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如何生存 ...
-
李兰正在用菜籽油炒菜,炒的是番薯梗子,先炒一大盘子让孩子们好好解解馋。
她正忙得热火朝天,长福颠颠的跑过来了,她走到哪长福跟到哪,一双眼睛直直的望着锅里。
李兰暗笑他小馋猫,问他:“是不是想吃啦?马上就炒好了。”
长福不好意思的笑笑,躲到李兰身后,探出头往外瞧。
“长福,去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吧,等好了我就叫你们吃饭。”李兰欲拉开长福。
长福摇摇头,忽然又抱住李兰的腰,呢喃道:“姐姐,姐姐。”
李兰摸摸他的头作为安抚,问道:“咋了?长福?是不是想家了?”
长福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李兰。
原本长得像年画里的娃娃一样雪白胖嘟嘟的长福,已经瘦了很多,越发显得那双眼睛大。还有2个像长福一般大的孩子,却比他难带,总是半夜三更惊醒,吵着要妈妈,要回家。
她不禁对这个懂事的孩子心生怜爱,弯下腰,轻轻抱住了长福,抚摸着他的后背,就像小时候她妈妈抚摸她的后背一样。
长福眼眶湿润了,倔强的抹掉眼泪,用稚嫩的童音说道:“姐姐,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帮你的。”
听罢,李兰更是紧紧抱住了他,她在长福这个年纪,还在爸妈的怀里撒娇呢,而长福,却被迫要一夜长大。
为了能储藏更多的红薯,不仅春红和大柱在帮忙,还有其他几个大一点的小孩,也到晚上一起去挖红薯。经过众人的努力,地窖里的红薯堆成了好几座小山,吃到一年都不成问题。
红薯也无法保存太久,吃不完的就烂了,然后又重新挖,他们已经挖了好几片田地了。
红薯挖完了,红薯藤子却没法全部都带走,大部分的红薯藤子都散落在田地里,远远望去,田地里留着一个个小坑,和一片片黄掉的红薯藤。
今年的红薯是够吃了,可是明年的该怎么办呢?难道要自己种吗?李兰他们家并没有种多少田地,因为父亲会打猎,所以他们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父亲打猎的猎物换回来的钱。李兰也从小就跟着父亲上山打猎,对农活并不十分精通。
她还是叫来春红和大柱一起过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柱听完,一拍腿,笑容满面,自信说道:“我们自己种红薯吧,我从小就跟着爹妈种田地,除了不会耕田,种稻谷、种红薯我都会。我们这已经有了很多红薯了,就留一部分作为红薯种,等到了冬天发芽,来年四月份种上,就行了。”
春红点点头,道:“是这样的,没有错,我也会种,只要我们能种上红薯,来年就不用愁了。”
三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可行,正兴奋着要留多少种,忽然间,李兰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她说道:“种红薯没有问题,那,我们往哪里种?”
这个可把春红和大柱问住了。
三人都知道,不能在村里的田地里种,否则,种红薯翻过的地,来年红薯成熟长满了藤,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万一让日军发现了,他们就全完了。
正在三人一筹莫展之际,李兰看到几个孩子在洞口外的空地上挖泥巴完,恍然大悟,说道:“我们在山上种吧,找一些平整的地方,把土松一下,还有我们的人工肥,可以用来施肥,这样就和田地里差不多了。”
大柱和春红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既安全,又能够利用起人工肥。三人当即就决定先由他们三个人一起去山上更深处找寻合适的平整地块。
先把孩子们全都叫进了地窖里,嘱咐他们今天就不要出来玩了,好好待在里面,不要发出大声。
这时长福说道:“姐姐,你放心吧,我会看住大家不要乱跑的。”
李兰回到:“那好,你就负责看住大家,灶台里还温着红薯,要是我们没有及时回来,你们饿了就拿红薯吃,长福,你负责给大家分红薯,知道吗?”
长福点点头。
李兰就与春红、大柱三人,各自带了个红薯和一壶水,往山腰上走去。
他们也不敢在地窖周围种,这样太扎眼了,怕被人发现。只能再走进山里一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这里的山村就是这样,山连着山,田地一般都在分布在山脚下,房子也建在山脚下,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对目之所及的山都很熟悉。
李兰就更不必说了,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隔壁几个村附近的山都被李兰和父亲跑遍了,她对山里的状况很熟悉。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座山,李兰父亲倒是很少带她来,因为李兰父亲说,这座山离村里最近,得把山货留给村里的人。所以他们一般都会跑到远一点的山上去打猎。
李兰走在最前面,手上拿着砍柴用的柴刀在前面开路。越走上山里面,路越不好走,几乎没有路,都得在灌木丛里钻来钻去。
李兰一边砍掉挡路的树枝或者刺,一边四处查看是不是有平整的空地。可是三人走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空地。
走的越深,反而林子里的阳光越少,更加不适合种红薯了。没有阳光,施再多的农家肥,红薯也长不大。
三人只好找一些没有什么高大树木的地方,虽然有一些灌木丛,但是地块也算平整,只要砍掉灌木丛,把地弄平整,阳光也能够照进来,这样就可以种红薯了。
只有一把柴刀,所以李兰首先拿着柴刀去砍掉灌木丛,春红和大柱就把砍掉的灌木丛拿出去。
等到李兰累了,就换大柱、春红砍。经过三人的努力,终于砍出了一片空地,阳光照进来了。
大柱还待要砍,李兰制止了他,说道:“离种红薯的时间还有半年,现在砍光了,来年肯定重新长上了。既然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先做个记号,选几片林子,等来年快种红薯了再过来砍掉。”
三人把一堆石头堆在选上的林子里,作为记号。解决了地的事,三人满身疲惫的往回走。
忽然,在下山的半山腰上,李兰看到了一辆辆车正在开进村里。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进村看到的惨状,吓得怔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