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那滴落在陈旧日记本扉页上的眼泪,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魔力。它晕开的不仅仅是一小片深色的水渍,更像是一把无形的钥匙,旋开了尘封多年的心锁。过往的记忆不再是被动翻开的书页,而是化作汹涌的潮汐,瞬间将陆予婷的意识吞没、裹挟,带回了那个被岁月镀上朦胧金边、却也潜藏着风暴的起点——一个对于她而言,并非全新开始,而是艰难融入的初三开学日。

      意识沉浮间,感官率先苏醒。不是卧室里昏黄的台灯和窗外城市的低鸣,而是清晨特有的、带着一丝凉意的空气,混杂着早餐的香气和父母低声交谈的温柔絮语。

      陆予婷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又带着强烈陌生感的、属于她初三这年才搬入的“新”房间。阳光透过尚未熟悉的窗帘缝隙挤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略显局促的光斑。墙壁还带着新刷涂料的淡淡气味,书桌上堆放着刚刚拆封的崭新课本和文具,那个略显成熟些的深蓝色书包正安静地立在门边。一切都带着一种“临时”和“需要适应”的气息。

      她低头,看见自己穿着江市实验中学蓝白相间的校服——这是她作为**初三转校借读生**的身份证明。袖口依旧有些长,盖住了半个手背。身体里涌动着一股属于十五岁少女的、却远非纯粹的兴奋,而是混杂着深深不安与强自镇定的复杂情绪。

      “婷婷!小凯!快出来吃早饭啦!第一天可不能迟到,要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个好印象!” 母亲的声音从客厅传来,带着比平时更甚的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来了!” 弟弟陆予凯清亮的童音立刻回应,伴随着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他刚升初一,在同一所学校的初中部,反而显得比姐姐更轻松。

      陆予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份因“重回过去”而产生的奇异眩晕感,以及那份作为“插班生”挥之不去的忐忑。她站起身,对着穿衣镜仔细整理了一下校服领口和有些毛躁的马尾辫。镜中的女孩眼神里少了分初一新生的懵懂憧憬,多了分过早经历的沉静和一丝掩藏得很好的忧虑。脸颊的婴儿肥似乎也褪去了一些,显出几分少女的清瘦。

      她走出房间,餐厅里已是热气腾腾。父亲正把最后两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端上桌,母亲则在给陆予婷倒牛奶,动作带着点小心翼翼的郑重。桌上摆着白粥、油条、酱菜,简单却充满了家的暖意,也像是在为即将踏入“战场”的女儿加油鼓劲。

      “快坐下吃,婷婷。” 父亲笑着招呼,声音刻意放得轻松,“今天就是去认识认识新环境,别紧张。” 他试图淡化那份凝重。

      “是啊,江市实验学风好,老师也好,” 母亲把牛奶推到她面前,眼神里是浓得化不开的关切和一丝隐藏的焦虑,“就是…初三了,课程紧,又是新环境…婷婷,要是觉得吃力,或者…或者有什么不习惯的,一定要跟爸妈说,千万别自己憋着,知道吗?” 母亲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边缘。他们都知道,女儿因为之前频繁转学和那段不愉快的经历,性格变得有些敏感内向。这次转学借读,进入一个已经磨合了两年的成熟班级,压力可想而知。

      弟弟陆予凯已经抓起油条大嚼,含糊地说:“姐,听说初三可恐怖了,题海战术!不过你别怕,我罩你!” 他挥舞着油条,带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豪气。

      陆予婷努力扯出一个笑容,点点头,小口喝着粥。胃里暖暖的,但那份沉甸甸的忐忑却像一块石头,压得她有些食不知味。父母的担忧像无形的丝线缠绕着她,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外来者”的身份。

      吃完早饭,收拾东西。父母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帮她检查书包:课本、新买的笔记本、文具盒、水杯、借读证明…反复确认了好几遍。临出门时,母亲站在玄关,一边近乎神经质地帮陆予婷抚平校服上每一道细微的褶皱,一边不放心地叮嘱:“婷婷,再想想,东西都带齐了吗?借读证明放好了?课本都拿对了吗?初三的课可耽误不起…”

