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要钱 ...
-
陆砚冰没敢贸然叫太医来看。若是把脉看出不是同一个人,就大事不妙了。
他拎来了同样精通医术的葛兰因。
元曦对葛兰因有恩,葛兰因又是个软脾气,是目前最妥当的法子。
葛兰因刚要去内书堂当值,就被陆统领拎来玉霄殿了。整个人都懵了。
“……陛下又歇在你宫里了啊。”葛兰因站在门口左顾右盼,没话找话道。
“……”陆砚冰一把将人推了进去。
“陛下这……”葛兰因把脉半晌,皱眉道,“应当是受寒加劳累所致,没什么大碍。”
陆砚冰:“会不会是昨日那只弩/箭上有毒?”
葛兰因忍不住瞟他一眼,感觉烧糊涂的其实是陆砚冰:“陆统领,这天底下哪有能逃过您这双眼的毒?您昨日没看出来,那就是没有。”
陆砚冰默然。
燕等春也说他的箭上从来不涂毒,怕误伤自己。
看来元曦的确没什么大事……可他发现元曦发热后,就一直有种很久违,又略显陌生的感觉。
暗卫是几乎没有这种情绪的,紧张、恐惧、难过……刀不需要这些。
所以他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
这时,葛兰因疑惑道:“您为何不去请太医令来?”
陆砚冰缓缓看向他,轻轻笑了下,“我问你个问题。”
葛兰因顿生不好的预感,“奴婢能不回答吗?”
“不能。”陆砚冰虚假地微笑着,“我问你,你们郎中把脉,能摸出来是不是同一个人吗?”
葛兰因:“……”
葛兰因:“呵呵,陆统领,你在说什么呢。奴婢听不懂。”
而陆砚冰嘴角的弧度一动不动。
葛兰因牵强扯着的笑脸冻在脸上,渐渐转变为惊恐,脸色白了几分。
良久,他艰难道,“太医院会记录陛下的脉像,除非体质差不多,否则对照脉案一……一看便知。”
陆砚冰的眼睛微微眯起些。
葛兰因深吸一口气,指着床上烧昏迷的元曦,指尖颤抖,不敢深想,“陆统领……敢、敢问这位……”
陆砚冰循着他指的方向瞧过去,眼中透出点温意。
“她说她是上天派来的。”
葛兰因:?
这是什么恋爱脑发言。
“她是……裴婉玄的替身。”陆砚冰琢磨片刻,谨慎道,“如你所见,她与陛下有同一张脸。但我不知道,她的体质是否也与陛下一样。”
葛兰因:“……”
年轻的宦官下意识开始低头琢磨他的药箱,这药箱有点乱啊是该收拾收拾了……这地上有没有缝啊真不能钻出去吗……
陆砚冰冷漠无情:“来不及了,葛兰因,别装没听见。”
葛兰因绝望地抬起头:“我可以装没听见……”
陆砚冰:“我去把陛下脉案偷出来,你对照看看,如果不会明显表现出是不是同一个人,再去请太医。”
“你还要偷脉案!”
葛兰因快厥过去了,“陆统领这这这等掉脑袋的事你你你还是自己干吧,奴婢真帮不了你什么求你了放过我……”
陆砚冰盯着他:“可她对你有恩。”
葛兰因僵住了。
“文德阁前,林祈之羞辱你,是她出面斥责林祈之,维护你。
“内书堂成立,是她力排众议,点了你去当内书堂博士。
“就连你不愿承担要务,走到权力中心,她也随你,从未强迫。”
陆砚冰毫无心理负担地进行道德绑架:“你不帮她吗?你要让她被太医院看出端倪,抓起来遭受刑罚吗?葛博士,你觉得会是凌迟,还是斩首?”
葛兰因细微地颤抖着,闭了目。
“一刻。”半晌,他颤颤巍巍地爬上了假天子和假宫夫的贼船,“陆统领,一刻内将脉案拿来,咱们还能赶在上朝之前决定要不要叫太医。”
·
文武百官走出宫门的时候,人还恍惚着。
摄政王还没好呢,怎么陛下又病了?
