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导师的影子 ...

  •   疗养院外,枯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无数细碎的嘲笑。林薇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手机屏幕早已暗下,但那机械变声的死亡威胁却如同跗骨之蛆,在她耳边反复回响,带来刺骨的寒意。对方知道她在这里,知道她问了什么!那个“影子”,真的像鬼魅般无所不在!
      她猛地抬头,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反复扫视着空寂的走廊、天花板角落、窗外萧瑟的庭院。每一个阴影都仿佛潜藏着窥视的眼睛。她迅速联系疗养院安保,调取她进入后的所有监控,尤其是病房走廊和外围。结果令人沮丧——监控系统在半小时前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技术性“故障”,丢失了她进入病房前后约十分钟的关键画面!
      又是“意外”!
      林薇的心沉入谷底。对手的渗透能力和反侦察手段,远超她的预估。张慧兰这条刚被撬开一丝缝隙的线索,瞬间又被强行堵死,还引来了致命的警告。她不能连累这个饱受创伤的老人。
      她最后看了一眼张慧兰病房紧闭的门,转身大步离开,每一步都异常沉重。张慧兰口中那“两个影子”、“女人的笑声”、“茉莉花混药味的香水”,如同烧红的烙铁,在她脑中反复灼烫。如果这是真的…那陈国华,这个当年的专案组主官、警界传奇,他在这桩滔天罪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渎职?是包庇?还是…更深的共谋?
      回到市局,压抑的气氛如同实质。钟楼闹剧的余波未平,第三位受害者赵小雨的惨状照片和凶手的公开挑衅依旧占据着媒体头条,舆论的怒火几乎要将警局点燃。专案组内部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疲惫和相互猜疑。苏凉依旧被隔离在临时羁押室,如同一个被遗忘的禁忌符号。
      林薇将自己关在独立隔间里,面前摊开着从火灾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暗影案”的边缘资料副本,以及那份从尘封仓库里找到的、关于苏明远被处分又解除处分的通报。她的指尖划过陈国华那龙飞凤舞的签名,眼神冰冷如刀。她需要更直接的证据,需要撕开陈国华那层“警界传奇”的光环,看清他当年在“暗影案”中每一个模糊地带的操作!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内线:“王涛,给我一份当年‘暗影案’专案组所有核心成员的最新名单和联系方式,特别是…已经退休的。”
      名单很快送来。林薇的目光锁定在几个熟悉的名字上。她决定从外围入手,避开陈国华本人,先找那些当年在专案组里位置不高、可能没有直接卷入核心秘密、如今已退休安享晚年的老警员。这些人,或许在漫长的岁月沉淀后,能提供一些被忽略的视角。
      第一个目标:赵德海。当年专案组的普通刑警,负责一些基础的外围走访和记录工作,为人耿直,口碑不错,退休后在城东的老年大学教书法。
      林薇换下警服,穿了一身便装,提着一盒普通的茶叶,以晚辈探望老前辈的名义,敲开了赵德海位于老城区单元楼的家门。
      赵德海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看到林薇有些意外,但听说是市局的后辈来请教,还是热情地请她进屋。寒暄过后,林薇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二十年前的旧事。
      “…那时候啊,压力是真大,‘暗影’闹得人心惶惶,”赵德海泡着茶,陷入回忆,“陈队…哦,就是陈国华副局长,那时候是大队长,他是主心骨啊,没日没夜地熬,眼睛都是红的…”他语气里带着对陈国华能力的敬佩。
      “陈队当年对案子的判断,听说非常果断?”林薇试探着问。
      “是啊!雷厉风行!”赵德海点头,“就比如那个纤维物证的事…”他话说到一半,似乎意识到什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含糊道,“…陈队拍板定案,效率很高。”
      林薇敏锐地捕捉到“纤维物证”这个关键词!她立刻追问:“赵老,您是说林蕊袖口上提取的那个纤维?我听说当年记录的是黑色棉质?”
