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公主出嫁 ...

  •   听下人说尉迟谙已经走了,顾唤赶忙传自己女儿过来,昨晚她不想让女儿陪自己一块等皇上,唯恐她跟着染上风寒,早早便叫她回去了。

      “母后!”顾唤还没有看到人影,少女的声音就先传过来了。
      随后她就被软软的一团给抱住了。
      “诶,我在这呢。”顾唤笑着拍了拍安沁颐的身子。

      映入她眼帘的是一张精致可爱的脸,小翘鼻,弯眉毛,还有略显丰满的红唇。更为传神的是那双干净透亮的圆眼。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

      随着这些年的不断成长,少女的身材也愈发的亭亭玉立,脸颊的肥肉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瘦而有线条感的侧脸。

      母女二人坐下后,顾唤眼中的笑意才淡淡隐去,涌上来的全是哀伤和难过。

      “袅袅……”皇后还没想好如何开口,硬生生把话头止在了嘴边。
      “母后,我是要嫁人了,对吗?”好一会儿,安沁颐看着自己的母亲迟迟未开口,干脆自己先挑破。
      “你都知道了?”
      “前头都这么热闹了,我不想知道也得知道哈哈哈。”

      “你这孩子……哎,我昨日晚上也与你父皇一起商量过了,为娘实在对不……”
      “母后!别这样说!”安沁颐站起来直接打断了她,“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我去了又不是回不来,况且他们也不一定斗得过我呢。”

      五公主作为当今圣上现下唯一的女儿,自然是被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地盯着,即便每天都过得勾心斗角,却亦在其中学到了一些保命和玩弄人心的手段。
      顾唤深深地看着她,忽然猛地把她抱紧。

      “可我舍不得啊……你才十六,才刚及笄没几年……而且还是一个人……”
      安沁颐抱着和自己同高的女人,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收起了嘴边的笑容,眼前渐渐模糊,不知不觉间,顾唤背后的衣服便濡湿了一大片。

      “娘……别说了,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沁儿这辈子也没出过远门,这次正好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哈刺那边好不好玩……”
      顾唤察觉到衣服的异样和她声音里的颤抖,微微拉开了她,然后捧起她那张满是泪水的脸,轻轻的用手擦拭着。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表面上没心没肺,但其实活得很清楚,但这又怎样,活得再明白还不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反抗无效,无法改变。

      “今天上午我还召见了那个三皇子,说的话倒是挺漂亮,不知道他做的会怎么样。”
      “啊,那母后你觉得他靠谱吗?我连见都没见过,他长得英俊嘛?”

      “靠谱没太感觉得出来,容貌算上乘,不过当时心烦意乱,没怎么看他,只记得他有一双淡蓝色眼睛,看上去不像是那种爱惹是生非的人。”

      尉迟越是一个十分小心谨慎的人,即便知道宁国皇室没见过尉迟谙,他还是会尽可能伪装得更像一点,恰好,皇后就喜欢温和的人,所以在她眼里长得就俊,在哈刺那边就丑。

      “不过也不好说,咱该防还是得防,我跟他说了,你要是受委屈,我们就会向哈刺发战书。”
      “哇,母后威猛!既然那人长得不算丑,那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啦,毕竟生气时看看他的脸说不定就气消了呢。”
      “你这孩子,净说些有的没的。”

      许是这个话题太过沉重,顾唤转移重点,道:
      “哈刺那边有很多稀奇物什,我儿时父亲还经常带些小玩意给我玩,若在宫中呆的闷了,可以叫月舒带你出去玩玩。”
      “那边民风开放,应理来说不会对你多有限制,更何况你代表的是大宁,没人敢欺负你。”
      “若真有人敢欺负我呢?”

