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6 章 ...
-
虽然姜白说她们可以待在屋檐下,但李春花母女二人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方荷蕊离开了超市,自在许多,说道,“娘,我们留下来吧。爹走了这么多天,现在也赶不上,不如先多赚点钱。姜老板店里有吃有喝,好歹养活自己。
“说点不好的,就是以后不要我们了,也赚到了路费,你想去找爹也能有底气,不会亏了。
“现在去哪都不好过,姜老板人好,会主动问我们是因为现在只有我们两个选择。等以后有其他的人来了,不一定还会选我们。”
女子做工本就不如男子选择多,之前爹就不要她了,她不想回去。
没有逃荒前,家是归处,她怎么也离不得。如今大家都是流民,未来怎么样还不好说,在哪都一个样。
见她娘还在犹豫,方荷蕊继续道,“您想想我们路上见过的人,若非姜老板,我们也饿死了,真的能顺利走到城府吗?”
李春花不由打了个哆嗦。
她不是性情泼辣的人,还有些老实,面对婆婆的刁难唯唯诺诺,自以为最难的也就这些了。
从逃荒到现在,走了几百里,不是没有遇见过村镇。
附近遭了灾,农民跑了,镇上的人收不到粮食和水,只能收拾了家当,十室九空。
半途走着走着就有人倒下,再也站不起来了。
大包小包上路的可能还会碰上哄抢的流民,连衣服都给扒了,最后反而不如他们这些没几个包袱的。
有钱的大户都是架着马车带着侍卫,不让流民靠近,老弱妇孺赶着马的,都被抢了。
这世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方荷蕊咬咬牙,透底道,“娘,爹已经不要我了,我是不会走的。如果你想去找爹,我可以把我赚的银子给你。”
李春花怔怔的,忽然流下泪来。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哭,那么多年都过来了,孩她爹丢下她的时候,也只是求着给了个饼,让人能多活几天。
李春花点了下头,“好,你不走,娘陪着你。”
方荷蕊试探问,“弟弟呢?娘不担心吗?”
虽然是一个父母生的,但方荷蕊跟弟弟的待遇从来一个天一个地。弟弟也不将她真的当成姐姐,跟奶一样只对她呼来喝去。
李春花眼神微黯,“你爹你奶都会护着他的。”
怎么会不想呢?但她更放心不下女儿。
女儿跟她一样是个苦命的,李春花想着往后给找个老实的人家,穷点没事,至少日子好过。
偏偏碰上了这样的世道。
世事不尽如人意。
母女两答应了给他帮工,姜白第一件事就是让她们先将自己打理干净,换身衣服。
他这里有女子穿的服饰,但没有这个时代的衣服,只能挑着相对保守的给她们。
李春花母女没想到还能有衣服穿,尽管瞧着模样怪异了些,但这时候还能挑拣什么?
衣服摸着都是好料子,颜色花样新奇,是她们在县城都没见过的款式。
等看到大桶的水,更是震惊得不敢上手。
这么干净的水,居然只是用来给她们洗脸?
姜白只一句话,“你们不打理整齐了,怎么接待贵客?”
