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小儿习作” ...

  •   参加茶话会的一大早,杨金穗就陷入了沉思。
      她把自己最近最常穿的衣服一件件从柜子里掏出来,铺到床上,然后玩上装下装连连看的游戏。
      在学校的时候,到了冬天,杨金穗一般都是穿对襟棉袄和伞裙配羊毛长袜,外面有时候还会配毛织斗篷。
      因为并不常在外面待着,这么穿就很够用了。
      放假之后,杨金穗在家都是穿从老家带来的土棉袄的,虽然不好看,但是真的很暖和,在院子里随便逛一逛,一点都不冷。
      但是,要去参加茶话会,杨金穗就有些犯难了。
      穿女学生款式的对襟棉布棉袄配伞裙,显得学生气太重了,不太职业,这毕竟算是半个职业聚会。
      而穿老家带来的土棉袄,又有点不像读书人。
      纠结这么半天,其实杨金穗就一个想法,那就是,目前这些衣服都不适合出席重要场合啦,她需要穿新衣服!!
      小枣正趴在炕桌上看《中国女报》上连载的《看护学教程》,算是提前对转过年来的课程进行一下预习。
      她就听着杨金穗对着在炕上摊开的数套衣服左一个右一个地挑毛病,好像很苦恼的样子,她觉得自己明白了些什么,试探地开口:
      “不然穿你前两天刚买的那套衣服?准备过年穿的那个。”
      “小枣姐你懂我!”
      新衣服买回来就是穿的嘛,杨金穗对衣服的态度,和对新零食一样,是不允许它们被放在柜子里孤独地等待临幸的,一定要第一时间让它们感受到自己的宠爱——这大概就是皇帝命吧。
      杨金穗今年新买的过年衣服,是一件有毛领的长袖羊绒旗袍。
      并不像现代影视剧里那么修身,反而比较宽松,里面套件内衬衬裤都是轻轻松松的。
      颜色是藕粉色,有花枝和鸟雀的暗纹,这是杨金穗一眼就看中的布料,觉得很清新,很适合这个光秃秃的冬天,当然也比较贵了。
      此外,还有一件斗篷,斗篷倒是很简单,纯灰紫色,因为不容易脏。
      其实此时直筒长款呢子大衣正是流行时,从西方国家传来的穿法,是单排扣呢子大衣内搭彼得潘领衬衣,再加长款百褶裙,很时髦。
      但对杨金穗来说,还是旗袍配斗篷更特别一点,毕竟没穿过嘛。
      也就是过年时资深老裁缝那里排队的人太多,不是老主顾根本抢不到年前那批订单,否则杨金穗非要找此时这些手艺大师们定做一些汉服穿穿。
      杨金穗穿好衣服,又往脸上手上涂了雪花膏,用以抵御寒风的侵袭。
      化妆是没有的,她觉得太早开始化妆对皮肤不是很好,而且此时的化妆品,即使是被誉为高端货的外国化妆品,其实成分也很存疑,还是少用点吧。
      “好看,金穗这一身穿出来,像个大女孩了。”李大花欣赏地看着小姑子的新造型,觉得自己以后或许也可以整这么一身儿,挺好看的。
      就是……李大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腰,她不胖,这个年代普通人家很少有长得胖的人。
      但作为生育过三个孩子的人,李大花的腰际难免有点肉乎乎的。
      不过减肥是不可能减肥的,好不容易吃进去的好东西,哪能随便就减掉。
      到时候,只能让裁缝做衣服的时候,在腰这里放宽一点了。
      杨金穗拿了小包就要走,因为是去连家,她自觉是挺安全的,而且也不好总让大侄子做跟随兽,毕竟大小伙子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不是,所以这次她是自己出发的。
      好在,连莲是派了家里的车来接的,省得杨地主他们再送她了。
      连家的宅子坐落在东总布胡同,这是此时的文化名流们聚集的地方,放后世,房价也是贵到离谱的那种。
      这群狗大户们……杨金穗有点仇富地想,自家在这里即使是租房,都只能租偏外的位置,虽然在后世也算是几环以内了,而连家所在的位置,在什么时空,都属于核心城区。
      更不要提,连家这处宅子,光从门外看,就觉得不会太小了,两扇大铜门,门外的道路上已经停了车,有汽车,黄包车,还有一辆自行车——
      这个天气骑自行车的人,有钱,潇洒,也很抗冻了,不知是个何方人物?杨金穗不免生出了几分好奇。
      连莲正在门外等她,穿着比较日常的小袄,还要调侃杨金穗一句,“呦,今天怎么穿得这么像个大姑娘?我记得我上次见你,你还是一副高小学生的装扮呢。”
      “要来见各位前辈,总不能显得我太乳臭未干了吧。本就因文字稚拙被诟病,我再穿得太年幼,怕是更要给前辈们留下‘小儿习作’的印象了。”
      “小儿习作”,这是某位文人给杨金穗的评价,而这位文人,也是连尹和林芳许的好友,这次也会来参加茶话会。
      “哈哈哈哈,周叔父如果知道,你不仅写小儿习作,还很擅长小儿记仇,怕是要笑话你了。”
