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搬进许言别墅的日子,比陈知想象中要……平静。许言给了她承诺的独立空间,二楼东侧的套间宽敞明亮,书房正对花园,安静宜人。

      生活上近乎奢靡的便利并没有让陈知迷失。她很清楚,许言提供的舞台再华丽,聚光灯下的表演者终究需要自身的实力。她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RA的工作和自己的研究中,利用许言实验室顶尖的数据库和资源,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

      许言也很快发现,陈知并非温室里需要精心呵护的玫瑰花。在项目组的社会伦理评估部分,陈知展现出了惊人的敏锐和深度。她不仅快速消化了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更能从社会学、伦理学角度提出尖锐而富有建设性的问题,几次讨论中,她的观点都让包括许言在内的核心成员陷入深思,甚至修正了部分研究方向。

      “关于这个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社会分层风险,我认为陈知提出的‘技术鸿沟’与‘优生学回潮’担忧非常具有前瞻性。”一次项目组会议上,一位资深研究员如此评价道。

      许言坐在主位,看着投影幕布前冷静陈述、逻辑清晰的陈知,她穿着简单的衬衫和牛仔裤,素面朝天,却依然自带光芒。那一刻,许言清晰地意识到,陈知吸引她的,绝不仅仅是那副契合她审美的漂亮皮囊,更是这皮囊下闪耀着的不屈智慧和灵魂。

      她们的关系在同一个屋檐下变得既亲近又疏离。亲近在于,如果她们都没有应酬或熬夜工作的话,两人共享早餐和晚餐,偶尔会在深夜的书房外相遇,就着一杯热饮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或社会热点,思维碰撞间,带着棋逢对手的酣畅。疏离在于,陈知始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那条界限,除了偶尔在许言带有试探意味的靠近时,会流露出些许不易察觉的羞赧和闪避外,她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了自我的提升中。

      谁同你恨海情天,我要前途如日中天。

      某夜,陈知为了修改论文熬夜到凌晨。她轻手轻脚下楼去厨房倒水,却发现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灯光。她路过时,门被从里面拉开,许言倚在门框上,穿着丝质睡袍,手里端着一杯红酒,眼神带着一丝倦意和不易察觉的涌动。

      “还在用功?”许言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嗯,最后修改一部分。”陈知握紧水杯。

      许言的目光落在她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亮的眼睛上,缓缓道:“有时候我在想,你把自己绷得这么紧,是为了证明给我看,还是证明给你自己看?”

      陈知心头一凛,迎上她的视线:“这很重要吗?结果是我想要的就好。”

      许言轻笑,抿了一口酒:“当然重要。如果是证明给我看,大可不必,我认可你的价值。如果是证明给你自己看……”她顿了顿,向前逼近一步,带着红酒醇香的气息若有若无地拂过陈知的脸颊,“那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份价值可能带来的……更复杂的东西?”

      这话语意双关,带着试探。陈知能感觉到许言话语里的暗示,还有那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我能处理好。”陈知稳住呼吸,没有后退。

      许言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抬手,极其自然地替她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酥麻。“去吧,别熬太晚。”语气恢复了平常,仿佛刚才的试探从未发生。

      陈知看着她转身回书房的背影,心跳才后知后觉地加速。许言总是在这种不经意的瞬间,提醒她这段关系的非比寻常。

      几天后,许言家族那边似乎听到了些风声,一位在家族企业中颇有地位的堂兄突然到访别墅,美其名曰“关心妹妹的生活”。

      堂兄许晟目光挑剔地扫过安静坐在客厅看书的陈知,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关怀:“小言,听说你这里住了位“朋友”?还是你项目组的?这关系……会不会引人闲话?你知道的,家里对你寄予厚望,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好避免。”

      陈知翻书的手指顿住,但没有抬头,只是脊背微微挺直。

      许言正漫不经心地修剪着一旁盆栽的枝叶,闻言,头也没抬,语气却冷了下来:“我的私事,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指手画脚了?我愿意让谁住在这里是因为我乐意。至于麻烦?”她终于抬眼,目光锐利地看向许晟,“我看最大的麻烦,是有些人的手伸得太长。”

      许晟被噎了一下,脸色不太好看。

      许言放下剪刀,走到陈知身边,姿态自然地揽住她的肩膀,对许晟说:“认识一下,陈知,我看重的人。以后见面,客气点。”她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维护,语气里的占有意味明显。

      陈知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放松下来,甚至配合地抬起头,对许晟露出了一个得体却疏离的微笑:“您好。”

      许晟碰了一鼻子灰,悻悻离开。

      人走后,许言的手立刻松开,仿佛刚才的亲昵只是表象。她看向陈知:“不用理会这些噪音。”

      陈知却平静地问:“这就是你所说的‘更复杂的东西’之一?”