母女两都明白这个道理,尽管舍不得这么大桶的水,还是洗干净了头和脸。姜白将仓库借给了她们,简单擦个身。
浴室是私人空间,他不愿意外借,何况邢远比他更讲究,能容忍他一起用已经是多年的交情了吧。
等母女两重新打理好,俱是一身交襟的长款薄睡衣,配一条裤子,鞋子则是透气的运动鞋。
不伦不类,但都遮得严严实实了。
姜白给她们简单讲了讲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又说,“以后每天都得洗脸洗手擦身,水我会提供,但务必要让我的客人看到你们干干净净,这是要求。”
他已经看明白,让她们自己打理是不行的,只有搬出工作的借口,再如何舍不得两人都会咬牙同意。
他又找了个帐篷,给母女二人晚上使用,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不过早上得把这些东西放进仓库,以免有人见猎心喜。
母女两更是双手赞成,担心会有人瞧着好来抢。
终于把两人安顿好,姜白松口气。
他没想过换人,时代差异摆在那,换了谁都一样。不如一开始安排好,往后能轻松些。
面包放不久,姜白让她们先吃手上的,不要省着,几个面包他供得起。
母女两第一次吃到撑,躺在窄窄小小被称为帐篷的屋子里,身上舒舒坦坦,一起抱着睡着了。
农家干活起得早,太阳刚露出个头,母女两已经收拾了帐篷放起来。
她们等在超市外,眼见着太阳越升越高……越升越高……门口终于有了动静。
姜白给了她们今天早上的面包和水,“往后不用这么早,辰时上工,其他时候你们可以做自己的事。”
虽然母女两没什么事可做,还是答应了下来。
暂时没有客人,姜白让她们进门,先熟悉商品和环境。
总不能客人来了,她们连有什么都说不出口。
逃荒路上有李春花母女这般艰难困苦的,但也有条件好的,会想要吃点肉菜。正是考虑到这点,他超市的货架才上了这些东西。
李春花母女看着满架子的吃喝已经震惊得快要麻木了,每听姜白介绍一种商品,都要惊叹地看上好一会。
担心自己记不住,二人甚至分了工,一人记一半,往后慢慢熟悉。
姜白不管她们怎么经营,只完成了自己的事,重新坐回柜台后。
母女两的工作主要是引导超市外的客人,记得差不多,一起出去了。
中午又吃了顿午饭,将近晚饭时,终于有了第一批客人上门。
那是一个几十人的小队,瞧着形象跟当时李春花二人一样的狼狈,外围却都是壮劳力,护着中间的女人小孩,精神面貌不错。
队伍中都是一个村的几户人家,看到伫立在山下的超市,犹犹豫豫停下来。
他们也都是看到了漂浮的热气球,顺着指引过来的。
李春花母女二人面对第一次出现的客人,互相鼓气,走上前。
见是两个女人,队伍没有过多防备,只是看着她们身上的衣服,都是一副奇怪的眼神。
倒是有队伍中的女人对两人身上的衣料花色感兴趣,好奇地看上两眼。但这种时候,大家也不会过于关注生存外的事情。
打理干净后,李春花母女与开始有了很大不同。
李春花长相普通,但还算是清秀,看着顺眼,方荷蕊有些营养不良,但也挑不出错。
农家的女人都有些黑,经过多日的暴晒,肤色又深了两度。但仔细洗干净了手脚,发丝规规整整拢在干净的布巾中,看着舒心,会多愿意说两句话。
双方口音差不多,很快聊上了,得知这个奇怪的屋子卖的都是食物和水,队伍顿时骚动起来。
他们带了全身的家当,都有些积蓄,粮食富余,水却是不够的。
现在整个北方都缺水,听说又卖水的地方,当即就要答应。
队伍领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是他们村的村长,问道,“不知作价几何?”
李春花这才懊恼,过于兴奋居然忘了最重要的价格。
她拿出一直揣着的竹筒,示意大家看,“这么一筒水,2个铜板,没有钱的,姜老板也愿意用有价值的物品交换。”
“真的假的,这么多水才两个铜板?”
“孩他爹,我们去买上两桶水,这做饭都快没水了。”
“别不是骗人的吧?现在哪有两个铜板的水?”
李春花面对众人杂乱的询问有些无措,方荷蕊上前一步大声道,“各位乡亲,我们也都是逃荒经过这里,当时身上只有8个铜板,多亏了姜老板卖给我们的水和食物。
“我看大伙都是有能耐的,店里还有孩子可以吃的奶和粥,还有肉,这么多天,给孩子补补吧,瞧着脸都瘦的。”
有个女人大声问,“牛奶很贵吧,都是贵人们吃的。”
方荷蕊,“不贵,这么一筒也就10个铜板,贵人们喝的可不止这个价。觉着贵的还能买两个鸡蛋,一个铜板两个,也补身子。”
牛奶是给没断奶的小孩吃的,方荷蕊见队伍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才会提议。
吃喝跟不上,母亲不一定有奶水喂孩子。
方才问话的正是抱着孩子的女人,拍了他爹两下,“不然去看看?”
