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倾国色(5) ...
-
于是,一刻钟后,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踢踢踏踏的便往仁寿殿正殿去了。而在两人身后,则跟着无精打采的长康大王。
在要不要去聆听佛法讲座一事上,长康大王显然是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的。
都是熟门熟路的,不一会儿,三人便两前一后的到了正殿。
大殿正中摆放两个锦榻,段太后和段皇后于上端坐,段太后居中,段皇后偏左,十余名宫女侍立两旁。
殿前设立两个独坐榻,太子慕贤和另一个面容清俊、风采卓然的年轻男子分别跪坐这左右两个独坐榻上。
这就是南楚使臣陈楷之啊!
褒衣博带,头戴小冠,风度翩翩,神色从容,而且他还在讲解佛经。此情此景,他不是陈楷之陈卓然还能是谁?
看到俩小姐妹手拉手的走了进来,太子慕贤先是眉头一皱,但随即便舒展了开来。脸上也多了些无可奈何的宠溺。
至于段太后,则毫不意外的流露出慈爱的笑容,十分自然的展开双臂,迎接两个小家伙的到来。
段徽兰嘻嘻一笑,拉着萧瑶音就跑了过去。萧瑶音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顺从的坐到段太后的怀中。而段徽兰则早就扑进了姑姑的怀里。
剩下一个慕泽大王,他左右瞅了瞅,伸手招了招内侍,在太子身旁又摆了个独坐榻,然后无视太子大哥的严肃目光,大模大样的坐了下来。
亲昵的摩挲了一下怀中的小女孩,段太后才抬起头歉意的对端坐榻上、神色无异的南楚使臣道:“让陈卿见笑了。”
陈楷之微微一笑道:“天伦之乐,自然之理,太后言重了。”说到这里,他略有迟疑,但还是朝着太后怀中的小姑娘,两手拱合,俯头到手,行一“空首”礼——
“微臣见过殿下。”
瑶音微微一愣,这才想起,自己这个南燕的长宁郡主,从血统上讲还是楚国宗室。
所以,楚国臣子见了楚国宗室贵女,拜上一拜,好像也对?
不过他是怎么认出自己的?自己脸上可没写字呢。
瑶音不自在的别过身——她是来看戏的,不是来让人看戏的啊——瑶音算不上有急智之人,此时此刻,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稍愣了片刻,她才轻声道:“陈卿免礼,不必如此。”
一直旁观的段太后这个时候才轻轻一笑,温声道:“还请陈卿继续。”
陈楷之讲解的是《人本欲生经》,是东汉末年安世高所译,安世高是中东两河流域的安息国王子,后出家为僧,游历诸国,后来到华夏,取汉名安世高。其所译经文晦涩艰深,一般人很难读懂。南朝已故的道安大师曾为此经作过注解。陈楷之现在手持的经卷就是道安大师《人本欲生经注》。
瑶音已经发现,这个时代的佛教才刚刚在中国散播,虽然信徒数量已颇为可观,但佛学的深度精度却还差得远。就像经文,因为还没有出现法显、玄奘这样的取经译经大师,中土流传的佛经并不是很多。因此即便晦涩难懂,《人本欲生经》依然是很拿得出手的好经文。
号称“江左四骏”的陈楷之的确是才华横溢,明明是正经学儒出身,却对佛道两家经典都如数家珍,如此晦涩难懂的经文,被他讲解的深入浅出,又旁征博引,又举证那些因果报应、福报劝惩的故事。本就信奉佛法的段太后听得不断点头,看上去很是信服。
瑶音“两世为人”,都对佛法这种东西不甚了了,也不感兴趣。至于因果报应之类的,那不科学啊。
不过,她如今这种情况,也确实不像是科学能解释得清楚的。但哪怕论玄学,她也更信道家的好吧。
当然,作为小淑女一枚,当个好听众这种修养她还是有的。
无聊中,观察起众人来。
皇太后肃然端坐,自然是听得入迷。
萧瑶音大为佩服,但也觉得正常。
佛教这种可以获得心灵慰藉和寄托的东西,本来就是中老年妇女的“最爱”。
皇后娘娘据说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看她那温柔而又妩媚的眼神,似乎对这个讲解经义的人更感兴趣些,虽然表面上她的坐姿还很端庄。
这一点,姑侄俩倒是难得的相似。
段徽兰自进来后眼睛就没有离开过陈楷之身上一秒钟。看她那迷离中仿佛能够拉丝的眼神,瑶音猜测她的世界此刻已全是粉色。
不过——这位南楚使臣的确是帅啊!
