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冬季温暖 ...


  •   周末的图书馆自习区人满为患。我抱着资料袋在门口张望,寻找我们小组的成员。透过玻璃墙,看到李明已经在角落占好了位置,正埋头写着什么。

      "抱歉,我来晚了。"我气喘吁吁地放下袋子,里面装着采访同学们对晨跑感受的记录本。

      李明抬头推了推眼镜:"没关系,其他人还没到。"

      我坐下来整理资料,时不时瞥向门口。约定的时间过去二十分钟,张浩和王媛才匆匆赶到,却不见苏晴的身影。

      "苏晴没跟你们联系吗?"我问。

      王媛摇摇头,张浩掏出手机:"我给她发个消息问问。"

      又等了半小时,苏晴依然没有出现,也没有回复任何消息。我们只好先开始整合已有材料。李明负责数据分析,将同学们长跑成绩的进步做成图表;王媛用她出色的绘画能力设计版面;张浩和我则整理采访内容。

      "苏晴这部分怎么办?"王媛指着空白的采访记录问。

      "我来补吧,"我叹了口气,"我采访的人比她多几个。"

      中午时分,我们决定休息一下。张浩提议去附近的快餐店吃午饭,刚收拾好东西,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苏晴。

      "小雨,对不起..."她的声音沙哑,像是哭过,"我、我家里有点事,今天可能赶不过去了..."

      "出什么事了?"我走到图书馆走廊小声问道,"需要帮忙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不用...就是...我妈妈生病了,我得照顾她。"

      "严重吗?要不要我们..."

      "真的不用!"苏晴突然提高声音,又迅速压低,"抱歉...我只是...你们先做吧,我负责的部分明天到学校补上。拜托了。"

      没等我再说什么,电话已经挂断了。我盯着手机屏幕,心里泛起一阵不安。苏晴的表现太反常了,完全不像是普通的家人生病。

      回到座位上,我转达了苏晴的话。张浩皱起眉头:"她最近确实怪怪的,上周我还看到她一个人在操场边哭。"

      "会不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王媛轻声问。

      李明合上笔记本:"既然她今天来不了,我们按计划分工。林小雨,你熟悉苏晴负责的部分,能多承担一些吗?"

      我点点头,心思却飘到了别处。苏晴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她真的遇到困难,我却一无所知,还算什么好朋友?

      下午的工作效率不高,我的思绪不断飘向苏晴。回家的路上,我决定绕道去她家看看。虽然苏晴从未邀请我去过她家,但有一次闲聊时她提过住址——阳光花园7栋302室。

      阳光花园是城东的老旧小区,距离学校约二十分钟步行路程。我站在小区门口,有些犹豫。未经邀请贸然拜访会不会太唐突?但如果苏晴真的需要帮助呢?

      最终,担心战胜了顾虑。我找到7栋,爬上三楼,站在302室门前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没有反应。

      我又按了一次,这次隐约听到里面有动静,但依然没人开门。正当我准备离开时,门开了一条缝,苏晴的脸出现在门缝中,眼睛红肿,头发凌乱。

      "小雨?"她震惊地瞪大眼睛,"你怎么..."

      "我担心你,"我直截了当地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苏晴咬着嘴唇,似乎在挣扎要不要说实话。最终,她拉开门:"进来吧。"

      公寓很小,客厅兼作餐厅,家具陈旧但整洁。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女性躺在沙发上,盖着薄毯,看到我进来试图坐起来。

      "妈,别动,"苏晴急忙走过去,"这是我同学林小雨。"

      "阿姨好,"我礼貌地问候,"打扰您休息了。"

      "不打扰,"苏妈妈虚弱地笑笑,"晴晴很少带同学回家...你们坐,我去..."

