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迂腐书生 ...
-
邵景易看杨巧兰一脸凝重,像是有什么心事的样子,但边栗手上却提着一串药包,一时便有些拿不准发生了什么。
“怎么样?”邵景易小声对旁边的边栗道。
边栗:“开了几服药,十天复诊一次。”
杨巧兰却突然道:“我不想治了。”
邵景易将疑惑的目光重新投向边栗,边栗又把刚刚大夫的话简短陈述了一遍。
大夫诊过脉之后,问了下杨巧兰之前的大致大情况,然后才道:“你这情况只能慢慢调养,可能至少得花个一年的时间,每天都得吃药,还要定期过来复诊 。
这一年下来,估摸着得花个十多两银子,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不一定能治好,你们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吧,到底要不要治。”
大夫显然是见多了这种情况,看杨巧兰他们的穿着也不像有钱人,所以把后续可能的情况都提前说了。
杨巧兰本来满心期待,这会儿直接被这一番话给整懵了,边栗倒是没怎么犹豫,直接帮她回道:“治,您尽管开方子就是。”
杨巧兰一路跟丢了魂似的,她心里在不停计算着。现在开的药,一天一剂,一副就得三十文钱,一个月下来就得九百文。
首诊的金额是四十文,以后复诊一次是二十文,一个月下来光看病就得一两银子,还不算来往的车马费。
以后开的药说不准还得涨价,一年下来可不就得要个十多两,这要是没治好,这钱可就全部打水漂了。
杨巧兰越算越心惊,这钱可不是小数目,村里好多人家一年可能都没有这么多收入。
如果没有边栗和邵景易,这钱对他们家来说,同样是一笔不能承受的开支。
想到这里,杨巧兰才猛然回过神,她不能让这么多钱白白浪费掉。所以刚刚便把那话脱口而出了。
杨巧兰等边栗陈述完,也接着道:“你大哥说的对,慈幼局那么多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们去领一个回来也是一样的。”
边栗知道这是杨巧兰的心结,怎么可能真如她嘴上说的那么简单,便劝道:“既然有机会,可以试试看。”
邵景易明白杨巧兰担忧的点,但是这种时候劝慰的话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于是邵景易便道:“治不治这事咱们先放放,我们还有点其他事情没处理完,大嫂不如先跟我们走一趟。”
杨巧兰也收敛起自己的情绪,一家人继续在市场上逛。
邵景易之前打听到,邱记商队每个月从当地搜罗特产沿路卖给附近的府城,再把附近府城的特产和新鲜玩意带回本地。
他们自己在本县城还有个铺面,带回来的货物既批发,也零售。
邵景易他们来到邱记的铺面,商队这两天才从外面回来,铺子里人还不少。
有来看新鲜货的买家,有来拿自家托付商队代买的货物的伙计,还有来打听消息的。
邵景易几人也混在买东西的人群中,看着这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铺面还分了两层楼,上面都是贵重物品,各种材质和花样的布匹、皮毛、瓷器,下面则是各种没见过的果品干货、糖果、种子之类的。
各种各样的东西,应有尽有,简直像个超市一样。
不过邵景易倒是觉得,这些货物只是起个展示作用,主要是吸引旁的商家过来谈合作的。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都看到好几个伙计打扮的人过来拿货了,看样子应该是其他铺子的。
邵景易目光扫过这些商品,很快被一条带扎染花纹的发带吸引了目光。旁边的伙计也是个机灵的,邵景易多停留了一会儿他就过来跟邵景易介绍起来了。
“客官真是好眼光,这发带是我们才从府城带回来的新样式,每一条都是独一无二的纹样。最近县城里卖得正好,我们也只剩下这几条了。客官要给夫郎买一条吗?”
邵景易:“可以拿起来看看吗?”
得到伙计的肯定答复之后,邵景易便拿起发带在边栗的头上比划了一下。
这是一条棉质的发带,上面散落了些圈状的小白点,发带本身不是惹眼的样式,在边栗头上却把人衬得跟往常不太一样。
可能也是边栗平时太素了,稍微点缀一下,就把人衬得更惹眼了些。
“怎么卖的?”
