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再次北伐 ...

  •   临安城柳绿桃红,公主府内重新飘起玫瑰香。赵妍曦对着铜镜,指尖抚过如瀑的青丝,镜中倒映着凌清倚在门框含笑的身影。晨光斜斜洒在她新换的茜色襦裙上,发间珍珠步摇随着她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
      “这药当真管用。”她拿起案上的青瓷瓶,嗔怪地瞥了眼对方,“倒让你寻来了方子。不过你什么时候和我说说你的江湖朋友”
      凌清走上前,替她别好鬓边碎发,指腹擦过她泛红的耳尖:“可以,只要你安心。”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李恒手持加急军报闯了进来。
      "将军!金人在淮水增兵,似有反扑之势!"
      凌清与赵妍曦对视一眼,默契地点头。她接过军报迅速浏览,眼中锋芒毕露:“金人眼下竟有些自不量力。正好,水军新造的霹雳战船尚未一试锋芒。”转头看向赵妍曦,“这次要劳烦公主在朝中周旋,稳住那些主和派老臣。”
      赵妍曦已经披上了藏青色披风,嘴角勾起熟悉的自信弧度:“放心,我会让他们知道,这南朝的朝堂,还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再说太子也已经有了,如果皇帝不听话,就让我们的小侄子做皇帝。”她将一盏温茶塞进凌清手中,“倒是你,莫要再像上次般莽撞。”
      晨光中,两人并肩走向议事厅。凌清望着身旁身姿挺拔的爱人,忽然想起数月前那个满鬓白发、脆弱无助的身影。如今凤目含威,朱唇轻启便能搅动风云,倒叫人分不清,究竟是这江山成就了她,还是她守护住了这万里河山。而她们都明白,前路虽险,却再没有什么能将彼此分开。

      三峰山的寒风卷着哀鸿掠过遍野枯骨,硝烟混着雪粒砸在凌清的玄铁护腕上。她握紧染血的长剑,望着远处蒙古骑兵扬起的蔽天尘雾——这场宋蒙联军与金国的决战,比预想中更惨烈百倍。
      “报!完颜达主力已溃,但蒙军正在收拢俘虏!”传令兵的甲胄结着冰碴,“他们......他们要将降卒尽数坑杀!里面也有我们汉人旧部。”
      凌清瞳孔骤缩。临安城的密信还在袖中发烫,皇帝反复叮嘱:“借蒙人之手灭金,不可与蒙古军起冲突”。可眼前被驱赶至冰窟的金兵战俘中,分明有昔日金人俘虏的南朝军队士兵和百姓。想起昨夜的信笺展开时,赵妍曦的字迹被雪水晕开:“皇帝执意偏安,实则忌惮萧家军坐大。一切以大局为重......”

      凄厉的哭喊撕裂苍穹。蒙古军的弯刀劈进伤兵脖颈,鲜血溅在尚未融化的积雪上,开出妖异的红梅。凌清想起以前与赵妍曦夜谈时,对方指着舆图上的中原故土,眼波流转:“若能收复汴京,定要在皇城外种满白梅。让百姓不在受金人奴役。”
      “发军报给朝廷,蒙人狼子野心,如果我们退让,蒙人只会变成另一个金国。”
      “发密函给公主,蒙人嗜杀成性,如果他们执意如此,我们就和他们拼了。此战必要收复汴京。若死,勿寻尸骨。唯愿公主替我,再看一眼江南的水乡。”
      “全军听令!”她突然振臂高呼,寒芒出鞘的声响惊起崖边冻鸦,“随我救人!”
      李恒脸色骤变:"萧帅!违抗圣命......"
      “今日不救,他日蒙古铁蹄踏来时,谁为南朝百姓挡在前面?”凌清的披风猎猎作响,玄色锦袍下绷带渗出的血,早已和衣料冻在一起。身后数万南朝军队齐声应和,战鼓声震碎三峰山上的千年冰川。

      临安皇宫内,赵妍曦攥着快马加鞭送来的军报,素白指尖被朱砂印烫得发颤。密报末尾凌清潦草的字迹力透纸背:“此战必要收复汴京。若死,勿寻尸骨。唯愿公主替我,再看一眼江南的水乡。”她猛地起身,玄狐大氅扫落案上的奏书。
      “请陛下,准我亲赴三峰山。我要和驸马一同战斗,若死也要死一起。”赵妍曦朝着皇帝匐跪下,那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这个她一手扶持起来的的皇帝行此大礼。
      皇帝喃喃无声,最后说道:“皇姐此去保重!”
      赵妍曦走到大殿门口。赵承明叫住了她:“皇姐,如果未寻到驸马,无论如何。记得回来,这江山永远有你的一份。”