      "您躺着就好!"我和苏晴异口同声地说。

      苏晴带我进了她的房间。房间很小,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就几乎占满了空间。墙上贴着几张明星海报和向阳中学的校历,书桌上整齐地放着课本和笔记。

      "你妈妈怎么了?"我小声问。

      "感冒发烧,"苏晴坐在床沿,低着头,"已经好多了。"

      我环顾四周,注意到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苏晴和一对中年男女的合影,但男人的部分被折了起来,只露出半边肩膀。

      "苏晴,"我鼓起勇气坐到她身边,"我们是好朋友,对吗?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可以告诉我。"

      苏晴的肩膀微微颤抖,沉默了很久。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爸妈...离婚了。"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上周刚办完手续。我爸...他搬走了。"

      我屏住呼吸,不敢打断。

      "我妈受了打击,一直生病...我...我得照顾她..."苏晴的声音开始哽咽,"医药费、房租...都是问题。我妈现在没法工作,我爸说他会给抚养费,但..."

      她突然崩溃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我手足无措地抱住她,感受到她在我怀里剧烈地颤抖。

      "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轻声问,"我们可以帮你..."

      "我不想被可怜!"苏晴猛地抬起头,脸上挂着泪痕,"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家的事!转学就是因为原来的学校所有人都用那种眼神看我...'哦,可怜的苏晴,父母要离婚了'...我受够了!"

      我愣住了,没想到自己的关心会被解读为"可怜"。一时间,房间里只剩下苏晴压抑的抽泣声。

      "我不是可怜你,"我慢慢地说,选择着合适的词语,"我只是...在乎你。朋友不就是应该互相支持吗?就像你在我数学考砸时帮我补习,在我当志愿者紧张时给我打气一样。"

      苏晴抬起泪眼望着我,眼中的倔强渐渐软化。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更紧地抱住了我。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直到外面传来苏妈妈微弱的咳嗽声。

      "我去看看我妈,"苏晴擦干眼泪,"你...要留下来吃晚饭吗?虽然没什么好吃的..."

      "好啊,"我爽快地答应,"我可以帮忙。"

      晚餐很简单——白粥、咸菜和炒鸡蛋。苏妈妈坚持要起来和我们一起吃,虽然她几乎没动筷子。饭桌上,我讲了些班级里的趣事,苏妈妈虚弱但真诚地笑着,不时问些问题。

      "晴晴在新学校交到好朋友,我就放心了,"她对我说,"她从小就倔,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妈!"苏晴红着脸抗议。

      离开苏晴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苏晴执意送我到小区门口。

      "小雨,"路灯下,她的眼睛闪闪发亮,"谢谢你今天来...还有,对不起我冲你发脾气。"

      "没关系,"我微笑着摇头,"明天见?"

      "嗯,明天见。"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复杂而沉重。想到苏晴每天放学要赶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想到她故作坚强的笑容背后藏着这样的家庭变故,想到那张被折去一半的合影...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周一早晨,我特意提早出门,在学校附近的早餐店买了两份豆浆和包子。苏晴果然已经坐在教室里,正埋头补周末落下的作业。

      "给你的,"我把早餐放在她桌上,"趁热吃。"

      苏晴惊讶地抬头,眼圈还有些红肿,但精神看起来好多了:"你怎么..."

      "朋友嘛,"我眨眨眼,"快吃吧,一会儿要晨跑了。"

      她接过早餐,嘴角微微上扬。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的友谊经历了一次小小的考验,却因此变得更加坚固。

      晨跑时,我特意放慢速度陪在苏晴身边。深冬的清晨寒气逼人,呼出的白雾在空气中凝结又消散。跑完两圈后,苏晴已经气喘吁吁,但坚持走完了全程。

      "有进步,"向老师记录完成绩,难得地鼓励道,"比上周快了十五秒。"

      回到教室,趁着还没上课,我把周末小组完成的作业拿给苏晴看。

      "你负责的部分我简单补了一下,"我翻开采访记录,"你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

      苏晴仔细阅读着,突然皱起眉头:"你采访了陈悦?"

      "嗯,怎么了?"

      "她说了这么多啊..."苏晴指着那段几乎写满一页纸的记录,"她平时不是很高冷吗?"

