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88、星际联盟的繁荣 ...

  •   战舰跃迁的波动还没完全散开,我已经懒洋洋地陷在联盟总部那间宽敞舱室的沙发上,两条腿翘得老高,几乎快翻过头顶去了。

      “你确定这身衣服不会撑破?”我扯了扯领口,感觉像是被塞进了一个会呼吸的金属壳子里。

      林晚站在镜子前,手里来回倒腾着那个量子环,说:“至少这次不会像上次一样,在仪式上直接喷火。”

      “那次纯粹是运气好。”我耸耸肩,“还有,别忘了爆炸之后整个星港都给我贴上了‘危险人物’的标签。”

      她终于转过身来,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一扬:“你现在可是星际英雄,不是通缉犯。”

      “听起来差不多。”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走吧,大会要开始了。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有人突然跳起来喊‘反对融合!’”

      我们走进“文明火花交流大会”的主展厅,里面的热闹程度比我想的还要夸张。

      各种文明的代表都在这儿,有长六条腿的,也有浮在空中的,还有一个穿着复古西装、戴单边眼镜的外星人,正用触须端起杯子喝咖啡。

      “现在连触须都能拿杯子了?”我小声嘀咕了一句。

      林晚没理我,径直往讲台那边走。她的演讲稿我之前偷偷看过一眼,标题是《多元共生:从宇宙缝隙里开出的花》。

      “听起来像个哲学系教授写的论文。”我轻声说。

      “闭嘴。”她瞪了我一眼。

      大会正式开始后,第一个发言人是个硅基星球的老者,他说话靠晶体共鸣,每讲一句,周围空气就泛起一圈七彩波纹。

      “这哪是演讲,简直就是放烟花。”我心里想着。

      终于轮到林晚上场了。她走到讲台中间,手腕上的量子环微微发亮,像是在给她打气。

      “各位。”她开口,声音清脆又响亮,“我们曾经穿越未知星域,接触过一个神秘而深邃的文明。他们不用语言交流,而是通过能量和图像传递信息。他们的城市漂浮在星云之间,就像梦境一样。”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我们没有要求他们改变自己来适应我们。相反,我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的节奏,学习他们的频率,并尝试将这些融入我们的科技体系。”

      “你们猜怎么着?”我忽然插话,反正也没人拦我,“他们还给我们办了一场欢迎焰火秀,不过差点把我机甲当燃料烧了。”

      全场哄堂大笑。

      林晚翻了个白眼,但没打断我。

      “玩笑归玩笑,”我正色道,“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一件事——真正的交流,不是让别人变成我们这样,而是让我们也能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林晚点点头,继续推进她的“多元共生计划”。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文明共创实验室”,邀请不同文明一起参与项目孵化,各自贡献智慧,最终形成全新的协作方式。

      “就像吃火锅。”我补充道,“有人带肉,有人带菜,有人带调料,最后煮出一锅全宇宙最香的汤。”

      有人鼓掌,也有人皱眉。

      果然,一位保守派议员站起来,语气严肃地说:“林博士,您的设想听起来不错,但现实是,各文明的能量结构、思维方式和技术路径差异太大。您怎么保证它们能融合,而不是冲突?”

      林晚没急着回答,只是轻轻按下腕上的量子环。

      下一秒,大屏幕上跳出一段影像——正是我们进入那个非现实空间的画面。

      画面中能看到那座悬浮的城市,水晶柱上的标记清晰可见,还有那些流动的光影,像是梦与现实之间的裂缝。

      “这不是伪造的记忆。”她平静地说,“它证明,即使来自完全不同世界的生命,也能共享意识、信仰和文化。”

      她看向那位议员:“这不是一次技术实验,而是一次信念的尝试。”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然后,掌声响起。

      不是那种客套的鼓掌,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

      我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

      “我低声说:‘看来咱们的火锅计划真要成了。’”

      林晚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接下来是墨渊出场。

      他负责演示新开发的“星际能源共享系统”,这是基于新文明的能量结构设计出来的原型。

      现场气氛紧张又兴奋。

      “准备好了吗?”我问他。

      “随时可以。”他按下启动键。

      系统缓缓运转,能量流在核心管道里流动,一开始一切正常。

      但在第三阶段测试时,能量波动突然飙升,控制台警报灯疯狂闪烁。

      “操!”墨渊猛地拍下紧急制动按钮,切断异常通道。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味。

      “能量过载。”他冷静分析,“频率匹配出了问题。”

      一名议员立刻站起来,语气严厉:“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融合?看看你们差点引发多大的事故!”

      我刚想反驳,却被墨渊拦住了。

      “他说得对。”墨渊面对众人,毫不退缩,“问题是技术细节,不是理念错误。”

      他调出数据面板展示修正方案:“我们可以加装动态频率调节机制。只要大家愿意合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我知道很多人对这项技术有疑虑,但我想问一句——如果当初我们拒绝第一次跃迁,我们现在会在哪里?”

      没人回答。

      “我们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害怕变化,而是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未知。”

      掌声再次响起,而且比刚才更热烈。

      林晚走上前,接过话筒。

      “我提议,正式成立‘文明共创实验室’。”她说,“向所有文明开放,共同推动星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场投票通过。

      那一刻,我看向林晚,忽然觉得她真的变了。

      从最初那个只顾研究的科学家,变成了能够引领方向的思想者。

      “干得漂亮。”我低声说。

      “你也挺不错。”她笑着回我,“至少没在大会上再提什么‘火锅计划’。”

      “那是保留节目。”我晃了晃手腕上的量子环,“等你哪天搞个星际美食节,我肯定露一手。”

      就在这时,量子环轻微震动了一下。

      我愣住了。

      林晚也察觉到了。

      “这个频率……有点熟悉。”她皱起眉头。

      我们对视了一眼,同时看向大屏幕。

      原本播放会议纪要的屏幕,此刻却自动跳出一串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言。

      那些字符排列怪异,既像古老的代码,又像某种远古遗言。

      “这东西……是谁留下的?”我低声问。

      没人回应。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段文字,仿佛它来自另一个维度。

      林晚迅速调取数据库比对,结果却毫无收获。

      “不是我们系统的漏洞。”她低声说,“也不是黑客攻击。”

      “那就只剩一种可能。”我眯起眼睛,“它是……主动出现的。”

      我们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分析,大屏幕上的文字一闪而过,恢复成正常界面。

      好像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我心里清楚,不是那么回事。

      林晚也明白。

      我们对视一眼,眼神中多了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

      “这事还没完。”我说。

      “当然没完。”她点头,“这才刚开始。”

      大会结束,人群慢慢散去。

      我站在展厅门口,望着远处的星空。

      量子环还在震动,频率越来越快,像是在回应什么召唤。

      “你说……”我开口,“会不会还有别的文明,等着我们去找他们呢?”

      林晚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宇宙,才刚刚开始向我们敞开怀抱。”

      我咧嘴一笑,抬手看了看量子环。

      “那就出发吧。”

      “去哪儿?”

      “哪儿信号最强,我们就去哪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