近来不知怎么,朝中多事之秋。先是青州水灾灾了好几个月,又是更换了一个六品主事官。
接着是祭祀时候天子被刺杀,天子没死,但差点死了一位工部员外郎——诡异的是人都咽气了,又被一个宦官的家传绝学给救回来了……史书上这么记一笔,后人恐怕都要怀疑是野史。
哦,还有祭祀出大乱子被停职至今的礼部尚书,查不出来的凶手,以及被查了个底儿掉的刑部尚书,与头别在裤腰带上继续查案的大理寺卿。
形势一片人心惶惶。
街谈巷议之声混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随着秋风穿梭在枝桠间,消散于灰蒙蒙的天空。
庄峤坐在相府书房,望着窗外雨打芭蕉,焦头烂额地叹了口气。
他面前是一道八百里加急奏折。
来自青州那位领了钦差令的邢霜。
不出所料,青州钱不够,要钱来了。
按照大盛朝的规矩,天子因病不能处理政务时,日常政务由左相自行处理,遇重大事务则同百官共同商议,再将处理意见送到宫中御批。
后来徐临渊成为摄政王,打压变法派,就变成了由摄政王自行处理日常事务,重大事务才会叫左相一起商量。
眼下徐临渊和裴婉玄都称病,奏折这才又送到了相府。
“还不如不送来。”庄峤愁道。
昨儿才刚跟陛下说,海运为时尚早,赚钱不能急于一时,今天这不就被人追在屁股后头要了?
细雨未歇。
相府大门外马车声起,余言海、杨关等各部官员都陆续到了相府。
仆从躬身接过大人物们的油纸伞,抖去伞面水珠,依次收起。门口候着的管家欠身作揖,引着诸位大人穿过几进院落,往书房去。
庄峤叫他们来一起议事。
雨声有些吵,门窗都紧闭,屋内点了明烛。薄薄一本奏折传阅了一圈,最后放回桌案。庄峤手指按在上面,往前一推:“诸位同僚有何想法?”
今日参与议事的不止是变法派,清流派也都在。因此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人敢主动吱声。
“王爷称病闭门不出有些日子了。”庄峤沉沉的目光扫过众人,“清流派诸同僚,想必忐忑已久吧。”
有几人垂首掩面,也有人起身问:“庄相不妨直说。下官们洗耳恭听便是。”
是户部尚书沈望舒。
自从礼部尚书被停职,刑部梁章被查,摄政王又称病谢客,清流派暂时的主心骨就是他了。
“这本奏折除去青州缺钱缺粮的事,还提了一件要紧事。那就是运河阻塞的问题。”庄峤说。
“大盛并不全然依赖漕运,但青州水患后,淤泥阻水,船只难行,也足以让漕运停滞。江南诸仓的银粮货物运不上来,商货滞在水路,连税银都要少收一大半。不过旬月,连诸位俸禄都要受牵连——更不用说本就空虚的国库。”
众官员或皱眉或沉思,心里都清楚,左相这番话并非虚言。
庄峤的目光一寸寸掠过那几位清流派重臣。
“敢问诸君。青州燃眉之急,何解?漕运阻塞之急,何解?”
户部侍郎率先出列,拱手而道:“下官以为,张原治下虽有失,却也是因仓无粮、库无银。摄政王与林家向来慷慨,若张原在任,自会再拨补贴……”
又说回邢霜上任之前的理由了,你们清流派没别的话好说了吗?
兵部杨关横眉怒目:“你一个户部侍郎,不想办法弄钱,反倒依赖一个外姓商贾?居心何在!”
又一清流派官员不满道,“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法!王爷与林家忠心体国,岂容曲解……”
“可国事若始终仰赖私财,朝廷威严又何在……”
“那要不是你们非要换人,青州何至于断粮断银……”
“皇商打的什么主意,你以为我等不清楚吗……”
“那这么说还是王爷给钱的错了?我看你是欠两本奏疏……”
“……想参我……你参死我!”
