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中秋节 ...

  •   今年为了配合校庆,文体周举行的时间提前,又过了半个月,逢城才进入深秋,逐渐开始降温。

      中秋,宋初静久违地打来电话。

      “最近舞练得怎么样?”她问,“你爸有没有按时给你打生活费?”

      “嗯。”林听榆没说,林亮海上次给他打钱,还是她新办了银行卡那次。

      “你自己心里得有数,计算着点花,不要大手大脚的,听到没?钱上面,妈妈要是能想办法肯定会想,只是你弟弟最近在上体操课,你吴叔叔公司效益也不好,说不准就要裁员……”

      在亲女儿面前,宋初静更能肆无忌惮地频繁抱怨。

      从前她以为林亮海脾气好,婚后才发现根本不是。后来又嫁给老吴,脾气倒是好了,就是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一人份的工资总是要计算着花。

      何况小儿子越长越大,光兴趣班就不是小数目。

      话里几分真假不论,横竖都是为了说给林听榆听——她要用钱的话,按理就该去找林亮海才对,毕竟抚养权是在他那里的。

      “嗯,我知道。”明明已经听倦了这些话,她还是耐心地又一次听完,没什么情绪起伏,机械地应答。

      突然从客厅里传来宋初玉的声音:“阿榆,在里面干什么呢?赶紧出来吃月饼!”

      林听榆把电话拿的稍远一点,回答道:“好,就来!”

      “你小姨喊你?”宋初静没完全听清,“干什么?”

      “让我出去吃月饼。”

      “是了,今天是中秋,”宋初静叮嘱她,“吃两口做做样子就行了,月饼热量太高了,听到没?”

      “嗯。”

      “你小姨是不是还常去打麻将?你别管她,就当不知道,别傻的还要帮她干家务。说句不好听的,你在她那儿你爸是给了钱的,就该她伺候你才对……”

      宋初静向来看不上自己这个妹妹,现在林听榆放在这儿,她更是自觉矮了她半头,就更要林听榆和她站在统一战线。

      “对了,你离她家那个儿子远一点,知道没?”不知道为什么,宋初静突然想起这个人,这回事。

      “嗯。”林听榆忍住了要说傅喻钦成绩很不错的冲动。

      “你别不耐烦听,妈妈都是为你好。”

      她在电话那头说得纷纷扬扬,“在那样的家庭,那样的地方生活,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呢?你听妈妈的,做人没腔调可以,但眼睛和脑子都要拎得清呀,知道没?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以后是要考电影学院的……”

      这样的句式,宋初静用来评价女儿是很得心应手的。每次表演无论大小,林听榆只要有哪次稍偏离中心位,那就是不上进不自觉,就是在自毁前途。

      与其说她是支持女儿练舞,不如说是盼着女儿成大明星的那天。

      批评贬低的话落在林听榆身上,她并不习惯反驳,隔着电话和遥远的距离,说得多只会吵得多,这是没法讲道理的。

      逃避显然比迎面而上要有成效得多。

      但此时此刻,她居然下意识想要反问母亲,在虽然对傅喻钦做出评价之前,真的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只是还没来得及出口,电话已经被那头挂断。

      脑海被茫然短暂占据,她后知后觉刚才的想法又多荒唐,却又不想推翻那一瞬间的念头。

      所以林听榆只好反问自己,难道,自己就知道傅喻钦是什么样的人吗?

      文体周的文艺表演,她最后拿到第二名,给文2班加了五分团体分。

      运动会的最后一天下午,项目都已经结束,闭幕式上,学校举行里颁奖礼,给团体总分排列后获奖的班级颁奖。

      漫长的颁奖礼之后,校长上主席台致辞,惯例强调了复课后的纪律,也祝贺了获奖的班级。

      但在正式宣布本届文体周结束之前,校长折起讲话稿,面向同学们。

      “就在今天上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扶了扶话筒。

      “高三理科1班的傅喻钦同学,进入了今年市物理竞赛的决赛,这也是十三中建校三十年以来,第一次有同学进入决赛!”

      高三那边的方阵陡然迸发出一阵欢呼起哄声,接着越发扩散开。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恭喜傅喻钦同学,也预祝高三所有同学,能在本届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林听榆站在后排,听见声浪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她跟着人群鼓掌,薄薄的眼皮几乎被太阳晒透明,耳畔都是傅喻钦的名字。

      突然被谁轻拍了下手臂,回过神,是孔路凡。

      “怎么了?”她腾一只手,挡住因为歪头迎面照过来的太阳。

      男女生各列一队,孔路凡在她斜后方,举着一本很小的英语知识手册,问她:“这个题不是现在完成时吗?”