大人能饿,小孩饿不得。
小孩夭折率本就高,再这么下去,这个孩子也要保不住了。
最后村长领着两个男人,让其他人留下看家伙,跟着母女二人来到超市门口。
队伍中的人或站或坐,翘首以盼,口中说着什么。
.
张家村距离这处地界不远,他们才赶了半个月的路,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有人情冷暖。
对上干净整洁能照出影子的瓷砖地面,他们看看脚上的鞋,不由自惭形愧,心生了退意。
有个瞧着年龄不大的男人小声道,“这么好的店,我们买不起吧。”
都是看碟下菜,他们上县城,那种一看就都是贵人们进出的店,靠得近了还会被店内的伙计驱赶。
李春花怯了一次,又鼓起勇气热情道,“买的起,价格都告诉你们了,不信自己看。”
三人打着憷,看到柜台后两个贵人模样的男人,没敢多看,只紧紧跟在李春花两人身后。
姜白见状,便没有上前。
李春花最知道这些人想要什么,先带着到了卖水的货架,“这些是2个铜板一个,想要多少可以自己拿。”
方荷蕊适时推上一辆购物车,“可以放这里。”
三人都是惊奇地看着这个小车,村长上手试了试,很是顺溜。
他试着问,“这,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罐子,只要水能不能便宜些?”
2个铜板已经是仅见的价格了,但这么多竹筒,他们留着没用。
李春花早有准备,“这竹筒不值钱,都是送的,2个铜板卖的是水,怕你们不好拿。”
身后另一个年轻的男人大着胆子取了一筒,试了试,没打开。
李春花用自己的竹筒给他们示范,“要这样,拧着开。”
男人没试,这是店家的东西,他们拿着就挺不安,上手试了担心不好卖。
看出他们的顾虑,李春花将自己手上的竹筒给他们,“你们试试这个。”
她的竹筒里没有水,就是拿着给人看的。
姜老板说可以试用,她可不想糟蹋了这些好东西。竹筒多的是,用自个的一样。
三个男人都试了试,一脸惊奇。
这样的竹筒还是会漏水,不过不去剧烈晃动问题不大。正如李春花说的,他卖的是水,竹筒就是个容器,怎么也比开口的罐子强些。
村长确认,“真只要两个铜板?”
李春花肯定,“真的!我发誓,不是两个铜板就让我以后都吃不上饭。”
这下三人都信了。
他们没多拿,担心最后付不起价格,每人只要了两筒。
李春花又带他们去看了米、面、调料等,三人都是心动不已。
这个价格,比他们平时吃的都便宜,那米白花花的饱满晶莹,面粉雪白雪白的,都是粮店都看不着的上等货。
不过他们暂时没买,先去了卖牛奶的区域。
三人中就有之前抱着娃娃的女人的男人,他看着不知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盒子,咬着牙拿了一盒。
李春花还教他们怎么用,“这里扯个开口,就能喝了,觉着不方便就倒碗里。”
牛奶包装用的是超市常见的那种酸奶的开口包装,不是鲜奶,能放久一些。
购物车不大,但里面只放了三筒水、一盒牛奶,就显得有些空荡荡。
三人不是不想要买那些东西,只是他们得先跟家里人商量下具体的章程。如今这个世道,没个进项,什么都得紧着花。
姜白没有在意,脸上带着些微的笑,让他们将铜钱放入收银柜。
买了水的人都给了4个铜板,买了牛奶的多10个铜板,一共14个铜板。
三人不敢置信。
居然真的只要这么点钱就能买到了?!
姜白提醒了句,“天气热,牛奶开封后最好一天内喝完,特别是小孩,千万不能喝。”
男人知道牛奶放不久,也当姜白卖的牛奶跟他们知道的差不多,千恩万谢地应下了。
方荷蕊听见,默默在一旁记下。
往后也得记得提醒一句,哪些东西都能放几天。
农家没那个讲究,但这是姜老板的规矩,她们都得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