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永恒之约 ...

  •   第十章
      江南三月,细雨如酥。临安城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绘声绘色讲述着白衣书生与玄衣公子的奇闻轶事。有人说他们是月老祠前私定终身的凡人,魂魄历经孟婆汤而不散;也有人传言,他们本是蓬莱仙岛的双生莲,因触犯天规被贬入凡尘渡劫。这些真假莫辨的故事,随着运河上往来的商船,传遍了大江南北。而故事的主角林砚与沈昭,此刻正携手漫步在西子湖畔,任细密的雨丝打湿衣袂,相视一笑间,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日清晨,沈昭特意雇了艘雕花画舫。船头摆着林砚最爱的龙井虾仁和桃花酿,翡翠般的虾仁卧在白玉瓷盘里,浇着琥珀色的酱汁,还点缀着新鲜的薄荷叶;桃花酿盛在冰裂纹瓷盏中,粉色酒液上漂浮着新鲜花瓣,随着船身晃动轻轻摇曳。船娘摇橹的节奏与水面涟漪相和,竟比书院的晨课更动听。林砚倚着朱漆栏杆,看沈昭将剥好的虾仁蘸上酱汁,递到他唇边时指尖还带着温热。远处传来孩童的歌谣,唱的正是他们的故事,词调虽稚拙,却让林砚红了眼眶。沈昭见状,轻轻揽住他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渗进来,驱散了莫名涌上心头的酸涩。他低声说:“砚儿,你听,连孩子们都记得我们的故事。”林砚转头望向他,目光中满是感动:“是啊,这故事,大概会一直传下去吧。”
      画舫在一片粉雾中缓缓靠岸。沈昭先跳上青石埠头,回身张开双臂接住轻盈跃下的林砚。眼前的桃林开得肆意,枝头繁花压弯了枝桠,落在发间竟比沈昭送的玉簪更娇艳。林砚抚过粗糙的树干,指腹触到某处凸起——那里刻着深浅不一的"昀""筅"二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清晰可辨。树皮上交错的纹路,像极了前世顾昀掌心的疤痕,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他仿佛看到,百年前,同样是这样的春日,顾昀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在树干上刻下两人的名字,阳光透过桃枝洒在顾昀的脸上,那专注的神情,从此刻进了他的心底。

      "砚儿,还记得这里吗?"沈昭的气息拂过耳畔,带着桃花的甜香。林砚转身时撞进他深邃的眼眸,恍惚间,金戈铁马的喧嚣与笛声呜咽的温柔在眼前交织。他仿佛又看见顾昀满身浴血却仍要为他挡箭的身影,听见时筅临终前那句带着笑意的"别难过";看见自己倒在顾昀怀中,鲜血浸透的白衣与纷飞的桃花融为一体。那时的顾昀,红着眼眶,声音哽咽:“时筅,你醒醒,我带你去看桃花,我们说好了的……”而现在,眼前的沈昭,眼中同样盛满深情,伸手轻轻拭去他眼角不知何时滑落的泪水。

      "我记得,这里是我们前世相遇的地方。"林砚靠在沈昭肩头,声音轻得像要融进春风里,"原来,缘分真的会跨越生死。"沈昭收紧双臂,将人牢牢圈在怀中。他想起百年前抱着逐渐冰冷的时筅,在桃树下种下幼苗的绝望;想起转世后踏遍山河,只为寻找那道熟悉身影的执着。此刻怀中的温度,终于驱散了萦绕百年的寒意。他喃喃道:“百年了,我找了你百年,还好,终于等到了。”林砚抬起头,认真地说:“以后,再也不分开了。”

