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07 ...

  •   一个时辰过去了,到了休息时间,宣宝儿她们端着茶点进到偏殿,小皇帝正坐在里面。

      授课先生有单独的歇息地方。

      三个宣宝儿没见过的太监和冯保在一旁候着,桌子上面堆了厚厚一摞奏折。

      其中领头太监开口:“万岁爷,几位阁老已经进行了票拟,请您朱批。”

      小皇帝朱翊钧点头,问道:“高阁老告了病假,可派太医过去瞧了?”

      领头太监说:“太医院周太医已经去看过了,说高阁老心火旺,中了热毒,用了药,歇息几日,很快便可康复。”

      【太医?啊,我想起来了!李时珍好像也是这个时期的,不知道他在不在太医院,有没有机会见到他?】

      李时珍?
      小皇帝拿奏折的手一顿,他回头看了眼站在他身后的孙海。

      孙海眨了眨眼。

      孙海知道小皇帝将宣宝儿调进乾清宫时便猜测缘由。

      其他人或许以为是小皇帝一时兴致所致,宣宝儿撞了大运,可他想得更多。

      于是,他以试探的方式,将他能够听到宣宝儿心声之事透露给了小皇帝。

      小皇帝很高兴,更看中孙海了,嘱咐他此事不可对外人泄露,并让他一直跟在自己身边。

      宣宝儿提到李时珍,小皇帝一时没想起来,孙海却对李时珍印象深刻,眨了眨眼以示确有其人。

      【哦,我又想起来了。李时珍因劝谏嘉靖帝不要沉迷丹药,嘉靖帝不听,他怒而辞职了。】

      孙海再眨眼。

      冯保面带不善看了眼孙海。
      他一定要告诉李贵妃,孙海引诱万岁爷嬉闹玩耍、不务正业!

      【狗东西!有眼不识泰山!他可是医圣啊!医圣啊!世界级大师地位!现在说不定在哪座山采药为撰写《本草纲目》做准备呢。】

      小皇帝记住了李时珍,他是神医。

      很快,小皇帝拿起最上面一本奏折,宣宝儿站得远看不清上面的字,但至少可以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字。

      他直接翻到最后面,上面有文渊阁大学士的票拟。

      领头太监看了眼小皇帝手中奏折,开口道:“钦天监监正周千峰上奏,近日夜观天象,发现天象隐隐有异,请陛下准许他去帝陵监测。”

      小皇帝点头。

      冯保上前,提笔准备朱批。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批红”大权,难怪冯保如此神气!】

      小皇帝一顿,示意冯保把笔给自己,冯保双手递出,小皇帝写下“准奏”。

      领头太监拿起一旁的玉玺,直接递给小皇帝。

      【啧啧,这老太监真有眼力劲儿!看出小皇帝要亲力亲为了。】

      小皇帝朱翊钧抬头,看向宣宝儿,“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其他四人是司礼监执笔。”

      冯保等人看向宣宝儿。

      冯保在奉先殿见过这小宫女,知道他入了小皇帝眼。

      只是一个小小宫女,进宫才一年,无权无势,冯保还不放在眼里。

      领头太监似这才注意到候在一旁等候差遣的宫女,笑着道:“这位便是宣宝儿姑娘吧?

      宣宝儿不意外她知道自己名字,屈身行礼:“正是奴婢,见过孟公公。”

      孟冲回礼。

      小皇帝见宣宝儿没再盯着谁看,继续拿起奏折,孟冲依旧将奏折内容简明扼要解释给小皇帝听。

      小皇帝听不懂的地方便让孟冲解释清楚。

      政务琐碎,宣宝儿听得头脑发昏,神情涣散,很快就不感兴趣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小皇帝起身更衣,其实就是去上厕所,然后去书房继续上课了。

      宣宝儿一上午什么辛苦活都没干,已然觉得十分辛苦。

      一想到小皇帝小小年纪,从早上五点起床直到午膳时连轴转了一上午,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

      下午小皇帝不必再去文华殿上课,但也不可能玩耍。

      宣宝儿亲眼目睹他午休起床,先练习了一个时辰书法,然后将今日学的知识背诵下来,然后温习明日要学的知识。

      宣宝儿叹为观止,太自律了!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这样一个努力的小孩将来成了一个摆烂王啊?!】

      直到傍晚,小皇帝才能喘息片刻,宣宝儿跟着松了一口气。

      【这刻苦学习程度,跟我高三时不相上下。真厉害!】

      小皇帝听到了宣宝儿心声,被夸得眉眼弯弯,嘴角上扬。

      宫里宫外没人会如此直白夸奖他,先生和母妃怕他骄傲,放松学业,只会说他还做得远远不够。

      宫人们不敢夸奖,会被冯保冠上谄媚之名,赶出自己身边。

      又想起宣宝儿说他未来会变成大懒汉,懈怠朝政,他收起笑容,“宝儿姐姐,你说朕能当一个好皇帝吗?”

