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 将军庙游记 ...
一直听说丹水坑有个将军庙,呼朋唤友的却总未成行,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独自一人顺着路从丹水坑的牌坊走来,两旁绿树成行,有一点幽幽的情致,路却很长,差不多都要以为走错了方向,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将军庙。
庙门是经典的牌坊建筑,对联也是寺庙常见的那种——“青山留旧迹听松声泉韵更平添佛力禅心”,不过“松声泉韵”却有些味道。寺庙倚山而建,从山下看层层叠叠,从山上看坐怀拥谷。
一进山门就看见一只洗洒钵,据说这是道家的玩器,搓动钵的两耳,钵内的水就会溅起水珠,我试了好一会都不得要领,门口的保安大概是看不过眼,过来示范,伴着嗡嗡的声响,先是水面渐起涟漪,接着腾起雾一样的水花,我看了好长时间,有些入神,竟觉着迷离了。
主院是四合围的结构,说不清是什么风格,上下两层,下层主要是个院子,中央一排香炉,余烟袅袅。主殿供奉的是杨家将军和道教的神明。神像都很清伟,描着彩,是威严而清朗的,与一般寺庙厚重庄严的感觉不大一样,两旁的墙上另画着工笔的二十八星宿的图案,非常精巧,落笔细致传神。
这里居然还有人专业代人祈祷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妇女,会陪着请的人从上香一路祈祷开来,讲究许多规矩,祷颂起来也有一套一套的词路,嘤嘤喃喃的,象唱经一般。
从东面的门走出去是古佛洞,清代澄海法师开凿的,真正的古迹,供奉着弥勒卧佛,据说兴盛的时候,曾经有十多名僧人在此供奉。洞中的石佛面目慈祥,雕琢的手法古朴、大器。洞里没有其他人,我待了很久,仔细地研究了一番雕像和周围的岩壁,走出来的时候就觉得有两重天地,不知道这是不是古人凿洞修行的深意。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关于秦岭隐士的调查报告,说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在秦岭一带筑庐凿洞以作修行。
主殿的西门出去是桃花园,小径两旁现在尽管是一株株枯枝,但想来到了春天,桃花满树,清风徐过,落英缤纷。沿着小径拾阶而上,桃花园的尽头是四座小庙,供奉着金花娘娘、文武二神、财神爷和华佗。许是没什么人的关系,很安静,我一人徜徉在其间,就像走在一座小小的苏州园林里,也像时光倒流的梦境。
小庙的后面直接上山,山上花不多,却有许多竹子,春晚秋夜,听到竹风的声音,发人清思,难怪前人曾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山上错落着许多大块的岩石,寺庙的修复者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在这些大石头刻上了十八个“福”字和八只蝙蝠,起名 “十八福地”。一路爬着山,一路寻找着雕刻的痕迹,算得上寻圣入幽了。
可惜院落和山谷里面没有成泓的水,总觉得没有水就少了些许灵气和静谧。但这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这浮躁的生活里还有一个这样的去处,让人分外平和。也许就如我所相信的那般:安静并不是波平如镜,而是一滴水落下泛起的一圈圈涟漪;并不是毫无声息,而是喧嚣过后归复的宁寂。
闲着没事,便一个人走走逛逛。庙在广州郊区,很多老广州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去处。我觉着很奇怪为什么会在这里供奉杨四将军,可惜不知道那里可以查到典故的出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将军庙游记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