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阴间 ...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记
**
奉行玉清神霄保仙元一六阳三五璇玑七九飞元大法师、都天教主死了。教主道君皇帝死了。
或许这个名字让人迷惑。宋徽宗死了。赵佶死了。
只在史书中留下短短一行:“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城破之日,帝子帝孙六十余人俱北掳。赵佶与其子钦宗被封为‘昏德公’‘重昏侯’,衣袍尽褫,徒步百里。”
当年金人南下,他仓皇北狩,九族被辱,魂魄早在五国城墙外风雪中裂散。后来的事他记不清了,只记得自己衣不遮体、泪流满面地站在雪地里,面前是一幅画——
《瑞鹤图》。不是宫中那卷,而是血肉画成的版本。
鹤喙衔火,羽化为尸。他听见身后是百官呜咽,万民号泣。他想回头,却被无形之手按住。
“此地非尔可回。”
死后,他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仙人,生前的道观、斋醮、羽衣、炼丹、图符——每一道仪式都仿佛是他通向神霄的阶梯。
忽有鬼卒低声吟哦,冥风中仿佛传来女子之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更多的声音出现了,不是人声,是石头的声音,是木料的呻吟,是河流干涸的回响,是肩膀塌陷的骨裂声。
起初微弱,像风吹落叶。然后愈发清晰,仿佛一块块石头被扔入死水,激起他尘封记忆的波纹。
那些声音说:“盘固侯,神运石,花石纲。”
他想起了什么,但又不愿承认。他低声辩解,仿佛还在对满朝百官宣示:“这是丰、亨、豫、大之象,是道与政的合一,是君道通神。”
赵佶,你封盘固侯的时候是否有想过这块石头背后的人命,你是否有想过艮岳取浙中珍异花木竹石以进的“花石纲”最终断送了宋朝。盘固侯,好一个盘固侯!真乃神运石也!
神运石,所费动以亿万计,调民搜岩剔薮,幽隐不置,一花一木,曾经黄封,护视稍不谨,则加之以罪,斫山辇石,虽江湖不测之渊,力不可致者,百计以出之至,名曰“神运”。
他不记得了,他没有听见百姓背石而入的痛呼,只看见蔡京‘丰亨豫大’的奏疏。多么漂亮的字体。
纸上繁花,实为伪饰太平。
有声音发问:“赵佶?你来求何?”
“还天下万鬼一个天子。”
三声钟响,就像在幽都再次敲响了谁的丧钟。第一声如摧枯拉朽,是汴梁宫门被撞开的声音;第二声如万马奔腾,是金兵铁蹄践踏中原的回响;第三声沉如石坠,是他心底多年不敢触碰的真相。
他站在地府风火之间,大言不惭:
“朕虽败于人间,然于此幽都,当再正乾坤!”
有鬼冷笑:“正乾坤?你那乾坤,不早已为画卷中鹤所吞?为花石纲所困?为蔡京童贯所乱?”
赵佶面不改色:“朕昔日失国,非朕之罪,而误于权奸、误于天命!”
冥界不语。
他误以为这是默认。他忘了,他那一身帝王之骨,不过是宋宫中美玉镶金的饰物,经不起半点锈。
他对自己说:
“朕虽死,胜似生。阳间不过是一场污浊的梦;阴间,才是朕的天下。”
但他仍旧害怕。每到夜深,他就会梦见那金人押他北去时,百姓头掉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