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真相大白时,小王爷改观 ...
-
月色如水,洒落在书院的青石板上。江清越站在禁书阁外,手中握着一根细若蚕丝的银线,另一端系着一只小巧的鱼钩。她屏住呼吸,将钩子轻轻从窗缝中探入,在黑暗中摸索着目标。
“夜光鱼线”是她前几日垂钓所得,据说能在黑夜中反光,便于夜间操作。此刻,它果然派上了用场。银钩在空中轻颤,勾住了卷轴的一角,缓缓将其拉出窗外。
就在她准备收线时,远处传来脚步声。
“嘘——”萧景琰低声提醒,迅速闪身至廊柱后方。
江清越心领神会,迅速将卷轴收入袖中,转身隐入阴影之中。巡逻弟子提着灯笼缓缓走过,嘴里还嘟囔着:“这大半夜的,谁会来禁书阁?”
待脚步声远去,江清越才松了口气,抬眼看向萧景琰:“拿到了。”
他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她袖口露出的一角纸张上:“上面有字吗?”
“还没来得及看。”她低声答道,随即拉着他在角落处展开卷轴。
借着微弱的月光,两人看清了上面的内容:正是那首被传抄的诗作原稿,字迹与之前流传的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润色痕迹都如出一辙。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卷轴背面隐约浮现的一个印章——
“江”字。
江清越瞳孔微缩,指尖轻轻摩挲那枚印记,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萧景琰沉声道:“看来,幕后之人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翌日清晨,书院大厅聚集了众多学子,山长亲自到场,主持对抄袭事件的最终裁决。
江清越缓步走入厅堂,手中握着两份卷轴,神情淡然。
“江公子,你今日前来,可是要自证清白?”主考夫子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带着审视。
她微微一笑,将两份卷轴放在案上:“请诸位细看,这两份诗作,是否出自同一人之手?”
众人围拢过来,仔细比对。很快便有人皱眉:“奇怪……明明是一样的诗句,可笔迹却略有不同,像是刻意模仿。”
“不仅如此。”江清越拿起金针,在其中一份卷轴上轻轻一点,墨汁顺着针尖扩散开来,显现出原本隐藏的痕迹,“这是‘金针滴墨法’,专门用于鉴别真伪。你们看,这份卷轴上的字迹边缘,出现了细微的晕染,说明它是仿写的。”
众人哗然。
“而这一份,才是真正的原稿。”她指着另一份卷轴,“它的墨痕自然流畅,毫无刻意之感。”
山长翻阅良久,神色凝重地抬头:“那么,是谁动的手脚?”
江清越扫视四周,忽然开口:“昨日在偏院聚会的那位同窗,可否上前解释一二?”
人群中一名学子脸色骤变,下意识后退一步。
江清越继续道:“你昨日深夜潜入藏书阁,偷取诗稿复写,并安排他人散布谣言,目的就是让我在比试中落败。”
那人额头渗出冷汗,嘴唇颤抖:“我……我只是受人指使……”
“指使你的人是谁?”山长厉声问道。
那名学子咬紧牙关,似乎不愿说出真相。就在这时,一张绣着“婉”字的手帕从他袖中滑落,飘落在地。
江清越弯腰拾起,轻轻展开,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这手帕上的字迹,不知各位是否眼熟?”
厅堂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江婉柔!”有人脱口而出。
山长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果然是她。”
江清越抬起头,目光坚定:“江婉柔不仅多次陷害于我,更意图毁我声誉,破坏书院秩序。此事证据确凿,请山长明察。”
山长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此事属实,江婉柔已严重违反书院规矩,即刻驱逐出书院,永不录用。”
厅堂内外一片哗然。
而在远处的回廊深处,一道身影悄然转身离去,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江清越看着那抹消失的背影,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她知道,江婉柔绝不会就此罢休。
风波暂歇,但暗流仍在涌动。
午后,湖边柳树摇曳,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江清越坐在岸边,鱼竿静静垂落水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你倒是悠闲。”萧景琰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她回头一笑:“王爷不是也来了?”
他走到她身旁坐下,目光投向湖面:“昨日之事,多谢你。”
“谢我什么?”她故意装傻,“谢我让你当众出丑?”
他闻言一怔,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人……倒是有意思。”
江清越哼了一声,继续钓鱼:“当年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他语气忽然认真起来,“我现在相信你了,也愿意帮你。”
她抬眼看他,发现他的眼神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敌意,反而多了几分欣赏和信任。
“那王爷打算怎么帮我?”她笑着问。
他顿了顿,低声道:“我最近总觉得体内有些异样,像是旧伤复发。我想请你帮我看看。”
她挑眉:“小王爷这是在求医?”
“算是吧。”他苦笑,“你不是学了《玄医真经》吗?或许能看出点什么。”
江清越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察觉到湖面下的鱼线剧烈震动了一下。
她猛地提起鱼竿,只见钩子上挂着一本古旧的书籍,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
《策谋通鉴》
她翻开第一页,忽见一行小字:
“欲破敌者,先知敌心。”
她唇角微扬,仿佛明白了什么。
远处,萧景琰的身影缓缓走来,眼神中带着一丝凝重。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他低声说道,“昨晚聚会中,有人提到了一个名字。”
江清越回头看他,等待下文。
“江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