      赵德海的手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呃…是吧?时间太久了,记不太清了…卷宗上怎么写就是怎么呗…”
      “可我听技术科的老前辈提过一嘴,说当年现场复勘时,有人觉得那纤维颜色有点怪,像是深蓝…”林薇抛出诱饵,紧盯着赵德海的表情。
      赵德海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他放下茶杯,摆摆手:“嗨!那都是瞎猜!陈队拍板了,那就是黑色棉质!定了性了!再瞎琢磨那不是动摇军心嘛!当年破案要紧!”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但眼神却下意识地避开了林薇的直视。
      林薇的心往下沉。赵德海的反应,印证了李卫国笔记里的内容!当年确实有人对纤维颜色提出过异议,但被陈国华强行压下了!赵德海显然知情,但他选择了服从和沉默。
      第二个目标:钱卫东。当年专案组的后勤保障人员,负责物证保管的协助工作,退休后开了个小卖部。林薇找到他时,他正在小店里整理货架。
      提起“暗影案”,钱卫东连连摆手叹气:“唉,别提了,那案子…邪性!多少年了都…”当林薇假装不经意地提到林蕊那盒“消失的录音带”时,钱卫东的脸色明显变了变,眼神飘忽。
      “…录音带?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儿…”他含混地说,“陈队亲自拿走的…说是在家属那儿发现的,可能跟案子有关…后来…后来听说是空白带?就…就没下文了呗…”他搓着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陈队拿走的时候,带子封装完好吗?您有没有看到?”林薇追问。
      “这…这我哪注意啊…陈队做事,我们哪敢多问…”钱卫东眼神躲闪,明显不想深谈,找了个借口去招呼根本不存在的“顾客”,结束了谈话。
      走访接连受挫。这些退休的老警员,对陈国华当年的权威和能力依旧心存敬畏,言语间充满了维护,对关键细节要么含糊其辞,要么讳莫如深。陈国华的名字,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记忆之上,让他们本能地选择了避让和沉默。
      林薇的挫败感越来越强。她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在方向盘上敲击。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就在她准备发动车子离开时,手机收到一条加密信息。是技术组发来的,关于苏凉那份被林薇扣押的【绝密】文件夹的初步检测报告。
      报告很简短:【文件夹表面提取到多枚陈旧指纹,与苏凉指纹吻合。内部文件纸张经特殊药水处理,部分关键信息需特定光谱照射才能显现,目前仅能识别部分残缺文字,涉及代号“鹰眼”行动及人员代号…关联性不明。纸张来源追溯中。】
      “鹰眼”行动?林薇从未听说过警队历史上有这个代号行动!这显然是一份被刻意隐藏、等级极高的秘密档案!苏凉深夜潜入废墟寻找它,到底是为了什么?它和“暗影案”,和陈国华又有什么关系?
      线索再次指向陈国华!林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调转车头,直接驶向位于南山风景区的“南山静养院”——陈国华退休后的居所。她决定正面接触这位昔日的警界传奇!哪怕打草惊蛇,她也要撕开一道口子!
      静养院环境清幽,安保森严。林薇亮明身份,经过层层通报,才在VIP区一座独立小楼的茶室里,见到了陈国华。
      陈国华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厚厚的毛毯。比起警界流传的那些威严照片,他苍老了许多,头发稀疏全白,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如鹰隼,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洞悉人心的沉稳。他示意护工离开,茶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林薇组长,稀客。”陈国华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中气尚足,目光平静地打量着林薇,“是为了‘倒影杀手’的案子?压力不小吧。”
      “陈局,冒昧打扰。”林薇开门见山,语气带着晚辈的恭敬,但眼神却毫不退缩,“确实是为了案子。凶手对‘暗影案’细节的掌握程度令人心惊,我们怀疑有内部泄密源。您是当年‘暗影案’的主官,经验丰富,想请您指点迷津,看看当年卷宗里,是否有什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或者…可能接触核心信息但被遗忘的人员?”
      林薇的问题看似请教,实则暗藏锋芒,直指核心。
      陈国华端起紫砂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动作不疾不徐。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
      “‘暗影’…那是个极其狡猾的对手。当年的卷宗,核心部分只有我和几个绝对信任的骨干接触过。泄密…”他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于细节…”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仿佛陷入回忆,“凶手对时间的把控、地点的选择、受害者的特征,都带着一种病态的仪式感…这点,和现在的模仿者很像。”
      他的分析听起来中肯,但避重就轻。
      “仪式感…”林薇抓住关键词,“比如…被害人林蕊手腕上被刻意切割的伤痕?这种‘仪式’,当年您是怎么解读的?卷宗记录似乎比较简略。”
      陈国华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随即舒展开,语气平淡:“哦,那个啊。当年技术条件有限,法医判断是凶手控制被害人时造成的挣扎伤。也可能是凶手个人泄愤的习惯动作。这种细节,在连环案中并不罕见。我们当时的重心,是放在更具指向性的物证上。”他将林蕊手腕上的残忍切割,轻描淡写地归为了“挣扎伤”或“习惯动作”,与张慧兰描述的“女人的笑声”和“仪式感”相去甚远!