      陆予婷看着母亲忧心忡忡的脸庞,心头涌起一阵酸涩的暖流,还没等她回答,旁边的弟弟陆予凯已经笑嘻嘻地插嘴:“哎呀妈,你都问三遍了!姐又不是三岁小孩!开学第一天嘛,带个脑子,带个包,再带上你的人,齐活儿!对吧姐?” 他试图用一贯的贫嘴活跃气氛。

      陆予婷被弟弟逗得想笑,但那笑容只牵动了嘴角,眼底的忧虑并未散去,她低声附和:“嗯,小凯说得对,该带的都带了。” 她其实很想说,她最想带的是一份融入新集体的自信和勇气,可惜这东西无法打包。

      父母被姐弟俩的话弄得既无奈又心疼。父亲叹了口气:“你们两个啊…小凯说得轻巧,你姐情况不一样。” 他看向陆予婷,眼神复杂,“走吧,别晚了。”

      依旧是父母一人一辆电动车。父亲载着陆予婷,母亲载着陆予凯。清晨的风带着夏末的微凉,吹拂在脸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阳光正好。但坐在父亲身后的陆予婷,却感觉不到多少惬意。她看着熟悉的街道掠过,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越靠近学校,那份攥紧的力道就越重。

      江市实验中学气派的校门终于出现。巨大的花岗岩校门庄严肃穆,“江市实验中学”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却莫名给她一种压迫感。校门口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穿着同样蓝白校服的学生们如同归巢的鸟群,大部分都熟稔地打着招呼,三五成群,兴奋地谈论着暑假和新学期。陆予婷敏锐地感觉到,初三学生的神情普遍多了分沉稳和紧迫感,步履也更快一些。

      “到了。” 父亲停稳车,陆予婷跳了下来。母亲也带着弟弟停在了旁边初中部(初一初二)的区域。

      “去吧,” 父亲拍了拍陆予婷的肩膀,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化作一句,“放松点,婷婷。”

      母亲快步走过来,替陆予婷把被风吹到脸颊的一缕碎发仔细别到耳后,又轻轻整理了一下她的红领巾(初三依旧要求佩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婷婷,记住,爸妈就在你身后。平安…健康…快乐…” 后面的话似乎哽住了,只化作一个用力握了握她手臂的动作。这句朴素的祝愿,在此刻听来,承载了太多重量。

      “嗯!爸妈再见!小凯再见!” 陆予婷用力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有力。她朝家人挥挥手,然后深吸一口气,像即将踏入未知水域的旅人,转身,汇入了通往初三教学楼的人流。

      踏入校门,喧嚣声浪瞬间将她包围。校园很大,环境优美。高大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绿树成荫的小道。广播里播放着悠扬的钢琴曲。一切都很好,很标准。但这份“好”和“标准”,在陆予婷眼中却充满了距离感。那些热烈的重逢寒暄,那些默契的玩笑打闹,那些自然形成的“小圈子”…都属于“他们”——那些已经在这里共同生活、学习了两年的同学。而她,陆予婷,只是一个突兀插入的、格格不入的“借读生”。

      她背着深蓝色的书包,低着头,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小心地走在人群中。这份喧嚣像一层厚厚的隔音玻璃,将她隔绝在外。她能听到声音,却感觉不到温度。她的脚步下意识地放得很慢,目光低垂,只敢偶尔飞快地扫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认方向。

      按照通知,初三(3)班在主楼最高层——六楼。沿着宽阔的楼梯向上走,越往上,人声似乎越稀疏,也越显出一种属于毕业年级的、略带压抑的安静。与楼下初一初二的热闹截然不同。经过二楼、三楼时,还能听到一些班级里老师训话或学生搬动桌椅的声音。到了四楼、五楼,走廊里几乎看不到扎堆的学生,只有零星的脚步匆匆掠过,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感。

      终于站在了六楼的走廊。这里更加安静,甚至能听到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长长的走廊光线略暗,两侧是初三各个班级紧闭的后门。她找到了初三(3)班的牌子。班级的后门紧闭着,听不到里面有什么声音,仿佛一个沉默的堡垒。

      陆予婷的心跳骤然加速。**“不像初一初二那么吵,像菜场一样…”** 这个认知并未让她放松,反而加剧了紧张。这种安静,是秩序井然?还是…某种无形的压力?她该直接进教室吗?还是该先去办公室报到?