      【啊!为什么突然问我这个要命的问题?我要怎么回答?难道实话实话,说你曾经努力过,但失败了,然后直接摆烂了?】

      宣宝儿:“……”

      【还是说:陛下肯定可以。】

      不擅长撒谎的宣宝儿很是为难。

      小孩子比较固执,小皇帝朱翊钧也不例外,他明明听见了宣宝儿的心声,但还是不死心,紧紧盯着宣宝儿,等她回答。

      被小皇帝一脸认真看得心虚,宣宝儿大着胆子说:“陛下,当一个好皇帝很难。”

      “朕知道。”

      小皇帝没生气,宣宝儿继续说:“首先,什么样才算‘好’,您有自己判断吗?其次,这样的‘好’您愿意一直坚持吗?”

      【妈呀,这要是被人知道了,会被砍头的吧?】

      忽略宣宝儿心声,小皇帝回答:“敬重天道,效法祖宗,习孔孟之道,克俭勤勉,修身养性,还不算好吗?”

      小皇帝这么严肃,宣宝儿也不好不认真对待,反问:“是这样吗,陛下?先不说别的,您有没有听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自然听过。这是告诉朕要每日躬身自省。”

      宣宝儿:……

      “有什么不对吗?”

      “自省当然要自省,但最重要不是除旧更新吗?”宣宝儿以前学《牡丹亭》,以为里面夫子将《关雎》解释为后妃贤达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小皇帝也学了个瘸腿的知识。

      【傻孩子,你被别人忽悠瘸了啊!什么都学,独独没有帝王霸术,你会成为一只HelloKitty的。】

      小皇帝朱翊钧不明白宣宝儿的意思,一脸茫然看着她。

      宣宝儿自己也只是个高中生,也从未当过皇帝,甚至连个企业主管都没有当过,哪里知道怎么做皇帝,吐槽的内容无非是看过史学家评价,拾人牙慧。

      见小皇帝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她强行从脑海里挖掘办法,还真给她找到了可行的办法,于是说:“曾经有一位很厉害的人曾说过,想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必然要多读史书。”

      “朕在学,先生教。”小皇帝不满她这个回答,觉得她在敷衍自己,板着一张小脸说。

      有点可爱,宣宝儿实在怕不起来:“还不够,您要好好揣摩其中深意。”

      宣宝儿上过学,自然知道文科中历史的道道,不同人不同朝代不同立场记录同一件事都不一样,作为皇帝从中应该学的与旁人必然不一样。
      伟人就是对比着不同人记载同一段历史来思考政治的。
      她记得清楚,课本里就是拿项羽和刘邦争霸举例的。

      “陛下您想想,教你的人当过皇帝吗?”宣宝儿换了一种说法。
      太子这个职位最直接、最有效的老师应该是天子,而不是臣子,很可惜嘉靖帝这个天赋异禀的半路皇帝没好好教隆庆帝,隆庆帝更没机会好好教导万历小皇帝。

      奇葩嘉靖帝信奉道士的“二龙不相见”,一直远离自己亲儿子。

      此外,到了大明,皇权和文官集团权力之争是此消彼长,甚至不一定在同一艘船上。

      毕竟,实际上是,朱家人丢了皇位,不代表某些人丢了官位。

      小皇帝下意识摇头。

      “所有啊,陛下,您得从别的皇帝那里学,而且不要限制自己思维地学,不要看著书人如何评价,而要看前朝那些皇帝如何做,有何效果。”

      宣宝儿被自己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样子逗得想笑。

      小皇帝认真点头。

      【哈哈哈……我不会误人子弟吧?】

      小皇帝:……

      .