      “那就以牙还牙,欺负回去,再写信给娘,娘就算没当年那么有力气,但刀还是提得动的。”

      从小顾唤便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耍刀弄枪,又仗着霍家与顾家交好,很快就成为了宁阳城里人尽皆知的“女魔头”。

      后来被先帝赐婚给他的四儿子安延,这婚事就算她不答应,她的父亲也得答应,而后面就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
      成亲、拜堂、洞房……
      顾唤觉得这个安延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人也还挺好,就渐渐的接受了他,为他诞下一女,后来发现他的真面目,开始心灰意冷,在娘家人的软磨硬泡下,又要了个儿子,不过儿子现在还小,才四五岁。

      “娘,那你当年都在做些的什么呀!”
      以前顾唤都不会把自己的故事对她的女儿讲,毕竟安沁颐可是完美地继承了她的乐观洒脱和贪玩,讲什么都左耳进右耳出。
      但现在不同,女儿一下子就十六岁,都要出嫁了,讲讲也无妨,她慢慢的开口:
      “我啊,看过山川大海,阅过四书五经,能提刀会耍剑,但妇人那套东西我是真学不来,可能是常年练剑,手上起了茧子,搞的刺绣扎破手,弹琴挑断弦,那会整双手都惨得不堪入目。”

      “听起来好棒!”
      “这还棒?”顾唤摸了摸女儿的头,“现在那群已为人妇的妇人都是曾经看不上没权没势的四皇子的千金,现在她们都嫉妒的眼睛发红,他刚当上皇帝的那阵子那群高门贵府的小姐都明里暗里的嘲讽我,说我不会女红,像个糙汉一样。”

      “怎么会,明明就是她们自己不识泰山,而且我要是父皇,能娶到娘,我做梦都会笑醒!”
      顾唤看着满心满眼都是崇拜的小公主,心中软的一塌糊涂。
      都说铁汉柔情,哪怕顾唤是个自幼时是个烈女子,但在十八岁那年嫁与安延后,却愿为他苦练宫中规矩。

      而现在的她已过而立之年,又被自己的女儿暖到,真是被感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若那个尉迟越待你并非表面上那么好,你也没必要为之伤心,娘是过来人,咱们女子可不只会将目光拘泥于这宫殿中。”
      “你可以凭你所学,凭你所想,然后凭你所行动去创造一个天下大同的哈刺,那是娘毕生的心愿。”

      “若他当真对你和如琴瑟,那么你就更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男有分,女有归,……”
      “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顾唤说完,乌黑透亮的眼神更加坚定,这篇文是她少时无意间看到的,只觉当时蔚为大观,连呼吸都不自觉的放低。
      “娘,我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也会去拼尽全力,沁儿心之所向与您不谋而合,您就放心吧!”

      她们又聊了许久许久,顾唤把自己半辈子悟到的道理尽数说与安沁颐,哪怕现在的她尚未听懂,但实践即可出真知,只盼她能行得轻松点。
      ——
      在寿宴进行到第三天的晚上时,淳仁帝果真公布了同意让公主和亲之事。尉迟越早有所料,但还是显得十分感动与欣喜,敲定之后,便开始准备和亲的事议了。
      翌日清晨,宣政殿上。

      “臣,愿为陛下分忧,望陛下准许臣加入护送公主的队伍。”祝识归率先出列。
      殿上一下子就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声。

      啊?翰林院修撰这个位置还没坐热呢就要走了?

      众大臣觉得离谱,还有些出列劝他。
      徐或雍也出列,不过与其他出列的大臣相反,他的眼尾浮现出了鱼尾纹,眼睛微眯着,老态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臣恳请陛下,这次和亲就让臣的学生祝识归也跟着,这孩子既懂事又肯努力,让他出去开开眼界也未尝不可,毕竟他出身微寒,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请陛下恩准。”

      他全程都弯着腰,语气不疾不徐。

      “可这翰林院修撰一走,这位置没人暂代啊。”淳仁帝对他说。
      “陛下大可以放心,不过就一月左右,臣与其他修撰一起撑一撑,还是可以的。”

      礼部尚书杨世和也站了出来:“陛下,臣家中小女近日偶感风寒,病情渐重,卧榻难起,汤药不进。臣妻日夜照料,仍忧心难安。臣虽知此次送亲关乎皇家体面,理应恪尽职守,随侍左右,然小女年幼,病中唯盼亲长在侧,臣身为父亲,心实难安。”
      “不若把臣这个位置让祝修撰代替,此乃两全。”

      面对徐丞这般坦荡的“开后门”和杨尚书的情况,众人都纷纷附议,连带着皇帝都乐呵呵的,没想那么多,大手一挥,“行,朕允了。”

      “谢陛下!”说完,徐或雍和杨世和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然后吏部尚书文倚贤出列,他清点了一番和亲的队伍人选,最后,他又问皇帝可还需再添什么人。