“……有本事弹劾我……你个龟孙……”
庄峤见他们越说越不像话,又抄起奏折撸起袖子有干架之意,一拍桌子打断:“慎言!”他头疼地摁着额角,“今日不是让大伙打架来的,说点有用的!”
先帝尚武,搞得这帮文武大臣也都好点“武斗”,自从变法派重新支棱起来,这“武斗”是一天比一天多!
庄峤顿了顿,平复了语气,决定以身作则。
他心平气和道,“是这样的,本相想重启漕运变法,以官运代商运,再以朝廷的名义雇灾民通渠……”
“什么!庄相,此法行不通啊……”
“你又知道了?那你说说有什么好办法……”
“嘿,庄相都没说什么,你着什么急……”
又是一场争论不休……战斗不止。
这一日的京城,分外热闹。
庄峤正舌战群儒……以及拉架之际,陆砚冰也忙得脚不沾地。
葛兰因看过脉案后,认为元曦的体质和裴婉玄很相似,不会露馅。他们这才去请了太医来开药。
元曦勉强从昏睡中醒来,喝了药还不忘昨日没做完的事,抱着陆砚冰借她用的那个册子,又沉沉睡过去。
陆砚冰欲言又止地瞧着那册子,最终放弃了拿回来的想法。
而且……元曦那样紧地搂着他的册子,让他有种自己的一部分被紧紧箍着的感觉。
这个想法让他完全无法拒绝。
葛兰因再三保证元曦没事,她身体底子好得很,跟小牛犊子一样。
陆砚冰这才放他走。
陆砚冰望了会雨势,决定此事还是要给裴婉玄写信说一声。
雨丝敲在鳞次栉比的瓦上,顺着宫殿屋脊流淌而下,落成一片雨帘。
陆砚冰搁下笔,墨都没干,文三就冒雨而至,又带来了王府转过来的信——来自身在青州的徐临渊。
让他办一下调用私库银两的事。
这种事确实只有陆砚冰这个级别的暗卫才有资格去办。他只好让温疏棠与葛兰因轮流守着元曦,又留了文三在,防止再出现上次毒针的意外。
披了斗笠赶到王府,陆砚冰没有废话,直接找了管家打开私库。
能调用的现银不算多,至少对于青州来说,不够徐临渊力挽狂澜。
陆砚冰估量了下,给府里人留了发俸禄的部分,其他的全都调走了。
与陆砚冰交接的暗卫,是专门负责府中事务的文一。跟文三是同一批出来的暗卫。
二人站在廊下对接,陆砚冰将银票账本理好给他,文一则执笔录入。
这场下了一夜又下了半日的雨,仍没有停息的趋势。文一随口道:“瞧着要下几日。”
陆砚冰:“一场秋雨一场寒。”
“哎——下雨真是让人心情不好啊。”
暗卫营的训练之一是在雨天里训蛰伏与攀爬。淋上三个时辰的雨而后高热一场是常事。体质稍差些,便会熬不过去高热而死。
身体形成了反应,下雨意味着发热。所以他们都讨厌下雨。
文一翻过几页,随口确认道:“确定要走私账,不是公账?”
陆砚冰点头:“王爷是这样说的。”
他将信给文一看了。
文一应“好”,但也有些疑惑,“朝中这个走向,我都看不明白了,户部尚书前些日子每天都来,瞧着十分着急……结果那头王爷要支援青州,还要走私账不让人知道……”
“谁知道呢。”陆砚冰随口道,“我还有事,先回宫里,剩下的事交给你了。”
文一点点头,突然又眯起眼瞧向他:“你很久没来府里了,来了又总是匆匆离开——听闻陛下近日都歇在你那里?”
“……”怎么每个人见到他都要问一句这个,“对。”
文一皱了下眉,见状,陆砚冰面色如常,心里却警惕起来。
谁曾想文一却道:“你——你不会要金盆洗手了吧?”
陆砚冰眉头一跳,还未开口,文一又道,“跟了陛下那么好吗?哎,兄弟,要不你看看我,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陆砚冰:“……”
这雨下的真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