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李无染伸展了两下自己的手,又跑出去拿了手机回来拍了一小段视频。
还挺好看的。
他都没想过自己还有做手模的潜力。
现在还剩下的问题就是视频发出去以后会不会有人说什么“看他手相就不是个能吃这碗饭的,他就是骗你们的”这种类似的东西。
在李无染浅显的了解里,这行里这种喜欢踩人上位的是真不少。他这种毫无准备的纯“骗子”论道当然是论不过人家有组织有师承的真“骗子”了。那最好能在物理手段上下些功夫。
比如,选一个用来“指指点点”的“灵物”或者注意一下手法,总之,不把手心露出来还要做的很自然非常有必要。
记下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李无染又去找哪有卖塔罗牌的,这东西是算玩具还是出版物啊?
这些up确实会分享在用的都是什么牌,但李无染照着名字去搜,要么海淘要么二手。
有点糟糕。
李无染放弃了自己的高级检索能力,直接搜了一个塔罗牌购买分享看了起来。这种一看就知道要被坑的视频放以前他都懒得多给一个眼神。
但是,他现在只是需要在后天前拿到一套附带牌意解读的不会被鉴定盗版的塔罗就够了。
坑就坑。
这东西居然还分了三类,甚至可能不止三种。
李无染暂停了视频在桌面上建了一个新的txt往里面敲关键词。虽然现在还不理解都是点什么东西,但以后总会有用的。
李无染接着往后放视频。
他都要对做这种分享的up改观了,这位up居然还会介绍适合纯新手没学过只想算着玩的牌。
他记下了。
哦,还有必买的韦特。
李无染托着下巴看这位up介绍那些在他看起来花花绿绿根本没什么相似性的牌,他其实只是想知道有哪些店铺卖这玩意,最好是当天发货,发货地还离他不远的。
李无染顺着另外一个店铺推荐视频的评论区建议改着关键词去找了几家卖正版的店。
这东西居然这么贵的吗?
也不知道这东西几百的价格买的是画师的工作成果还是什么“链接许可”。
李无染选了一家同城的店铺,下单了一个最便宜的百年韦特。
跟那些一百大几二三百的比起来,才六十多的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牌面图画的知识产权已经进公共库了。
也不知道这种基础牌能糊弄到几个人。
李无染放下手机接着去找基础教学视频了,这东西看起来就是没有说明书的样子,找牌意解读估计要自力更生一下子了。
希望不是只有视频能看。
在李无染抽空把七十八张牌的解读都整理好的时候下单的塔罗牌都已经到手了。
李无染根本没去学什么占卜的手法,他也根本就没打算占卜。先不说是不是擦边踩线的问题,光是那种完播率基本就没有的视频就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
搞一套塔罗牌确实是因为他就想吸引这个圈子的目标人群,但那种有主题抽牌的视频只能吸引到有着强烈的目的看完就走的人,基本不会吸引到能沟通交流的活人的。
李无染是对照着解读表选好牌摆在桌上以后才开始第一次录制的。
他录制的依然是“传讯”。只不过伪装成了塔罗牌的漫游信息传讯而已。
不过,果然还是实践才能出真知啊。
李无染看自己刚录好的视频看的呲牙咧嘴的。
不知道为什么用手机录视频就有的气声、不干净的气口和黏黏糊糊的口水音听起来真的很恶心。
念台词还真是个需要练习的技能。
又试了几次,吐字不清还真不是两三下能解决的。而且李无染又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这一个跟电竞椅配套的炫酷的黑色亮面电脑桌,在一些巧合的时候,可以非常完整地照出来他那张帅脸。
绝。
李无染去找了一件最便宜的棉麻质地的衣服铺在桌子上当底布又拍了一次。
好廉价。
完全是那种天桥底下十块钱一卦的路边摊的感觉。
李无染又看了两遍视频,自信地认为就是光线的问题。
拉上遮光的窗帘,打上暖光灯,李无染又拍了一次。
好了一点,但不多。
这回像是那种街边十元店里专坑恋爱脑的占卜摊。
李无染放弃了接着祸害自己的衣服,把拍摄地改到了他卧室落地窗边的茶桌上。
把那套牌背面朝上放在左上角,在画面里只漏一个斜放的小角,再把六张牌分两行整齐摆在桌面上。靠着透过纱帘的柔和的阳光再加上看起来就很有质感的实木桌,这回的视频总算拍出那种高级感的味了。
不过他妈特意放这的实木矮桌本来也很有质感,半梦半醒踢上去的时候尤其有质感。
台词功底的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李无染又试了一下通过一张一张翻开牌面来控制视频节奏。
看起来真的很好。
他居然还有当导演的天赋呢?
李无染带着那套牌和手机回了游戏房,接下来就是剪视频了。
把每张牌对应的“传讯”内容做成容易看见又没那么容易看清的字幕放在每次翻牌后的空挡里,然后放大一下视频原本的背景音,再配上一个微风吹过植物的白噪音。
在卡牌磕碰桌面、衣服的布料摩擦和一点点风声里随着每一张牌被翻开一点点出现几行字幕。
没问题。看起来很舒服。
然后就是结尾了。
最后一张牌翻开字幕出现,然后就直接黑屏好像有点怪。
需要写结语吗?
李无染左手的大拇指根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盯着视频思考着,右手食指尖无知觉地点了下桌子。
嗯。
嗯?
李无染看着右手又敲了一次桌子。
好像能用。
他活动了一下肩膀,带着手机和牌回去茶桌上重新拍摄。
每一种东西的存在果然都是有道理的,比如拍摄计划,再比如分镜。
李无染重新拍了五回才拍出来第一次那种恰到好处的节奏。当然,他没忘加上那个先抬腕然后右手食指轻点桌面的结尾。
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