      离小皇帝朱翊钧登基大典还有五日,礼部事情最多。

      往常礼部尚书吕调阳会先找首辅高拱商议,但今日高拱告了病假,他只好先找张居正。

      张居正一整日心事重重,独自一人坐在案几前发呆。

      吕调阳暗自思索,猜想他是因为未能将高拱驱逐出内阁而苦恼。

      文渊阁以及六部官员,大明真正权力中枢,个个人精,政治敏锐度极高,隐隐察觉张居正与高拱两虎必有一争,而他作为支持张居正一派,自然知道冯保昨日发难失败,状告高拱谋反之事不了了之。

      “张阁老,”吕调阳打断张居正沉思,“皇上登基在即,两位娘娘尊号未定,您看?”

      张居正抬眸,眼睛瞳孔一缩,深不见底。

      李贵妃已有了扶持幼子上位心思,自己要如何抉择?

      高拱为何告了病假,是早已预料吧!

      那个似乎能预测未来的小宫女将小皇帝称为亡国之君,预示着小皇帝将来大失所望。

      明知他长大后不是明君还让他继续坐在龙椅上,恐怕难以让人不多想。

      吕调阳见张居正又开始思索,并不着急,为两位娘娘选尊号的确为难。一个生母,一个嫡母。一个有实权,一个有实名。

      以高拱为首的内阁大臣认为应该按照旧历,尊陈皇后为皇太后,李贵妃为皇太妃;而以宗亲为首的部分勋贵家族认为理应尊李贵妃亦为皇太后,两宫太后同享尊荣。

      张居正一直没明确表态。

      见吕调阳还在等自己答复,张居正边展开一张信纸,边说:“这事先放一放,先将皇上登基事宜办妥。”

      写好信,张居正搁笔,等墨干透,装进信封,让人送到高拱府上。

      高拱穿着单衣,姿态懒散靠在躺椅上,将看完的信随意展开放在案几上。

      “你俩又吵架了?”高拱发妻张氏边给自己打扇子边翻白眼问。

      “谁跟他吵?”高拱鄙夷,“只会暗中出手的小人!”

      “啧啧啧,前几日到底是谁还说张太岳行谊刚方,江陵豪杰之才?你这张嘴比六月的天气还阴晴不定!”

      “去去去,你知道什么!”

      “走就走!还以为谁愿意天天瞧你一张老脸似的。”张氏起身,转身出了门,看都没多看高拱一眼。

      高拱:……

      见人真的不回头了,对着外面高声嚷道:“他说下了值就直接过来,你让人备好饭菜。”

      张氏没回声,只当没听到。

      高拱知道她听见了,将信又拿起来看了看,冷笑一声:“自作聪明!”

      下了值,张居正坐马车去高府,两刻钟便到了高府,管家直接将人带去书房。

      俩人在书房待了一个时辰,隐隐约约传来争吵声。

      张氏原本过来请俩人入席,见如此情况只得作罢。

      直到半个时辰后,俩人终于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张氏没多问,尽了主家之谊后便离开,留俩人用膳。

      “你们不知反省反而责备稚子,真真令人鄙夷。”
      两人吃开了,话多了起来,高拱冷嘲热讽。

      “老夫可没这种心思,你不要冤枉人。”张居正反驳。

      高拱含沙射影:“那人偏心幼子,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这次可让她找到机会作妖了。”

      “十根手指还有长有短,偏爱其中一个是人之常情。”张居正语气一如既往稳重。

      高拱瞪张居正。

      他与发妻张氏只有一个儿子,不像张居正儿子多,足有五个。

      张居正见高拱吹鼻子瞪眼,又说:“她不是不识大局之人,只要好好劝,总能明白利害关系。何况还有你我和宗亲国公盯着,没那么简单。”

      “最好如此!”

      李贵妃不喜高拱,高拱亦不喜李贵妃。

      但即便不喜,两人都不是那种阴毒之人,故意要置人于死地。

      当初隆庆帝沉溺女色,高拱推心置腹劝过,但隆庆帝做皇子时胆战心惊太久,一放松便放纵。

      君臣二人关系再如何亲热,总盯着人家后宫床榻,管着人家□□,实在不是为臣之道。

      一来二去,李贵妃被冯保怂恿挑拨,便误解高拱故意引隆庆帝沉溺女色,耽误朝政。

      张居正话虽如此,但心里没底,两人都知道李贵妃不好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007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