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二章(23) ...
-
密林的寒意尚未从骨缝中完全驱散,芙琳带着那枚盛放着“神仙草”,碎片的瓷瓶,历经艰险,终于回到了暂时安身的破旧村落。她尚未来得及仔细思量这意外所得的祸福,一道来自京城的密令,便如同鹰隼般追踪而至。
传令的是一位面容冷峻、身着宫中内侍服饰的男人,他虽风尘仆仆,但眼神锐利,举止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并未惊动旁人,只在村口僻静处拦住了芙琳,直接亮明身份和来意。
“芙琳姑娘,”内侍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陛下有令,命你即刻将所获‘神仙草’碎片上交,由朝廷处置。此乃二皇子殿下亲口向陛下陈情,言此物或关乎社稷安稳。”
芙琳心中剧震。二皇子?他如何得知?瞬间,她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二皇子必定在粉红楼,或是后续追查中安插了眼线,知晓了她获得碎片的消息。他抢先一步,以“社稷安稳”为名,向皇帝索要此物,实则觊觎其中可能带来的力量或利益,却对神仙草令人癫狂、损人害命的毒性秘密刻意隐瞒。
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比崖下的河水更冷。将这能蛊惑人心、摧毁意志的邪物交给野心勃勃的二皇子?那无异于助纣为虐,将更多无辜者推向深渊。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欠身,语气恭敬却坚定:“多谢天使传讯。只是,此物诡异,民女尚需确认其无害,方能放心上交。若贸然呈送御前,恐生不测,民女万死难辞其咎。”
内侍眼神一凛,显然没料到一个小小的民女竟敢违逆皇命,虽未明言拒绝,但推脱之意已十分明显。他加重了语气:“姑娘,此乃陛下旨意,抗命不尊,可知是何后果?”
芙琳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平静:“民女深知。请天使回禀陛下与殿下,容民女谨慎查验数日,若确认无虞,定当亲自赴京呈献。”她的话滴水不漏,既未硬抗,也留下了周旋的余地。
内侍盯着她看了片刻,最终冷哼一声:“你好自为之!”说罢,转身策马离去,留下烟尘滚滚。
芙琳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拖延。皇室的压力很快就会再次袭来。她握着袖中的瓷瓶,心思电转。毁掉?但这或许是揭露二皇子野心和神仙草危害的关键证物。上交?绝无可能。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落在了村落中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村民身上。这个村子饱经战乱和赋税之苦,人们终日劳作仍难求温饱,眼中早已失去了光彩。她想起了那些被五石散残害的人们,他们最初寻求的,何尝不是一种脱离现实苦痛的慰藉?只是走上了歧路。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萌生。
这“神仙草”既然被传得神乎其神,或许……真有某种奇效?当然,绝非它那令人沉迷的毒性。或许……是它能极短时间内激发人体潜能的特性?若将其毒性极大稀释,只取微末,融入食物,是否能在不伤人的前提下,暂时驱散饥饿与疲惫,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这个想法极其冒险,但她决定一试。与其让这碎片成为权贵争夺的祸根,不如让它为眼前这些苦难中的人,带来一点实实在在的“仙气”。
当晚,村中那口许久未用的公共大锅被架了起来。芙琳将辛苦采集来的、为数不多的杂米野菜投入锅中,熬煮着一大锅稀薄的粥。在无人注意时,她悄悄取出瓷瓶,用指尖拈起那发光碎片极小的一角,以内力将其震成几乎看不见的粉末,趁着热气,均匀地撒入翻滚的粥汤之中。粉末遇热即融,那异香也似乎化入了米粮的朴素气息里,难以察觉。
“乡亲们,”芙琳招呼着围拢过来的村民,他们眼中带着疑惑和期盼,“今日运气好,得了些特别的香料,加在粥里,大家分食了吧,希望能驱驱寒,添点力气。”
粥分到每个破旧的碗里。饥肠辘辘的村民们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起初并无异样,但很快,有人停下了碗,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
“咦?这粥……喝下去,肚子里暖烘烘的,好像……好像不那么饿了?”
“是啊,我这老寒腿,好像也没那么疼了?”
“感觉身上有劲了!脑子也清醒了不少!”
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没有幻觉,没有狂躁,只有一股温和的暖流驱散了身体的冰冷和沉重的疲惫感,久违的饱腹感和一丝微弱的活力重新回到这些被生活折磨得麻木的身体里。他们灰暗的脸上,竟然泛起了一丝红润,眼神也亮了起来。
“芙琳姑娘……这、这是什么仙法吗?”一位老人颤声问道,激动得热泪盈眶。
看着村民们脸上真切的笑容和焕发的一点生机,芙琳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甚至可能带有未知的风险。但在此刻,这微小的“神迹”,远比上交皇宫有意义得多。
人们围着她,感激涕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神仙姑娘!您是神仙派来救我们的姑娘啊!”
“神仙姑娘!”
“谢谢神仙姑娘!”
呼声在小小的村落里回荡。芙琳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一张张重新燃起希望的脸庞,心中做出了决定。她不会将神仙草交给皇室,她会用自己方式,来处理这危险的“恩赐”,哪怕前路更加艰难。
夜色中,她仿佛能看到京城方向那无形的压力正在逼近,但她眼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