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第二天恰逢五日一次的朝会,看到太子身后跟着一道小尾巴,朝臣炸了。
……朝臣没有炸,他们如今已经锻炼出了大心脏,六岁的小孩,听政就听政吧,总比皇帝抱着淮阳王上朝好。
就当多一个吉祥物了,淮阳王又不能说话,他们有什么可担心的?
张安世眉心狂跳,终于知道昨天不好的预感是什么了。汉臣上朝的姿势为跽坐,而今刘珏坐在太子身侧,他坐在刘珏的对面,一旦扭头,师生二人就能遥遥相望,仿佛朝会变成了平日的你问我答。
没等他平复好心情,三公九卿的队列里,丞相魏相笑道:“大司马乃是淮阳王太傅,如今淮阳王上朝听政,大司马是否出了力气?”
这话是玩笑也是八卦,其余重臣都竖起耳朵,目光炯炯盯着张安世。
张安世:“……”
赵充国若有所思,他觉得有道理,就算张家再立身持正,有倾向也是难免,殿下出众至此,谁会不喜欢呢?
老将军既是武将又是九卿中的少府,他和韩增对视一眼,意味深长地收回视线。
御史大夫丙吉笑着打圆场:“张公的为人,你们岂会不知?好了,陛下来了,肃静,肃静。”
群臣安静下来,待刘询穿戴冠冕,气势威严地坐在高座上,他们齐齐起身下拜:“臣等拜见陛下,恭祝陛下长乐未央!”
“众卿平身。”刘询温和开口,目光准确地落在太子和淮阳王身上,见刘珏神情安静,并无烦躁不适,顿时放下了心。
太子注意到父皇的眼神,忍不住看了看身旁的弟弟,弟弟六岁便犹如他八岁一样高,这半年来,他看刘珏越来越不自在。
是嫉妒吗?
太子不知道。太傅萧望之告诉他,无需关注淮阳王,让陛下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可太子就是忍不住,他特地派了石显注意弟弟的一举一动,石显第一次前来汇报的时候,太子清楚地觉察到,他变了。
变得不再把心思全数放在读书上,他仍想做父皇心里最好的继承人,可越是和刘珏比较,他就越不平,弟弟有朝中厉害的将军做武师傅,他没有,弟弟有大司马张安世当太傅,他也没有。
父皇的偏心昭然若揭,太子曾经旁敲侧击问母后,母后道:“萧望之是最适合奭儿的老师,张安世作为酷吏张汤之子,虽说儒法兼修,但到底偏向法家,奭儿不喜欢不是吗?”
刘奭没说话,照母后这样说,因为他不喜欢习武,所以父皇不给他指派厉害的武师傅。
道理他都懂,可他是太子啊,未来大汉的帝王,待遇样样不如刘珏,让天下人怎么看他?
而今他看着气度矜贵,浑身安安静静的弟弟端坐席间,满腔警惕被庆幸压了下去。
幸而弟弟是哑巴……不,他怎么能这样想,弟弟为救母后而受难,他实在有失宽仁!
兄长内心的想法,刘珏并不知情,他看似一个乖巧的背景板,实则认真地旁听。
朝会和旁的场合不一样,往日他从爹和大臣的交谈,以及奏疏中了解的政事,仿佛具现化了一般。
大朝会上,刘询提起为皇考刘进立庙一事,并扩刘进的寝园奉明园为奉明县。皇帝要为生父正名,有眼色的人都不会反对,此事议完,刘询点了京兆尹赵广汉,还有九卿中的大司农:“朕听闻司隶百姓近来因为布价躁动。半年以前,朕命大司农设下布仓粮仓,于低价之时囤积布粮,以防价格过高予以调控,卿等可有实施?”
大司农先行出列:“臣已严令衙署开仓,不出三日,陛下就能看到布价下跌。”
京兆尹赵广汉也出列:“陛下命臣监督开仓之举,臣全程跟进,并未发现贪腐的官吏。”
刘询“嗯”了声,他是个极其注重民生的皇帝,绝不允许官吏苛待百姓。
在刘珏的记忆里,爹召见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的时候,十次有八次与民生相关。爹长在民间,看透了民间疾苦,如今成了天子,登基数年已经颁布了四次大赦,对百姓的衣食住行,更是时时过问。
小孩不禁露出自豪的神色,把皇帝的举措记在心里。
一个时辰过去,朝会解散,大臣三三两两地往殿外走,张安世忍不住回头看了眼淮阳王,果然,他的学生神采奕奕,犹如吃了大补丸一般,半点不见困意。
他不住摇头,脚步蓦然加快,生怕刘珏跑过来递上竹简,问他这篇文章怎么解释。
张安世逃也似的走了,本想叫住他的丞相目瞪口呆,丙吉说等会做东,邀请他们几个聚上一聚,大司马怎么就没影了?
刘珏顾不上和太傅打招呼,他的肚子咕噜噜开始响。
太子关怀道:“弟弟是不是饿了?”
话音刚落,便有小黄门匆匆赶来,说陛下等着太子和淮阳王一起用膳。
刘珏点了点头,朝太子伸出手,太子一怔,迟疑地握住,情感和理智来回拉扯,最后他告诫自己,要做宽仁的君子,日后不可再想东想西!