      我回想上周五采访陈悦的情景。当时她正要回家,听到是小组作业需要的采访,欣然接受了。我们坐在空教室里聊了将近二十分钟,她不仅详细回答了关于长跑感受的问题,还主动分享了作为班长如何协调班级活动的经验。

      "其实陈悦人挺好的,"我实话实说,"只是作为班长要保持一定距离感吧。"

      苏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当我转身收拾书本时,余光瞥见她盯着陈悦的座位看了好久。

      上午的数学课,谭老师一如既往地严厉。讲解完例题后,她布置了十道练习题,要求当堂完成。

      "下课前五分钟交,"她锐利的目光扫过全班,"独立完成,不许讨论。"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沙沙的写字声。我埋头解题,前五题还算顺利,第六题却卡住了。正当我冥思苦想时,一张小纸条悄悄滑到我桌上。

      我惊讶地抬头,看到苏晴冲我使了个眼色。纸条上写着第六题的解题步骤——不是直接答案,而是引导式的提示。我感激地冲她点点头,按照提示继续思考。

      就在这时,一个阴影笼罩在我的课桌上。

      "林小雨,"谭老师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冷得像冰,"把纸条给我。"

      我的心瞬间沉到谷底,颤抖着交出纸条。全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降临。

      谭老师展开纸条看了看,然后出乎意料地...叹了口气。

      "苏晴,"她转向苏晴,"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现在,所有人继续做题。"

      下课铃响后,同学们交上作业陆续离开。苏晴坐在位置上,脸色苍白。

      "我完了,"她喃喃道,"谭老师最恨作弊..."

      "都怪我,"我内疚地说,"要不是为了帮我..."

      "不关你的事,"苏晴摇摇头,"是我自作主张..."

      放学后,我坚持要陪苏晴去谭老师办公室。站在门外,我们听到里面传来谈话声。

      "...家里的情况我理解,但这不能成为违反纪律的理由。"谭老师的声音依然严厉,但似乎多了一丝...关切?

      "对不起,老师..."苏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你妈妈的身体好些了吗?"

      我和苏晴同时愣住了——谭老师怎么知道苏晴妈妈生病的事?

      "好、好多了..."苏晴结结巴巴地回答。

      "这是学校教职工募捐的一些补助金,"谭老师的声音低了下来,"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另外,我已经向学校申请了减免你的书本费和午餐费..."

      我的眼眶突然湿润了。原来那个严厉到让学生闻风丧胆的谭老师,私下里竟如此关心学生的困难。

      "老师,我不能..."苏晴的声音哽咽了。

      "这不是施舍,"谭老师打断她,"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支持。你的数学天赋很好,不要因为家庭变故耽误了前程。"

      门外的我悄悄退后几步,假装刚到的样子。当苏晴红着眼睛从办公室出来时,我迎上去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样?谭老师骂得很凶吗?"

      苏晴摇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没有...她其实...挺好的。"

      回家的路上,苏晴反常地沉默寡言。走到岔路口时,她突然说:"小雨,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以为最严厉的老师,可能恰恰是最关心我们的那个。"

      我点点头,想起向老师批评同学时眼底的关切,想起小凤姐姐玩笑背后的期望,想起谭老师不动声色的帮助...也许,成长的路上,我们不仅在学习知识,更在学习如何读懂那些不善于表达的爱。

      长跑比赛前一周,寒流来袭。清晨的气温降到零下五度,操场上结了一层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

      "这种天气还要跑?"刘阳缩着脖子抱怨,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格外明显。

      向老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拿着秒表,丝毫不为所动:"比赛可不会因为天气改期。今天训练重点是耐寒能力和呼吸控制。"

      我搓着冻僵的手指,看向身旁的苏晴。自从上周谭老师帮助她后,她训练更加认真了,每天都是最早到操场的一个。

      "各就位——跑!"

      随着向老师的口令,我们冲了出去。冰冷的空气灌入肺部,像无数细小的针在刺。前200米是最难熬的,全身的细胞似乎都在抗议这种"自虐"行为。

      "调整呼吸!鼻吸口呼!"向老师在跑道边提醒。

      我按照李明教的方法,用舌头抵住上颚,让冷空气在口腔预热后再进入肺部。渐渐地,身体开始发热,步伐也变得轻盈起来。

      最后一圈,我开始加速。超过一个、两个同学...最终以女生组第五名的成绩冲过终点。苏晴虽然还是靠后,但已经能全程跑下来,不再像最初那样走完最后一段了。

      "进步很大,"向老师记录完成绩,难得地表扬道,"照这个趋势,比赛时我们班有望进入年级前三。"

      回教室的路上,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比赛。陈悦和张浩走在前面,似乎在讨论战术。

      "最后200米很关键,"陈悦认真地说,"应该保留体力到最后冲刺。"

      张浩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你肯定能进年级前五。我看了去年的成绩,你现在的速度比去年冠军还快。"

      "你怎么知道去年成绩的?"陈悦惊讶地问。

      "呃...我..."张浩突然结巴起来,"就是...查了一下学校公告栏的历史记录..."