      蒙古将领的弯刀指着凌清,狼皮披风裹挟着腥膻气息压来:“萧将军执意坏我军规矩,莫不是忘了南朝和蒙古盟约?这些人,不过是金人驱使的蝼蚁!”
      凌清唇角勾起冷笑,目光扫过冰窟里瑟瑟发抖的汉人俘兵——有人背着破损的刀具,有人腰间系着南朝旧制的护腰:
      “我萧家军之前不过是淮河岸边被金兵追杀的流民!这些人为形式所迫,被金人作为炮灰。却与我血脉相连!”
      “你我今日联手灭金,明日呢?”她猛然逼近,眼光扫过满地尸骸,“当蒙古铁骑踏碎长江时,你们又会如何称呼南朝百姓?是蝼蚁,还是——该杀的叛贼?”
      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远处传来南朝号角,凌清却半步不退:“盟约犹在,首领若执意杀我南朝子民......”她冷笑一声,"莫不是怕我这将来的对手,坏了你们的南下大计?"
      蒙古将领瞳孔骤缩,忽而放声大笑:“萧将军说笑了!我蒙古铁骑志在天下,你我既是同盟兄弟,何谈对手?”他收回弯刀,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霾,“待踏平中原,天下都是一家人!按原来说的,你们去汴京,我们去中都,看谁打的快!?”

      凌清握紧腰间佩剑,正欲再言,忽闻西北方烟尘骤起。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大地,黄沙漫天中,一面绣着苍狼图腾的赤色大旗破浪而来,旗帜下,阿嵬支身披锁子甲,火红披风猎猎翻卷,手中银枪直指苍穹,恍若赤色云霞中降临的战神。
      “萧将军别来无恙!”阿嵬支的笑声裹挟着西北特有的豪迈,银枪在空中划出凌厉弧线,驱散了蒙古将领身边的亲兵。她翻身下马,腰间的狼牙弯刀与凌清的佩剑相撞,溅起一串火星,“听闻南朝儿郎要取汴京,我阿嵬支怎能错过这场盛宴?”
      蒙古将领脸色骤变,弯刀再次出鞘:“西夏王帐何时与南朝勾结?这是坏了草原盟约!”
      “盟约?”阿嵬支挑眉冷笑,手腕翻转,银枪枪尖挑起蒙古将领的狼皮披风,“当年你们背弃与我西夏的约定,私吞河套牧场时,可曾记得盟约二字?”她转头望向凌清,眼底笑意温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况且,我父王说了,要助故人夺回祖宗失地。我父王的军队已在黄河口,等将军一起攻城。萧将军,可愿与我共饮汴梁城的酒?”
      凌清望着阿嵬支身后,那支身着玄甲、手持劲弩的西夏精锐,忽然想起在贺兰山脚下,那个救她的少女。此刻她英姿飒爽的模样,与记忆中重叠,心中泛起暖意。“求之不得!”凌清抽出佩剑,剑锋直指汴京方向,“待破了汴梁城,我萧凌清定与阿嵬支姑娘一醉方休!”

      蒙古将领见状,冷哼一声,挥手示意退兵:“好!萧将军,咱们后会有期!”他勒转马头,却在离去前,深深看了眼凌清,那目光中,既有忌惮,又有一丝难以捉摸的杀意。
      望着蒙古军队远去的背影,阿嵬支走到凌清身边,压低声音道:“小心此人。蒙古人的野心,可不止于中都。”她顿了顿,又恢复了往日的洒脱,“不过眼下,先让我们给金人一点颜色瞧瞧!”
      凌清点头,两人相视一笑,她转身走向被俘的流民和战俘前,解下披风披在最虚弱的老兵肩头,沉声道:“从今日起,你们都是萧家军的兄弟。我们一起去打金人。”战俘和流民纷纷流泪,高喊:“萧家军!萧家军!”
      然后和阿嵬支同时翻身上马。在夕阳的余晖中,南朝与西夏的联军浩浩荡荡向汴京进发,马蹄声如战鼓,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一场改写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