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时间的滤镜 ...

  •   高中生活的齿轮,在日复一日的课程、考试、社团活动和青春期的躁动中,以一种看似平稳实则飞快的速度转动着。转眼,已是高二的深秋。

      刻意回避初见成效。林屿的身影,在无数个刻意移开的目光、绕道而行的选择、以及被新生活填满的日程中,似乎渐渐褪色,沉入记忆的底层。像一幅被收起、蒙尘的旧画,不再时时刻刻悬挂在心房的显眼处。

      我努力扮演着一个“正常”的高中生。成绩稳定在年级中上游,不算拔尖,但也足够体面。在文学社混得风生水起,负责编辑校刊的一个小栏目,偶尔写的小散文还能被指导老师夸奖几句。身边有几个固定的朋友,一起吃饭,一起吐槽老师,周末偶尔约着去书店或看电影。日子像一条平静的溪流,虽有小小的涟漪,却不再有惊涛骇浪。

      我以为我放下了。或者说,我强迫自己相信,我已经放下了。

      直到那个深秋的傍晚。

      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乱了放学的节奏。豆大的雨点急促地敲打着教学楼巨大的玻璃窗,天色阴沉得如同傍晚。我没带伞,被困在教学楼大厅的入口处,周围挤满了同样等待雨停或等家长来接的同学,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雨气和少年人喧闹的抱怨。

      我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灰蒙蒙的雨幕,盘算着是等雨小点冲去公交站,还是打电话让妈妈送伞。就在这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侧门那边似乎有人撑开了一把伞。

      下意识地望去。

      心脏在那一刻,毫无预兆地、剧烈地停跳了一拍!

      是他。

      林屿。

      他站在侧门的廊檐下,撑开了一把纯黑色的长柄伞。雨水顺着伞骨流淌下来,在他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连帽卫衣和深色运动裤,身形似乎比初三时又拔高了些,肩膀也宽阔了一点。褪去了初中时的青涩跳脱,轮廓线条更加清晰硬朗,带着一种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沉静气质。

      他微微低着头,似乎在调试伞柄的卡扣。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随意地垂落。昏黄的光线从门内透出,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鼻梁挺直,下颌线利落干净,嘴唇微微抿着。

      就在他调试好伞,准备迈步走入雨中的前一秒,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他毫无预兆地抬起了头。

      目光,隔着攒动的人头,隔着潮湿的空气,隔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猝不及防地、精准无比地撞在了一起!

      时间,在那一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喧闹的人声、嘈杂的雨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隔膜过滤掉了,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世界缩小成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以及那两道在空中猝然交汇、又瞬间胶着的视线。

      他的眼神里,有瞬间的错愕,随即是某种极其复杂的、难以解读的情绪翻涌上来——惊讶?困惑?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那波动只持续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得像错觉。下一秒,他的眼神便沉静下来,恢复了惯有的、带着距离感的平静,甚至……多了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属于高中生的、略带审视的成熟。

      然而,就是这短暂的对视,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

      轰——!

      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席卷了我所有的感官!眼前的一切景象——攒动的人群、灰暗的雨幕、昏黄的灯光——都如同老旧的电影胶片般飞速褪色、模糊、扭曲!

      取而代之的,是无比清晰、无比鲜活的画面,带着2020年初秋特有的气息和光线,汹涌地挤占了整个脑海!

      ——是那个阳光温煦的午后,我握着紫色的水笔,带着隐秘的虔诚和巨大的勇气,在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的页脚,一笔一画写下“LY”时,指尖微麻的触感和擂鼓般的心跳。
      ——是那个停电的晚自习,黑暗像浓稠的墨汁,只有远处小灯泡橘黄的光晕摇曳。我摸索着挑出那颗最喜欢的紫色棒棒糖,递向他声音的方向,指尖与他温热的掌心短暂相触时,那如同微弱电流窜过的悸动和黑暗赋予的、孤注一掷的勇气。
      ——是他第二天中午,捏着那颗糖,在阳光下对着朋友炫耀“我有,你没有”时,那孩子气的得意笑容,和阳光落在他发梢跳跃的金芒。
      ——是他靠在教室后墙,听到一模成绩和“比翼双飞”的调侃时,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嘴角抑制不住上扬的、纯粹愉悦的浅笑……

      所有被时间尘封、被刻意遗忘的细节,所有关于心动、关于甜蜜、关于酸楚、关于巨大期望和最终幻灭的记忆碎片,如同被这道目光瞬间激活的密码,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至!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上一秒!那心脏被攥紧的窒息感,那指尖微麻的触电感,那阳光落在皮肤上的暖意,那黑暗中孤注一掷的勇气……所有的感官记忆,连同那份刻骨铭心的、名为“喜欢”的情感,都在这一刻,穿越了整整两年的时光隧道,无比真实、无比猛烈地击中了我!

      我甚至能闻到记忆里那馥郁醉人的桂花香气,混合着此刻空气中冰冷的雨腥味。

      眼眶瞬间酸涩滚烫,视线变得模糊。我猛地低下头,仓皇地转过身,背对着侧门的方向,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失控地擂动,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身体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只能死死咬住下唇,才能抑制住那几乎要冲口而出的呜咽和汹涌而上的、巨大的委屈与心酸。

      时间的滤镜,在此刻失效了。

      两年的刻意疏离,无数次的自我告诫,那些被新生活覆盖的表象,在这猝不及防的、深入灵魂的对视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原来,他从未真正远去。他只是被时间的尘埃暂时覆盖。而只要一个眼神,一个瞬间,就能让所有被压抑的情感破土而出,带着比当初更加汹涌、更加沉痛的力量!

      我背对着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和粗重的呼吸。雨声似乎重新回到了耳中,人群的喧闹也渐渐清晰。我不知道他是否还在看我,是否已经撑伞走进了雨里。我不敢回头,不敢再去看他一眼。

      心里有个声音无比清晰地响起,带着沉沉的、无法挣脱的无奈:

      “可惜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等在你的身后。无论晴雨,无论晨昏。”

      这执念,像烙印在骨髓里的印记,顽固得超乎想象。时间能改变他的外形,让他褪去青涩,增添沉稳;时间也能让我明白,我们早已走上了不同的岔路,注定渐行渐远。他有了新的圈子,新的朋友,新的目标,他看向我的眼神里,那份曾经的复杂都已褪去,只剩下一种近乎陌生的平静和属于“过去同学”的、礼貌的疏离。

      我清醒地知道这一切。理智像冰冷的刀,一遍遍切割着那些不合时宜的幻想。

      可是,心,它不听话啊。

      它像一个固执的守墓人,依旧徘徊在那片名为“林屿”的废墟之上,守着那些早已褪色的、被埋葬的悸动和心碎。每一次猝不及防的相遇,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汇,都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尘封的记忆闸门,让我再次跌落回2020年的秋天,跌落回那个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十三岁的苏晚的身体里。

      时间带走了很多,却唯独没能带走这份深入骨髓的习惯和那场盛大暗恋留下的、永不愈合的隐痛。它只是给这份执念披上了一层名为“成长”和“理智”的薄纱,而在某些猝不及防的时刻,薄纱被轻易撕碎,露出底下依旧鲜活的、带着血色的烙印。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我无处安放的心事。走廊里人来人往,而我背对着那个方向,像一个被时光遗弃在雨中的、固执的影子。渐行渐远的,是看得见的现实轨迹。而等在身后的,是那颗被困在旧时光里、从未真正离开过的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