      他们请来最巧的匠人,在桃林深处建起一座竹楼。竹楼共两层,底层是宽敞的客厅与厨房,二层则是书房与卧房。二楼的雕花窗棂正对整片花海,清晨第一缕阳光会准时爬上林砚的琴案。沈昭特意从西域寻来夜光石,镶嵌在屋顶瓦片间,每当夜幕降临,整座竹楼便如同漂浮在银河里的月宫。林砚伏案写书时,沈昭就倚在门边磨墨,看那人睫毛在宣纸上投下的蝶影;有时兴起,沈昭会悄悄绕到身后,将沾着墨汁的手指按在林砚鼻尖,惹得人嗔怪着追打,笑声惊起满树雀鸟。书房的书架上,摆满了林砚收集的古籍与自己的手稿,其中最珍贵的,便是那本正在创作中的《烽火长歌》。
      《烽火长歌》成书那日,正逢桃花节。桃林里张灯结彩,附近的村民们听闻,纷纷赶来道贺。林砚将装订精美的书卷放在桃树下的石桌上,墨香混着花香飘散。沈昭突然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个檀木匣子。里面躺着的玉笛,正是前世那支断笛修补而成,裂痕处用金丝镶嵌成并蒂莲的纹样,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砚儿,这是我欠你的聘礼。"沈昭的声音难得地发颤,"也是我们生生世世的信物。"林砚颤抖着接过玉笛,指尖抚过金丝纹路,泪水滴落在笛身上,晕开一片晶莹。沈昭站起身,握住他的手,面向众人说道:“今日,我与砚儿,就在这桃林之中,定下终身之约。”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祝福声,桃花纷纷扬扬落下,为他们见证这美好的时刻。

      此后的岁月,他们如同隐居的神仙。春日里,沈昭会爬上桃树最高处,摘下最艳的桃花簪在林砚鬓边;盛夏时,两人躲在竹楼里制冰,看水珠顺着青瓷碗滑落,在案几上画出蜿蜒的水痕。沈昭会突发奇想,用冰块雕出林砚吹笛的模样,虽然粗糙,却惹得林砚笑个不停;深秋至,他们踩着满地红叶收集桃核,计划来年种出新的桃林,沈昭总爱把枯叶偷偷别在林砚发间,看着人对着铜镜嗔怪又无奈的模样发笑;寒冬临,沈昭劈柴生火,林砚煮着暖酒,听雪落的声音与笛声共鸣,有时酒过三巡,沈昭会拉着林砚在雪地里起舞,玄衣白衫旋出满天花影。每到除夕夜,他们会在桃林中点起灯笼,一起守岁,回忆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某个寻常的午后,邻村孩童送来一篮新摘的蜜桃。林砚尝了一口便红了眼眶——这清甜的滋味,竟与前世在军营里,时筅偷偷藏在他行囊里的野桃别无二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顾昀总把珍贵的肉干留给他,自己啃着发硬的干粮;时筅在战火间隙为顾昀吹奏安神的曲子,笛声混着远处的号角声,在夜色里显得格外苍凉。有一次,顾昀受了重伤,时筅守在他床边,日夜不停地为他煎药、换药,顾昀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有你在,真好。”沈昭默默将人揽入怀中,任由他在自己肩头落泪。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伤痛,终究化作了此刻绵长的温柔。沈昭轻声安慰:“都过去了,现在,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当第无数个春天来临,桃林的花开得比往年更盛。林砚和沈昭像往常一样坐在桃树下,看夕阳将云朵染成血色。林砚靠在沈昭肩头,白发与青丝交织,"昭,若有来世,你还会记得我吗?"他的声音轻得像片即将飘落的花瓣。风掠过桃林,带起一阵花雨,有几片落在林砚的书页上,仿佛为这个问句添上了省略号。沈昭握紧那只布满皱纹的手,指腹摩挲着对方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握笛留下的印记。"无论多少个轮回,我都会找到你。"他俯身吻去林砚眼角的泪,"这是我们永恒的约定。"话音未落,林砚手中的玉笛突然发出清越的共鸣,与沈昭腰间玉佩的叮咚声相和。晚风拂过,桃花纷纷扬扬落下,覆满他们相握的手,也覆满石桌上那本翻旧的《烽火长歌》,书页间夹着的桃花标本,在风中轻轻颤动。

      据说,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途经桃林的旅人总能听见悠扬的笛声。循着声音走去,却只见落英满地,唯有石桌上放着两杯温酒,杯沿还凝着未干的水珠,像是有人刚刚饮过。而那本记录着跨越生死爱恋的《烽火长歌》,被无数人传抄,有人在空白处题诗,有人为故事绘制插画。江南的戏班将他们的故事编成戏曲,在各大戏台上演;文人墨客也纷纷为他们创作诗词。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化作江南烟雨里永不褪色的传说,在茶楼酒肆的谈笑声中,在深闺女子的刺绣针脚里,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间,代代流传。多年后,一位年轻书生路过桃林,在树下捡到一本破旧的《烽火长歌》,翻开书页,看到一句批注:“情之一字,可跨生死,可越轮回。”他抬头望向桃林深处,仿佛看到两个身影,在桃花雨中,携手远去……

      (全文完)作者:妄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