      班主任办公室就在走廊尽头。对,应该先去办公室!她像是找到了流程指南,定了定神,朝着那扇挂着“教师办公室”牌子的门走去。

      站在办公室紧闭的深棕色木门前,陆予婷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咚咚咚!声音大得她自己都害怕里面的人能听见。走廊里一片寂静,这份寂静放大了她的不安。她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耳中奔流的声音。她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手指冰凉,在裤缝上蹭了蹭,终于鼓起毕生的勇气,抬起微微颤抖的手,准备敲门。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门板的刹那——

      “咔哒”一声轻响,门锁转动。

      紧接着,“吱呀——” 门竟被人从里面拉开了!

      陆予婷的手僵在半空,心脏也仿佛在这一刻骤然停跳!

      一个身影从门内略显昏暗的光影里走了出来。

      最先撞入眼帘的,是一件异常干净、挺括的白色校服衬衫,一丝不苟地束在深蓝色校裤里,勾勒出少年清瘦却挺拔的身形。然后是一张极其干净、甚至带着冷感的侧脸。鼻梁很高,线条清晰得如同雕刻,下颌的弧度带着一种近乎锋利的利落感。皮肤是那种常年不见阳光的、近乎透明的冷白。他戴着一副细边的银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在抬眸看向门口的瞬间,平静无波,像两泓深秋的寒潭,没有任何情绪地掠过陆予婷的脸,如同掠过走廊墙壁上一块无关紧要的告示板。

      没有停留,没有询问,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奇。那目光只是漠然地扫过,确认门口站着一个陌生人,仅此而已。然后,少年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仿佛她只是一团无色无味的空气,径直从她身边擦肩而过。白衬衫的衣角带起一阵极微弱的、带着淡淡消毒水味道的气流,冰冷而疏离。

      陆予婷僵在原地,如同被施了定身咒。那股冰冷的、带着消毒水味道的气息似乎还萦绕在鼻尖。少年那漠然到近乎无视的眼神,像一根细小的冰针,猝不及防地刺了她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和微弱的受伤感瞬间攫住了她。她甚至忘了自己来办公室的目的,大脑一片空白。

      就在这时,办公室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略带烦躁的声音:“林曦!你小子走的时候也不顺手把班级里的新书带走一部分?还得让我再跑一趟教室!真是的…诶?门口是谁?”

      陆予婷猛地回神,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浮木,慌忙侧身从少年拉开的门缝里挤了进去,声音细若蚊呐:“老…老师好,我是…我是新来的借读生,陆予婷…”

      办公室不大,弥漫着浓郁的旧书、粉笔灰和茶叶混合的味道。几张办公桌拼在一起,堆满了小山般的试卷和作业本。靠近门口的一张桌子后面,一个脑袋正从一堆高高的暑假作业本后面艰难地“冒”出来。

      那是一位中年男老师,头发确实如日记里所记——“发量有待考究”,中央地带已经相当“开阔”,周边稀疏的头发勉强支撑着“地方支援中央”的格局。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非常大众化的黑框眼镜,镜片后是一双带着疲惫和些许烦躁的眼睛。他扶了扶眼镜,上下打量了一下局促不安的陆予婷,眉头习惯性地微微蹙起:“新来的借读生?哦,陆予婷是吧?学籍材料都带齐了?” 他的语气公事公办,带着一丝被打断工作的不耐。

      “带…带齐了。” 陆予婷连忙从书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文件袋,双手递过去,心跳依旧紊乱。

      老徐(徐老师)接过来,随手翻了翻,也没细看,就放在了一边。“行,知道了。” 他挥了挥手,目光又落回那堆作业山上,嘴里还兀自念叨着,“…林曦这小子,一点眼力见儿没有,让他帮点忙跟请神仙似的…行了,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教室。”

      陆予婷默默跟在老徐身后,心绪依旧有些混乱。刚才那个叫**林曦**的少年冷漠的背影,和老徐口中那带着抱怨却又似乎隐含一丝…纵容?(“不愧是自己大爱的学生”)的评价,交织在一起,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个模糊却异常深刻的初印象——**一个很厉害、很有个性、但也很不好接近的学霸。以后要少接触。** 这个念头无比清晰地烙印下来。

      重新回到六楼安静的走廊,走向初三(3)班紧闭的后门。老徐伸手推开门——

      门开的瞬间,仿佛按下了静音键!