      许言挑眉,没想到她如此直接:“是其中之一。怕吗?”

      陈知合上书,站起身:“比起这个,我更怕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她转身走上楼,背影单薄却挺拔。

      许言看着她的背影,眼神复杂。

      ———

      陈知没有浪费许言提供的资源。她不仅出色完成了RA的工作,还利用许言无形中带来的人脉便利,加速推进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她的课题聚焦于跨国资本流动下的性别与劳动力重塑, fieldwork 扎实,理论前沿,初稿完成后递给导师,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一个月后,陈知收到了一个重磅消息——她的一篇基于博士论文部分内容的论文,被社会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接收了。

      消息传来时,陈知正在书房里整理资料。她看着邮件里那封正式的录用通知,怔了几秒,随即,一种难以言喻混合着巨大成就感和扬眉吐气的激荡情绪涌上心头。这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成果,是她无数个日夜伏案耕耘的结晶,与许言的财富无关,只与她的才华和努力挂钩。

      她几乎是跑着下楼的,想在第一时间分享这个消息,却在客厅入口刹住了脚步。

      许言正坐在沙发上,对着笔记本电脑处理公务,侧影清冷专注。

      陈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过于急促的呼吸,才缓步走过去。

      “许言。”她唤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

      许言从屏幕前抬起头,看到她亮得惊人的眼睛和微红的脸颊,眉梢微动:“怎么了?”

      “我的论文,”陈知将手机屏幕递到她面前,指着那封邮件,“被 《美国社会学杂志》 接收了。”

      许言的目光落在邮件标题和那个赫赫有名的期刊名上,眸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随即化为清晰的笑意。她合上电脑,站起身,走到陈知面前。

      “恭喜。”许言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甚至比陈知想象中还要为她高兴,“ASJ,很厉害。”她知道这个期刊在社会学界的分量,这意味着陈知的名字,即将在这个顶尖学术圈层中崭露头角。

      “谢谢。”陈知弯起眼睛,笑容灿烂而真实,带着一种洗净铅华后的纯粹魅力,“这感觉……真好。”

      许言看着她,此刻的陈知,比晚宴上那个精心雕琢的她,比醉酒后软糯依赖的她,更加生动,更加耀眼。这是一种源于自身实力和成就的底气所带来的光芒,无法被任何外物赋予。

      “这是你自己挣来的荣誉,”许言认真地说,目光落在她眼尾那颗因为笑意而更显生动的褐痣上,“你值得。”

      许言心中某种保护欲和“金主”的心态似乎在悄然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欣赏和……或许可以称之为骄傲的情绪。她看中的人,果然非同凡响。

      “晚上庆祝一下?”许言提议,语气是罕见的高兴,“想吃什么?我让厨师准备,或者出去吃?”

      陈知摇摇头,笑容依旧明媚:“不用那么麻烦。其实……我更想好好睡一觉,然后继续修改下一章。”成功的喜悦过后,是更深的规划和前进的动力。

      许言怔了一下,随即失笑。这才是陈知,永远不会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永远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好,依你。”许言没有坚持。

      那天晚上,许言推掉了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商业晚宴,留在别墅里,和陈知一起吃了一顿简单却温馨的家常菜。席间,她们没有再过多谈论论文,而是像两个更亲近一些的普通朋友那样,聊了聊最近的新闻,看的一部纪录片,气氛松弛而自然。

      陈知能感觉到,许言看她的眼神,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她知道,搬进这里,接受许言的资助,或许始于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虽然她一无所有,但她有头脑跟美色嘛,跟自己交易不亏的。但她也从未放弃过靠自己在学术领域站稳脚跟的努力。

      她不仅要在这段关系里得到什么,更要借助这股风力,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而许言,看着对面低头认真吃饭,偶尔抬眼与她交谈时目光清亮的陈知,心中那片原本只有被兴趣占据的领地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所攻陷。

      她开始期待,这只羽翼渐丰的鸟儿,最终会飞向何方。而自己,似乎并不只想做一个旁观者,或者一个简单的“投资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