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顾监生挑人(修) ...
松风社位于徽州城外的半山坡上,这里原本是一个破旧的寺庙,被几个寒门士子修缮后,倒比正经文社多了些野趣。
顾允和白日里陪谢莹采草药时,曾远远望见这处藏在松影里的院落,当时只当是山民歇脚的地方,没曾想竟是寒门读书人的去处。
眼下离得近了,便看到这寺庙一旁放着的大大的木匾,上面用炭笔写‘松风社’三字,这三字被风霜抹去了一些痕迹,却抹不掉其中铁画银钩、挥洒自如的书生意气。
“好字。” 顾允和心里暗赞。
难怪说天下读书人多出徽州,单看这字,便知此地聚的不是俗辈。
顾允和入内,便瞧见不少读书人靠在墙上,看着中间的人用木棍在地上作诗。
中间那人,正是不久前见过的许忍寒。
顾允和好奇看他写的诗。
“长安万里风云路,不向朱门折桂游。” 顾允和轻声念出。
倒是一首好诗。
许忍寒看见有人来了,抬头看去。
许忍寒:……
“你怎么追这里来了?”他挑眉看来,“我这人说话向来只说一遍,你不……”
话未说完,就被她打断,只听她朗声道,“诸位,我是从长安来的商人,特来徽州祈福。今日偶然行至此处,见诸位才学不凡,愿资助几位文采绝佳的才子,往后赶考的盘缠、笔墨、食宿一应花销,我全包了,直到你们金榜题名。”
不少学子闻言都站起来了。
“你们怎么回事?方才还夸我诗里有骨气,转头就为几两银子动了心?” 许忍寒把木棍往地上一戳,“忘了自己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这里的书生看起来都是以许忍寒为首的,几个站起来的书生听到他说话,皆是脸色一白,讪讪地坐了回去。
“姑娘既说资助,总该有条件吧?” 角落里一个戴方巾的书生忽然开口,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警惕,“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你究竟图我们什么?”
顾允和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书生脸上,朗声道,“我所图的,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她一字一句道,“我既是为祈福而来,便是盼你们将来做了官,莫忘今日困顿滋味,多为百姓办些实事。若你们将来成了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我这资助,岂不成了助纣为虐?”
这话一出,院里又起了骚动。
方才坐下的几个书生重新直起腰,有人忍不住道,“若只是这般,那他的资助,我们受得起!”
“说得比唱的好听!” 许忍寒冷哼,“等我们受了你的钱,将来做什么官、办什么事,还由得自己?”
“许兄这话就偏了。” 先前发问的戴方巾书生站起身,对着顾允和拱手,“敢问郎君,若真要在我们之中选人资助,请问是什么挑人的法子?”
“不必写诗赋词作,” 顾允和目光扫过众人,“就写一篇《赈济之策》。徽州近年水患不断,若你们是地方官,该如何治水、如何放粮、如何安顿流民、如何防贪腐?半个时辰后,写得最实在可行的,我便资助。”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静了。
有几个书生面露难色,显然平日里专攻经义,对策论生疏;也有人眼睛亮了,比如那个戴方巾的书生,他立刻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勾画起来。
顾允和也来了兴趣,站在他旁边看。
许忍寒冷笑一声,“商人就是商人,只知盯着钱粮。”
嘴上不屑,脚步也没动,视线却不由自主飘向方巾书生落笔的地方。
顾允和没理会他,只抱臂站在方巾书生身侧。
她要的从不是只会吟风弄月的酸儒,而是能办实事的人。
赈灾一事,最见人的筋骨,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有筹谋,写下来便知。
半个时辰后,十几张写满字的草纸递到她面前。
这些大多是泛泛之谈,要么说 “开仓放粮即可”,要么空谈 “仁政爱民”,唯有三人写得格外好。
方巾书生在地上,密密麻麻列着条目:
“先查定户籍,分老弱妇孺与青壮,前者发粮,后者组织修堤,以工代赈。”
“设监粮官,需乡绅与书生共监,每日张榜公示粮数。”
连如何防止粮官克扣,都写了不少细节。虽说其中一些条目不免有些泛泛而谈,但仍可见其处事谨慎。
另有一个瘦小书生在地上画了张草图,说的是如何治水。
见顾允和看过来,他解释道,“您请看,此图仿‘分江导流’之法,于河心筑弧堤分水,左支入渠灌田,右支顺弯道排洪。弯道能消水势,如强弩遇曲木,力自缓也。我曾于乡溪试筑,汛期果见其效。”
顾允和不太懂,但觉得他说的在理,也实践过,于是点点头。
还有个一直没说话的书生,字写得歪歪扭扭,办法却最是精妙:
“最忌‘平均’,需优先救困,有家产者可赊粮,秋后还;赤贫者免粮,但需登记宗族,日后由族中作保,免生懒汉。”
“卤地经洪水淤过便长出菜苗,若挖渠引洪淤灌,必能变良田。”
顾允和看完最后一个人的,抬眼指了指最出众的那三个人,道,“就你们三位。”
“尽快去长安西市,找进宝茶馆的闻人掌柜,他会安排你们的去处。”
顾允和数出三张银票,递过去时特意道,“这钱可不是白给的。到了长安若有余力,便多帮帮穷苦人家,再想想今日写下的策论。若将来真能做官,莫让纸上的字成了空头白话。”
方头巾书生三人接过银票,齐齐躬身,“自不敢忘。”
许忍寒站在一旁,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顾允和经过他身边时,他忽然低声道,“若我也写了,你未必会选他们。”
顾允和笑了笑,没接话,抬脚出了庙门。
她离开了松风社,就顺着半山坡的小径往驿站走。
秋阳透过松枝筛下碎金般的光,脚下的落叶踩得沙沙响,倒比来时多了几分轻快。
夜里,谢灼来找她,隔着她老远不敢近身,“听说你去了松风社,然后看上三个书生带往长安了?”