      我和苏晴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张浩对陈悦的关注,早已超出了普通同学的范围。

      课间时分,我们小组聚在一起完善政治课的调查报告。李明带来了精心制作的数据分析图表,王媛设计的版面美观大方,张浩整理的采访记录条理清晰,而我负责的文字部分也得到了大家认可。

      "就差苏晴的部分了,"李明推了推眼镜,"采访记录整理好了吗?"

      苏晴拿出一个笔记本:"我采访了十个同学,包括不同水平的跑者。"

      我们传阅着她的记录,惊讶于其中的细致程度。苏晴不仅记录了同学们的感受,还对比了他们训练前后的变化,甚至画出了情绪曲线图。

      "太专业了,"王媛由衷赞叹,"你以后可以当记者。"

      苏晴难得地脸红了:"没什么...就是觉得既然做了,就做好一点。"

      放学后,向老师宣布了一个特别安排:"为了备战长跑比赛,明天周六上午加训一次。所有人必须参加,计入期末体育成绩。"

      教室里顿时哀鸿遍野。周末早起对初中生来说简直是酷刑,更何况是在寒冬的清晨。

      "老师,能请假吗?"一个男生弱弱地问,"我明天要上补习班..."

      "除非有医院证明,否则一律不准假。"向老师斩钉截铁地说,"这是班级集体活动,每个人都要为16班的荣誉贡献一份力量。"

      周六的操场比平时更加冷清。我们班同学缩在跑道边,像一群瑟瑟发抖的企鹅。就连一向守时的李明也迟到了五分钟,头发乱蓬蓬的,显然刚从被窝里爬出来。

      "打起精神来!"向老师拍着手喊道,"今天模拟真实比赛,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我会记录每个人的成绩。"

      热身运动后,比赛开始。女生组先跑,陈悦一马当先,很快就甩开大部队。我保持在中游位置,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苏晴这次发挥出色,一直紧跟着我。

      最后一圈,我开始加速。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向老师的加油声。超过一个、两个同学...最终我以第六名的成绩冲过终点,苏晴紧随其后,位列第八。

      "很好!"向老师难得地露出笑容,"保持这个状态,比赛时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男生组的比赛更加激烈。张浩和刘阳争夺第一,李明则保持着他一贯的稳健风格,不紧不慢地跑在第四位。最终张浩以微弱优势获胜,冲过终点时还特意看了陈悦一眼,而陈悦则假装没注意到,低头记录着什么。

      训练结束后,向老师宣布下周一正式比赛的具体安排:"女生组上午第三节课后,男生组下午第一节课后。所有人必须穿着校服参赛,体育委员负责组织热身。"

      回家的路上,我和苏晴讨论着今天的表现。路过一家奶茶店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

      "补充能量?"苏晴挑眉问道。

      "当然!"我笑着点头。

      捧着热乎乎的奶茶,我们漫步在冬日少有的阳光下。苏晴突然说:"小雨,谢谢你。"

      "嗯?谢什么?"

      "就是...一切。"她望向远方,"如果不是你那天来找我,如果不是你一直陪着我训练...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我揽住她的肩膀:"傻瓜,朋友不就是互相扶持的吗?"

      苏晴靠在我肩上,我们就这样静静地走了一段路。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默契——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太多解释,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而安静。

      比赛日如期而至。周一早晨,全校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氛。课间时分,同学们讨论的不是功课,而是比赛策略和预期成绩。

      "听说3班的周婷特别厉害,上学期运动会800米冠军。"
      "7班男生整体实力强,他们每天训练到很晚。"
      "我们班女生有陈悦,男生有张浩,胜算不小..."

