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标题:时间之外的回响 (续)**
**第三部分:霍格莫德的新生活**
波帕莱托·莫兰西尔和塞巴斯蒂安·萨鲁绝非坐吃山空之辈。那笔庞大的古灵阁金库是底气,而非终点。在霍格莫德村安顿下来不久,两人便盘下了一处位置尚可的店面。波帕莱托的魔药天赋找到了绝佳的出口——从提神醒脑的活力滋补剂到效果卓著的创伤药膏,甚至一些改良自古代魔法的特殊药剂,都成为了店里的招牌。塞巴斯蒂安则发挥他对魔文和器物附魔的精深造诣,制作出精巧的防护徽章、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坩埚、甚至附有轻微混淆咒的窥镜(他坚称这只是“趣味小玩意”)。店铺取名“回响药剂与奇物”,低调却迅速在霍格沃茨学生和当地居民中积累起口碑。
“塞巴斯,翻倒巷的价码会更高。”一天晚上,波帕莱托整理着账本,状似无意地提起。他指的是一批塞巴斯蒂安私下制作的、带着明显黑魔法气息的护身符和诅咒反噬器。
塞巴斯蒂安正倚在窗边,借着月光擦拭他那根熟悉的魔杖(现在更多时候是哈利在用),闻言只是懒洋洋地抬了下眼皮。“我知道。但你不是说‘低调一点’?”他拖长了调子,模仿着波帕莱托当时的语气。
波帕莱托放下羽毛笔,琥珀色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没错。我们抱回来的小麻烦本身已经够显眼了,‘莫兰西尔’这个姓氏在魔法史课本里躺着也够招摇了。黑魔法物品?太容易惹来不必要的关注,尤其在这个……和平年代。”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至少表面上是和平的。”
塞巴斯蒂安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但没再坚持。他知道波帕莱托在权衡利弊上总是更胜一筹。于是,那些更“危险”的作品被妥善封存,店铺里只售卖着相对“无害”的魔药和器具。
哈利·波特就在这个位于霍格莫德边缘的小院和日渐兴隆的“回响药剂”店里度过了两年安稳的时光。波帕莱托精心调制的营养魔药和规律的生活,让这个曾经骨瘦如柴的男孩像吸足了水分的植物般茁壮起来。八岁的哈利比被捡回来时高了一大截,脸颊也丰润了些,翠绿色的眼睛里少了惶恐,多了属于孩童的好奇与活力。
日常分工明确。波帕莱托打理店铺,与形形色色的顾客周旋,他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在商业上同样如鱼得水。塞巴斯蒂安则更喜欢待在家里,他的书桌堆满了羊皮纸和古籍,经常能在《预言家日报》的理论或防御术专栏上看到署名“S·S”的文章,内容犀利,见解独到,有时甚至带着点危险的边缘试探。波帕莱托很少给哈利念这些文章,通常只是瞥一眼标题就轻描淡写地说:“塞巴斯写的东西,对你来说还太早了,小家伙,有点危险。”
哈利最喜欢的还是跟着波帕莱托去霍格莫德的日子。每天清晨,他会享用一顿由塞巴斯蒂安主厨(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厨艺终于稳定在“能吃”且偶尔有惊喜的水平)、波帕莱托监督的早餐。餐后,他会习惯性地给塞巴斯蒂安一个紧紧的拥抱。这个习惯源于他刚来时感受到的温暖,他一直奇怪为什么塞巴斯蒂安和波帕莱托之间似乎没有这种亲昵的肢体接触。有一次他天真地问出口,塞巴斯蒂安居然罕见地红了耳根,含糊地嘟囔着“大人的事小孩别管”,然后把他轻轻推出了书房。这让哈利更困惑了,但也没再追问。
在店里,波帕莱托不会让哈利干重活,通常是帮忙整理货架、擦拭瓶罐,或者给一些颜色鲜艳的魔药贴上标签。哈利做完这些,就迎来了自由时间。他总爱先去丽痕书店,贪婪地翻阅那些他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的魔法书籍,想象着自己拥有魔杖后的日子。接着,他会跑到扫帚店橱窗外,对着最新款的光轮系列流连忘返(家里两位大人对魁地奇都兴趣缺缺,塞巴斯蒂安觉得浪费时间,波帕莱托则更关注扫帚的实用性和附魔潜力)。然后,他会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在奥利凡德魔杖店门口驻足片刻,幻想自己挑选魔杖的场景——虽然塞巴斯蒂安那根旧魔杖他用起来意外地顺手。
霍格莫德的店主们几乎都认识这个被“萨鲁先生”和“莫兰西尔先生”收养的、头发总是被发带束住遮住额头的安静男孩(波帕莱托的谨慎:莫兰西尔这个姓氏在近代魔法史课本上赫然在列,作为百年前平定妖精叛乱的关键人物之一;而哈利·波特这个名字更是禁忌)。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路过时总会笑着打招呼,糖果店的老板娘会塞给他一把滋滋蜜蜂糖,三把扫帚的罗斯默塔女士有时也会给他一小杯不含酒精的黄油啤酒。哈利还会跑去北霍格莫德,找一家成衣店老板的儿子玩一会儿,骑着对方的儿童扫帚在院子低空转几圈。最后,他会踩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回响药剂”,等波帕莱托关店,两人一起回家。通常,塞巴斯蒂安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等着他们。