顾允和看着俩人之间的距离,颇有些好笑,“是啊。”
“你是感念沈家的恩情,想替他们找一些人才?”
顾允和摇头,“只是我看上的。”
谢灼沉默一会,问道,“哪种看上?”
顾允和直接笑出声,“才学上的,我给他们钱,让他们写了篇赈济之策,唔……你可别告诉缪司业。”
谢灼:……
枉他辗转反侧半天睡不着,生怕这顾姑娘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居然只是找人帮她完成课业。
他怎么没想到这种办法?
从顾允和这里离开,谢灼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里面等了半天的许忍寒很不高兴,“你不是说把我活埋,那个救我的姑娘就能帮我伸冤,还能助我拜入沈家门下吗?”
谢灼深吸一口气,“我的计划万无一失,你自己想想你背着我干了什么!”
“我什么也没干!”许忍寒气性颇大,仰着下巴看谢灼,“怎么还能怨我了!”
“我听我阿妹说……你在棺材上钻了三个小孔?”
按照常理,就算顾姑娘心思深沉发现了不对劲,谢莹也会上前救人的,可谢莹也没有想帮许忍寒的意思,这事情就有些蹊跷了。
谢灼想不通,索性就去问了谢莹,谁知道小姑娘说:那棺材上有三个孔,很不对劲,肯定有阴谋。
“啊……”许忍寒想起来了,声音小了一点,“万一你不靠谱,我憋死在棺材里面怎么办?再说谁能注意到小孔啊。”
“棺材打孔犯了民间忌讳,连我那十岁的阿妹都能发现,你还想骗顾姑娘?”
许忍寒尴尬地摸摸鼻子。
谢灼没办法,他本来是想来此找些人才回去为圣上效力的,谁知道徽州学子中名气最大的许忍寒蠢成这样,其他人也已经被顾允和先挑走了。
他又想起白日里顾允和说的话来,于是将此事同许忍寒讲了,“明日你带着帷帽,随我去看看流民的蹊跷。”
许忍寒没办成事,生怕连傍上谢灼的机会都没了,于是连连答应,心想明日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
第二日一早,谢灼就带着许忍寒来粥棚了。
魏云天亲自施粥,看到谢灼十分惊讶,“谢公子不去对粮食的账了?”
谢灼笑道,“魏大人心思缜密,赈灾粮自然出不了问题,在下今日前来,不过是想看看百姓是否填饱了肚子,这才是你我二人的目的嘛。”
魏云天笑了一声,不再言语。
谢灼站在一旁观察着流民,只觉得他们与他在益州布施时见到的一样,并没有什么蹊跷。
一旁的许忍寒倒是急切地扯他袖子。
许忍寒扯着谢灼跑到巷口,摘下帷帽,惊惧道,“这里的流民为何只有男子?”
谢灼心道不妙,正在想要如何应对的时候,巷口传来大笑。
“哈哈哈,后生可畏嘛。”
是魏云天。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跟过来,已然听到二人对话。
“魏大人,你究竟想要干什么!”谢灼不敢相信自己心中的猜测,要真是那样,他们可就全完了。
他阿妹还在徽州,此时还不能与魏云天撕破脸。
魏云天可不管这些,他猖狂笑道,“干什么?你们不是发现我要干什么了吗?我等承武帝遗诏,如君主不才,我可自取。”
谢灼实在没料到魏云天竟然如此大胆,一时之间面色惨白。
“来人呐。”魏云天不想跟他多废话,“把这两人杀了,再去驿站把那两个小姑娘杀了。”
“你敢?!”
谢灼怒喝,可仍旧没办法阻挡魏云天身后的‘流民’。
看着方才还步履虚浮等着布施的流民扛着刀向他们二人走过来,谢灼心中有种黑白颠倒不真实感。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难道他今日要命丧于此了吗?他与他阿妹都死在徽州,爹娘该怎么办?他还说过能保证顾姑娘安危,可如今竟是彻底失信。
他一步步往后退着,直到后背抵上墙。
1,三个书生的策论分别改编自:魏国李悝推行 “平籴法”、历史上都江堰的治水办法/范仲淹在杭州救灾时的 “荒政” 策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顾监生挑人(修)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已开启段评,欢迎各位小宝宝们评论呀~ 卷一马上就要结束啦,作者会小小的修一下文章节奏问题~ 推推预收《她自有妙计》女扮男装疯批美人VS白切黑少城主—古代版史密斯夫妇+女扮男装+女主武力值max+先婚后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