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百年苦乐由他人 ...
深秋的御花园,鲜花尚艳,却已浸透了萧瑟。
宁令仪牵着宁承稷的手,沿着铺满落叶的石径缓缓走着,太孙的小脸绷得有些紧,不复往日的孩童稚气,眉宇间过早地凝着一层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郁。
“承稷,”宁令仪停下脚步,弯腰替他拂去肩头一片枯叶,声音温和,“还在想昨日那篇策论?”
宁承稷摇摇头,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姑姑的手指,仰起脸,眼中是难以排遣的迷茫:“姑姑,皇爷爷说为君者当知取舍,明轻重。可舍弃心中所念,真的就能换来万全吗?”
他问的是策论,又仿佛问的是别的。
宁令仪心头微涩,正斟酌着如何开解这早慧又敏感的孩子,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园中的宁静。
一名内侍脸色煞白,几连滚带爬地冲到近前,扑通跪倒,声音带着惊惶的颤抖:“启禀公主殿下,启禀太孙殿下!宫外,宫外急报!北朔迎亲使团,已入京城了!”
空气瞬间凝滞。
宁令仪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握着承稷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悬在头顶多时的巨石,轰然落下,她面上极力维持着平静,颤抖的手指却道破了内心。
“知道了。”她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平稳,甚至有些漠然,“下去吧。”
内侍如蒙大赦,慌忙退下。
宁承稷猛地抬头,小脸上血色褪尽,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他紧紧抓住宁令仪的手,小小的身体颤抖起来:“姑姑,他们,他们要来接你走?”
宁令仪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蹲下身,平视着侄儿惊恐的眼睛。
她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将他揽入怀中,下巴抵着他柔软的发顶,感受着那细微的战栗。
远处层叠的宫阙在秋阳下泛着光泽,晃花了她的眼睛。
这一天,终究到了。
紫宸宫内,浓重的药味似乎被一种更沉凝的异域气息冲淡了些许。
御座之下,数名身着北朔传统服饰的使臣肃立。
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容粗犷,络腮胡须修剪得齐整,眼神锐利如鹰隼,正是北朔可汗拓跋弘倚重的重臣,右贤王阿史那律。
他身后随从抬着数个巨大的描金木箱,箱盖敞开,露出内里流光溢彩的皮毛、宝石、金器和珍稀。
“臣,北朔右贤王阿史那律,奉我拓跋弘大汗之命,前来迎娶明珠公主,为我北朔尊贵的大妃!”阿史那律声音洪亮,带着草原的豪迈,也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硬。
他行了一个北朔礼,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上面色苍白的皇帝。
来之前,可汗已经交代了,如果不能将大妃迎娶回去,他也别回去了。他可是争取了好久才得到这个出使的机会,依照可汗对大妃的看重,若是能成功讨得大妃欢喜,于他,也是大有裨益。
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扶手,压抑的咳嗽声在喉咙深处滚动。
他目光扫过那些价值连城的聘礼,又落在阿史那律那张写满野心的脸上,拓跋弘没有亲至。
殿内气氛凝重,文武大臣屏息垂首。
潘威按剑立于御座侧后,眼神如刀。
沉默,带着千钧重压。
终于,皇帝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不容违逆的威仪:“公主乃朕掌珠,出嫁之事,自有天家仪轨。贵使远来辛苦,且先在驿馆安顿,休整几日,吉日便定在十月底。”
他直接定下了时间,没有商量的余地。
阿史那律浓眉微不可察地一皱。
皇帝已转向礼部尚书:“礼部,公主出嫁仪程,即刻着手再行检视准备,务求周全,不得有丝毫差池!”
“臣,遵旨!”礼部尚书慌忙出列,躬身领命,额角渗出细汗。
阿史那律见皇帝态度坚决,话已至此。
他压下心头不快,再次躬身:“外臣谨遵大皇帝陛下旨意。十月底,静候佳期!”
朝臣与使臣相继退去,殿内重归寂静,只余下皇帝压抑的喘息。
突然,一阵茶盏破碎声传来,殿内侍卫立刻俯身跪下,无一人敢出声。
荒唐!
南朝开国以来,何曾有和亲的公主!即便是可汗大妃,亦是耻辱!那可是他最疼爱的女儿,如今,竟被外人这般强硬索了去!
皇帝一阵气闷,只觉身上又多了些痛楚,他果真年龄大了。
竟然小小外族,欺辱到头上来了。
片刻后,殿门轻启,是宁令仪牵着宁承稷的手,走了进来。
皇帝看向女儿,她脸上平静得像一泓深潭。
宁承稷的小手紧紧攥着姑姑的手,小脸绷紧,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目光飞快扫过殿内的余物。
皇帝张了张口。
“父皇。”宁令仪先开了口,声音平静得近乎缥缈。
她没有看那些箱子,目光落在皇帝苍白的脸上,“儿臣明白,国事为重,儿臣无怨。”
“无怨”二字,让皇帝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朝局的暗流、国力的困顿、他这病弱之躯的无奈,女儿看透了这一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宁承稷突然挣开宁令仪的手,向前踏出一步。
他仰起脸,目光直直看向皇帝,又转向宁令仪,声音清亮,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重量:
“皇爷爷,姑姑,别难过!我会接姑姑回来的!”