**第四部分:非常规教育**
波帕莱托在安顿下来后不久,就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翻看近代魔法史、预言家日报旧刊以及与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闲聊”)彻底弄清了哈利的身份——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塞巴斯蒂安时,后者碧绿的眼睛里瞬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那个‘神秘人’?”塞巴斯蒂安皱紧眉头,“报纸上把他描述得跟梅林再世一样可怕,虽然可能有不少夸张成分,但空穴不来风。他肯定还会回来找哈利。” 塞巴斯蒂安骨子里对危险有着敏锐的嗅觉,更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保护欲,尤其对被他纳入羽翼之下的人。
于是,在哈利六岁那年,一次魔力暴动意外掀翻了半个客厅后,塞巴斯蒂安的教学计划正式启动,且目标明确得近乎冷酷:对抗黑魔王。
塞巴斯蒂安·萨鲁和波帕莱托·莫兰西尔,一个曾为拯救至亲而深入黑魔法最终弑亲,一个则拥有极其灵活的道德底线且对古代魔法(其威力往往不逊于黑魔法)运用自如。他们对于魔法力量的认知,早已超越了普通巫师对“黑魔法”、“白魔法”的简单二元划分。力量就是力量,关键在于使用者和目的。因此,在他们的观念里,让哈利学习强大的魔法以自保,是绝对必要且天经地义的,无论这些魔法在现行法律下被冠以何种名目。
哈利的整个魔法基础教育体系,就这样被两位监护人极其“务实”地构建起来。他最早熟练运用的咒语,既不是“荧光闪烁”,也不是“漂浮咒”,而是**钻心剜骨**。
“动作要小,手腕发力,像这样,”塞巴斯蒂安在自家后院的空地上,用魔杖精准地指向一只被束缚咒定住的、黏糊糊的鼻涕虫(哈利最讨厌的生物之一)。一道刺目的红光闪过,鼻涕虫瞬间剧烈地、无声地扭曲抽搐起来。“咒语短促有力,目标明确。对付那些想伤害你的人,犹豫一秒都可能致命。” 塞巴斯蒂安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讲解如何切菜,碧绿的眼眸里只有专注的教学。
哈利看着鼻涕虫的痛苦挣扎,小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于专注的学习状态。在他幼小的认知里,魔法就是塞巴斯蒂安和波帕莱托教给他的这些东西——强大、直接、用来对付坏东西的。既然钻心剜骨能让他最讨厌的鼻涕虫这么痛苦,那用来对付坏人(比如像德思礼一家那样的,或者报纸上说的那个神秘人的手下)肯定很有效。他模仿着塞巴斯蒂安的动作,小小的手腕挥动,咒语虽然微弱,但精准地命中了另一只鼻涕虫,看着它同样抽搐起来,哈利甚至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波帕莱托在一旁抱臂观看,琥珀色的眼睛里带着审视和评估。当哈利成功施放咒语后,他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塞巴斯,动作要点抓得很准。哈利,记住这种魔力引导的感觉。” 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这仅仅是开始。
闲暇时,塞巴斯蒂安和波帕莱托会轮流带着哈利进行“实地教学”。他们深入废弃的巫师宅邸探索隐藏的密室(通常伴随着阴尸的袭击),翻越布满巨大蜘蛛的洞穴(练习障碍咒和火焰熊熊的绝佳场所),甚至清理一些被黑暗生物占据的古老墓穴(学习守护神咒的实战环境?虽然哈利还没掌握)。哈利小小的身影经常被一个坚固的铁甲咒笼罩着,站在相对安全的角落。他目睹着咒语的光芒在黑暗中激烈碰撞,听着骨头碎裂的闷响和黑暗生物的嘶嚎,同时耳边还清晰地传来塞巴斯蒂安或波帕莱托冷静的实时讲解:
“注意看,波帕刚才那个‘霹雳爆炸’角度很刁钻,直接瓦解了阴尸的集群冲锋…哈利,记住,面对数量优势,分割战场是关键。”
“塞巴斯用‘粉身碎骨’对付巨蛛的甲壳效果不佳,换成‘神锋无影’…对,就是这样!切割类咒语对这类外壳生物更有效。哈利,记下弱点。”
“那个阴尸扑过来的时候,不要慌,‘统统石化’可以争取时间,或者像这样,‘障碍重重’把它推开,给自己创造施法空间…”
血液飞溅,尸块横飞的环境,成了哈利学习“如何使用魔法”的常态课堂。他的所有关于魔法的基本概念、战斗本能、甚至对生死的认知,都深深地烙印上了塞巴斯蒂安和波帕莱托的印记。他学会了冷静地观察战场,分析敌人的弱点,选择最有效的咒语。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这就是他所知道的、属于他的两位监护人的魔法世界——强大、实用、带着一丝为达目的不拘小节的冷酷。
当霍格沃茨的猫头鹰将在几年后带来录取通知书时,这所古老的魔法学校将要迎接的,将是一个与预言中截然不同的“大难不死的男孩”。一个被两位来自百年前的、道德观独特的强大巫师,用最“非常规”的方式亲手培养出来的,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