      “那…关于被害人林蕊遗物中发现的那盒录音带?”林薇步步紧逼,抛出关键炸弹,“听说您亲自送去鉴定为空白带?您当时是怎么发现这盒带子的?它封装的状态如何?”
      陈国华的眼神瞬间变得极其锐利,如同两道冰冷的电光射向林薇!那目光中蕴含的压力,让林薇心头一凛。但他很快收敛了锋芒,重新端起茶杯,语气听不出波澜:
      “过去太久了,记不清了。好像是她父亲整理遗物时发现的吧?封装…应该就是普通的塑料盒。送去鉴定是例行程序,结果空白,自然就排除了关联。怎么?林组长对这个细节感兴趣?”他反将一军,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林薇心中一沉。陈国华的回答滴水不漏,将责任推给了已故的父亲,也否定了任何异常。但那种瞬间的锐利和刻意回避,反而更让林薇确信,那盒录音带是关键!
      “只是觉得凶手如此执着复刻细节,或许会对这些边缘物品也有兴趣。”林薇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目光扫过茶室墙上挂着的一幅字,落款是【学生苏凉敬赠】,字体清秀飘逸。她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问道:“苏凉专家…听说她曾是您的得意门生?这次部里派她来协助,您对她…有什么评价吗?”
      提到苏凉,陈国华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瞬,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快得让人难以捕捉。他轻轻摩挲着轮椅扶手,语气带着一种师长般的感慨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苏凉…是个好苗子。聪明,专注,有天赋,心气也高。在犯罪心理方面,青出于蓝。只是…”他顿了顿,叹了口气,“年轻人,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背负太多…她父亲的死,对她影响很大。这次案子…压力太大,她如果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不稳妥,林组长,你作为前辈,多担待些,也多引导她。”
      陈国华的话语看似关怀,却巧妙地暗示了苏凉可能因父亲之死心理不稳,甚至可能“不妥”,将林薇对苏凉的怀疑,归咎于她的个人情绪问题!这无疑是在给苏凉贴上“不可靠”的标签!
      林薇心中警铃大作!陈国华对苏凉的评价,充满了上位者的掌控和引导!他在试图影响她对苏凉的判断!她想起苏凉深夜调阅陈国华档案的监控,想起她面对陈国华档案时的急切…苏凉接近陈国华,真的只是为了寻找父亲被陷害的证据?还是…他们之间有着更深的、不为人知的关联?
      茶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陈国华端起茶杯,不再言语,送客之意明显。
      林薇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她起身告辞:“谢谢陈局指点,打扰您休息了。”
      走出静养院,林薇的心情更加沉重。陈国华如同一座深不可测的冰山,露出的只是平静的一角,水下的部分却充满了危险的暗流。他的每一个模糊解释,每一次刻意的回避,都指向了更深层的黑暗。而苏凉,这个他曾经的“得意门生”,此刻正被关在羁押室里,身上笼罩的迷雾,似乎也与这座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坐进车里,正准备发动引擎,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又是一个未知号码!归属地隐藏!
      林薇的心瞬间提起!她立刻接通,将手机紧贴耳边。
      听筒里,依旧是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冰冷的机械变声:
      “林组长…拜访老领导?收获如何?”
      “陈局…德高望重…他的话…要听。”
      “有些案子…注定是悬案…有些人…碰不得。”
      “再查下去…下一个躺在停尸房的…就是你。”
      “影子…在看着你。”
      电话□□脆地挂断!忙音刺耳!
      林薇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一股冰冷的杀意混合着巨大的愤怒,瞬间席卷了她!对方不仅知道她接触了张慧兰,还知道她来见了陈国华!甚至…可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她猛地抬头看向静养院深处陈国华所在的小楼,又透过后视镜看向车后空寂的山路。一种被全方位监视的、令人窒息的恐惧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她的脖颈。
      陈国华…你到底是谁?
      那个“影子”…又到底是谁?!
      苏凉…你在这盘死局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她发动车子,引擎发出低吼,车轮碾过山路上的落叶,朝着市局方向疾驰而去。后视镜里,南山静养院渐渐缩小,如同一个沉默的、充满秘密的堡垒。林薇的眼神冰冷而决绝。无论挡在前面的是警界传奇还是无形鬼影,为了妹妹,为了那些枉死的冤魂,她已无路可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导师的影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