      前一秒还能隐约听到的、属于几十个青春期少年的低语、翻书、挪动桌椅的窸窣声,在门被推开的一刹那,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瞬间抹去!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种落针可闻的、近乎诡异的寂静!

      四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探究、审视,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站在门口、跟在班主任身后的陆予婷身上!

      陆予婷只觉得头皮一炸!一股强烈的、仿佛被剥光了示众般的羞耻感和紧张感瞬间席卷全身!她的脸颊“腾”地一下烧得滚烫,耳根都红透了。她下意识地低下头,手指死死抠着书包带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目光在她身上逡巡,带着对新来者天然的审视和评估。

      老徐似乎对这种“下马威”效果颇为满意,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全局的欣慰笑容(“不愧是自己大爱的学生”)。他清了清嗓子,走上讲台,声音洪亮地打破了寂静:“都安静!看什么看?没见过新同学啊?” 他故作威严地扫视了一圈,目光所及之处,学生们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徐侧身,示意陆予婷上前一点,“这位是陆予婷同学,从今天起,就是我们初三(3)班的一份子了!她是借读生,大家要多多帮助新同学,尽快融入集体,听到没有?”

      稀稀拉拉的、参差不齐的“听—到—了—”响起,带着点敷衍和看好戏的意味。

      老徐没在意,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座位基本都坐满了,只有…他目光落在靠窗那组倒数第二排的位置。那里只有一个身影,正旁若无人地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桌上摊开的一本明显超出初中教材厚度的书,对刚才的静默和新同学的到来似乎毫无所觉。正是林曦。

      “嗯…陆予婷,” 老徐指了指那个方向,“你就先坐在林曦旁边吧,那儿还有个空位。”

      陆予婷的心猛地一沉!**坐在他旁边?** 那个刚刚才用眼神冻了她一下、冷漠得像个冰雕的学霸林曦?她下意识地看向那个角落。

      少年依旧低着头,额前细碎的刘海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只能看到他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没什么血色的薄唇。阳光透过旁边的大窗户斜斜地打在他身上,在他专注的侧影上勾勒出一道清冷的光边。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寂静、注视都与他无关。

      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陆予婷感觉自己的脚步有千斤重。在几十道目光的“护送”下,她硬着头皮,背着书包,一步一步,极其缓慢地走下讲台,穿过过道,走向那个靠窗的角落。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又像是踏在烧红的铁板上。她能感觉到无数道视线粘在她的背上,让她如芒在背。

      终于走到了那个位置旁边。她停下脚步,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几乎要撞碎肋骨。林曦依旧没有抬头,甚至连眼睫都没有颤动一下。他修长的手指稳稳地翻过一页书页,发出极其轻微的“沙沙”声,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他面前摊开的那本书,深蓝色的硬壳封面上印着复杂的数学符号和英文书名,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智慧感。

      **这么用功的一个学生,一定是个超级学霸…** 这个认知伴随着巨大的距离感,沉甸甸地压在陆予婷心头。她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尽量不发出声音,然后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迅速又轻巧地坐了下来,把自己的书包抱在怀里,身体微微蜷缩,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新书桌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一天的课程开始了。陆予婷努力集中精神,试图跟上老师的节奏。但陌生的环境、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旁边那位散发着“生人勿近”气场的同桌,都让她心神不宁。她能感觉到周围同学偶尔投来的、带着好奇或探究的目光,也能感觉到林曦周身那堵无形的墙。他几乎不参与课堂讨论,只在老师点到名时才用简洁到极致的语言回答,思路清晰得可怕。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看那本厚厚的书,或者自己做题,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是干扰他的噪音。陆予婷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

      终于熬到了放学铃声响起。教室里瞬间活络起来,收拾书包的声音、互相招呼的声音响成一片。陆予婷几乎是第一时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让她窒息的角落和那个冰冷的同桌。

      走出教学楼,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如同燃烧的锦缎。晚风带着白天的余温,吹拂在脸上,带来一丝解脱的轻松。校门口依旧热闹,家长们翘首以盼。

