传过这样的话?”

      茂寿眉头一皱,腰身弯得更低:“王妃恕罪,奴婢也是听世子乳母转述,说那前来传话的内侍,确确实实是打着您的名号请走了晋王妃。”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徐仪的心,她当机立断,对茂寿道:“你立刻去回禀常姐姐,就说有人假借我的名义行事,请她即刻派遣侍卫与宫人分头去寻找晋王妃,一刻都不得耽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危机四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