      林听榆英语很好,两人是同桌,平时学习上的交流还算频繁。

      “我看一下。”她放下原本挡住太阳的手,接过册子低头看,任由太阳晒在额头。

      只是耳朵里,依旧能精准地捕捉到傅喻钦的名字,或赞扬,或艳羡。

      来逢城短短几个月,这个名字在她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太高,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不在林听榆心里留下一个不算浅的烙印。

      有人评价他是混球,有人对他赞赏有加;有人说他太不受约束,有人说他争气上进……

      阳光把一切都晒透,所有的起哄声,却都掩盖不了一场蓬勃的生命力。

      —

      “乡下的老月饼,我特意托人买的,你多吃一点。”宋初玉招呼她,打断了林听榆的思绪。

      在沙发末端坐下,林听榆接过来一块儿,慢慢咬着。

      火腿馅的月饼,有些过咸,她吃不太惯。

      尹国飞正在修电视柜坏掉一边的门:“一个中秋节能吃多少月饼,菜市场散称的你不买,非得学人家去买什么贵的?还乡下的老月饼,吃坏了我看小作坊给不给你负责!”

      类似抱怨指责的话在这个家很常见,宋初玉也选择性忽略:“行了啊老尹,大过节别吵那些没用的,赶紧过来吃。”

      “吃吃吃,来了你这么个吃白饭的不够,现在还给我又整来个拖油瓶,嫌老子事还不够多?”

      这话实在太难听,就差指名道姓,林听榆俯身抽纸的动作顿了一下。

      柳姐说的逐渐应验,尹国飞最近喝酒的频率增高不说,有几次她晚上从舞室回来,看到他在小区另一家麻将馆打麻将,一直到深夜才回。每次回家,不然就是周曼宋初玉打麻将不做饭,不然就是抱怨社会和大环境。

      这么直接波及到林听榆,倒还是第一次。

      “快吃快吃,你姨父喝多了,别管他啊。”

      林听榆点点头,原本就打算装作听不懂。

      她不想掺杂进这样的闹剧里,也不觉得尹国飞的认同对她有任何的益处。林听榆大部分时候都清楚,有些人的评价等于垃圾。

      宋初玉转头过去,冷笑:“傅喻钦不回来,你给他打电话啊?对着我撒什么气?”

      “我告诉你,别真把你们老尹家的门槛看得多高,你出去问问,谁能觉得你是号人物?”

      逢城的习俗是一家人要在中秋节晚上祭拜月亮,祈祷风调雨顺阖家幸福,比春节的仪式都要更甚。前者关乎天意,后者在这里,则显然不成立。

      从早上开始,尹国飞就一直在骂骂咧咧,连宋初玉都被逼着给傅喻钦打了几个电话,都没有结果——只有男性在尹国飞的眼里才算家人,傅喻钦这样承担着“传宗接代”责任的,这种场合更是必须要在场。

      “你他妈的跟我叫唤什么?你个死婆娘,你在外面输了多少钱?以前都是我看不上跟你计较,你他妈的别来这瞎搅!”

      话越说越难听,宋初玉也不再忍,两人恨不得彼此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

      月饼太油,林听榆用纸巾包着一个角重新捏住,听着耳边流水一样的脏话,在心里叹了口气看,又忍不住有些烦躁。

      爸爸已经很久没联系,这些场景她即使描述给妈妈听,也只会被责骂为什么非得吃那块儿月饼。

      要是能像傅喻钦一样,能说不回来就不回来,那就好了。

      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林听榆绷紧神经,听着污秽语言在耳边流过。

      再多的脏话都有用尽的时候,吵到最后,宋初玉在短暂地停顿中突然冷笑一声。

      “他来磕头管用么?这么晚,你们尹家的老祖宗都睡了也说不定,可别闹个乌龙,被别家的给认错了。”宋初玉意味深长地道。

      林听榆愣了一下,不知道这到底是随口一说,还是真的代表什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本开《任尔东西南北风》,感兴趣的宝宝可以点个收藏。 佛系做题家*strong钓系男 被甩后的第八年,沈西桥再遇见任尔,云淡风轻放话:“你凭什么觉得,只要你弯腰,怜悯戏弄地拍拍手,我就会像条狗一样,把尾巴摇成螺旋桨跑过去?” 任尔随他心意,把要给的结婚请柬收回去。 但半夜,沈西桥开始想,有没有体面一点的做狗方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