      上午第三节课结束,初一女生组比赛即将开始。我们班女生在操场边集合,做最后的热身。陈悦脱掉外套,露出里面的运动短袖,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你不冷吗?"王媛惊讶地问。

      "跑起来就热了,"陈悦活动着手脚,"低温反而有利于长跑,不容易过热。"

      向老师走过来做最后叮嘱:"记住节奏,合理分配体力。这不是个人比赛,班级总分取决于每个人的表现。"

      广播里传来集合的指令。我们走向起跑线,周围已经围满了观战的同学和老师。我紧张得手心冒汗,胃里像有一群蝴蝶在扑腾。

      "放松,"苏晴捏了捏我的手,"就当是平时训练。"

      各就各位的枪声响起,二十多名女生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陈悦果然一马当先,很快就领先大部队十几米。我按照训练时的节奏,保持在中游偏前的位置。

      第一圈结束,呼吸开始变得急促。寒冷的空气灼烧着肺部,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就在这时,我听到跑道边传来熟悉的加油声——是我们班的男生!张浩、刘阳、李明...他们不知何时来到了场边,声嘶力竭地为我们加油。

      "16班加油!"
      "林小雨,坚持住!"
      "苏晴,你可以的!"

      这些呼喊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我新的力量。第二圈,我开始加速,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后的直道上,我看到陈悦已经冲过终点,正向我们挥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我以第七名的成绩冲线,苏晴紧随其后,位列第九。

      "太棒了!"向老师罕见地激动起来,"陈悦第一,林小雨第七,苏晴第九,王媛第十二...我们班女生组总分暂列年级第二!"

      女生们抱在一起欢呼雀跃,男生们也围上来祝贺。李明甚至破天荒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跑得很好,节奏控制得很稳。"

      下午的男生组比赛同样精彩。张浩不负众望获得第三名,刘阳第七,李明第十,吴昊第十三...最终我们班男生组总分排名第三。

      "综合女生和男生成绩,"颁奖典礼上,校长宣布,"初一16班获得年级总分亚军!"

      全班沸腾了。从最初的抗拒到现在的自豪,长跑比赛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集体荣誉感的力量。向老师站在队伍最前面,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这是她第一次为我们班露出如此骄傲的表情。

      颁奖结束后,天空飘起了雪花。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操场,兴奋地讨论着比赛中的精彩瞬间。陈悦和张浩走在一起,讨论着某个技术细节;刘阳和吴昊勾肩搭背,模仿着彼此跑步的滑稽姿势;李明罕见地加入了谈话,虽然大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

      我和苏晴走在最后,任由雪花落在发热的脸颊上,凉丝丝的格外舒服。

      "感觉真好,是不是?"苏晴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像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嗯,"我点点头,"比想象中更有意义。"

      雪花越下越大,很快覆盖了操场的跑道,仿佛给今天的比赛画上一个纯净的句号。我们站在雪中,看着这个承载了无数汗水和欢笑的地方,心中满是不舍和留恋。

      "明年还会有冬季长跑的,"苏晴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到时候我们一定会跑得更好。"

      "一定。"我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

      回教室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谭老师。她停下脚步,罕见地露出微笑:"苏晴,听说你们班拿了亚军?表现不错。"

      "谢谢老师,"苏晴的脸红扑扑的,"多亏了平时的训练。"

      谭老师点点头,目光扫过我:"林小雨也是,进步很大。"说完,她继续向前走去,背影在雪中显得格外挺拔。

      我和苏晴相视一笑。原来那些看似严厉的老师,一直都在默默关注着我们的成长;那些看似枯燥的训练,都在为今天的绽放积蓄力量。

      教室里,向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小小的庆祝会——几大瓶果汁和一堆零食。同学们欢呼着围上去,分享着这简单的快乐。

      "同学们,"向老师举起果汁杯,"今天的成绩证明了一个道理:个人优秀固然重要,但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创造真正的辉煌。我为16班感到骄傲!"

      "16班万岁!"刘阳带头喊道,全班跟着欢呼。

      果汁和零食很快被一扫而空,但欢乐的气氛久久不散。窗外,雪越下越大,将整个世界装扮得银装素裹;窗内,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温暖如春。

      我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突然意识到:初中生活就像这场长跑,有艰辛的训练,有意外的挫折,但也有突破自我的喜悦和携手同行的温暖。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青春记忆中最珍贵的篇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