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常陆院家的清晨总是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混乱。当胧第无数次从被窝里被强行拽出来时,他正梦见自己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查阅17世纪的炼金术手稿——这个梦的学术严谨性显然与眼前晃动的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形成了尖锐冲突。
"胧~猜猜我是谁?"馨的声音像浸了蜜的糖浆,带着刻意掐出来的天真尾音。温热的呼吸扑在胧的颈后,带着刚烤好的焦糖布丁的甜香。
胧闭着眼叹了口气。他能清晰分辨出左边手腕上那道极浅的烫伤疤痕——那是去年光试图模仿电视里的火焰魔法时,把自己的手按进烤箱造成的。"光。"他精准地抓住作乱的手腕,却在触到皮肤的瞬间被反剪双臂按在柔软的天鹅绒床榻上。
"答错啦!"光的笑声震得胧耳膜发疼,"我才是光哦~"温热的手指戳着他的脸颊,力道轻得像羽毛搔痒,"馨刚才明明站在右边。"
胧睁开眼,看着眼前两张近在咫尺的脸。光的右眼下方有颗几乎看不见的泪痣,馨的唇角有个笑起来才会出现的梨涡。这些细节如同教科书般刻在他的记忆里,却从未阻止过这场每日例行的幼稚游戏。他深吸一口气,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你们知道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表明,长期进行这种重复性角色扮演游戏会导致前额叶发育迟缓吗?"
"诶~"两张脸同时垮下来,像被雨水打蔫的向日葵。柔软的黑色发丝垂在额前,长睫毛湿漉漉地颤动着,看起来像两只被遗弃的大型犬。
胧的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这种生理反应让他感到一阵生理性厌恶——他的大脑明明在尖叫着"这是进化心理学中的幼态持续陷阱",但某种更原始的冲动却在催促他伸手揉揉那两颗毛茸茸的脑袋。
"不过。"他迅速调整面部表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在进行学术探讨,"如果你们能准确复述出上周我讲过的量子隧穿效应原理,我可以考虑每天陪你们玩十分钟这个游戏。"
光和馨对视一眼,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他们像两团旋风般冲出房间,留下胧对着天花板发呆。床头柜上的平板电脑亮着,显示着他昨晚熬夜写的论文——《论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对当代青少年消费观念的影响》。
"少爷,该用早餐了。"管家福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永远不变的平稳语调。
胧起身时,发现床单上印着两个浅淡的人形凹陷。他认命地叠好被子,将散落的经济学书籍塞进书架。第三层从左数第八本是《资本论》,扉页上用稚嫩的笔迹画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中间那个戴着方框眼镜,旁边两个举着写有"胧最棒"字样的牌子。
餐厅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红木长桌上摆满了精致的餐点,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光和馨已经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白色的蕾丝餐巾规规矩矩地铺在膝头,看起来像两只等待喂食的乖猫。
胧在主位坐下,刚拿起刀叉就发现不对劲。他的盘子里堆着小山般的草莓蛋糕,而本该出现的全麦面包和黑咖啡却消失无踪。
"今天是草莓日哦~"馨笑眯眯地将一碟马卡龙推到他面前,"昨天我和光去银座逛街,发现了超——级好吃的甜品店。"
"我们排了三个小时队呢。"光补充道,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胧,"店长说这是限定款的'天使之吻',只有最可爱的人才能品尝。"
胧看着盘子里那颗裹满糖霜的草莓,突然觉得一阵生理性反胃。他的血糖水平在过去的十六年里始终维持在教科书般标准的范围内,这种视觉上就充满罪恶感的糖分炸弹简直是对他自律人生的公然挑衅。
"我今天的血糖监测显示空腹血糖值为92mg/dL,处于理想区间。"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智能血糖仪,屏幕上的数据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而这块蛋糕的含糖量已经达到37克。"
光和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们小心翼翼地交换眼神,像两只做错事的小学生。馨的手指绞着餐巾,声音细若蚊蚋:"可是...胧上次说喜欢吃草莓..."
"那是在讨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提到托尔斯泰喜欢在写作时吃草莓果酱三明治。"胧扶了扶眼镜,感觉太阳穴在突突直跳,"这属于文学考据范畴,不构成饮食偏好的依据。"
餐厅里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窗外的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光和馨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扇形的阴影,看起来像两只被暴雨淋湿的小兽。
胧突然感到一阵没来由的烦躁。他知道自己又较真了,但那些关于营养成分和健康风险的数据就像自动弹出来的弹幕,在他眼前挥之不去。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叉子叉起那块草莓蛋糕,在光和馨惊喜的目光中送入口中。
甜腻的奶油在舌尖化开,带着浓郁的草莓香气。糖分像洪水般涌入血液,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胰岛素正在胰腺中大量分泌,细胞表面的受体像饥饿的野兽般吞噬着葡萄糖分子。这种失控感让他浑身不适,却又奇异地缓解了某种更深层的焦虑。
"好吃吗?"两张脸同时凑近,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胧放下叉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他仔细斟酌措辞,试图找到既不违心又不鼓励这种危险行为的表达方式:"从感官体验角度而言,甜度曲线的设计符合现代甜点工艺的黄金比例,酸度与甜度的平衡达到了8:2的理想状态。"
光和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两盏突然接通电源的水晶灯。他们欢呼着扑过来,一人抱住胧的一条胳膊,柔软的头发蹭着他的脖颈。
"我就知道胧会喜欢!"光的声音里充满了雀跃,"下午我们再去买好不好?"
