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正神的人间代行者 ...
正月初七是唐朝的人日,相传女娲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后,创造了人,这一日就是人日了,人日是春正大节,活动很多,尤其是道教,李玄道一早就打扮好了,上了全妆,开始诵经,以李渊为首,皇家的人陆陆续续去上香祈愿。为了给李建成祈福,李妙真和李承宗很虔诚地跟着李玄道诵完经。
然后就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了,戴人胜,吃七菜羹,看百戏......
但李妙真还是觉得有点无聊,这些娱乐方式有点太高雅了,缺点刺激的,然后李承道就神神秘秘给她分享了一本书——《古镜记》。果然,哪个时空的小孩都挺爱看违禁读物的。
过年期间不用上课,李妙真就投入了看课外读物的世界中,这竟然还是本志怪小说,挺有聊斋的味儿。不对,隋唐更早,应该是聊斋挺有它的味道。
书很好看,想象力丰富,就是短,李承道自觉找到了同好,又断断续续给李妙真分享了《搜神记》《神异经》《十洲极》......
总之都是神鬼妖魔为题材的小说,可见此时的李承道,还是挺爱幻想的。
某一日他甚至很郑重地问李妙真,有没有跟观主学什么飞天遁地、降妖除鬼的法术,那神情,像是把李妙真当神秘学同好了。
李妙真也很郑重地回答:
“如今世上已经没有妖鬼了,都被我们阿翁封印了起来,这才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李承道一副你在驴我吗的表情,李妙真便把李玄道搬出来作证:“观主和我讲的,他说我有慧根,才告诉我。大兄都不知道。”
更多的,李妙真就没说了,因为她还没编到,只能装成天机不了泄露的表情吓退李承道。
她以为李承道回去就能自己醒过神,知道李妙真是在糊弄他,却不想这个岁数的孩子正是很刨根问底的时候,等李妙真时隔六天去玄元观做早课的时候,李玄道就一脸复杂地问:“我什么时候给你讲了圣人降妖伏魔的事?”
“啊?”看来是李承道来向李玄道打听了,她只能低头认错,说明原因。
然后李玄道的表情更复杂了,李妙真仔细思索这个表亲好的意思,系统冷冷插话:
“这大概就是三分羡慕,三分佩服,四分忌惮的调色盘表情。”
这调色盘是怎么来的?
李玄道呵呵一声:
“圣人昨日还问我这事呢,还让我给他写个传奇,既然是你想出来的,那你写吧,写完给你阿翁。”
李妙真终于懂了李玄道为什么露出那个表情,大概就是,夭寿喔,这世上竟有人比我还会用玄学拍马屁?
但她也是万万没想到李渊这么爱被歌功颂德,有点昏君相了啊我的阿翁,你的曾曾孙就是这么一步步滑进沟里的。
即使心中吐槽,李妙真隔了两日,还是去李渊那里走了一趟。
李渊在烧得暖融融的殿内听人演奏乐器,身旁正有两个貌美的妃嫔伴驾,她们还带了各自的孩子,一双很可爱的兄弟,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
大概是刚被成年的儿子李元吉伤了心,又对年富力强的准接班人李世民有点忌惮,对被他主动放弃的大儿子有点愧疚,李渊最近似乎格外喜欢小儿子们。
自进入武德六年以来,还没出正月呢,李渊已经多次带小儿子们参加各种犒劳亲近大臣的小宴,还频频赏赐爵位和虚职。
比如正在一旁乖乖坐着的这对小兄弟,分别是李元亨、李元嘉,生母也都是高位,一个是“每宴饮必携之左右”的尹德妃,一个是“欲立其为后”的宇文昭仪,两个孩子不过四岁,如今都已被封王,从爵位上讲,和南征北战给老爹打了半个江山的李世民平级。
这些都是如今宫中在热议的新闻,郑观音不许东宫的下人传闲话,耐不住李渊的后宫有嫉妒的,有想搞事的,因此还是被传到了东宫那里。
但李建成才不管呢,继承国库和私库的又不是他,他管亲爹给小儿子们分了多少家产呢。
他幸灾乐祸,这都是李世民该操心的了,十几个弟弟,二十几个妹妹,耶耶貌似还能生,以后都是李世民养了。
等演奏的宫人退场,李渊便让两个宠妃带着孩子退下,两个小大王还不想走,哼哼唧唧地撒娇,还是被身后的宫人抱下去了。
尹德妃离去前,还对着李妙真露出一个很亲近的微笑,把李妙真笑得一激灵,她们没这么熟吧。
李妙真把她逗哥哥玩的事解释了一下,还说明了一下心路历程:
“我就是之前背世族志背得心烦,先生还说背了这些世家的历史,才能表达对他们的尊重,才能听得懂他们说话,我就有点赌气,想着若是让他们也得背我们家的家谱就好了。”
李渊觉得好笑,他曾经也不是没有这种想法,凭什么世家的历史就得所有人背呢?而这种想法,随着李家逐登高位后,也越来越强烈了,越来越难以按耐。
虽然他们也会自称关陇世家,但其实心里也知道,还是不一样的。
从武川镇发家至今,最久也不过一百余年,自西魏到北周,到隋,再到李唐,关陇集团牢牢把控了皇权,但那些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心里还是把他们当做侥幸得位的幸运儿,固然能掌一时权柄,却不如世家永世传承。
心中有不满和忌惮,也不妨碍李渊依然羡慕甚至仰望世家的光辉,不然也不会给最重视的长子娶了世家女,其余儿女也多和世家联姻。
李渊诚实地承认:
“世家传承千年,历经数朝。而我们李家……到底是发家晚了些。”
“但那些世家记录的家谱,却有冲突的地方,可见并不全是真实。且千年前到如今,历经纷乱,也有分宗、并宗,此时的主支,和千年前的主支,真的还是一脉吗?”
