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见证者 ...
-
华沙的寒风刮过老城广场。相比莫斯科的酷烈,这里的冷带着东欧特有的、历史浸润过的苍凉。在一座不起眼的天主教堂背后,藏着一间提供热蜂蜜酒的安静地窖。
灯光昏暗。王耀摘下深色礼帽,露出依然带着旅途风尘的脸。
琥珀色的眼眸在摇曳的烛火下格外沉静。他对面坐着托里斯·罗利纳提斯,立陶宛青年穿着深色大衣,镜片后的眼睛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两人用德语低语。
“局势比明报上写的糟十倍,王先生。”托里斯推了推眼镜,手指因为紧张微微卷曲,“团结工会的情绪像滚烫的油,政府更像一块生锈的铁砧,而莫斯科……”
他谨慎地停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像悬挂在所有人头顶的巨大铡刀,随时可能落下。勃列日涅夫们咆哮的声音甚至在维尔纽斯都能听到。他们要求立刻、血腥的镇压来维持秩序。”
王耀沉默地听着,指节在粗糙的木桌面轻轻敲击。这印证了他的判断。
对方递过来的火,伊万接不接,都会被灼伤。
“伊万……”托里斯的声音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像在描述一件极其精密的、濒临失控的仪器,“他……在等一个信号。”
王耀猛地抬眼:“什么信号?”
“一个证明,”托里斯深吸一口气,直视王耀,“证明这件事里还有除了被迫镇压和彻底混乱之外的第三种可能性的信号。一个……来自他沉默盟友的信号。证明那个在克里姆林宫风暴中说出一起的人,不仅敢说,更能做到一些什么,来阻止那该死的血腥铡刀落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的焦急,“王先生,他现在被架在火上烤。每一分钟都有电话,报告,威胁……他手上那份授权军事干预的草案……墨迹还没干透。时间……不多了。”
空气仿佛凝固。烛火在王耀眼底跳跃。证明?在这种帝国机器碾压一切的关头?
托里斯传递的信息再清楚不过:伊万在逼他展示手段和决心,逼他证明那所谓的“共赴”不是空谈,更是在绝境中投下的一丝渺茫的期望!
几乎同时,王耀怀里的秘密通讯器微不可查地震动了一下。只有他能感知的密码脉冲——来自“黑豹”。追查泄密源有了初步结果。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却在往下沉。时间……
------
回到北京。书房里的气氛并不比华沙地窖轻松。
林晓梅几乎是小跑着进来的,脸色发白,手里捏着刚解译的急电:“同志哥!莫斯科密电!娜塔莉亚代表……布拉金斯基总书记……正式发来照会!”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王耀接过电文纸。措辞是冰冷的官话,核心内容却像淬毒的刀:
“……鉴于当前波/兰局势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严重危害性,及近日发生的情报泄露事件,所造成的互信裂痕……苏共中央紧急委员会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立即、明确公开表态,支持并协助即将采取的……确保华约集团领土完整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行动。若无法就此达成一致……将严重影响双方关系基础……后果自负。”
电文下方是娜塔莉亚·阿尔洛夫斯卡娅凌厉的签名。
最后通牒!
勃列日涅夫集团不仅步步紧逼,甚至妄图将王耀也一起绑上那趟必定染血、背负千古骂名的战车!
更无耻的是,借着情报泄露为借口!
林晓梅气得浑身发抖:“无耻!他们在把我们往枪口上推!这是借刀杀人!”
王耀却异常冷静。他将电文平平整整地放在桌上。对方动作很快,甚至比预想的更狠。目的明确:如果他屈服,他就成了铁幕镇压的同谋;如果他拒绝,那就坐实了“背叛盟友”、“泄露机密”、“勾结西方势力”的罪名,成为苏联强硬派发动更大规模清洗的完美祭品!
“晓梅,回电。”王耀的声音如同亘古不化的玄冰,斩钉截铁。
“告知娜塔莉亚代表及苏共中央紧急委员会:”
“一,中国坚决反对任何破坏波兰稳定、加剧冲突、违背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外部军事干预行为。敦促有关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分歧,充分尊重波兰人民的自主选择。”
“二,关于所谓‘情报泄露’事件,中方毫不知情且与此无关。贵方若掌握任何证据,请立即提交具体详情,中方愿在完全透明的基础上配合调查,并保留对蓄意诽谤和栽赃行为进行追责的权利!”
“三,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依靠刺刀和坦克维持的‘团结’,都是虚假且不可持续的。望贵国决策层三思,勿为眼前政治压力铸成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措辞要正式,态度要强硬。一个字不改,原文发出!”
“是!”林晓梅眼中燃起斗志,立刻转身执行。
书房再次陷入沉寂。只有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的声音,带着某种被逼至绝境时的凌厉节奏。
王耀打开抽屉,拿出了那枚从莫斯科带回的、边缘锋利的黄铜碎片。它冰冷地躺在掌心,断裂处仿佛还残留着伊万当时失控的力量。
他闭上眼,伊万那双在克里姆林宫昏暗中风暴尚未平息、却在他那番宣言下掠过一丝震颤的紫眸,托里斯描述中那个被架在火上烤、等待“证明”信号的身影,以及娜塔莎冰冷签名下那个同样被家族和帝国桎梏锁住的灵魂……所有画面在脑中剧烈冲突。
风暴眼,就在脚下。
选择,已经做出。
信号,已经发出。
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