      “连姐姐,你这可是冤枉我了,我可没有记仇,只是聊以自嘲罢了。周先生的评价很中肯,事实上,我也一直为我的文笔而苦恼呢。”
      连莲拉着杨金穗的手往里走,给她加油打气,“其实我挺喜欢你的风格的,看起来很爽快,一气呵成。悄悄和你说,周叔父他们的文字,好是好矣,但就是晦涩,看一篇小文,我还得翻书架。”
      读起来爽快,一气呵成,这不就是网文的特点嘛,就是让读者舒舒服服不带脑子地沉浸剧情中,而不是读着读着,发现有个典故看不懂,开始查资料。
      而对文学有追求的人,从此时到百年后,其实都不太看得起这种写法。
      但杨金穗没什么所谓,对于身是客,甚至是雾非雾这两个笔名,她的定位就是写这种小说,能挣钱,看得开心,写得舒服,再加一点正能量,就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业作品啦。
      连家前院有好几株的树木,有两株又高又壮,叶子已经完全没了,树枝也干干巴巴的,但上面还挂着零星的黄色果子,这是柿子树。
      “这柿子好吃吗?”杨金穗问。
      “目前还不怎么好吃,如果好吃早就打下来了,怎么可能还让它们在上面吊着。不过过冬后就会好吃了,到时候我送你几个尝尝。”
      穿过前院,又走入一段挂着棉布帘保暖的甬道,甬道里光线有些暗,还有啾啾的鸟鸣声。
      杨金穗抬头,发现甬道两侧还挂着数个鸟笼,“咪咪咪,不对,叽叽?啾啾?连姐,我要怎么和它们打招呼?”
      连莲忍不住笑,“你嘬嘬两声就好,这是我们给它们喂食时的呼喊,它们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啦。呐,这里有鸟食。”
      杨金穗逗了一下鸟,其中有一只还会说话,“主儿吉祥~主儿吉祥~”地喊着。
      “嗬,这还是个小封建”....
      “余孽”两个字被吞回去了,连带着下一句“大清亡了没通知您啊”也吞回去了。
      没办法,此时大骂一句“封建余孽”,能扫射全国一多半的人口,打击面太大了。
      至于大清亡了,那就更是地狱笑话的级别了。
      虽然大清跪得容易,亡得痛快,但是还是很有一批人为此痛苦。
      当然,他们未必都是什么遗老遗少,其中很有一部分,是面对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家,找不到什么出路,又眼看一部分人无限谄媚西洋,于是走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怀念早就该死掉的封建帝制和封建王朝。
      杨金穗不认同这种理念,但也愿意保持基本的尊重,那就是暂时只在心里嘲笑大清。
      “这只鸟儿,据说还真是宫里出来的呢。不过主子们都四散了,会说话的鸟儿,自然也没人愿意好吃好喝地养着了,就被人带出来卖了。”
      这话杨金穗还是有点信的,一般人家也不会教小鸟说这样的话呀,不都是说“你好”“起床啦”之类的么。
      “这可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呀。嗯,这是我们的幸运,放之前,我们哪能见到宫里的鸟啊。等以后,我们说不定还能见到宫里的房子呢,”
      “你们写字的人感慨是真的多呀,一只鸟,还能让你想这么多。你要是真想多见见宫里的鸟,那以后常来,现在我们还是先去茶话会那边吧,我爸爸妈妈已经在那了。”
      “好,不过我不用先去给连祖母他们打个招呼吗。”
      “不必不必,祖母他们不住这里啦,这里主要就是我父母来做一些创作,或者开茶话会之类,没有其余长辈在。”
      哼╭(╯^╰)╮杨金穗觉得刚刚被自己压下去的仇富之火几乎又要冒上来啦。
      穿过长廊,杨金穗也不知道是怎么走的,反正随着连莲左拐右拐,就到了一处院落,屋里已经有交谈的声音,还有下人在门里门外地穿梭着,上着茶点和茶水。
      杨金穗有点紧张,她知道这是架空的世界,并没有那些贯穿了她语文课本的大师们的存在。
      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忽然误入民国文人们的集会,要参与他们那些或先锋或深刻的讨论,她还是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生怕这借着先知便利获得的成绩和荣誉,会在这丑媳妇见公婆式的审视中,被拆穿伪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入v前应该就是随榜更模式,没特殊情况的话,下午七点更新。如果对文名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大家多提。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