稚嫩的童音穿透大殿的寂静,字字清晰。
“承稷?”宁令仪的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宁承稷挺直了单薄的脊背,那双一直依赖她的眼里有了别的光,他道:“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诗句从他口中念出,童音未褪。
“我读懂了这首诗,让姑姑出嫁北朔,这不对。委屈了姑姑,更辱没了君王的担当。等我长大,定接姑姑回家”
酸涩直冲眼底,宁令仪几乎是跌跪下去,将那个小小的身体拥进怀里。
“承稷……” 滚烫的泪珠没入侄儿的衣领。
皇帝的目光落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那张被病痛和国事磋磨得疲惫不堪的脸上,牵动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纹路。
幸好,他还有这个孙子。
夜色笼罩下的雪晗殿,灯火通明。
殿内一反平日的雅致清幽,显得有些凌乱。
数个打开的箱笼摆在地上,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珍玩玉器码放其中。
玉贵妃背对着殿门,正将一匹流光溢彩的云锦仔细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半满的箱中。
她的动作很慢,很专注。
宁令仪踏入殿中,看到母亲单薄而忙碌的背影。
“母妃……” 她轻声唤道。
玉贵妃的动作顿住了,没有回头。
宁令仪走近几步,才发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她绕到玉贵妃身前,那张素来温柔娴静的脸上,早已泪痕交错,泪水正滴落在她手中那匹华美的锦缎上,洇开深色的水痕。
“母妃!” 宁令仪心头剧痛。
玉贵妃抬起婆娑的泪眼,积压了多日的悲伤终于决堤。
她将宁令仪紧紧抱住,泣不成声:“仪儿,我的仪儿,母妃对不住你,母妃没用,护不住你,让你去那么远、那么冷的地方,母妃的心……”
她的哭声悲切,远不似往日的雍容华贵。
宁令仪反手紧紧抱住母亲,将脸埋在她带着熟悉的颈窝:“母妃别这么说,不怪母妃,从来都不怪!这不是您的错,您已经为女儿做了所有能做的了,母妃……”
她努力平复着呼吸,轻轻抚摸着母亲的后背,试图挤出一丝宽慰的笑意:“母妃,别哭了。您看,拓跋弘他既遣重臣来迎,也备了厚礼,想来对女儿也是有些情谊在的,女儿会好好的,不会受委屈的。”
“情谊?”玉贵妃抬起头,泪眼婆娑中带着悲凉,她捧着女儿的脸,指尖冰凉,“我的仪儿啊,你从小到大金枝玉叶,何曾受过一丝一毫的委屈?”
“可那北朔,那是异国他乡,天寒地冻,言语不通,习俗迥异!你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都没有!拓跋弘他是北朔的可汗!他的情谊能有多少?能维持多久?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里……”
她的声音再次哽咽,泪水决堤般涌出,每一滴都带着剜心般的痛楚:“以后有多少委屈要咽下,多少眼泪要往肚子里流……”
“母妃都知道,可母妃再也护不住你了,再也没有人能替你撑腰,为你做主了,我的儿啊……”
宁令仪强装的镇定瞬间瓦解,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声音破碎却带着一种近乎哀求的坚定:“不会的,母妃!不会的!女儿会把自己照顾好的!女儿会学着坚强!女儿以后一定常常给您写信,报平安,让您知道我好好的……”
“写信?”玉贵妃凄然一笑,那笑容比哭更令人心碎,“傻孩子,山高水长关山阻隔那,你的信能到母妃手里几封?母妃的信又能送到你身边几次?从此一别……”
她将宁令仪重新紧紧搂入怀中,用尽全身力气。
“便是天涯永隔,此生再难相见了。”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在这深秋寒夜里,所有的身份、体面、隐忍都抛却了,只剩下最纯粹骨肉亲情在泪水中汹涌。
玉贵妃颤抖的手一遍遍抚摸着宁令仪柔顺的鬓发,如同她幼时哄睡一般,她捧起女儿泪痕交错的脸,目光一寸寸地描摹着女儿的眉眼鼻唇,最终,她的指尖停留在宁令仪湿润的眼角,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女儿的手背上,慈母之心,犹似断肠。
“人生莫作妇人身……”玉贵妃的声音破碎在呜咽中。
烛火摇曳,映照着满殿的华美嫁妆,诉说着即便是公主也无法自主的命运,那冰冷的华美,成了囚笼最耀眼的装饰。
百年苦乐,终由他人。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一个由女性主导,角色性别均衡的群像故事。 这个故事中九成以上女性角色都闪耀着积极坚韧的光芒;而男性形象则更多承载人性的复杂与多维,故事中所有的冲突,皆源于立场与理念的差异,而非对任何个体的贬低。 我试图描绘一条属于女性的权力之路:她不仅要战胜有形的敌人,更要对抗无形的偏见,她的武器不仅是刀剑,更是源于女性身份所诞生的同理心、坚韧度、母性领导力。 我深信,女性可以做到一切,只要她想。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