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 16 章 ...
-
罗大公子买过的药姜白都给上了一份,小份装的,十颗一份,按20铜板的价格,相当于2个铜板一颗,一小份差不多能吃到痊愈。
他用的多是中成药,担心西药对这个世界的人产生抗性,会对寻常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盛夏对于百姓而言,是最不易得病的季节。能安安稳稳长大的,身体素质都优于常人,一些小病挨一挨也就过去了。
春寒秋凉冬冻,都容易着凉发热,起热在这个时代是致命的病症。
因此姜白的药在这个季节销量一般,他早有预料,只占用了一小层的货架,好算有个标志。
这些天到来的灾民中倒是有一两个识字的,可惜对方不愿意留下来,休息的差不多便离开了。
继李春花母女后,姜白同样给王家村的人分了擦洗的水,嘱咐他们只能用来清洁,不能用作他用,特别是喝。
这些水就是普通的自来水,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喝惯了生水,自来水已经是经过净化后的水源了。
想到这,他突然想到什么,从系统中购买了驱虫药,分给超市内的员工一人一颗,说是治肚子的。
解释不清楚,姜白没有细说,员工们也都愿意相信他,直接吃了,还道,“这味道跟糖差不多呢。”
当天,就有人惊慌失措跑过来说他拉出了虫子,姜白安慰道,“这个就是我说的驱虫药的效果,再吃两次,等彻底没了,就算是好了。”
他把驱虫药摆到货架上,定价1个铜板一颗,又给所有人科普了生理常识。
生水需要烧开了喝,不然里面的虫卵进入肚子,会孵化寄生。所谓病从口入,吃喝上都要特别注意。
有此亲身经历,员工们纷纷给家人买了驱虫药,其他听说此事的村民也都愿意花上两个铜板,治一治身上的病。
不过大家都没有因此改变喝生水的习惯,不提烧水需要的柴火,就是喝之前还得烧开了,等水凉,没有那个习惯,不愿意费那个劲。
大不了多买点那个驱虫药,还挺好吃的咧,价格也不贵。
对此,姜白无言以对,心知长久以来的习惯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只能潜移默化去改变。
其他的他管不着,员工的卫生习惯却是提上了日程。
给每个员工发了肥皂、牙刷、牙膏、毛巾等清洁用品,说是员工福利,务必要求他们每天吃东西前洗干净手,早晚刷牙一次,刷过牙最好不要再吃东西,不然就等于白刷了。
这个世界也是有牙刷牙粉的,只是百姓没那个闲钱,平时漱个口或者用树叶枝条清理下口腔,已经是讲究的人家了。
别说什么用盐清洁,盐是重要物资,价格不菲,没有人舍得这么糟蹋。
员工们对此虽然有些烦恼,但这是东家吩咐下来的,又是对他们好的事,慢慢接受了下来。
有见过他们清洁的人议论纷纷,说姜老板是讲究的人家,连底下的伙计都要如此。
但也有家底厚,平日里注意清洁的,主动提出想要购买一份清洁用品。
不说那个毛巾了,那料子,真是厚实又舒坦,而那块所谓的肥皂,更让人惊叹不已。
平日里清洗些不好洗的污渍,寻常人家都是用草木灰皂角,大户人家会专用售卖的胰子,可没有哪个跟肥皂一样好用。
一些人提出想要试用,都被拒绝了。
这可是好东西,平时不仅可以用来洗手,还能洗头洗澡洗个衣服,他们自个都不够用,多用一点都心疼的。
虽然姜老板说用完了还给他们发,但该俭省着还是俭省着。
村民对什么牙膏牙刷兴趣不大,对肥皂的兴趣却空前高涨。如今水源稀缺,别说洗澡了,洗个手脸都不舍得。
但这不是有姜老板的店在?多捡两捆柴的事,也没那么心疼了。
收柴的事姜白交给了一个新来的青年,他不会写字,但会写简单的算数,记录后交给姜白,由他负责给出铜板,再由对方发下去。
识字的人不多,但简单点的算法总有人会,按一捆柴6文的价格给,一一清算,出不了大错。
一整套的清洁用品姜白直接上的一套,12文一套,一块肥皂3文。
杂货铺售卖的胰子都得十几文呢,3文再是合算不过的价格了,一时间销量飞涨。
毛巾5文,牙膏5文,牙刷1文,整套购买能便宜2文,有需求的都是整套整套买。
员工们喝的都是矿泉水,不需要额外煮开,下午姜白又让负责做饭的妇人煮上几锅绿豆汤、酸梅汤……每天轮换着来,放入冰柜冰镇,再分下去喝。
一时间,不少人都来询问他的店铺还要不要人。
这所谓的福利待遇可太好了,不仅有免费的清洁用品拿,还能有冰镇的糖水。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姜白还给分了布料,不然会更疯狂。
姜白一直挺亏心的,现代一个工人工资最低都有一两千,他给员工20文一天,一个月不过600文,加上吃喝,也才一千多,便想着多分些福利。
所有物品加上去,才将将赶上最低工资,连平均工资都没有。
这时代的劳动力果真是十分廉价了。