其实这就跟现代有些人会说自己是谁谁谁的几十世孙,含金量可能还不如基因检测出百分之几血缘关系的旁姓人高。
大家都是找个好祖宗镀金,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啊。
尤其是,一些世家的好祖宗,含金量还真不高,在战乱的废墟中翻出些残卷,就算掌握了注释权,抱了项羽尸体的大腿,就成了老刘家的功臣。
“所以你就想编个家谱?你可知道家谱是不能随意动的。”李渊装生气。
“我没想编家谱,这事哪轮得到我。我就是想,阿翁结束隋末乱世,救百姓于水火,使分裂的中原重归一统,固然有史家记载、由后人评说,但为什么不能讲给此时的百姓听一听呢?
我听闻民间多有淫祀,百姓私祭野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为此献祭童男女、残害肢体以取悦神灵。既然如此,何不引百姓信奉正神?阿翁本是顺应天命,黄帝苗裔,说是正神的人间代行者,也没错吧。”
李渊用手指点她:
“跟着玄道学了段时间,别的学得如何我倒是不知道,这话术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话是这么说,李渊听得还是有点爽,因为李玄道拍的马屁可没这么直接,而朝臣嘛,如今的朝臣多数是李渊老兄弟,不然就是世家,更不会这么捧他。
而且李妙真这些话戳中了他最自满的一个点,那就是,他真的得到了神谕了呀,过年的时候神灵还祝他长寿,说他是正神的人间代行者,一点错没有。
李渊默许了李妙真折腾,但其实也只是当哄孩子玩,私下里还是找了御用文人,暗示他们编点类似“高祖斩白蛇”之类的传说,作为老人家,他还是更爱听这种传统故事。
李妙真其实本来只是想着玩的,包括后来被李玄道推锅,也没什么想法。
还是后来回去听安媪提起,她病的那段时间,家里找了神婆,要他们祭祀了五谷和鸡鸭,这才病好了。
李妙真是听阿桃说过的,除了一开始郑观音请了医助帮忙看诊,事后他们家也花重金找了长安知名的医者,她觉得,这才是病愈的原因,
但对安媪来说,却还是神婆的功劳。这还是太子家的奴仆呢,都迷信成这样了,可想而知民间百姓生活更苦、见识更少,可不就得被装神弄鬼的人糊弄了。
装神弄鬼的人如果只是图钱还好,更坏的则是真的想洗脑一方百姓,为威作福。
而了解一些不合法教派的发家史就知道,排除异己、制造恐怖氛围、拉着所有人一起做突破底线的事,往往是他们迅速积累信徒的方式。
但真破除迷信也做不到,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所限,基层工作人员严重匮乏甚至可以说没有,还有最基本的,古代皇权玩的就是“君权神授”那套,谁做皇帝都不会同意破除迷信,最多是破除一些恶劣的迷信。
因此李妙真觉得,打不过就加入,借这个机会让民间从信仰乱七八糟的神到信仰现实中存在的人或者英雄,即使为了方便传播还会带有玄幻色彩,但降妖除魔的英雄,总比要吃童男童女的神灵要更正常吧。
今天特别想吃雪糕,我就去超市随手抓了几支,有一个叫“苦咖啡搭子”,我也没仔细看,默认是咖啡味的。打开后才发现,诶怎么是白色的,以为是黑巧脆皮换成白巧了,但是一吃,牛奶味的[笑哭][笑哭]我这才明白“苦咖啡搭子”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正神的人间代行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