      “把霍家那小子换下,让顾将军来吧。”皇帝状似随意的说,可朝臣们明显的看到他的神色不比方才那么开心。
      殿下又开始有许多人在那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最后还是丞相站了出来。

      “陛下明鉴,眼下霍将军正在为大宁子民驻守边境,十多年来,保我们大宁无外患之忧。此行若让霍小侯爷跟着一起去,那么陛下您必定会为民所称明君仁厚,因为这路途中会经过燕州啊。”
      徐或雍稍微停了一会儿,给皇上了一些思考的时间,然后又继续说道。

      “何况霍小侯爷的资历不及顾将军,还是个少年,正是爱玩的年纪,这次让他一起随行,就当放他出去玩一会儿罢了,而且这样还可以让他对陛下心生感激,更加忠君。”

      语毕,他就静静地站在大殿上,等着皇上的答复。
      淳仁帝缓缓的转动着他那算计的眼珠,死死地盯着徐丞,像是要把他看穿般。殿内众人都一时秉住了呼吸。
      “就按徐丞说的办吧。”皇帝掩下自己的神色,仿佛刚刚什么事也没有,没啥表情,搞的大臣们都惴惴不安。

      最后礼部尚书杨世和出列,他递给皇帝一份嫁妆清单,说是皇后亲自写的,于是皇帝就草草看了几眼,做了个样子便同意了。
      一连过了一个多月,哈刺一行人趁着这个时间连忙赶回去,筹备诸多事宜。
      待双方都准备完善之后,安沁颐就要出嫁了。

      公主出嫁那日,宁阳城内放眼过去,一片喜气洋洋。街道上都挂着大红绸缎,有人的家家门口上甚至都贴着喜字。
      全城百姓都出门一起祝贺,他们提这个装满红纸条的篮子。等到送亲的马车经过时,他们便抓一大把在手上,然后用力往天上一扔——

      只见天空漫漫是红色,那些红条如飞絮般纷纷扬扬,然后再落下,就宛如一场浪漫的落雨。

      皇后拉着皇帝一起出宫,为了避免麻烦,他们都乔装了一番。

      主要还是顾唤想多看女儿一眼,哪怕在宫里说了那么久的话,待到出嫁之时还是心有不舍。

      她趁无人注意时,悄悄抹了把眼泪。在马车出城后,在那些百姓看不见的情况下,她才拉着安延站在马车窗前。

      “袅袅,你受了委屈,一定要写信回来,娘还安排了许多厉害的婆婆宫女,有她们在,定然不会让你有太多麻烦,哦,对还有很多大宁的御厨,我也找了一些,随你一起去哈刺,我,我还要说什么来着……”

      顾唤看着窗内穿着嫁衣的女儿,语无伦次的说着。安延见状,用手覆在她的肩头,默默的安慰着她。

      “好啦娘,袅袅都知道啦,您就放心吧,我也会想您还有爹爹的。”安沁颐嘻嘻地笑着,她懂母亲话中的意思,语气让人听起来一点也不忧郁,反而还挺活泼的。

      她并没有叫他们父皇和母后,就仿佛是世间最普通的家庭。淳仁帝也有所触动,跟着叮嘱了几句。

      可是再怎么不舍,此时也该离开了。

      红色的箱子一箱一箱的被抬出城外,连绵不绝,直到最后一箱抬出城外时,夫妻俩才收回目光。

      另一边,徐丞相也正给自己的“爱徒”送行。

      “识归啊,到了哈刺那边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你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记得好好照顾公主,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平安回来就好,为师只能帮你到这了。”

      徐或雍正色看着他,温暖燥热的手掌不轻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

      “学生明白了,多谢您的叮嘱。”两人还未来得及再讲些什么,队伍就准备出发了。

      祝识归稍稍后退一些,拱手向徐或雍作了一揖,然后就上了马车,消失在他的目光中。
      ……
      宁国启圣十五年,五月既望,五公主安沁颐嫁与哈刺三皇子尉迟谙。

      两人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
      淳仁帝赐号万宁公主,珍宝百箱,锦绸百段,书籍、金银等若干,红妆十里,人马万行。

      哈刺在不久后将聘礼送至宁阳,战马上万,奇珍异宝众多,其他哈刺特色若干,放眼一看,壮观之至。

      祝编撰在后来将此等重大事件记录在史册中。

      不过至于是否有改动就有待商榷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公主出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