晚上,邢远做了油爆虾、糖醋鱼,整日在超市内,温度适宜,姜白没有苦夏,大鱼大肉不嫌油腻。
两人平时会从系统购买食物作为三餐,但同样的东西吃多了容易腻,偶尔邢远也会亲自下厨换换口味。
既然清洁用品都推出去了,姜白道,“要不要直接卖自来水?矿泉水用来清洁还是太贵了,大家都舍不得用那点水。”
邢远,“你该知道,你卖了更便宜的水,就没人会买矿泉水了。”
矿泉水如今是售卖的大头。
姜白点头,“但是水用的多了,用量增加,最后花费差不多能持平。”
能让大家过的好一点,他也没亏。
穷苦人家舍不得珍贵的水用来梳洗,平时购买都是生活日常食用所需,除了他超市的员工,一个个蓬头垢面,身上都发酸发臭了。
好吧,他承认有点受不了这么些人在面前晃,若非有他购买的熏香以及超市的拉黑功能,超市内的跳蚤虱子可能都要比人多了。
大家弄得清爽些,他看着也舒服。
售卖自来水可能还更赚一些,水价远比矿泉水便宜。
平时500毫升的水卖2文,现下换成2文一桶,标准按30L算,自来水的价格只需要约莫2毛钱,那是十倍的利润。
积分进账差不多,但花的钱少了。
姜白,“这样能顺便将喝熟水的习惯推广开,我让买了生水的都只能煮开了喝,不然往后不售卖生水给他们。可能有偷喝的,但至少会杜绝大部分。”
邢远应声,“你决定就好。”
姜白打好了主意,开始考虑如何售卖自来水。
超市的水电不断供,但也不是免费的,会自动从账户扣除。所以他如果售卖水,有人不付款这些水也都是可以拿出去的。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自来水价格低廉,亏也亏不了多少。
感谢伟大的科技。
仓库旁连着一个小的洗手台,想了想,姜白买了一根水管,装上一根分流管,又往水管另一头多装了一个水龙头。
既不影响水龙头的使用,水管也能自由控制水流。
多亏了邢远让人帮忙,他都不知道他商城里还有这些东西。收货时助理直接给他一张单子,他简单扫过一眼,只负责打钱。
没有用到的时候,有些东西还真不知道会有用。
两人一起忙了半个晚上,将这件事搞定,第二天就从王家村的人中选了一个青年,专门负责售卖自来水。
王二毛很是忐忑,“这么重要的事……”
姜白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
最近他收拢了不少流民,这些事都是邢远在帮忙,登记、分派,不比他轻松多少。
这么多人里,他还是最相信王家村的人。虽然考虑到了地理优势,但王家村的人他接触得最久,观其行事,可能有点小毛病,大是大非上从来不会让他失望。
王勇忙拍了下他的背,“姜老板看重你,还不赶紧道谢。”
王二毛还迷迷糊糊地道了谢,姜白已经开始教他怎么开关水龙头了。
他道,“平时你们洗漱的水就从这里取,不用花钱,尽管用。旁人来买,就让他们都烧开了喝,不然往后不会售卖给他们,让村人互相监督着。”
满山的柴火都是免费的,给了这么实惠的水,多花费些功夫怎么了?
王二毛使劲记下。
姜白拿了个40升的木桶出来,里面有一道他们昨晚划上的30升水位的刻度,“这是一桶的量,村人拿的桶不一样,你就按这个来。差一点没关系,可以多给,但别少给了。”
王二毛当即道,“保管准准的。”
可不能让姜老板吃亏了。
他看着那水龙头,十分新奇,但到底没上手。
这水流出来没注意,可别浪费了。
售卖地点安排在仓库后门,正好跟收柴的一起。有人来买水,李春花便会提醒说有了更便宜的水,大家可以考虑买那个,就是要烧开了喝。
来的人都没想到这茬,没带装水的工具,赶忙回家拿桶去了。
乖乖,这么大一桶才2文,虽然姜老板说了这是生水不能喝,但用来洗洗刷刷不成问题,他们都多久没好好洗一洗了,进超市都觉得埋汰。
往常2文的水只够一天的喝用,这么大一桶,用起来都不心疼了。
有离得远的村民买了喝用的水,先回去了,准备第二天过来,离得近的已经提了桶过来,不一会仓库后就排了不短的队伍。
有超市挡着太阳,倒是没特别地晒。大家脸上流着汗,一个个却都挂着开心的笑。
他们羡慕超市的伙计能用水洗漱好久了,爱不爱干净是一回事,许久不清理,是个人都受不了。
那手上的灰哟,一搓就下来了。
买了水的大多都会往超市买上一两块肥皂或者清洁套装,又是带动了一波销量。
王二毛原本还战战兢兢,后面忙起来,那是什么都顾不得了,只赶紧着动作。
负责收柴的青年空闲下来便在一旁帮着收钱,或许是姜白的水是独一家,没有人敢昧了这个钱,大家都自觉主动地将铜板放进钱匣子,多个人盯上一眼便成。
王家村当时来了32个人,姜白让他们分5人一队,实则有两个队多出了一人。姜白挑了一个王二毛卖水,眼见着有些忙不过来,干脆又点了一人去帮忙。
这下松快了些。
往后买水的人只会多不会少,看着长长的队伍,他已经考虑要不要多加几根水管专门售卖水了。
担心有人捣乱,巡逻队的视线也是片刻不离。
排队的人只小声抱怨慢的,还没出过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