      陆予婷一眼就看到了父母和弟弟。他们并排站在电动车旁,正焦急地朝这边张望。看到她出来,父母脸上立刻绽开如释重负的笑容,弟弟则用力朝她挥手。

      “婷婷!这边!” 母亲的声音带着欣喜。

      陆予婷快步跑过去,扑进母亲张开的怀抱里。母亲身上熟悉的气息和温暖的怀抱,瞬间驱散了她在新环境里积攒了一天的紧张和冰冷(尤其是来自同桌的)。父亲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第一天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还好…” 陆予婷闷在母亲怀里,声音有点瓮声瓮气。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间瞥见不远处。那个清冷的白色身影——林曦,正背着书包,独自一人走向一辆停靠在路边的黄色校车。他依旧是那副淡漠疏离的样子,目不斜视地走上车,很快消失在车窗后。校车引擎发动,缓缓驶离。

      **他有好长的时间可以跟同学相处交流,虽然他冷冷淡淡的…** 一丝微弱的羡慕掠过心头。至少,他不用像她这样,每天被父母接送,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当时的她,并未深想这份“自由”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

      “看什么呢婷婷?” 父亲问。

      “没…没什么。” 陆予婷摇摇头,收回目光,“我们回家吧。”

      坐上父亲的电动车,迎着漫天燃烧般瑰丽的晚霞,感受着适宜晚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弟弟坐在母亲车上,兴奋地讲述着初一的新鲜事。父母关切地问着她在新学校的情况。

      “作业多不多啊?” 母亲问。

      弟弟陆予凯立刻大声抢答:“啥作业呀?才第一天!”

      陆予婷靠在父亲背上,感受着电动车行驶带来的轻微颠簸,小声地说:“虽然没什么作业…可是要预习初三的内容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沉重。

      父亲听了,扭头对弟弟佯装严厉地说:“听到没?小凯!要像你姐学习!初三了,要有自觉性!” 又轻轻拍了拍陆予婷环在他腰间的手,“你也别太紧张,慢慢来。”

      弟弟在后面不满地嘀咕:“哼,她就知道学习…”

      回到家,温馨的饭菜香再次包裹了她。晚饭时,她尽量简单地回答了父母关于新班级、新老师的问题,避开了关于同桌和那份巨大压力的细节。吃完饭,写完仅有的几道预习作业,陆予婷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房间里很安静。她坐到书桌前,拧亮了台灯。昏黄的光晕洒下,像一个安全的茧。她从抽屉深处拿出那本崭新的、素雅的日记本——这是她转学前特意买的,准备记录新生活。

      翻开扉页,她拿起笔,笔尖在纸页上悬停了很久,才终于落下:

      > **9月1日晴**
      > **今天,我正式成为了江市实验中学初三(3)班的借读生。**
      > **校园很大,很漂亮,但也很陌生。同学们…似乎都认识很久了。**
      > **班主任徐老师,头发…嗯,很有特点。**
      > **我见到了一个…很特别的人。叫林曦。**
      > **他好厉害,是学霸。老师好像很喜欢他,但也抱怨他不帮忙。他看起来…清清冷冷的,像块冰。眼神很淡,好像什么都入不了他的眼。**
      > **老师让我坐在他旁边。他一直在看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好像全是数学符号?跟他坐在一起,感觉…压力好大。我都不敢大声喘气。**
      > **他好像坐校车回家。**
      > **总结:新的开始,有点难。要努力适应。以后…尽量离他远一点吧。**
      > **希望明天能好一点。**

      合上日记本,仿佛也关上了一天沉重的门扉。身心俱疲的陆予婷爬到床上,习惯性地拿起枕边那本翻旧了的《小王子》。书页翻动,熟悉的字句映入眼帘,带着一种温柔的抚慰力量。看着看着,沉重的眼皮再也支撑不住,缓缓耷拉下来,覆盖住那双盛满了初来乍到的迷茫与一丝隐忧的眼眸。

      她沉入了睡眠的深海,怀中还抱着那本薄薄的小书。窗外的月光悄然洒落,在少女安静的睡颜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银辉。新的一天结束了,而属于初三(3)班借读生陆予婷的故事,才刚刚在烟雾缭绕的现实中,悄然拉开序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