听说他出身南朝三等士族的颍川陈氏,今年二十一岁,善书法,工画艺,善鼓琴,通剑术,且精研儒、玄、法、道、佛五家学问,通数术,擅理财,年纪轻轻已经是从四品的鸿胪寺少卿(如果考虑他的家世只是三等士族,就更是不易)。是楚国年轻一代中第一流的人物。
段徽兰会对他有好感,瑶音一点儿也不奇怪。
只不过,若是谈婚论嫁,两人之间显然没什么希望。
一来这是跨国恋,二来是单相思,三来陈使臣过不了几天就要回国。四来即使日后政治联姻,皇后娘家的嫡女,其联姻对象也多半是燕国贵族,陈家即便是世家大族,与此也是无缘的,何况还不是。所以无论怎么看,段徽兰都是要失望的。
不过看样子小姑娘还有些懵懂,与其说是爱恋但不如说是在追星,瑶音又觉得自己可能联想的有点远。
她又将目光移向右方。
新加入的慕泽大王难得的保持了端庄的礼仪,但看他那四处乱转的眼珠子就知道此君和她一样,处于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中。而且,正无所事事的他很容易的就注意到自己的注视,还很狗腿的朝她笑了笑,而且情绪兴奋,似乎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讲是一件很让他激动的事情。
大概觉得找到同盟了吧。瑶音一边腹诽一边果断扭头。她可不想让别人以为自己与那个蠢货是一国的——虽然可能根本就没人注意。
瑶音接着将视线投向与陈楷之对面而坐的太子殿下身上。
太子殿下慕贤,今年刚及弱冠,是当今天子唯一的嫡子,至于头上的太子头衔,则已经戴了整整十年了。
慕氏皇族,少有皮相差的,慕贤太子也不例外。而且,十年储君生涯的历练,更让他俊美之余多了几分尊贵之气。此刻他端坐榻上,微带笑容,看向陈楷之的目光充满了激赏。
早就听说太子殿下是个文质彬彬的好青年,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啊。
燕太子贤,崇汉学,好佛儒,天资仁厚,宾礼大臣,这样的儒雅君子,能当一个好皇帝吗?瑶音心中还是有点小疑虑的。
说心里话,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甚至哪怕是一个王朝的下坡阶段,只要这个王朝还是大一统局面,她都不会闲得去操这份心的,因为这位皇帝再怎么迂腐、再怎么文弱,再怎么治国无术,都影响不到她这个郡主坐享荣华富贵。说句自私的话,只要不影响她过的小日子,谁是皇帝又与她何干?甚至一个仁厚的君主,还是她这样的“肉食者”的福气呢。
可问题是,现在不是大一统时代,而是个战火纷飞的乱世啊。
一个喜文厌武的皇帝,在太平年代自然是没问题的。可在乱世恐怕是不成的吧。身为太子,不是不可以喜欢文学,不是不可以推崇文治,但起码你得知道一些兵事吧?起码你得明白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吧?
可惜我们的太子殿下是真心热爱圣贤之道,真心不喜欢武事,真心觉得武夫粗鄙。最最关键的是,他真心认为只要与邻友善,天下诸国是可以和平友好相处下去的。
……这样的思想,以前的小瑶音不懂,也没什么感觉,但现在的瑶音真心是槽多无口、无话可说。
热爱和平当然是很好的,宽厚仁爱当然也是很好的,但真的合乎时宜吗……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而就连她这个小女生都知道,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大一统思想,就没有分裂时代长久存在的可能。以为中国可以和欧陆那样各国打打和和长期共存简直就是脑子生锈了。
这年头,大家都想着你吞并我,我灭掉你。暂时的和平不过是为了下次战争蓄力罢了。这种大环境下,一个厌恶兵事、喜好佛儒的“仁君”,对南燕来说,究竟是福是祸?瑶音也有些茫然了。
唉,为什么要让自己穿越到乱世呢?想到这里,瑶音就有些意兴阑珊。
本来是观察一下大家都在做什么,但因为看到太子那副推崇激赏的模样,瑶音就不由自主的思维发散,越散越远——走神了。
不过,拜后世的上课经验所赐,瑶音早就锻炼出上课或开会期间走神而不被发现的“绝技”。此刻依偎在太后怀中的她,依旧是一副乖乖的模样。除非仔细观察她那没有焦点的眼神,否则还真不易看出她正在神游天外。
不知过了多久,“佛学讲座”终于结束了。
在皇太后、皇后的礼送下,陈使臣由太子亲自陪同,优雅而从容的离开。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瑶音总感觉这位陈使臣离开时,好像似有意似无意的又看了她一眼。
应该是错觉吧?
不过管它呢,反正自己与此人也不会有什么交际。这么一想,瑶音就把这事儿丢开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