……
刘珏吃完饭就困了,下巴一点一点。
皇帝说话的声音逐渐放轻,也不准备考校太子了,太子松了口气,庆幸之余却又涌上别的情绪:“弟弟既然困了,儿臣告退。”
刘询点点头:“回博望苑好好读书,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朕。”
“诺,父皇也要注意身体。”
从刘奭对刘询产生惧怕起,父子之间的交谈少了些亲昵,多了些程序。刘奭意识到了什么叫天家,自从当上太子,他很少当面指责父亲,即便不认同刘询的做法,他也忍了下来。
只是对皇帝而言,长子的掩饰着实不够看,他等着刘奭对自己开口,可憋了一天又一天,刘奭依旧不发一言。
刘询拐着弯让皇后去劝也无济于事,面对母后,刘奭是这样回答的:“身为人子,怎能大肆评判父之过?”
意思是他有错,只是作为儿子,不敢评价罢了!
刘询气笑了,是他重用文法吏有错,还是制定审慎刑狱的律令有错?
那颗儒家脑袋实在难以掰正,皇帝不再对太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他告诉自己,两代帝王之间只需平稳的过渡,安排好辅政大臣……
这里头有多少遗憾,多少不甘愿,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儒皮法骨,儒皮法骨,奭儿怎么就不明白呢?
幸而有平君在旁安慰他,还有珏儿,刘询是真的离不开他的次子。他觉得自己对刘珏仍不够好,珏儿过目不忘,那就安排同样过目不忘的张安世当老师,珏儿对朝政感兴趣,上朝旁听就是了,这么点小事,他难道会不满足吗?
就像今日朝会,珏儿一开始装得安静,渐渐的,眼里的高兴和崇拜都要溢出来了,刘询心头酸涩,又如吃了蜜一样甜。
眼下看着困顿的小孩,他小心地将人抱在怀里,放在寝殿的床榻上,琢磨着巫医不行,还有什么偏门的医者可以请?
蛊医?巫蛊是一家,想到那只死蟾蜍,刘询很快将之剔除。
思来想去,太史令懂占卜,虽然占卜神神叨叨,能够流行上千年,应当有些用处。
……
刘珏一觉睡醒,发现自己来到了椒房殿,娘亲温柔的声音响起:“醒了?珏儿来看,这是娘特意绣的荷包。”
许平君给刘珏擦手擦脸,拎起荷包低声道:“日后再有朝会,可以准备些小食放在荷包里,趁父皇不注意的时候吃一个。”
这主意好,刘珏眼睛亮了,他收下荷包的同时,警惕地望了眼翻书的皇帝爹。
刘询迅速低头,假装自己没看见,手上不停地翻阅杂书,竹简哗啦啦的声响掩盖了所有,小孩这才满意地转过头。
刘询情不自禁露出微笑的同时,思绪不由飘到了晌午,他偷偷召来太史令,问对方有没有家传的占卜方法,可以用来治病。
太史令卡壳几秒:“臣懂占卜,但不懂医啊。”
刘询:“……”
刘询和太史令大眼瞪小眼,太史令逐渐害怕起来:“陛下,臣受不住宫刑……”
刘询把他赶了出去,自从司马迁离世,这些史官简直一代不如一代,贪生怕死,还没有气节。
宫刑?他是喜欢赐人宫刑的皇帝吗?
刘询嘴角拉平,竹简也没心思看了,片刻扬声叫道:“珏儿,来给爹按按,记得手劲小一些!”
……
在许平君无言的注视下,刘珏满足了他爹的愿望。
他把手劲收得无限小,反倒是刘询心疼了,许平君白了丈夫一眼:“你父皇皮糙肉厚,哪有那么娇贵?尽知道折腾。”
最后以刘询认错,替儿子反按回来结束,又过了几天,皇帝塞了丙吉的小孙子丙鱼给淮阳王当伴读。
朝臣已经麻木了,不就是御史大夫的孙子吗,他们理解。
御史大夫恨不能给陛下当爹,最近的口头禅为“陛下还是个孩子”,据说丞相头一次听的时候,嘴里的蜜水喷了出来。
这般纯正的保皇党,自然要跟着陛下的步调走,一个伴读而已,不值得他们大惊小怪。
就这么“大惊小怪”了两年,刘珏八岁,上朝变得熟门熟路,教授淮阳王的老师们眼下,也多了两道黑眼圈。
往日的孩童越发抽条,这天,望着依旧没有退休的张安世,刘珏双手递上竹简。
“殿下稍候,臣这就为殿下解释。”
刘珏摇了摇头,示意张安世仔细去瞧。
张安世定睛一看,竟是问政而不是问学,他吃了一惊,神色逐渐复杂。
小孩五岁时的眼神,他能催眠自己是错觉;可如今八岁了,问政问到当朝大司马头上,他实在催眠不了自己,淮阳王的意图已是昭然若揭!
虽然殿下精力充沛,时常折腾他这位老人,但殿下吸收学问的速度,着实生平罕见。三年来,就算张安世再克制再持正,也同刘珏相处出了淡淡的师生情谊——情谊不熟,不浓,却也不能忽略,这是张安世单方面认为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这是一条不归路,咱们再想想?”
老张:别搞我,我害怕
-
有宝贝问入v的事,后天早上!也就是25号早八点爆更哦![撒花][撒花]
玉玉嗓子很快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早8点更新,有特殊情况会挂请假条 宝贝们不要养肥~段评已开,欢迎来玩〃˙▽˙〃 接档文《当吕雉穿成赵姬》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