"还要买那个巧克力喷泉!"馨补充道,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可以蘸草莓和棉花糖吃~"
胧感到一阵头痛欲裂。他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突然无比怀念十二岁那年独自在剑桥大学参加的暑期哲学研讨会。那时他每天和同龄的天才们讨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晚餐是精确称量过的鸡胸肉和西兰花,睡前会进行二十分钟的正念冥想。
"少爷,美国那边来电话了。"福泽管家悄无声息地出现,手里拿着无线电话,"是哈佛商学院的詹姆斯教授。"
胧如蒙大赦般接过电话,用流利的英语与对方交谈起来。他讨论着最新的市场趋势分析模型,语速快得像在发射子弹。光和馨安静地坐在旁边,托着腮帮子认真听着,尽管一个单词也听不懂,眼神却专注得像在欣赏交响乐演出。
"他们邀请我参加下个月的青年经济学家论坛。"挂了电话,胧发现自己的嘴角竟然在微微上扬,"要在波士顿待两周。"
光和馨脸上的笑容同时凝固了。餐厅里的空气仿佛瞬间降到冰点,连水晶吊灯的光芒都变得黯淡起来。
"两周?"光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紧紧攥着桌布,指节泛白。
"波士顿..."馨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浓重的阴影,"很远吗?"
胧拿出平板电脑,调出地图软件:"直线距离大概10800公里,飞行时间需要13小时45分钟,跨越13个时区。"他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航班信息和酒店预订页面,"我已经订好了哈佛附近的公寓,步行只需要七分钟。"
"不要去。"
两个字突然炸响在餐厅里,像惊雷劈开平静的湖面。光和馨猛地站起来,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们的眼睛红得吓人,晶莹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下来。
"为什么突然要走?"光的声音嘶哑着,紧紧抓住胧的手腕,"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吗?"
"是不是胧讨厌我们了?"馨哽咽着,身体剧烈地颤抖着,"我们可以改...不要走好不好?"
胧感到一阵措手不及。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分析这种情绪爆发背后的心理机制。分离焦虑?依恋障碍?还是某种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但那些冰冷的心理学名词在眼前这两张泪水中的脸面前,突然变得苍白无力。
"这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机会。"他试图解释,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异常干涩,"对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很有帮助。"
"比我们还重要吗?"馨的问题像一把锋利的冰锥,狠狠刺进胧的心脏。
空气仿佛凝固了。光和馨的眼泪还在不停地流着,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定定地看着胧,像两只即将被抛弃的幼兽。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他们湿漉漉的睫毛上折射出破碎的光芒。
胧突然想起十二年前的那个雪夜。那时他因为严重的肺炎发着高烧,半夜醒来时,发现两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他的床边,光用冰凉的小手给他敷着额头,馨则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他们的小脸冻得通红,却固执地不肯回自己的房间。
"医生说只要一直陪着,胧就会好起来。"光的声音带着未脱的稚气,却异常坚定。
"我们会保护胧的。"馨紧紧握住他的手,小小的手掌温暖而有力。
那一刻,某种坚硬的东西在胧的心里悄然融化。他看着眼前这两张梨花带雨的脸,突然意识到,那些他以为早已被理性思维压制的情感,其实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好吧。"他关掉平板电脑,将光和馨拉到身边,用指腹轻轻擦去他们脸颊上的泪水,"我会跟詹姆斯教授说推迟行程。"
光和馨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像两颗重新点燃的星星。他们对视一眼,突然同时扑进胧的怀里,柔软的黑发蹭着他的脖颈,带着熟悉的焦糖布丁香气。
"胧最好了!"
"最喜欢胧了!"
温暖的怀抱让胧感到一阵心安。他轻轻叹了口气,伸手环住那两个比他高大却依然幼稚的哥哥。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三个人交叠的影子上,在地板上绘出一幅温暖的图画。
也许,偶尔放下那些复杂的理论和数据,单纯地享受这一刻的温暖,也未尝不可。胧想。至少在这些毛茸茸的脑袋还愿意靠在他肩上的时候,暂时忘记那些关于脑科学和经济学的论文,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餐桌上的草莓蛋糕已经凉透了,但胧突然觉得,偶尔吃一点过量的糖分,或许对所谓的"情感健康"有好处。毕竟,生活不只是由数据和理论构成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