“五十文。”
边栗一把握住了邵景易的手腕:“不要。”
边栗本来以为一条发带没多贵,虽然他不太在意这种东西,但也不想拂了邵景易的心意,也就随他去了。
结果真是出乎了他的预料,一条破布条居然也能卖这么贵。
“四十文怎么样?”邵景易安抚性的反握住边栗的手,继续道。
“客官您可真会开玩笑,这个价整个县城可都买不到。”伙计一脸为难,然后凑近邵景易小声道,“我看您也是第一次来,您要是诚心要,四十五文您看怎么样?”
“就按这小兄弟说的,卖给他们。”一道熟悉又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邵景易转身一看,果然是邱掌柜。
邱掌柜:“今天真是巧了,又见到几位了。”
邵景易:“多谢邱掌柜,不过这次见面倒不是巧合,我是专程过来找您的。”
“哦?小兄弟有何事?”邱掌柜听邵景易这话倒是有些意外。
“我想托您的商队帮忙带点东西,要一百七十株花椒树幼苗。”
邱掌柜本来还挺散漫的神情,陡然间正色起来:“冒昧问一句,小兄弟要这么多花椒树干什么?”
“打算在我们那地方种。”
邱掌柜皱了皱眉:“帮忙带当然可以,我们商队本来就是干这个事情的,按章办事就行。
今天跟几位也算是有缘,所以邱某多嘴提醒一句,这花椒树可不是随便种种就能行的,小兄弟可得慎重。”
“多谢提醒,不过在下还是想试试。”
邱掌柜看面前的人一副书生打扮,一看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只怕平时的日常开销还得指望旁边的哥儿去山上打猎。
这副文弱模样和异想天开的打算,真的是完美地符合他心中的迂腐书生形象。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总归不关自己的事情,也就随这书生去折腾吧。
到时候这哥儿的钱被书生败光了,说不定这哥儿就愿意来邱记跑商了,对自己来说也是件好事。
想到这里,邱掌柜也不再犹豫:“行,小兄弟要是确定了,就跟我来吧。”
邱掌柜这里还有专门管这事的伙计,几人按照说好的签完契书,按一棵二十五文钱收费,总共需要给四千二百五十文,邱掌柜主动把那二十五文零头抹去,定的四两二钱银子。
契书签好,给一半的定金,剩下一半等货到之后再给。
临走前,邵景易又到卖种子的地方,指着刚刚伙计给旁人介绍的那两种种子道:“小哥,这两种按三亩地的用量,帮我包起来吧。”
本来已经打算回后头去的邱掌柜听他这么一说,眼中的疑惑更重了些。
这是他从北边下来的商队处买的种子,是专门种来喂马匹牲畜的草,听说还可以肥地。不过安宁府地处南边,这两种牧草还没有普及过来,肥地这一说法还只停留在传说中。
这些日子伙计尽力游说,都没什么人买。这边少有大规模养殖马匹牲畜的,普通人家里的牲畜都是在野外割草,哪里需要专门种植。
本来以为要亏手里了,没想到这人倒是买了不少,又花了半两银子。
真是个怪人。
邱掌柜摇摇头,继续往后堂去了。
邵景易还让杨巧兰挑了个合适的花色,打算买细棉布。
里正帮忙牵线买地这事,还得给人回礼。
家里人今年的冬衣也还没有赶制,特别是边栗的,他来边家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冷的时候,所以家里根本没有他的棉衣。
再不做衣服,估摸着边栗就只有将就邵景易的衣服穿了,虽然他倒是不介意,但还是不舍得边栗捡他穿过的衣服穿。
不过边家都是不挑的人,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没必要为了好看时髦的花样,花大价钱在县城买,便计划着后面回镇上再说。
所以最后只买了半匹,花了一百八十文,是给里正的谢礼。
东西买完,几人便拎着大包小包回城门口去寻骡车,过去的时候里正的骡车已经不见了,看样子已经回去了。
现在天气凉了,天黑得越来越早,几人也要尽早回去。
当骡子的蹄声在回去的大道上响起的时候,邵景易往后看了看逐渐远去的繁华县城。
要想在这世道立足,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车上的一大包种子,边栗和杨巧兰连是什么都没问,大家好像都很相信他做出的决定,他也希望自己不会让人失望。
骡车紧赶慢赶,最终还是在天色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到了家里。
家里的晚饭是边武做的,他不太会,只按着最简单的来,煮的白粥,还有一个酸菜炒鸡蛋。
一家人在饭桌上聚齐,邵景易才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边武听完满脸惊讶:“专门种草来养兔子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